五年级奥数之复杂抽屉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149.01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奥数之抽屉原理在小学奥数中,抽屉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数学中的一种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看似很难的问题。
抽屉原理也被称为鸽巢原理,它的具体含义是:如果有n+1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那么必定有一个抽屉里会放至少两个物体。
抽屉原理常常在解决一些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中应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抽屉原理在小学奥数中的具体应用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假设有10个苹果放在9个抽屉里,那么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会放至少两个苹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假设每个抽屉最多只放一个苹果,那么最多只能放9个苹果,而实际上有10个苹果,所以必定会有一个抽屉里放至少两个苹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
假设有5个红球和4个蓝球,需要将它们放进4个抽屉里。
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会放至少两个球。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最坏的情况下,每个抽屉最多只能放一个球,那么最多只能放4个球,而实际上有9个球,所以必定会有一个抽屉里放至少两个球。
抽屉原理的应用并不仅限于上面两个例子,它在解决一些看似很难的问题时往往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用抽屉原理解决下面的问题:假设有9个整数,它们的和是10,那么必定存在至少一对数的和是2、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成将9个整数放进8个抽屉的问题,根据抽屉原理,必定会有一个抽屉里放至少两个整数,它们的和就是2除了上述的应用外,抽屉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
比如,假设有12个整数,它们的和是31,那么必定存在至少一对数的和是7、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成将12个整数放进11个抽屉的问题,根据抽屉原理,必定会有一个抽屉里放至少两个整数,它们的和就是7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抽屉原理在解决一些看似很难的问题时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通过运用抽屉原理,我们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奥数知识点解析之抽屉原理第一步:初步理解该知识点的定理及性质1、提出疑问:什么是抽屉原理?2、抽屉原理有哪些内容呢?【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逆抽屉原理】:从n个抽屉中拿出多于n件的物品,那么至少有2个物品来至于同一个抽屉。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
第二步:学习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例1】证明:任取8个自然数,必有两个数的差是7的倍数。
【例2】对于任意的五个自然数,证明其中必有3个数的和能被3整除。
【总结】以上的例题都是在考察抽屉原理在整除与余数问题中的运用。
以上的题目我们都是运用抽屉原理一来解决的。
第三步: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3】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例4】从1、2、3、4、…、19、20这20个自然数中,至少任选几个数,就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它们的差是12。
【例5】从1到20这20个数中,任取11个数,必有两个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1,2,4,8,16}{3,6,12},{5,10,20}{7,14},{9,18}{11},{13},{15},{17},{19}。
【总结】根据题目条件灵活构造“抽屉”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第四步:重点解决该类型的拓展难题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铺垫题:【铺垫】请说明,任意3个自然数,总有2个数的和是偶数。
【例6】请说明,对于任意的11个正整数,证明其中一定有6个数,它们的和能被6整除。
【总结】上面两道题目用到了抽屉原理中的“双重抽屉”与“合并抽屉”,都是在原有典型抽屉原理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
什么是抽屉原理?(1)举例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有的抽屉可以放一个,有的可以放两个,有的可以放五个,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放两个苹果。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小学奥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抽屉原理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数学概念。
抽屉原理是指如果有n+1个物品放入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物品。
这个简单的原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奥数中的抽屉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有5个苹果和4个篮子,我们要把这些苹果放进篮子里,那么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篮子里会有至少两个苹果。
这是因为5个苹果分别放入4个篮子,必然会有至少一个篮子里有两个或以上的苹果。
抽屉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
比如,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的生日是随机分布的,如果班级有31个学生,那么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两个学生会有相同的生日。
这是因为一年有365天,而学生的数量只有31个,必然会有至少两个学生生日在同一天。
除了生日问题,抽屉原理还可以应用在许多其它实际问题中。
比如在一副扑克牌中,如果抽出了5张牌,那么根据抽屉原理,至少会有一种花色的牌有两张或以上。
这是因为一副扑克牌只有4种花色,而抽出的牌有5张,必然会有至少一种花色的牌有两张或以上。
在小学奥数中,抽屉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问题。
通过抽屉原理,学生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抽屉原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总之,抽屉原理是小学奥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抽屉原理,学生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抽屉原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奥数精讲——抽屉原理1.把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1个抽屉中放有2个苹果,把它进一步延伸就可以得到抽屉原理,即:把n+1或多于n+1个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其中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抽屉原理。
