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是什么,山药有几种
- 格式:docx
- 大小:11.56 KB
- 文档页数:1
山药的知识点总结一、山药的基本信息1. 植物学特征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块根块肉质,常长成圆筒形,表面粗糙有节,肉质坚韧,皮色土白,有纵皱纹或环带;茎细长,有节,基部圆柱形,上部逐渐变细,表面光滑无毛,带紫褐色斑点;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截形,全缘,有长柄,常具瘤状小块;花绿白色,聚伞花序,花被片倒卵形,边缘有毛;蒴果长圆柱形,蓇葖成串,种子扁圆形。
山药的根系发达,具有块茎和须根。
2. 生长环境山药适应性广泛,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深层疏松的砂质黏土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不耐寒,对温度要求较高。
山药在我国南方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
3. 主要品种山药的品种繁多,主要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品种,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
另外,在培育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优良的杂交品种,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二、山药的营养价值山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蔬菜。
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1. 含有丰富的淀粉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是一种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山药的淀粉颗粒较小,易于消化吸收,适合作为营养强化食品。
2. 富含膳食纤维山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还能帮助降低血脂、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
3.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山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细胞。
4. 维生素含量丰富山药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山药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防止贫血等疾病。
三、山药的药用价值除了作为食用蔬菜外,山药在中医药中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山药种植适宜的地方是山药(Dioscorea opposita)是一种重要的根茎类蔬菜作物,也是中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广泛种植。
山药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山药适宜种植的地方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气候条件:山药适宜生长在气温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一般来说,适宜种植山药的地区温度在15到30之间,全年平均温度应在15以上。
山药对于高温多湿的气候较为适应,但极端高温和高湿对山药的生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山药对于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有一定的适应性。
2.土壤条件:山药对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肥沃,通气性和保水性较好的土壤最为适宜。
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对山药的生长不利。
山药对土壤质地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偏瘠硬的土壤会影响山药的块根生长。
为了改善土壤质地,在种植前可以进行适度的耕翻和施肥。
3.水分条件:山药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水分的需求较高。
山药的生长期一般需要较多的降水,并且有利于块根的形成。
然而,过多的积水会导致块根腐烂,因此排水良好的地方更适宜种植山药。
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来调节土壤水分。
4.光照条件:山药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够保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
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山药块根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因此,种植山药的地方应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选择光照较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综上所述,山药适宜在温暖潮湿、降水充沛,气温适宜,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区种植。
