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区水量平衡分析

灌区水量平衡分析

灌区水量平衡分析
灌区水量平衡分析

4 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2009年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农业综合开发南澳陂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次初设的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主要是在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并结合遂川县水利局2009年编制的《遂川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对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做进一步的分析。

本次灌区各水源点的天然来水径流计算采用南溪水文站作为参

证站。南溪水文站站址位于遂川县珠田乡境内,座落于遂川江流域左溪河下游,站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10 km2,其历年径流资料见表4.1。

表4.1 南溪站历年年平均流量表

3

年份年均流

量年份年均流

年份年均流

196521.9 197923.4 199335.2

196619.4 198031.0 199446.9

196719.8 198138.4 199536.2

196832.8 198238.5 199624.8

196918.8 198338.5 199752.2

197047.8 198435.2 199840.8

197120.3 198526.6 199924.7

197225.1 198623.1 200034.8

197351.4 198734.6 200132.7

197427.8 198831.3 200247.6

197552.2 198924.6 200321.6

197634.2 199039.3 200428.8

197731.7 199132.5 200521.8

197821.7 199233.2 200629.7

本次取水的主要水源南澳陂引水工程位于南溪水文站下游0.5km 处,其径流量可直接移用南溪水文站径流资料即可。灌区其余主要水

源芦陂、龙陂均位于南溪水文站下游,降雨量及下垫层条件与南溪水文站控制流域相似,可按照集雨面积比推求其径流量。

以南溪水文站年平均流量、∑7~9月流量进行频率分析计算,频率曲线采用P—Ⅲ型适线,经计算历年年平均流量频率适线参数为:Q年=32.5m3/s,Cv=0.29,Cs=2Cv;∑7~9月流量系列频率计算参数为:Q∑7~9=88.1m3/s,Cv=0.57,Cs=2Cv。不同频率年平均流量、∑7~9月流量和∑10~2月流量设计值见表4.2。

表4.2 南溪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频率分析成果表

灌区设计保证率85%,根据灌溉用水调节计算的需要提供代表年径流过程。代表年的选择以不利径流调节为原则,主要以年平均流量、∑7~9月流量进行控制,经分析,选出设计代表年(P=85%)为1978年。根据设计代表年流量年内分配情况,确定典型年各水源点设计水平年(P=85%)各水源点径流量见表4.3。

表4.3 各主要水源点代表年月均流量表

单位:m3/s

4.1 灌区现状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4.1.1 现状水平年的确定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灌区现状作物组成和复种指数主要为沿用原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设计数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灌区作物种植面积与作物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2009年遂川县水利局在农田灌溉规划报告编制过程中,对灌区作物种植面积与组成做了调查。本次初设认为《2009年遂川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调查数据更能反映灌区农业生产现状,故现状水平年作物组成和复种指数资料采用《2009年遂川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调查数据。

根据该报告,灌区现状水平年确定为2006年,灌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为3.1051万亩,复种指数为2.31。

4.1.2 灌区水资源

南澳陂灌区的水资源包括地表和地下两种,主要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仅作为灌区用水的补充。由于灌区地表水资源丰富,所以本次不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分析和计算。

灌区内主要地表水资源为南澳陂引水工程,另有龙陂、芦陂两座小型引水陂,南村水库、龙上水库、三里坑水库、塘背水库等4座小(2)型水库,大垅水陂等6座微型水陂、大坪塘坝等8座小型山塘作为补充。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来,遂川县已对一些小(2)型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或除险加固,故本次初设根据安全鉴定或除险加固情况,对灌区主要水源工程的水利特征参数进行了复核修改,具体详见表4.4。

4.1.3 灌区分区划分

根据灌区分布及水源情况,为便于水量计算,将南澳陂灌区划分为东塘塘背片、枚江中心片、珠田泉江片、西灌片等四个片区:Ⅰ东塘塘背片:位于灌区东北部,其水源主要以塘背水库、芦陂为主,南灌区东干渠作为补充;

Ⅱ枚江中心片:位于灌区中部,其水源主要以南澳陂东干渠为主,三里坑水库、龙陂作为补充;

Ⅲ珠田泉江片:位于灌区西南部,其水源主要以南澳陂东干渠为主,南村水库、龙上水库作为补充;

Ⅳ西灌片:位于灌区西部,其水源为南澳陂西干渠。

表4.4

南澳陂灌区水源现状基本情况表

页脚内容53

4.1.4 灌区现状水平年需水量

(1)灌溉面积及作物组成

南澳陂灌区内现有耕地面积5.3022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为3.1051万亩。未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主要原因是渠系工程老化、建筑物不配套等因素。

南澳陂灌区灌溉面积主要分布在遂川县珠田乡、泉江镇、枚江乡、雩田镇等4个乡镇。灌区范围内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它经济作物有油菜、豆类、蔬菜等。根据2009年《遂川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调查资料,灌区现状各类种植作物的种植系数分别为:早稻0.89,晚稻0.96,蔬菜0.43,豆类0.02,油菜0.01,由此得出现状水平年的复种指数为2.31。具体见表4.5。

表4.5 现状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表

有效灌溉面

31051亩

(2)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水量

①农作物灌溉定额分析

南澳陂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油菜、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次之。灌区水稻种植采用浅水间歇灌溉方法,这种灌溉方法更多地利用降水,节约灌溉用水量;浅水还有利于水稻的根系呼吸,促进根系发育,增进有效分蘖,提高水稻单产;在水源有保证的情况下,提倡晒田,晒田能阻止水稻无效分蘖,促使根系向深层伸展,防止倒伏等。

由于灌区内无灌溉试验站,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参数参照邻近的泰和县南车灌区灌溉试验成果,并结合灌区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详见表4.6。

②作物灌溉需水量推求

南澳陂水库灌区现状水平年作物需水量分析,系根据上述确定的灌溉制度及设计参数,以县城雨量站2006年的资料进行推求,早稻、晚稻生长期的蒸发量,采用遂川县气象站2006年实测的蒸发量资料。

a.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通过水稻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水稻生育期某一阶段内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排水次数及排水量,按照以下公式通过逐时段的水量平衡演算拟定。

H2= H1+P+M-ES-Q

其中:ES=a×E+ST

式中:H2—时段末田间水层深度(mm),不小于允许水深下限h min;

H1—时段初田间水层深度(mm),不大于允许水深上限h max;