2.抽屉原理的公式:(1)物体数÷抽屉数=商至少数=商(2)物品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3)最少物体数=(至少数-1)×抽屉数+余数3.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时,关键是要明白哪些数量是“抽屉”,哪些数量是“物体”,再利用公式解答。
精讲1:把5个苹果放入4个抽屉里,至少有一个抽屉要放进几个苹果?解: 5÷4=1(个)……1(个)1+1=2(个)答:至少有一个抽屉要放进2个苹果。
精讲2:把若干条金鱼放进8个鱼缸里,不管怎么放,要保证总有一个鱼缸里至少放进3条金鱼,那么金鱼的总数至少应该是多少条?分析:最少物体数=(至少数-1)×抽屉数+余数。
解:8×(3-1)+1=17(条)答:金鱼最少有17条。
精讲3:盒子里有5支蓝铅笔和4支红铅笔,要想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颜色的铅笔,至少要拿出多少支铅笔?分析:把两种铅笔看作2个抽屉:(1)如果每次拿2支铅笔会有三种情况:①一支蓝铅笔、一支红铅笔;②两支蓝铅笔;③两支红铅笔。
这样不能保证一次能拿出两支同颜色的铅笔。
(2)如果每次拿3支铅笔会有四种情况:①一支蓝铅笔、两支红铅笔;②一支红铅笔、两支蓝铅笔;③三支蓝铅笔;④三支红铅笔。
2+1=3(支)答:至少要拿出3支铅笔。
精讲4: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帽子各6顶,装在一个黑色的布袋里,从袋子里任意取出帽子,为确保至少有2顶帽子不同颜色,则至少要取出多少顶帽子?分析:考虑最坏的情况,若已经取出了一种颜色的全部6顶帽子和其他两种颜色的帽子各一顶,再取出一顶时,即得到2顶不同颜色的帽子。
所以至少要取出 6+2+1=9(顶)。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抽屉原理的基本概念和一些相关例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抽屉原理,并通过更多的例题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我们先回顾一下抽屉原理的表述:如果有n+1个物体被放进n个抽屉,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两个物体。
现在,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具体说明抽屉原理的应用。
例题1:有一袋子里装着10只红球和15只蓝球,现在我们从袋子里任意取出3个球。
证明:至少有两个球颜色相同。
解析:这道题目可以通过排除法来解决。
我们假设取出的3个球的颜色都不相同,即一个球是红色,一个球是蓝色,还有一个是其他非红、蓝的颜色。
那么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两个球是同一种颜色,与我们的假设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至少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
例题2:20日,小明去书店买了15本书,其中包含3本数学书,4本英语书,8本科普书。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如果随机取出其中的3本书,那么至少有两本是同一科目的书。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类似于例题1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先假设取出的3本书中没有任意两本是同一科目的,即每个科目都有且仅有一本书被取出。
根据抽屉原理,我们可以推断至少有两个科目的书被取出,与假设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至少有两本是同一科目的书。
例题3:小明有10个板块,每个板块上的数字都是从1到5的整数。
现在小明需要从这些板块中任意取出6个。
证明:至少有两个板块上的数字相同。
解析:我们可以使用与前两个例题相似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想将6个板块放进5个抽屉,将每个板块上的数字当作抽屉的标号。
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里面有两个板块。
而在这个问题中,抽屉就是指板块上的数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至少有两个板块上的数字相同。
通过以上三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抽屉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用于奥数问题,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诸多场景中。
对于学生们来说,理解抽屉原理可以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和深入地思考。
除了以上的例题外,还有许多与抽屉原理相关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
2024最新小学奥数抽屉原理小学生奥数中的抽屉原理是指一种将物品分配到有限的空间中的方法。
这个原理是由数学家所提出的,因为它的应用广泛,并且在解决问题中非常有用。
抽屉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有独立的n个抽屉,并且有n+1个物品要放入这些抽屉中,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两个物品。
这个原理的证明也很简单。
假设每个抽屉里最多只能放一个物品,那么最多只能放n个物品,因为有n个抽屉。
但是题目中说有n+1个物品要放入这些抽屉,所以最少会有一个抽屉里放了两个物品。
抽屉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组合数学、概率论等领域。
在小学奥数中,它通常用于解决物品分配、排列组合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抽屉原理在小学奥数中的具体应用举例:1.分配问题:假设有10个苹果要分给5个人吃,那么必然有至少一个人吃到的苹果数量大于等于2个。
这是因为10个苹果无法平均分给5个人,所以必然有人会多吃一些。
2.字母出现次数问题:假设一个字符串中有11个字母,那么至少有两个字母出现的次数相同。
这是因为只有26个字母,无论如何排列,最多只能给每个字母分配到一个位置,所以肯定有至少两个字母分配到了同一个位置。
3.图形排列问题:假设有10个正方形图案要排列在5个位置上,那么必然有至少一个位置上排列了两个图案。
这是因为10个图案无法完全填满5个位置,所以必然会有至少一个位置上放置了两个图案。
总结起来,抽屉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些有限的情况下,物品的分配不可能完全均匀,必然会有一些位置或者人会多分配到一些物品。
这个原理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可能的解答,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尝试。
所以,在小学奥数中,掌握抽屉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奥数之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为鸽巢原理,是一种数学思维方法,它指出:如果有n+1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中,那么必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物体。
抽屉原理最早由德国数学家德尔·凡登布洛赫(Dirichlet)在19世纪中提出,用于解决组合数学中一类关于集合和计数问题的问题。