在山药的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的防治,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山药介绍1.脾胃虚弱,食少,久泻久痢;肺肾亏虚,干咳少痰,潮热盗汗山药粥:山药50克(鲜品100克),粳米100克。
将山药和粳米淘洗干净,加清水,先以武火煮沸,继以文火煎煮20~30分钟,以米熟为度。
早、晚趁热食用。
2.脾气虚弱,久泻久痢,乏力倦怠;或肾气不因所致的遗精,带下,小便频数山药面:山药粉1500克,面粉300克,鸡蛋500克,豆粉200克,猪油、葱、生姜、味精适量。
将面粉、山药粉和豆粉放在盆中,将鸡蛋调匀,倒人瓷盆中。
加适量的水和盐,揉成面团,攫成薄面片,切成面条。
在锅内加水,并放人适量的葱、生姜。
煮沸,将面条下锅,煮熟为度,可根据口味,酌加调味品,作正餐用。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稀溏,体倦乏力等;或用于补肾强身,增进食欲山药糕:山药500克,豆沙馅150克,面粉90克,京糕(年糕、金糕)150克,白糖150克。
将山药洗净,上完蒸烂,晾冷,去外皮,捣成泥状。
加人面粉,搓成面团,再分成2块,分别做成厚约1.5厘米的山药块。
将豆沙馅铺在其中一块山药块的上面,将京糕切成0.4~0.5厘米厚的片,铺在豆沙馅上面,再将另一块山药块盖在京糕片上铺平,撒上白糖。
切成四条,每条各切成五块。
放人蒸笼蒸熟。
作正餐或点心食用。
或将上述原料做成山药泥食用。
4.糖尿病,气阴不足,口喝思饮,尿多乏力山药糕:山药12克,山茱萸6克,熟地6克,茯苓6克,泽泻6克,怀牛膝6克,车前子6克,太子参6克,炒白术6克。
洗净,干燥,共研粗末。
另人清水浸渍12小时。
煎煮3次,每次3~4小时,分次滤出药液。
将3次药液合并,用文火煎浓缩。
再加入冰糖调匀收膏。
每次食8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亦可用山药15克,黄连6克,水煎服;或用山药、天花粉备等量,水煎分服。
5.再生障碍性贫血山药30克,大枣10个,紫荆皮9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3次服。
6.癫痫山药2克,青黛0.3克,硼砂1克。
共研细粉。
每服3克,每日3次。
7.淋巴结核鲜山药卫段(去皮),蓖麻子2~3粒(去壳)。
⼏种⼭药的鉴别在上⽂“为什么有的⼭药⽤⼿摸会染⽩粉”后,⼀朋友留⾔,问⼴⼭药和怀⼭药如何鉴别?下⾯笔者就⼏种⼭药区别,根据⾃⼰的经验,对它们的性状要点简单的啰嗦⼀下。
符合药典要求的⼭药的产地,⼀般有河南、河北、⼭东、⼭西等地。
以河南、河北产量较⼤。
但它们在饮⽚的性状上类似,但稍有差别。
另外就是⼴西、⼴东、浙江等主产,也是习⽤的“⼴⼭药”,中国药典上称的是“黄⼭药”,浙江省炮制规范称其为“温⼭药”。
先来说说各⼭药的来源:⼭药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燥根茎。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和须根,⼲燥,习称“⽑⼭药⽚”;或除去外⽪,趁鲜切厚⽚,⼲燥,称为“⼭药⽚”;也有选择肥⼤顺直的⼲燥⼭药,置清⽔中,浸⾄⽆⼲⼼,闷透,切齐两端,⽤⽊板搓成圆柱状,晒⼲,打光,习称“光⼭药”。
黄⼭药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薯蓣科植物黄⼭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的⼲燥根茎。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晒⼲。
温⼭药《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 年版收载:为薯蓣科植物参薯 Dioscorea alato L. 或⼭薯(⼴东薯)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的⼲燥根茎。
主产我省温州等地。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燥,习称“⽑⼭药”;或趁鲜切厚⽚,⼲燥。
或选“⽑⼭药”之肥⼤顺直者,置清⽔中浸⾄内⽆⼲⼼,闷透,切齐两端,在⽊板上搓成圆柱状,⼲燥,打光,习称“光⼭药”。
⼴⼭药《⼴西中药饮⽚炮制规范》2007年版收载:为薯蓣科植物褐苞薯蓣 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的⼲燥根茎。
福建⼭药《福建省中药饮⽚炮制规范》2012年版收载:为薯蓣科植物参薯 Dioscorea alata L.或褐苞薯蓣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的⼲燥根茎。
山药什么时候种,山药发芽后怎么种山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它不仅营养丰富,口感也十分的独特,很多人都喜欢吃,每年的春季2~3月时种植,在山药的花期时,可以获取山药的种子,也可以直接购买山药的种子,一般种植后,6~8月就会开花,8~10月就会结果。
一、山药春季2~3月时种植每种植物的种植时间都有一定的差别,那么山药什么时候种呢,山药很多朋友都喜欢吃,一般山药在春季2~3月时种植,不仅成活率更高,还能增加山药的产量,种植后管理也会十分的方便。
一般山药在2~3月时,每天给它充足的阳光、水分、养分细心的养殖,到6~8月就会开花,8~10月就会结果,10月后果实成熟即可收获山药,如果在其它时间种植山药,很容易导致种植失败。
二、山药的种植方法1、获取种子每到山药的花期时,我们可以从花朵中提取山药的种子,如果感觉很麻烦,可以上市场购买山药的的种子,或直接购买两个比较好,没有任何病虫害的山药种植。
2、种子处理获取到山药的种子后,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1~2小时,帮助种子生根发芽,如果是完整的山药,需要将它的两端涂抹草木灰等药剂消毒,防治山药患上病害,或伤口处腐烂,导致种植失败。