M—时段内灌溉补水量(mm);

ES—时段内水稻生长需水量(mm);

Q—时段内稻田排水量(mm);

E—时段内蒸发量(mm)

a—时段内水稻蒸腾系数;

S—时段内稻田适宜渗漏量(mm/d)。

T—灌溉天数(d)。

按上式逐时段向后演算,至H2下降到田间允许下限h min时,即为灌水时间,灌水定额M=h max-h min;超过h max时,即为排水时间,排水量Q= H2- h max。灌水或排水后,以H1= h max为新的起点,继续向后演算,直到整个早、晚稻生长期结束,从而拟定出早、晚稻各阶段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得到该年水稻生育期灌溉定额,计算结果见表4.7。

b.旱作物灌溉制度

旱作物生育期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ω2=ω1-(ET-P0-W k)/102rh

M=102rh(ωmax-ωmin)

式中:ω2—时段(旬)末H深度土层内含水率;

ω1—时段初深度土层内含水率;

ET—时段内作物需水量(m3/hm2);

P0—时段内有效降水量(m3/hm2);

W k—时段内地下水补给量(m3/hm2);

r—H深度内土壤平均容重(t/m3);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M—灌水定额(m3/hm2);

ωmax—H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量,即允许土壤含水率上限;

ωmin—H深度内允许土壤含水率下限。

按此公式以播种时为起点,逐时段向后演算,直至收获时止,从而拟定出旱作物全生育期灌水次数、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结果见表4.8。

表4.6 南澳陂灌区早、晚稻灌水制度

页脚内容53

③灌区现状水平年综合灌溉用水过程计算

将前面水稻及旱作物用水量,按其生长期计入各月,求得灌区综合灌溉用水过程,净灌溉用水定额为430.4m3/亩,结果见表4.9。灌区现状水平年溉溉水利用系数η为0.45 ,则南澳陂水库灌区毛灌溉用水定额为

430.4/0.45=956m3/亩,现状水平年灌溉需水量为430.4/0.45×3.1051=2670万m3。

表4.9

灌区现状年灌溉用水定额计算表

(3) 灌区需水量

灌区用水部门主要有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等其它用水等四部分组成。

农业需水量:农田灌溉需水量=综合亩毛灌溉定额×有效灌溉面积。

工业需水量:灌区内工业取水大部从遂川江中抽取或从自来水厂取水,从灌区内取水的主要是里口电站,里口电站设计引用流量为6m3/s,电站主要利用非灌溉季节发电,根据电站2006年发电量反向计算,电站年需水量为7776万m3。

生活用水量:灌区内生活用水主要由县城及牛头脑水厂取水,从灌区渠道中取水的主要是少量牲畜及居民洗衣等卫生用水。

其他用水量:根据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之和的1%估算。

灌区现状灌溉面积3.1万亩,毛灌溉定额956m3/亩;现有农村人口7.0019万人,农村牲畜及居民卫生用水标准按人口综合计算,用水标准估算为

10L/(人日)。

根据灌区现状人口、经济情况,灌区需水量计算详见下表4.11:

4.1.5 灌区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

径流是以南溪水文站为参证站,根据其2006年的径流深和各水源工程的流域面积,计算出各水源工程现状水平年的径流系列。

由于灌区水源工程主要为引水工程,其可供水量受进水口引用流量限制。因此,引水工程可供水量在天然来水流量大于设计引用流量时,按设计流量计算;当天然来水流量小于设计引用流量时,则按照天然流量计算确定。

其余小型水库、山塘等蓄水工程,由于占工程供水比重较小,可供水量按复蓄指数法估算。

经计算灌区现状水平年年来水量、可供水量见表4.10。

4.1.6 灌区现状水平年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现状水平年:总可供水量-总需水量=余水量(或正或负)

根据灌区总可供水量减去灌区总用水量,求得本灌区现状水平年供需水

量平衡计算结果见表4.11。

表4.11

现状年灌区总体水量平衡分析表

4.1.7 分片现状年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2008年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南澳陂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灌区分片区划分,灌区共分四个灌片,各分片水源工程及灌溉面积见表4.4。

由表4.3灌区各水源点天然流量表可知,灌区年天然来水量远大于用水量。由于灌区主要水源多为引水工程,在天然来水量远大于用水量时,实际供水能力主要取决于渠道的设计引用流量,因此,本次水量平衡分析的可供

水量采用的是渠道的设计供水量,而不是天然来水量。各片现状水平年用水

供需平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12。

表4.12-1

现状年分片区逐月水量平衡分析表-Ⅰ东塘塘背片

4.12-2

现状年分片区逐月水量平衡分析表-Ⅱ枚江中心片

4.12-3

现状年分片区逐月水量平衡分析表-Ⅲ珠田泉江片

4.12-4

现状年分片区逐月水量平衡分析表-Ⅳ西灌片

从表上可以看出,在现状水平年里可供水量通过水量调配能满足各部门的用水要求,而且还有剩水。因此,目前灌有效灌溉面积仅有3.1万亩,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并非由于资源性缺水,而是由于灌区渠系未完建、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已建渠系老化淤积严重,田间工程未配套等原因造成的。4.1.8 灌区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灌区水资源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成果知,工程并不存在资源性缺水,工程效益未达到设计指标的原因主要是因灌区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南澳陂灌区始建于五十年代,渠道设计标准低,防渗条件差,致使大量水经渠道渗漏而损失掉了。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5,渠道损失占很大比重。

(2)工程不配套

南澳陂灌区限于当时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质量较差,尾工较多,致使用水配套工程不能及时建成,工程供水能力长期不能发挥,造成有水不能利用的局面。

(3)管理落后

造成南澳陂水库灌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农业用水的科学管理,灌区许多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丧失供水能力。而且灌水技术和方法落后,整个灌区绝大部分地区一直沿用高定额大水漫灌的传统方法造成灌溉水的严重浪费。

为了充分发挥灌区工程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恢复原有设计灌溉面积,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力,为灌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南澳陂灌区骨干工程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和非常迫切的。

4.2 灌区设计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4.2.1 灌溉设计保证率及设计水平年

根据《遂川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确定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4.2.2 灌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

(1)灌区设计水平年灌溉需水量

设计水平年的灌溉定额也采用代表年法计算,离灌区中心3公里有遂川县气象站,将该站历年4-10月的降雨量进行频率计算,选定保证率P=85%的代表年为1965年,再利用1965年该站的降雨量和蒸发资料按现状水平年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设计水平年的早、晚稻定额。