它的一个直观的解释是:如果将 n 个物体放入 n-1 个以上的容器中,那么至少有一个容器中会放有两个或更多个物体。
这个原理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概率论、图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那么,如何应用抽屉原理呢?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背景和条件。
通常,抽屉原理可用来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性结果,例如:有多少个物体、有多少个容器、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关系等。
举个例子来说明抽屉原理的应用。
假设有一间教室,有n个学生同时参加一次抽奖活动,每个学生只能获得一个奖品。
同时,教室里还放有n-1个抽屉,每个抽屉里放有一个奖品。
那么根据抽屉原理,必然会有至少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以上的奖品。
要证明这个命题,假设所有抽屉中放置的奖品数目都不超过一个。
那么,每个抽屉中都放置了一个奖品,也就是说教室中最多会有n-1个奖品。
但是,根据题设,教室中的学生有n个,每个学生都要获得一个奖品,所以至少有一个学生没有获得奖品。
因此,我们得出矛盾,证明了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以上的奖品。
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展示了抽屉原理的本质。
我们只需要根据问题的条件来分配物体和容器,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必然的结论。
当然,抽屉原理也可以有更复杂的应用。
例如,假设有100个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个学生会得到一张分数排名。
现在我们想要证明,至少有两个学生的分数排名差不超过10名。
根据题设,学生的分数排名是1到100之间的整数。
我们将这100个学生分为10组,每组包含10个学生,第一组包含1到10名的学生,第二组包含11到20名的学生,以此类推。
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两个学生分别来自同一组,他们的分数排名差不超过10名。
第21讲抽屉原理2知识与方法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有的抽屉可以放一个,有的可以放两个,有的可以放五个,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放两个苹果。
这一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物体。
抽屉原理2:把多于mn个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m +1个或多于m+1个物体。
初级挑战1某校六年级有学生367人,请问有没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思路引领:一年最多有()天(闰年),假设每个学生分别在不同的日期出生,则有()人,最后剩下的()名学生的出生日期必与其中一人相同。
答案: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因为一年最多有366天,假设每个学生分别在不同的日期出生,则有366人,最后剩下的1名学生的出生日期必与其中一人相同。
能力探索11、15个小朋友中,至少有()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2、学前班有40名小朋友,老师最少拿()本书随意分给小朋友,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得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
答案:1、一年有12个月,至少有2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2、41。
初级挑战2在一个口袋里有10个黑球,6个白球,4个红球,至少取出()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思路引领:考虑最不利的情况是之前取出的全是()球和()球,共有()个,那么只有第()个才能取到白球。
答案:10+4+1=15(个)能力探索21、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8根混放在一起,让你闭上眼睛去摸,至少要摸出()根才敢保证一定能摸到白色筷子。
答案:8×2+1=17(根)2、有黑色、白色、蓝色手套各5只(不分左右手),至少要拿出()只(拿的时候不许看颜色),才能使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两双是同颜色的。
答案:3×3+1=10(只)中级挑战1把98个苹果放到10个抽屉里,无论怎么放,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苹果最多的抽屉,它里面至少有( )个苹果。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讲解精编版抽屉原理是小学奥数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用来解决一些组合问题。
本文将对抽屉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抽屉原理问题:假设有10个苹果要放进9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会放2个以上的苹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抽屉数和苹果数。
在这个问题中,抽屉数是9个,苹果数是10个。
按照抽屉原理的逻辑,我们可以假设每个抽屉里最多放1个苹果,这样总共最多放9个苹果,但是我们有10个苹果,所以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里会放2个以上的苹果。
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很直观的,但是它却引发了我们对抽屉原理的思考。
抽屉原理告诉我们,当几个对象放进比它们数量少的容器时,一定会有一个容器里放了多个对象。
这个原理不仅适用于苹果和抽屉的情况,还可以推广到其他一些组合问题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如果将5名学生分配到4个班级里,那么至少有一个班级会超过1名学生。
同样地,我们按照抽屉原理的逻辑,假设每个班级里最多放1名学生,那么总共最多放4名学生。
但是我们有5名学生,所以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班级会超过1名学生。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抽屉原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对象的数量多于容器的数量时,至少有一个容器会超过1个对象。
抽屉原理还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
比如,如果将n+1个对象放进n个容器中,那么至少有一个容器会超过1个对象。
这个推广后的抽屉原理在解决奥数问题时会非常有用。
除了以上的例子,抽屉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一些常见的问题中。
比如,在一副扑克牌中至少有4张同花色的牌;在任意21个自然数中,至少存在两个数的差是10。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抽屉原理来解决。
当然,在使用抽屉原理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限制条件。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将5名学生分配到4个班级的问题中,我们假设每个班级最多放1名学生,但是并没有规定每个班级必须有学生。
所以在应用抽屉原理时,除了考虑容器的数量和对象的数量,还需要考虑容器和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