3、土壤需求山药的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需要种植在土质疏松、肥沃度高、透气排水性良的沙质土壤种植,我们可以选用普通的田园种植,可以在当中适量的添加点腐叶土或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
4、播种发芽将处理好的山药种子撒在土壤上,铺盖一层土壤,适量的浇点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给它充足阳光,帮助它的种子生根发芽,大概一个月左右,山药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了。
5、搭架管理山药属于藤生植物,当山药生根发芽后,等待一个月左右山药长出新的嫩芽,需要用木棍给山药搭架,将山药的嫩芽用绳子固定在木棍上,使山药慢慢的攀爬生长,结出营养价值高、口感美味的果实。
山药发芽后怎么种山药发芽后可以种,将山药发芽的地方剪下来抹上草木灰消毒,埋在土壤中就可以直接种植了,可以将腐叶土、珍珠岩、河沙混合配制种植山药的土壤,山药喜干,养殖时不用过多的浇水,只需要让它吸收充足的肥料。
吃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山药,又称淮山、胶薯、红薯、野薯等,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根茎类蔬菜。
它不仅味道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许多药用功效,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
在中国,山药历史悠久,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养生食材之一,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药的功效与作用,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种美味蔬菜。
一、山药的营养价值山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既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又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具体来说,山药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1. 蛋白质:山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比一般蔬菜更丰富,可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2. 脂肪:山药含有少量的脂肪,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3. 碳水化合物:山药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4. 维生素: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等,这些维生素对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5. 矿物质:山药含有丰富的钾、钙、磷、铁、锌等矿物质,能满足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需求。
6. 膳食纤维:山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降低血糖和血脂等。
二、山药的药用功效山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常被用于保健养生、辅助治疗和康复。
下面是山药的一些常见药用功效:1. 补脾胃:山药性味甘平,具有补益脾胃、培育生津的作用。
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有良好的调理功效。
2. 益肾补肺:山药具有益肾养肺之功效,可以补充肾阳、滋阴润燥、强壮肺胃,对于肺虚咳嗽、肺燥咳嗽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养血生填:山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滋补作用,可以补充营养、益气生血、增强人体免疫力。
4. 补肝养肾:山药对于肝肾不足所引起的眩晕、腰膝酸软、遗精、脱发等问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 养肝明目:山药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山药有几种,什么品种的山药好
一、有几种
山药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7种。
它们分别是普通山药、细毛山药、铁棍山药、淮山药、麻山药、大和山药和灵芝山药。
其中铁棍山药是常用来食用的品种,而淮山药等一些品种则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二、哪种好
1、普通山药:这种又名菜山药,特点是比较粗,表面没有类似锈斑的斑纹,水分比较多,而且很容易折断。
它的皮比较薄,一般用刷子刷一下就能掉,摸起来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
用刀切开,切面很容易氧化,一般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不然容易太烂。
2、铁棍山药:这种山药属于很好的品种,和普通山药相比,它的粗细更加均匀,直径通常在1-2厘米之间。
它的毛很多,表皮颜色比较深,而且有暗红色的锈斑。
本身粉性很足,而且很腻,切开后截面为白色或黄色。
通常用来煮的话,煮很久也不会煮烂。
3、淮山药:淮山药本名怀山药,它是我国河南省焦作市的特产,由于此地古称怀庆府,因此产出的品种被称为怀山药。
当地的土壤多为两合土或沙壤土,土层比较深厚,养分很多,而且日照和降水也很合适,非常适合植株生长。
【山药品种】山药有几种类型?