设计水平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5.0万亩,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及复种指数见下表4.13:

表4.13 规范水平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表

有效灌溉面5000亩

根据规范,确定设计水平年渠系水利用系数ηs 为0.65,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则灌溉水利用系数η为0.65×0.95≈0.62。再根据用水过程得灌区设计水平年综合净灌溉定额为553.4m 3/亩(详见表4.13),则毛灌溉定额为892.5m 3/亩,则灌溉用水量为892.5×5=4463万m 3。

表4.14

灌区现状年灌溉用水定额计算表

(2)灌区需水量

农业需水量:农田灌溉需水量=综合亩毛灌溉定额×有效灌溉面积。

工业需水量:灌区内工业取水大部从遂川江中抽取或从自来水厂取水,从灌区内取水的主要是里口电站,里口电站设计引用流量为6m3/s,电站主要利用非灌溉季节发电,根据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反向计算,电站年需水量为7776万m3。

生活用水量:灌区内生活用水主要由县城及牛头脑水厂取水,从灌区渠道中取水的主要是少量牲畜及居民洗衣等卫生用水。具体需水量可按农村人口日均用水10L/人*日计。

其他用水量:根据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之和的1.6%估算。

灌区需水量计算方法同前。其计算结果见下表4.16。

4.2.3 灌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

灌区设计水平年径流资料是以南溪水文站为参证站,根据设计枯水年1965年的径流资料和各水源工程的流域面积,计算出各水源工程规划水平年的径流系列,灌区主要水源点的径流计算成果见表4.3。

根据径流资料推求可供水量方法同前。灌区设计水平年来水量、可供水量计算成果见下表4.15。

4.2.4 灌区设计水平年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设计水平年:总可供水量-总需水量=余水量(或正或负)

根据灌区总可供水量减去灌区总用水量,求得本灌区规划水平年供需水

量平衡计算结果见表4.16。

表4.16

设计水平年年灌区总体水量平衡分析表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389 (合同范本系列) 甲方:XXXXXX 乙方:XXXXXX 签订日期:XXXXXX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标准版本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 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合同文件为经过平等协商和在真实、充分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达成如下条款,并由双方共同恪守。,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 填写说明 一、本合同是由深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印制的格式文本,作为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的统一格式文本使用。 二、本合同文本适用于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签约方按照合同的性质并根据具体条款的提示内容签订合同。 三、对于合同有关条款,签约方需约定更多内容的,可另行附页。

四、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认为无需填写的条款,应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五、委托代理人签订本合同时,应当出具有效的授权委托书。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书 本合同签约各方就本合同中所描述的技术服务内容、工作条件、费用支付、验收标准、违约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法律问题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规定,达成如下协议,由签约各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签约方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第二条签约时间和地点

本合同由上述签约方于年月日在签订。 第三条项目名称及范围 第四条服务内容 4.1 服务的要求和方式: 4.1.1乙方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按测试方案三级计量要求,核实需配备的计量仪表数量及表位。 (2)对整个供水管网系统进行勘查,核实、建立完整准确的给、排水管网档案。 (3)普查单位内主要耗水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系统流程。 4.1.2乙方的测试工作:

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

水资源平衡分析 国家投资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了提高耕地质量,绝大多数都规划了灌溉工程。为此,这样的项目区地形图灌区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平衡分析。 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包含着水质、水量和水位等方面内容,水位的来用水平衡分析比较简单,经过对地形与取用水位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取水工程的设置,划定出自流区和扬水区(扬程大小)即可。这里侧重讨论水量平衡分析的内容。 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是根据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的,这两个过程是逐年变化的,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先确定用哪个年份的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平衡计算,这个特定的水文年份叫设计典型年,简称设计年,而设计年又是根据灌溉设计标准确定的。 一、灌溉设计标准 选择设计年所依据的标准称为灌溉设计标准。它综合反映了水源对灌区用水的保证程度,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 国标(GB50288-99)规定,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一)灌溉设计保证率 1.定义: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用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它综合反映了用水和

来水两方面的情况。 将多年(长系列)的年灌溉用水量按大小顺序排列,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并绘制年灌溉用水量频率曲线,在此曲线上选用的频率值即为灌溉设计保证率值。 如灌溉设计保证率P=80%,则表示频率P=80%对应的灌溉用水量出现的机会为P=80%,意味着每百年中有80年这样的年灌溉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只有20年供水不足或中断,换一种说法(用重现期的语言)就是相当于平均每五年出现一次(五年一遇)供水不足或中断的情况。 2.灌溉用水保证率的确定 ①国标(GB50288-99)规定: 注:1、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

灌区水量平衡分析

4 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2009年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农业综合开发南澳陂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次初设的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主要是在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并结合遂川县水利局2009年编制的《遂川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对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做进一步的分析。 本次灌区各水源点的天然来水径流计算采用南溪水文站作为参 证站。南溪水文站站址位于遂川县珠田乡境内,座落于遂川江流域左溪河下游,站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10 km2,其历年径流资料见表4.1。 表4.1 南溪站历年年平均流量表 3 年份年均流 量年份年均流 量 年份年均流 量 196521.9 197923.4 199335.2 196619.4 198031.0 199446.9 196719.8 198138.4 199536.2 196832.8 198238.5 199624.8 196918.8 198338.5 199752.2 197047.8 198435.2 199840.8 197120.3 198526.6 199924.7 197225.1 198623.1 200034.8 197351.4 198734.6 200132.7 197427.8 198831.3 200247.6 197552.2 198924.6 200321.6 197634.2 199039.3 200428.8 197731.7 199132.5 200521.8 197821.7 199233.2 200629.7 本次取水的主要水源南澳陂引水工程位于南溪水文站下游0.5km 处,其径流量可直接移用南溪水文站径流资料即可。灌区其余主要水