山药的类型有几种?山药分为几种?山药品种如何分类?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
薯蓣属中有600余种,能食用的约有50余种。
我国栽培的山药是薯蓣属下两个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
一、普通山药普通山药又叫家山药。
叶对生,茎圆,无棱翼,叶脉7~9条突出,按块茎形状分为三个类型:1、扁块种:块茎扁形,似脚掌,入土浅,适于浅土层及黏重土壤栽培,主要分布于南方如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的脚板薯,浙江瑞安的红薯。
2、圆筒种:块茎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长约15厘米,横断面直径10厘米,分布于南方,如浙江黄岩薯药、台湾圆薯。
3、长柱种:块茎长30~100厘米,直径3~10厘米。
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省。
块茎入土深,适合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栽培。
名贵的品种有河南博爱,陕西华县的怀山药,河北武骘山药,山东济宁山药,江西南城淮山药,江苏宿迁、邳县、沛县的线山药、牛腿山药、鸡腿山药等。
二、田薯田薯又名大薯、柱薯。
茎具棱翼,叶柄短,叶脉多为7条。
块茎甚大,有的重达40千克以上。
按块茎形状也分三个类型:1、扁块种:如广东葵薯、福建银杏薯、江西南城脚薯。
2、圆筒种:如台湾的白圆薯、广州早白薯和大白薯、广西苍梧大薯。
3、长柱种:如台湾的长白薯、江西广丰千金薯和牛腿薯等。
家庭医药 2018.0482健康生活·营养美食□厨医妈妈山药,最早的名字叫薯蓣。
后来因为唐太宗名为李煜,为了避讳,不能叫薯蓣,改名叫山薯。
后来宋朝有个皇帝叫赵曙,又不能叫山薯了,改名叫山药。
在地方方言里,有两种薯蓣,一种叫脚板薯,一种叫千斤薯。
入药的主要是千斤薯,即铁棍山药。
走脾也走肾山药能忍受贫瘠的土地,争夺土气的能力很强。
厚土养物,河南温县位于神州大地中部,自古土厚,这里的铁棍山药细细长长,表面看似铁锈斑斑,却可以完美加固你的脾胃。
黄芪、苍术表示不服:我们一样能健脾燥湿!可不服也没办法,你们健脾不补肾啊,我们不能忽略了肾这个器官。
肾本身属水,不让水泡着,肾表示压力很大。
铁棍山药本身属土健脾,但是它竟然含有很多黏液,也就是中医里面最典型的津液具象化,功用就是一个:补阴津!肾欢喜!铁棍山药黏液可以补肾,山药在经方入药时候是生用的:不入汤剂,只入丸药。
六味地黄丸里的有效成分就是生山药黏液。
良药,亦是佳肴铁棍山药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被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
作为食物蔬菜,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如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等。
铁棍山药中含皂苷、黏液质、胆碱、山药碱、淀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 C、碘质及多种氨基酸,还有铁、铜、锌、锰、钙等多种营养元素。
铁棍山药味甘、性平、无毒,除健脾补肾,还有补中益气、消渴生津、增强免疫、润肤养颜等功效。
垆土和沙土铁棍山药铁棍山药又因为土质不同分为两种:垆土铁棍山药、沙土铁棍山药。
垆土铁棍山药因为地质坚瓷,黏性大,土质硬,所以它一般都弯弯扭扭,不是很好看,甚至有的都长成了扁平状,在外形上都比较短小,但属于铁棍山药中的极品,以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产量少。
沙土铁棍山药因种植在沙地里,土质松软,口感稍次,营养价值比垆土铁棍山药稍次一些。
呈圆柱形,直径2.5厘米左右,长60~80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以上,表皮土褐色,密布细毛,有紫红色不光泽斑。
山药日常中经常见到,产地很多,它的质地虽然也比较的坚硬,但是没有那么密,虽然也能入药,但是更多是作为一种食物来食用,并且切开之后,一段时间后切口处就变黄了。
淮山主要产自于江苏安徽附近,产地很固定,质地要更密一些,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药材,营养价值比较高,切开后切口不会轻易变黄。
一、山药是什么
山药属于薯蓣科的一种植物,它还叫做山蓣、麻山药、土薯、山薯蓣、白山药、毛山药、光山药等,既可以做食材,也能用来入药。
它的形状为圆柱形,比较的直,略微有些弯曲,长度大约15-30厘米左右,表面有纵向的沟痕,里面呈现乳白色。
山药原产自亚洲,专家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现在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喜欢生长在温暖向阳的地方,栽培的土质需保持肥沃、排水好,害怕寒冷,耐不住霜冻。
二、山药与淮山的区别
山药日常中经常见到,它的产地很多,不同地区产出来的都可以叫做山药。
它的质地虽然也比较的坚硬,但是没有那么密,轻易能折断。
山药虽然也能入药,但是更多是作为一种食物来食用。
将山药切
开之后,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切口处变黄了。
淮山主要产自于江苏安徽附近,只有产自这个地区的才能叫做淮山。
它的质地要更密一些,含有较多水分。
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药材,营养价值比较高。
将淮山切开后,能维持长时间的乳白色,不会轻易变黄。
补脾胃什么山药好吃又营养作为一位高级养生师,我认为在补脾胃方面,山药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
山药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益气健脾、滋阴生津的作用,被认为是很好的滋补食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药品种都适合补脾胃,因此需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山药品种。