水量平衡图汇总

市政道路及规划道路将项目区分成6个地块,其中A区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总部办公楼(5A级写字楼),B区为办公楼及商业配套设施,C区为幼儿园,D、E区为高层住宅楼及配套设施、F为公共绿地。项目配套建有幼儿园、小学、物业管理、公厕、垃圾中转站、中水处理站等。 A区主要为商业办公楼,有A1和A2两栋高层建筑,为35层,楼高168m,其中A1为云投总部大楼,A2为富滇银行总部大楼,A区设置单位食堂,A1和A2之间的裙楼为商业,主要为超市和一般商业,超市面积为3000m2,一般商业面积为12135m2,在地下室设置中央空调系统,循环冷却系统设置在地下室内,冷却塔套设置在裙楼5楼楼顶,同时在5楼楼顶有一25m×15m的游泳池,供热采燃气锅炉,设置在A区裙楼建筑5楼,设一备用发电机,在地下室内,除云投总部大楼和富滇银行总部大楼外还有33592m2办公面积对外租售。 B区有B1、B2、B3楼为26层,楼高均为99.8m,主要回迁办公和对外租售,租售面积77093.87m2,B2裙楼1-5F为商业办公用房,商业面积为58699m2,项目区的餐饮行业设置于此,B区东北角为公共绿地,面积4336m2。 C区主要为幼儿园,建筑面积2673m2,设置9班,设置幼儿园食堂。 D区D1、D2、D3、D4共4栋主体建筑,D1、D 3、D 4楼为35层,楼高均为99.8m;D2楼为30层,楼高均为85.6m,1F为商业,D区西边有社区小学,建筑面积5827m2,共4层建筑,设置小学食堂,银行网点位于D1一楼,面积117.25m2,消防控制室位于D3一楼,面积40.30m2,社区警务站位于D2一楼,面积95.60m2,在D区东北侧设置公厕一座。 E区共有7栋主体建筑,为回迁安置房,其中E2、E3、E4、E6、E7为35层,楼高99.9m,E1为35层,楼高99.7m,E5为30层,楼高85.9m。本项目的社区服务用房位于E区南边的两层物管楼内,建筑面积,垃圾中转站1处,为封闭式垃圾房,位于E区北侧,二楼为公共厕所,E区东北侧设煤气调压站1座,计划引入一社区诊所,布置在D2建筑1F,面积约120m2,D3设置一电信网点,面积72m2,D4设置一银行网点,面积约72m2。 F区为公共绿地,面积3664m2。 项目拟设置地下机动车停车位4254个(位于地下层),绿化景观带若干,其中含公共绿地8000m2(代征地),在B区北面和F区。公厕两个(1#厕所位于项

水量平衡测试验收报告

水量平衡测试验收报告 水量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号:20180926 水量平衡测试编制单位:北京旭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用水单位:北京****大学 为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降低单位用水成本,2018年8月,北京旭莱特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大学开展了水量平衡测试工作,截止2018年9月 26 日,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全面完成。为保证用水单位下一步更好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科学用水,经考核,你单位水量平衡测试指标考核如下: 备注:如果单位无考核项,为空项。 应得分和实得分折算方法:实得分=累加得分/(100分-空项分)×100% 共三页(第一页)

验收意见 2018年9月28日,市节水办、财政局、发改委等有关成员组成了水量平衡测试验收小组,根据北京市水量平衡测试考核标准对北京***大学水量平衡测试工作进行了验收,区节水办、北京***大学等有关单位参加了验收。验收小组现场听取了北京***大学对水量平衡测试工作的介绍,对单位节水管理制度、测试工作及成果、节水技改方案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查验和资料审核。 经验收小组审核评议,你单位水量平衡测试工作达到考核标准,其结果如下: 水量平衡测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测试结果有据可依。通过水量平衡测试完善了水表三级计量,更换了节水器具,各用水点无跑冒滴漏现象,用水管道无渗漏;建立了节水管控网络,修订了节水管理制度,各种用水台账明晰,机构健全。希望你单位再接再厉,坚持实施行之有效的节水管理措施,巩固节水成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出贡献! 经水量平衡测试验收小组现场查验与审核:应得分____分,实得分_____分,折算后得分____分。 验收单位: 验收单位: 验收单位: 验收小组成员签字: 共三页(第二页)

完整word版水平衡计算

工艺水取水量就是各工艺取用的新鲜水量. 整个项目新鲜水量用于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计算里. 工艺水回用率计算中,生产线1和生产线2为工艺水,其回用水400+600,新水200+20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新鲜水700,重复用水1600+600+400。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中,循环水为600,新水为200。 污水回用率中,污水站污水回用量400,直接排放的污水90+380。图中冷却塔的50为冷却水,可直排,不算污水。 水平衡中各种水量的核算 工业企业用水的定义、水源、分类、以及用水管理和水量计量应遵循CJ19-87规定。 1、取水量 工业用水的取水量是指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现有生产厂,以水表读取为准,乘以实际用水时间,得出用水量(日和年)。对于拟建工程项目则应按用水装置(生产单元)汇总,一般化工生产装置取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大方面;生产用水又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给水。各种用水关系见图4-7。 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2、重复利用水量 重复利用水量系指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总水量。在化工建设项目中主要是间接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和工艺过程中循环多次使用的水之和,可由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中获取这些数据。对现有生产厂,可用水泵的额定流量计算,即: 重复利用水量=水泵额定流量×实际开泵时间 3、耗水量 耗水量是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即:H=Q1+Q2+Q3+ Q4+ Q5+ Q6式中,Q1――产品含水,即由产品带走的水,Q1=产品产量(t/h或t/a)×产品含水量,%; Q2――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亦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耗水量; 洗涤用水和直――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和。Q3 接冷却水均为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水。工艺水用量由生产装置、工艺水回用和工艺水取水量相加得到。工艺用水量和直接冷却水量可从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的水平衡图中,按各工艺装置依次汇总。洗涤用水应包括装置和生产区地坪的冲洗水; Q4――锅炉运转消耗的水量,可由蒸汽吨数核算,或由可行性报

水平衡计算

工艺水取水量就是各工艺取用的新鲜水量 . 整个项目新鲜水量用于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计算里 工艺水回用率计算中,生产线 1和生产线 2 为工艺水,其回用水 400+600,新水 200+200 。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中,循环水为 污水回用率中,污水站污水回用量 水,可直排,不算污水。 水平衡中各种水量的核算 工业企业用水的定义、水源、分类、以及用水管理和水量计量应遵循 CJ19-87 规 1、取水量 工业用水的取水量是指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 的总水量。现有生产厂,以水表读取为准,乘以实际用水时间,得出用水量(日 和年)。对于拟建工程项目则应按用水装置(生产单元)汇总,一般化工生产装 置取水量包括 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大方面;生产用水又包括 间接冷却水 、工艺 用水和锅炉给水 。各种用水关系见图 4-7。 工业取水量二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2、重复利用水量 重复利用水量系指生产厂 (建设项目) 内部循环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总水量。 在化 工建设项目中主要是 间接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和工艺过程中循环多次使用的 水之和,可由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中获取这些数据。 对现有生产厂, 可用水 泵的额定流量计算,即: 重复利用水量=水泵额定流量X 实际开泵时间 3、耗水量 耗水量是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 即:H=Q1+Q2+Q3+ Q4+ Q5+ Q6 式中,Q1――产品含水,即由产品带走的水,Q1=产品产量(t/h 或t/a )x 产品 含水量,%; Q2――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亦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耗 水量; Q3——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和。 洗涤用水和直 接冷却水均为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水。工艺水用量由生产装置、工艺水回用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新鲜水 700,重复用水 1600+600+400 。 600,新水为 200。 400,直接排放的污水 90+380 。图中冷却塔的 50 为冷却

水平衡测试方案61750

水平衡测试方案 水平衡测试是对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之有有效的方法,也是进一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各部位(单元)用水现状,画出水平衡图,依据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 水平衡测试目的和作用 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有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用水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技术性。通过水平衡测试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单位用水现状。如水系管网分布情况,各类用水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分布及运转状态,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准确的实测数据。 2、对单位用水现状进行合理化分析。依据掌握的资料和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有关用水技术经济指标,找出薄弱环节和节水潜力,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规划。 3、找出单位用水管网和设施的泄漏点,并采取修复措施,堵塞跑冒滴漏。 4、健全单位用水三级计量仪表。既能保证水平衡测试量化指标的准确性,又为今后的用水计量和考核提供技术保障。

5、可以较准确地把用水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用水单元,把计划用水纳入各级承包责任制或目标管理计划,定期考核,调动各方面的节水积极性。 6、建立用水档案,在水平衡测试工作中,搜集的有关资料,原始记录和实测数据,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形成一套完整详实的包括有图、表、文字材料在内的用水档案。 7、通过水平衡测试提高单位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单位节水管理节水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 8、为制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量指标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三)、水平衡测试程序 1、准备阶段要搞好“三落实”。一是组织落实:测试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测试的组织领导,全面协调,测试实施、督促检查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该机构由主管领导,节水主管部门负责人、车间(部门)主任组成领导班子和包括管水人员、统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及班级组长和用水,管水人员在内的测试班子。二是技术落实:就是要掌握测试方法,了解测试表格图,摸清用水工艺、设备厂、设施及用水情况,进行人员培训等。三是测试方案落实就是明确测点和内容,选好测试仪器,确定测试的日期和次数,做好人员的分工和协调配合等。除

水平衡测试方案

水平衡测试方案

水平衡测试方案 水平衡测试是对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之有有效的方法,也是进一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经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各部位(单元)用水现状,画出水平衡图,依据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 水平衡测试目的和作用 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有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用水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技术性。经过水平衡测试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单位用水现状。如水系管网分布情况,各类用水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分布及运转状态,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准确的实测数据。 2、对单位用水现状进行合理化分析。依据掌握的资料和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有关用水技术经济指标,找出薄弱环节和节水潜力,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规划。 3、找出单位用水管网和设施的泄漏点,并采取修复措施,堵塞跑冒滴漏。 4、健全单位用水三级计量仪表。既能保证水平衡测试量化指标的准确性,又为今后的用水计量和考核提供技术保障。

5、能够较准确地把用水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用水单元,把计划用水纳入各级承包责任制或目标管理计划,定期考核,调动各方面的节水积极性。 6、建立用水档案,在水平衡测试工作中,搜集的有关资料,原始记录和实测数据,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形成一套完整详实的包括有图、表、文字材料在内的用水档案。 7、经过水平衡测试提高单位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单位节水管理节水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 8、为制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量指标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三)、水平衡测试程序 1、准备阶段要搞好“三落实”。一是组织落实:测试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测试的组织领导,全面协调,测试实施、督促检查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该机构由主管领导,节水主管部门负责人、车间(部门)主任组成领导班子和包括管水人员、统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及班级组长和用水,管水人员在内的测试班子。二是技术落实:就是要掌握测试方法,了解测试表格图,摸清用水工艺、设备厂、设施及用水情况,进行人员培训等。三是测试方案落实就是明确测点和内容,选好测试仪器,确定测试的日期和次数,做好人员的分工和协调配合等。除“三落实”外,还要健全测试手段,校验计量水表,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深圳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官方范本

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服务合同(官方范本) 本合同签约各方就本合同中所描述的技术服务内容、工作条件、费用支付、验收标准、违约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法律问题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规定,达成如下协议,由签约各方共同恪守。第一条签约方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 第二条签约时间和地点 本合同由上述签约方于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___________签订。 第三条项目名称及范围 第四条服务内容 4.1 服务的要求和方式: 4.1.1 乙方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按测试方案三级计量要求,核实需配备的计量仪表数量及表位。 (2)对整个供水管网系统进行勘查,核实、建立完整准确的给、排水管网档案。 (3)普查单位内主要耗水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系统流程。 4.1.2 乙方的测试工作: (1)完成检漏工作,并达到测试要求。 (2)完成单元平衡测试,并达到测试要求。 (3)完成给、排水管网平面图。 (4)完成计量水量网络图。 (5)完成测试数据的计算、汇总、分析。 (6)完成水量平衡测试报告书及存档软件资料。 4.2 技术指标和参数(或考核指标):乙方各项工作均符合《深圳市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验收办法》要求,测试报告验收合格。 4.3 技术服务质量、期限保证: 4.3.1 乙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案,并得到甲方的认可。 4.3.2 乙方备齐水表、流量计、温度计、秒表等测量工具,甲方应按照测试方案要求安装、校验计量仪表等。 乙方严格按照《深圳市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方法》要求,完成测试报告 4.3.3 书及存档软件资料,保证测试工作按《深圳市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验收办法》中附表《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工作考核表》的要求通过验收。 第五条计划安排 5.1 乙方提供测试的期限: 5.2 乙方测试工作的进度:合同签订后,自甲方付款之日起,乙方在日内提出具备测试条件需完善的各项工作及方案,之后日内甲方按乙方所提方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第五章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第一节分析计算的原则与方法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按现状(基准年)和近期、远期三个水平年进行。 规划可供水量在现状可供水量的基础上,考虑现有工程在不同供水情况下供水能力的增减和规划新建、配套、扩建工程增供的水量,同时注意水质变化对供应合格水能力的影响。 城镇需水量以最近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供水规划计算的数值为主要参考,同时进行复核。 第二节不同供水工程可供水量分析 一、供水工程 温岭市各区域水库、堰坝、河网相互贯连和调节,已形成蓄、供、排相结合的一个较完整的灌溉供水系统。但是,近年来由于平原河道淤积和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河道蓄、供水能力不断降低,水源利用功能减少,城乡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已无法就地从河道提取,并由此造成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现象。因此,全市各区域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水源工程和供水配套工程建设,以及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1.蓄水工程 温岭市供水水源主要来自蓄水工程,约占总供水量的90%左右,主要包括河道、水库以及长潭水库引水。全市河道总长度为1284.44km,蓄水量3557万m3,主要担负境内灌溉用水。水库山塘153座,总库容7668.5万m3,担负境内生活用水和一部分灌溉用水。 2.引水工程 堰坝用来拦截水流,灌溉农田,为山区半山区群众所广泛采用。目前,全市共有堰坝33座,其中灌溉千亩以上的有大溪镇的中牛头潭堰坝,原江厦乡的七一堂滚水坝,原交陈乡的小交陈拦水坝和岙环