以下是一些适合补脾胃的山药品种:1. 淮山:性温、味甘、属脾、肺经。
富含淀粉、磷、蛋白质、钙、铁等多种营养素,具有益气养阴、调理脾胃、补肾止汗的功能。
适合脾虚气弱、神疲乏力、易出汗等人群食用。
2. 山药:性平、味甘、属脾、肺经。
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有助于润肺止咳、健脾补肾等功效。
适合素食者及易疲劳、营养不良的人群。
3. 玉竹:性温、味甘、属脾、肺、心经。
主要是含有蛋白质、淀粉、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补气益肾、健脾开胃和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适合身体虚弱、易疲劳、食欲不振、咳嗽等人群。
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两个山药制作食谱。
食谱一:鲜三七山药汤原材料:山药150克、鲜三七10克、鸡蛋1个、盐、鸡精和白胡椒适量。
制作方法:1. 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鲜三七洗净切片,鸡蛋打散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水烧开,放入山药和鲜三七后煮15分钟。
3. 等到山药和鲜三七呈现出半透明状态之后,加入打散的鸡蛋,再煮2-3分钟。
4. 最后,加入适量盐、鸡精和白胡椒调味即可。
食谱二:山药糯米粥原材料:山药、糯米各100克、葡萄干50克、百合10克、红枣5枚、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1. 山药去皮,切小块。
糯米用清水浸泡约3小时。
2. 将山药和糯米一起放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
3. 煮到水快要干掉的时候,加入葡萄干、百合、红枣,继续煮约10分钟。
4. 最后,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这些山药食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食材的选择,不能过度进食,尤其是对于身体较弱的人。
在食用过程中要注意配合其他营养的食品,遵循合理膳食的原则,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的辛辣、油腻食品,否则会使脾胃负担过重,反而适得其反。
药用山药的品种1.引言1.1 概述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作药用和食用。
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健康益处,因此备受关注。
山药属于薯蓣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山地和林地中。
山药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块茎,它长得像一个瘦长的土豆。
山药的颜色常常呈灰白、浅黄或淡粉红色,表面光滑,内部质地细腻,口感柔嫩。
山药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药用山药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它被认为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养胃、养肺止咳等功效。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山药品种具有不同的药用效果和适应症。
分类上,药用山药主要可以分为白山药、红山药和紫山药等。
白山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红山药具有补肾养血、补气养脾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和贫血等症状。
紫山药则被认为具有滋阴养血、润肺止咳等功效。
除了以上常见的山药品种,还有一些特殊的山药品种被用于特定的治疗目的。
例如,长寿山药被认为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沙参山药则被用于治疗肺病和咳嗽等症状。
总之,药用山药的品种繁多且具有不同的药用功效。
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山药品种,可以发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1.2文章结构文章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药用山药的品种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对山药的概述进行描述,包括其起源、形态特征以及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在药用山药的分类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品种的药用山药以及它们在药用价值和营养成分上的差异。
每个品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将被列举和解释。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探讨药用山药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将全面了解药用山药的品种,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药用山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明确说明本文的撰写目的,即为读者提供有关药用山药品种的信息。