乡兰公岙坝等4座。全市一般年份可引水234.31万m3,灌溉面积7413亩,旱年引水量为133.38万m3,灌溉面积6503亩,丰水年可引水334.91万m3,灌溉面积7473亩。 3.地下水工程 地下水部分的可供水量主要计算机电井、民井供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和工业用水。2000年有各类机井71眼,民井3701眼。 二、可供水量 可供水量是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不同需水要求下考虑来水、需水及水质情况,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温岭市水利工程设施主要包括蓄水工程(水库、山塘)、引水工程、调水工程和地下水井。 现状工况下,温岭市不同保证率各类型水利工程的可供水量见表5-1。 表5-1 现状工况下可供水量统计表 3 注:蓄水工程中包括长潭水库引水 第三节城乡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一、现状供需分析 通过对现状城乡供水状况的调查分析,统计出城乡现状日需水量和日供水能力,如表5-2所列。

水平衡测试方案

水平衡测试是对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之有有效的方法,也是进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各部位(单元)用水现状,画出水平衡图,依据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 水平衡测试目的和作用 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有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用水单位管理的各个 同时也表现出较方面,强的综合性、技术性。通过水平衡测试应达到 以下目的: 1、掌握单位用水现状。如水系管网分布情况,各类用水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分布及运转状态,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准确的实测数据。 2、对单位用水现状进行合理化分析。依据掌握的资料和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有关用水技术经济指标,找出薄弱环节和节水潜力,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规划。 3、找出单位用水管网和设施的泄漏点,并采取修复措施,堵塞跑冒滴漏。 4、健全单位用水三级计量仪表。既能保证水平衡测试量化指标的准确性,又为今后的用水计量和考核提供技术保障。 5、可以较准确地把用水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用水单元,把计划用水纳入各级承包责任制或目标管理计划,定期考核,调动各方面的节

水积极性。 6、建立用水档案,在水平衡测试工作中,搜集的有关资料,原始 记录和实测数据,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形成一套完整详实的包括有图、表、文字材料在内的用水档案。 7、通过水平衡测试提高单位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单位节水管理节水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 8、为制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量指标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三)、水平衡测试程序 1、准备阶段要搞好“三落实” 。一是组织落实:测试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测试的组织领导,全面协调,测试实施、督促检查等。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该机构由主管领导,节水主管部门负责人、车间(部门)主任组成领导班子和包括管水人员、统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及班级组长和用水,管水人员在内的测试班子。二是技术落实:就是要掌握测试方法,了解测试表格图,摸清用水工艺、设备厂、设施及用水情况,进行人员培训等。三是测试方案落实就是明确测点和内容,选好测试仪器,确定测试的日期和次数,做好人员的分工和协调配合等。 除“三落实”外,还要健全测试手段,校验计量水表,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2、实施阶段根据拟定的测试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数据的记录。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必要时作测试说明。 3、汇总阶段以测试得到的水量数据按用水单元的层次汇总,并

水平衡计算

水平衡计算 工艺水取水量就是各工艺取用的新鲜水量. 整个项目新鲜水量用于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计算里. 工艺水回用率计算中,生产线1和生产线2为工艺水,其回用水400+600,新水200+2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新鲜水700,重复用水1600+600+400。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中,循环水为600,新水为200。 污水回用率中,污水站污水回用量400,直接排放的污水90+380。图中冷却塔的50为冷却水,可直排,不算污水。 水平衡中各种水量的核算 工业企业用水的定义、水源、分类、以及用水管理和水量计量应遵循CJ19-87规 定。 1、取水量 工业用水的取水量是指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现有生产厂,以水表读取为准,乘以实际用水时间,得出用水量(日和年)。对于拟建工程项目则应按用水装置(生产单元)汇总,一般化工生产装置取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大方面;生产用水又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给水。各种用水关系见图4-7。 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2、重复利用水量 重复利用水量系指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总水量。在化工建设项目中主要是间接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和工艺过程中循环多次使用的水之和,可由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中获取这些数据。对现有生产厂,可用水

泵的额定流量计算,即: 重复利用水量,水泵额定流量×实际开泵时间 3、耗水量 耗水量是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即:H=Q1+Q2+Q3+ Q4+ Q5+ Q6 式中,Q1――产品含水,即由产品带走的水,Q1,产品产量(t/h或t/a)×产品含水量,,; Q2――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亦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耗 水量; Q3――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和。洗涤用水和直 接冷却水均为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水。工艺水用量由生产装置、工艺水回用和工艺水取水量相加得到。工艺用水量和直接冷却水量可从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的水平衡图中,按各工艺装置依次汇总。洗涤用水应包括装置和生产区地坪的冲洗水; Q4――锅炉运转消耗的水量,可由蒸汽吨数核算,或由可行性报告获 取; Q5――水处理用水量,指再生水处理装置所需的用水量,如再生树脂 等软水剂的用水量。可由可行性报告获取,或按公式计算; Q6――生活用水量,指厂区内生活用水部门的用水量,如办公楼、食堂、浴室、厕所、绿化等的用水量之和。厂区生活用水可按职工生活用水[一般采取 25,35L/(人?班)]和淋浴用水[40,60L/(人?班?淋浴1h)]核算。 4、排水量 排水量即环境统计定义的废水排放总量,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对于工程分析水平衡计算,生产废水指工程项目所有排放口排到外环境的生产废水总和,包括各装置外排的生产废水、直接冷却水和洗涤水;生活污水指厂区内生活设施排放

水平衡测试实施方案

水平衡测试 实 施 方 案 XX工程公司年月日

根据济水资字[2003]18号《关于开展城市供水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工作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特制定次方案。 1、用水设备、供水管道修缮工作。 对各供水设备进行检修,以确保各个用水设备在测试阶段能正常工作,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供水管道没有维修的,应抓紧维修,在确定的各测试单元范围内,不应存在断水的工程情况,此两项工作时间应控制在7月15日完成。 2、各用水部门装表计量 第一步,装表计量 这是水平衡测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作好后期资料的整理工作,及根据此项工作的时间限制要求,此项工作必须在7月20日完成。 (1)各单井都要装计量表。装好的要进行检修,正确保其完好;设备装的要装表计量。 (2)各水厂在出水厂时都要装表计量。已安装的要检修、校核,设安装的要安装,装表的在企业自用水后装表。 (3)各用水部门(企业内部)都要装表计量。目前我公司内部各用水都没有计量,为了作好水平衡测试工作,根据现有生产组织,结合我 公司现有的用水特点,需要装表计量的部门有:北院办公楼、北院 绿化用水、北院锅炉房、北院校表室、东郊水厂办公室、东郊水厂 绿化、东郊水厂租凭房屋都要装表计量、西郊水厂办公室、西郊水

厂绿化、西城区指挥部、东郊宿舍区、北院宿舍区、南院宿舍区。 其中的四个宿舍区都要安装总表,每个用户都要分别装表计量。(4)为市政设施供水的要装表计量。市政设施包括:绿化、环卫、景观、消防等设施,要分别装表计量。 第二步:确定测试对象 1、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测试: 工业企业测试是指相对重点的企业,指月用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上的企业,实测对象定为5—10个。 调查内容:见附表 以上调查内容,调查时应认真、仔细、确保调查结果详实准确,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企业拥护岁有特殊情况的应注明(如改造时,季节性调整原因等)。以年作为测试周期,最少提供一年的用水量。 2、居民生活用水情况测试 居民生活用水分四类:Ⅰ类指平房及上下水、卫生设施不到户的简易楼房;Ⅱ类是指室内有上下水、卫生设施的普通单元式住宅;Ⅲ类是指室内上下水、卫生设施、洗浴设施的套房;Ⅳ类是指室内上下水,卫生设施、洗浴设施、热水供应齐全的高档住宅(别墅)。Ⅱ、Ⅲ类住宅现实情况不易分,可以合并为一类。 调查内容:见附表 以上居民住宅由于其使用不均衡,依据其使用特点,测试周期定位两个星期,每种类型的住宅测试对象不少于40户。

1 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

1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 1.1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有本质的区别。水资源总量是指项目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产水量。其中地表径流量包括坡面流和壤中流, 不包括河川基流量;地下产水量指降水入渗对地下的补给量,应为河川基流、潜水蒸发、河床潜流和山前侧渗等。而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以及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项目区可利用水量主要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渠首工程引水(过境水)、农业灌溉回归水以及取用的地下水四部分组成。 1.1.1降雨径流可利用量。指在流域的水资源未被作任何利用的情况下,在地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可根据年降雨量资料用年降雨径流关系推求径流量。依据适配线法作水平频率分布线型,一般选用皮尔逊Ⅲ型,一种方案直接查出不同频率水平年份相应的径流量;或先查出不同频率水平年份的年降雨量,再计算出年径流量。 1.1.2过境水可利用量。过境水就是利用各种建筑物引用项目区以外用来灌溉的水资源量。其引水量的大小受季节和年份影响,一方面受到可引河流水量和渠系建筑物引水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还受到取水许可量及地方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限制。当引水能力大于取水许可量及水资源平衡分配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取水许可量 和水资源平衡分配量中的较小量,当引水能力小于取水许可量及水资源平衡分配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实际可引量。取决于具体地区和季节年份。 1.1.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且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的可开采量。目前开采的大部分都是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可利用量则可估算为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资源在补给和消耗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天然流场,在雨季时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含水层内储存量增加、水位上升;旱季时消耗量增加,储存量就有可能减少, 水位下降。这种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地下水有以丰补歉的特点,可以在干旱年适当超采一部分水量,利用丰水年予以补回,尤其是农业灌溉,干旱年和丰水年的灌溉用水量相差很大,丰水年时灌溉用水量很少甚至不用灌溉;从一个周期来看,这段时间内的补给量和消耗量基本上处于动 态平衡状态。 地下水补给量主要包括大气降雨入渗、灌溉回归、水体 渗漏补给量及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四部分。 (1)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 R降=0.1αPF(1) 式中,R降为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3);α为年降雨补给系数; F为项目区面积(km2);P为年降雨量(mm),取一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下降雨量。 (2)灌溉回归补给量。计算公式: W归=W毛λ(2) 式中,λ为灌溉回归入渗系数;W归为灌溉回归补给地下水量(万m3);W毛为灌溉毛水量(万m3)。