补脾胃哪种山药好吃一点补脾胃是现代人保养身体的重要方面,而山药则是一种天然的食物补品,它有润肺、益肾、补虚、平肝等多种功效,尤其对于补脾胃来说有很好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哪种山药好吃一点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山药在市场上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红心山药、淀粉山药、普通山药等,每种山药的功效和口感都不同,那么一般来说哪种山药比较好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山药并提供相应的食谱和制作方法。
一、红心山药红心山药又称为血龙山药,其形状特别,红心鲜艳,口感特别好,味道甜润,性温平,可补脾胃、益气血、滋阴润燥,是补身体和美容养颜的良品。
红心山药鸡汤食谱材料:红心山药1个、鸡1只、枸杞适量、盐适量、料酒适量、姜适量。
做法:1、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备用;2、红心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放入盆中备用;3、锅中放入清水,放入鸡肉煮沸,捞出洗净,清洗胃肠内脏;4、鸡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姜丝、料酒,文火炖2小时;5、将红心山药块放入锅中,继续炖30分钟,加入枸杞和盐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1、红心山药是补身体的良品,但不建议一次吃太多,以免引起上火等不良反应;2、炖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肉质会变得老硬,影响口感。
二、淀粉山药淀粉山药又名白薯、秋葵头、綦笋头、玉凤仙等,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山药,其口感如同龙虾,有香甜味,淀粉含量较高,常食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淀粉山药丝拌豆腐食谱材料:淀粉山药1个、胡萝卜半个、豆腐1盒、芝麻适量、糖适量、醋适量、盐适量。
做法:1、将豆腐切成丁状,放入盘中;2、淀粉山药和胡萝卜洗净后削成丝,放入豆腐盘中;3、将白糖、盐、料酒、醋、芝麻、蒜泥混合搅拌调料汁,淋在豆腐上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1、淀粉山药是富含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但口感较硬,使用时需注意切细;2、豆腐是好的补品,但不宜多吃,以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而加重肝肾的负担。
三、普通山药普通山药是大家最熟知的一种山药,又称淮山、薯、货柿等,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山药是怎么种的怎么长出来的,种几年可以收获1、挑选材料:山药通常是无性繁殖,种植的材料一般是零余子或芦头,零余子又叫山药豆,是它的地上块茎,一般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将其收集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零余子。
2、整地施肥:种植山药之前,需要先给地施肥,此时的肥料是基肥,要能持续提供养分,因此选用有机肥。
3、进行栽种:在地温达到9-10°C的时候就可以栽种山药了,一般南方地区多在3-4月份,北方则要等到4月下旬。
一、山药是怎么种的怎么长出来的,种几年可以收获1、挑选材料山药通常是用无性繁殖,种植的材料一般是零余子或芦头。
零余子又叫山药豆,是它的地上块茎,一般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将其收集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零余子。
芦头又叫龙头,是它的块茎的顶端带芽的部分,再生能力很强,出苗的时间也比较短。
2、整地施肥种植山药之前,需要先给地施肥。
此时的肥料是基肥,要能持续提供养分,因此选用有机肥,搭配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
施肥后将土壤耕翻,让肥料埋在下面。
之后要开沟,由于山药是垂直生长的,因此要挖1米深的疏松沟,这样方便植株进行生长。
3、进行栽种在地温达到9-10°C的时候就可以栽种山药了,一般南方地区多在3-4月份,北方则要等到4月下旬,东北则在5月进行。
将准备好的零余子或芦头放到沟中,距离保持在25-30厘米,种好后用土壤覆盖,并将其拍平。
二、山药是怎么种的怎么长出来的,种几年可以收获1、通常在野山药在播种后的4-5年就可采收,根茎繁殖的野山药在第3年可采收,山药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进行采收,等到它地上部分的茎叶枯萎后,就可以把它的块茎挖出来了。
由于它深埋在土壤里,也可以让它在地下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把它挖出来。
另外,如果是大棚种植,栽种和收获的时间都会改变,通常在6月份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2、野山药对于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中等肥力的沙壤土为宜。
3、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之间较适宜,野山药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能生长的更好。
山药是凉性还是热性山药的禁忌人群
山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适量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那么山药是凉性还是热性?山药的禁忌人群是什么?