浅谈水资源供需平衡

浅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摘要:在当今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基础性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更是一种支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然而,从近几年我国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来看,有限的水资源要想得到充分的利用,必须处理好供需之间的平衡问题,这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做基本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关键字:水资源供需平衡充分利用 一、基本概述 所谓水资源供需平衡就是指可供水量与实际需水量间的关系,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则指的是,在一定的行政、经济(流域)范围内,各个时期的需水量总和与供水量总和的供求关系分析。它是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以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国土整治规划为依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测算今后各个时期的用水量和需水量,制定综合平衡、供需协调的水资源长期供求计划和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 具体来讲,水资源的可供给量与其开发的程度和技术水平有关;而实际需水量与工业发展程度、人民正常生产生活水平以及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等有关。因此,在不同时期,可供水量与实际需水量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可变的。供需关系基本表现出3种情况:①供大于需。这说明可利用的水资源还有一定的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力;②供等于需。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供需状态,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与同一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③供小于需。说明水资源量的短缺,需进一步寻求增加供应量的方法,及时采取开源节流等措施,以缓解供需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平衡只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是始终存在的,如果想要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我们就需不断研究分析、变动调整供需关系,为制定水资源宏观决策及合理分配与调度奠定基础。 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则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一个问题,它不仅要研究供水量与需水量,而且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有用一定的原则做引导。 ⑴流域和地区相结合 通常在研究水资源时都是以流域为基本研究对象的,这也是研究可供水量的起点。而需水量的研究则是要结合所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区分布特点。然而,我国的经济或行政区域通常与流域分布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时,要将两者尽可能的统一,划好分区,把小区和大区,区域和流域结合起来。实际上,我国在进行水资源评价时,就已经做到过这一点。在进行具体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要结合以前水资源评价时的经验,使两者充分衔接。如果牵涉到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则更是要注意大小区域的结合,流域与地区的结合。 ⑵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水平衡测试方案

水平衡测试方案 一、水平衡简介 水平衡测试是对学校内各用水单位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是进一步做好校园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学校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及各部位(单元)用水现状,画出水平衡图。依据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 二、水平衡测试目的和作用 水平衡测试是加强学校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用水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技术性。通过水平衡测试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单位用水现状。如水系管网分布情况,各类用水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分布及运转状态,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准确的实测数据。 2、对校园内各单位的用水现状进行合理化分析。依据掌握的资料和通过测试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有关用水技术经济指标,找出薄弱环节和节水潜力,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规划。 3、找出校内各单位用水管网和用水设施的泄漏点,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杜绝堵塞、跑冒滴漏等问题。 4、健全学校用水单位的三级计量仪表建设。既能保证水平衡测

试量化指标的准确性,又为今后的用水计量和考核提供技术保障。 5、可以较准确地把用水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用水单元,把计划用水纳入各级承包责任制或目标管理计划,定期考核,调动各方面的节水积极性。 6、建立用水档案,在水平衡测试工作中,搜集的有关资料,原始记录和实测数据,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形成一套完整详实的包括有图、表、文字材料在内的用水档案。 7、通过水平衡测试提高学校内部各单位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提高各单位节水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 8、为制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量指标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三、水平衡测试程序 1、准备阶段 要搞好“三落实”。一是组织落实:测试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测试的组织领导、全面协调、测试实施、督促检查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该机构应由主管领导,节水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班子。二是技术落实:就是要在进行水平衡测试之前,通过前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了解测试方法,了解测试表格图。并初步摸清各单位的用水工艺、用水情况等。三是测试方案落实:就是要明确测点和内容,选好测试仪器,确定测试的日期和次数,做好人员的分工和协调配合等。除“三落实”外,还要健全测试手段,校验计量水表,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2、实施阶段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分析

第11章建筑中水工程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建筑中水水源 建筑中水水源应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确定。一般取自建筑物内部的生活污水、生活废 水、冷却水和其他可利用的水源,建筑屋面雨水可作为中水水源 的补充。经消毒处理后的综合医院污水只可作为独立的不与人接 触的用于滴灌绿化的中水水源,但严禁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 和放射性废水作为中水水源。 (1)建筑物中水系统的中水水源 建筑物中水系统规模小,可用作中水水源的排水有6种,按污染程度的轻重,选取顺序为:

①沐浴排水:是公共浴室淋浴、坐浴,以及卫生间淋浴时排放的废水,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都较低,但阴离子洗涤剂的含量可能较高。 ②盥洗排水:是洗脸盆、洗手盆和盥洗槽排放的废水,水质与沐浴排水相近,但悬浮物浓度较高。 ③冷却水:主要是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特点是水温较高,污染较轻。 ④洗衣排水:指宾馆洗衣房排水,水质与盥洗排水相近,但洗涤剂含量高。 ⑤厨房排水:包括厨房、食堂和餐厅在进行炊事活动中排放的污水,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浊度和油脂含量都较高。

⑥冲厕排水:大便器和小便器排放的污水,有机物浓度、悬浮物浓度和细菌含量都很高。 此外还有游泳池排污水: 水质与沐浴排水相近,但悬浮物浓度较高。 上述7种常用的中水水源排水量少,排水不均匀,所以建筑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单一水源,而是多水源组合,按混合后水源的水质,有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排水三种组合方式。优质杂排水包括冰浴排水、盥洗排水、冷却排水和游泳池排污水,其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都低,水质好,处理容易,处理费用低,应优先选用。

水量平衡测试费用计算参考方法

水量平衡测试费用计算参考方法 发表时间:2008-4-11 浏览次数:16023 字体颜色 重点单位用户委托水量平衡测试机构进行的水量平衡测试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测试费用主要与单位用户对测试工作内容要求和测试条件等因素有关,具体费用由单位用户与测试机构双方确定。 鉴于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内容多,影响费用的因素较多,现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供双方确定有关费用时参考。 方法一:按测试过程中实际投入的人力计算。 各单位可根据测试工作内容估算出需要投入的技术人员数量和工日,据此计算测试费用。 工日的取费标准可参照原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计算。其中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方法二:按测试工作的实际内容计算。 根据重点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工作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前期用户用水现状调查; 2、抄表及测试数据分析; 3、根据测试分析结果提出节水技术整改措施和改善管理的工作方案; 4、按水务主管部门要求编制完成水量平衡测试报告书。 上述工作需委托专门的水量平衡测试机构进行。此外,一些单位用户由于测试条件不具备、需要提供专项服务或后续相关工程改造等服务的,还可委托测试机构或其他服务机构从事下列工作: 1、绘制用户用水管道系统图;

2、安装水表; 3、管道探漏; 4、改造或安装管道; 5、改造用水设施或用水工艺; 6、协助制订用水节水管理及台帐等制度; 7、单位用户认为需要委托的其他业务。 由于各单位用户的内部情况差异较大,相关项目的具体费用由单位用户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与测试机构协商确定。 以上各项工作内容可参考国家省市有关的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确定。 方法三:按照经验估算。 根据我市已完成水量平衡测试工作的初步经验,还可按单位用户的年用水量及相关行业系数粗略估算。 水量平衡测试费用(供参考) 水量平衡测试计费(主要行业)系数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