一、山药是凉性还是热性
山药性平。
食物的性质有寒、热、温、凉、平四种,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的一类栽培品种,其味道甘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淀粉、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另外,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除寒散热等功效,所以山药是一种平性的食材。
二、山药的禁忌人群
便秘者适量食用
山药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以及纤维素成分,过量食用本身就具有便秘的风险,便秘人群过量食用容易诱发或加重其便秘的症状,不利于其身体健康。
易上火人群适量食用
山药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一定的热性,易上火人群,特别是在吃火锅的时候,建议要适量食用山药,避免出现上火等症状,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糖尿病患者慎食
山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本身就
高,过量食用容易加重或者诱发其病情,从而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所以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要慎食山药。
三、山药是酸性还是碱性
山药是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它的味道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它在胃内消化后所残留物质的性质来决定,山药食用之后,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高含钙、铁、磷等离子,可以增加血液的碱性,所以山药是一类碱性食物。
四、山药可以天天吃吗
不建议天天吃。
虽然山药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山药作为一种补药性食材,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天天容易加重人体胃肠道负担,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一般是不建议天天食用山药的。
补脾胃什么山药最好的怎么吃补脾胃是现代人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很多人都会变得肠胃虚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考虑到健康和养生,在饮食中加入一些有助于补脾胃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而山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C等,对于补脾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吃山药呢?首先,要挑选好的山药,选择长形、粗壮、皮色黄白、无明显病斑的山药为佳。
选择好了山药,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食用:一、山药炖排骨原材料:山药500克,排骨500克,料酒、盐、大料、葱、姜、八角适量。
制作步骤:1、排骨切成块,洗净,放入凉水中焯水,捞出沥水备用。
2、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3、锅中加水,放入大料、葱、姜、八角,烧开后加入焯水后的排骨,再加入适量料酒,焯去血水。
4、将焯过水的排骨放入电压力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
5、加入切好的山药,加盐调味,再炖10分钟左右。
6、收汁出锅即可。
二、山药莲子糯米粥原材料:山药200克,莲子50克,糯米150克,水适量。
制作步骤: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块。
2、莲子去壳,洗净。
3、糯米洗净,泡水半小时。
4、将山药、莲子、糯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5、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即可。
6、随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
三、山药炒鸡蛋原材料:山药200克,鸡蛋3个,盐、鸡精适量,葱花少许,色拉油适量。
制作步骤: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丝。
2、鸡蛋打散,加入鸡精和盐调匀。
3、热锅凉油,放入切好的山药丝煸炒。
4、待山药丝变软后,倒入打散的鸡蛋液,不断翻炒。
5、入味后撒入葱花即可出锅。
以上三种做法是比较常见和简单的山药做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搭配,增添不同的口感。
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山药要洗净,去皮的时候要先用刀刮去浅色表皮,再去除深色根部。
炒山药和山药有什么区别呢
山药和炒山药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但很多人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
本文将从植物学分类、外观特征、烹饪用途等方面阐述炒山药和山药的区别。
植物学分类
炒山药和山药虽然名称相似,但它们实际上是来自不同的植物。
山药属于薯蓣科,是一种块茎类植物,常见的有紫皮黄肉山药、白皮白肉山药等。
而炒山药实际上是人们常说的薯类食材,如土豆、红薯等。
外观特征
在外观上,炒山药和山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山药表皮光滑,通常呈棕色或黄色,肉质细腻,口感滑润。
而炒山药呈不规则形状,如土豆呈圆形、红薯呈椭圆形等,表皮颜色不一,质地相对松软。
烹饪用途
炒山药和山药在烹饪用途上也有所区别。
山药富含黏蛋白和淀粉,适合煮、炖、烤等多种方式食用,常用来制作山药粥、山药排骨汤等。
而炒山药则可以作为主食或配菜,可以炒、煮、烤等多种方式烹饪,如土豆泥、红薯糕等。
综上所述,炒山药和山药在植物学分类、外观特征和烹饪用途等方面存在显著
差异,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以充分体验它们带来的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
山药是什么,山药有几种
一、是什么
1、形态:山药是一种既可以做食材,又可以做药材的植物,生活中很常见的。
它属于薯蓣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形状呈现为圆柱形,一般比较的笔直,略微有些弯曲,外表皮是黄白色或淡黄色的,上面有纵向的沟,还有一些须根,长度大约15-30厘米左右,直径大约1.5-6厘米左右。
质地比较的坚实,比较的重,里面是白色的,味道比较淡,微微有些发酸,并且发黏。
2、产地:它的主产地是河北、河南、广西,其余的浙江、湖南、四川、山东、贵州、山西、陕西等地也有栽培。
3、习性:它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地方,喜欢充足的阳光,对于土质要求肥沃、疏松,还需要排水良好,冬季害怕寒冷的气候,耐不住霜冻。
二、有几种
山药主要分为两个种,一是普通山药,二是田薯,还具有五个变种。
其中细分的品种主要有麻山药、铁棍山药、水山药、小白嘴山药、细毛山药等,这些品种都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