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础知识入门
- 格式:ppt
- 大小:6.30 MB
- 文档页数:200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简称PC 。
但由于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 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
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 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 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 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 应用于生产实践。
一、PLC 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PLC 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PLC 的硬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1-1 1、主机主机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CPU 是PLC 的核心,它用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作出逻辑判断和进行数据处理,即读取输入变量、完成用户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将结果送到输出端,并响应外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的请求以及进行各种内部判断等。
PLC 的内部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程序存储器,主要存放系统管理和监控程序及对用户程序作编译处理的程序,系统程序已由厂家固定,用户不能更改;另一类是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 2、输入/输出(I/O )接口I/O 接口是PLC 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部件。
PLC基础知识(PLC入门必看).txt18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
PLC基础知识(PLC入门必看)1 PLC的发展历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
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2 PLC的构成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3 CPU的构成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plc入门基础知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专用计算机,它通过编程来实现各种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介绍PLC 的入门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PLC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以及应用领域。
一、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是由输入模块接收各种传感器或开关的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执行器、电机或其他设备的动作。
PLC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PU),其功能类似于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和控制逻辑。
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PLC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二、PLC的编程语言PLC的编程语言有多种选择,最常见的是梯形图(Ladder Diagram)、指令列表(Instruction List)和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
梯形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采用类似电路图的表示方法,易于理解和编写。
指令列表是一种基于文本的编程语言,使用类似于汇编语言的指令,适用于复杂的控制程序编写。
功能块图是一种以功能块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编程的语言,适用于大型的控制系统。
三、PLC的应用领域PLC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在制造业中,PLC 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实现物料输送、工艺控制和品质检测等功能。
在能源领域,PLC被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控与保护,实现对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自动控制。
在交通运输领域,PLC被用于交通信号灯、地铁列车和电梯等设备的控制。
此外,PLC还被应用于建筑物自动化、环境控制和机器人等领域。
四、PLC的优势和挑战PLC相比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PLC具有高度可编程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修改。
其次,PLC可靠性高,能够减少故障和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然而,PLC的使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编程复杂、维护成本高和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等。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LC正迅速发展并不断应用于新的领域。
第一讲:PLC的基本概念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
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一. PLC的由来在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
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
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
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
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
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
电⼯:16个PLC⼊门基础知识,弄懂这些再谈学PLC吧!从事电⼒作业的⼈员都知道,⼯业⽣产和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PLC的⾃动化控制,PLC可以⼴义的理解为:集中的继电器延伸控制柜,实际的⽣产应⽤中,PLC⼤⼤的节省了⼯业控制的成本,加强了设备的集中管理和⾃动控制,想要学好PLC,⾸先PLC的基础需要扎实。
1,从PLC 的组成来看, 除 CPU ,存储器及通信接⼝外,与⼯业现场直接有关的还有哪些接⼝?并说明其主要功能。
(1)输⼊接⼝:接受被控设备的信号,并通过光电耦合器件和输⼊电路驱动内部电路接通或断开。
(2)输出接⼝:程序的执⾏结果通过输出接⼝的光电耦合器件和输出组件 (继电器、晶闸管、晶体管)输出,控制外部负载的接通或断开。
2、 PLC 的基本单元由哪⼏个部份组成?各起什么作⽤?(1) CPU :PLC 的核⼼部件,指挥 PLC 进⾏各种⼯作。
如接受⽤户程序和数据、诊断、执⾏执⾏程序等;(2)存储器:存储系统和⽤户的程序和数据;(3) I / O接⼝:PLC 与⼯业⽣产现场被控对象之间的连接部件,⽤来接受被控设备的信号和输出程序的执⾏结果;(4)通信接⼝:通过通信接⼝与监视器、打印机等其他设备进⾏信息交换;(5)电源。
3、 PLC 开关量输出接⼝有哪⼏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晶闸管输出型:⼀般情况下,只能带交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晶体管输出型:⼀般情况下,只能带直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继电器输出型:⼀般情况下,可带交、直流负载,但其响应时间长,动作频率低。
4、按结构型式分, PLC 有哪⼏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整体式:将 CPU 、电源、 I/O部件都集中在⼀个机箱内,结构紧凑、价格低,⼀般⼩型 PLC 采⽤这种结构;(2)模块式:将 PLC 的各个部分分成若⼲个单独的模块,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模块组成⼀个系统,具有配置灵活、⽅便扩展和维修的特点, ⼀般中、⼤型 PLC 采⽤这种结构。
plc基础知识PLC基础知识(一)PLC指的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PLC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中,PLC被广泛应用。
1. PLC的基本组成PLC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模块和编程设备。
其中,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各种信号,例如传感器信号;中央处理器是PLC的大脑,用于判断输入信号状态并控制输出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编写的程序和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控制输出设备,例如电机、液压和气动执行机构等;编程设备用于编写和修改PLC程序。
2. 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输入信号的状态来判断输出信号的状态。
当输入信号满足一定的逻辑条件时,中央处理器会根据用户编写的程序控制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信号。
PLC输入信号一般为数字信号,包括开关量、计数器、计时器等。
开关量指的是只有两种状态(开/闭)的信号,如开关状态、按钮状态等;计数器是一种输入信号,用于产生数值输出,表示一定时间内某一事件的出现次数,例如计数器在生产线上用于计数已经通过的产品数;计时器也是一种输入信号,用于产生时间输出,例如在生产线上用于控制某一步骤的持续时间。
3. PLC的应用领域PLC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工业自动化控制、交通运输、楼宇自控、空气调节、能源与环境等。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PLC可以用于控制整个生产线,通过检测控制整个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在楼宇自控领域中,PLC可以用于控制建筑物内的灯光、温度、空调等设备,提高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
4. PLC的优势和不足PLC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控制系统,其优势在于:1) 稳定性:PLC具备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故障率低、寿命长等特点。
2) 灵活性:PLC可以编写和修改程序,可以灵活的应对各类控制要求。
3) 扩展性:PLC具备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可以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升级。
学习PLC必须的知识点学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工业控制系统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自动化控制理论和相关的机械、电气、仪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PLC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PLC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应用领域,掌握PLC与传统控制方式的比较。
3.PLC的硬件组成:了解PLC的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I/O模块以及电源等重要组成部分。
4.PLC的工作原理: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信号检测、程序运行和输出信号控制等过程。
5. PLC的编程方法:学习PLC的编程方法,包括Ladder Diagram(梯形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功能块图)、Structured Text (结构化文本)等。
6.传感器和执行器:了解常用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和功能,包括开关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电机、电磁阀等。
7.接线图和电路图:能够读取和绘制PLC的接线图和电路图,理解这些图纸中的符号和线路连接。
9. 工控网络和通信:学习工控网络的基础知识,如以太网、Modbus、Profibus等,掌握PLC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方法。
10.故障诊断和维护:了解PLC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维护技巧,能够快速找出故障并修复PLC系统。
11.安全和可靠性:了解PLC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学习安全控制和备份措施,保证PLC系统的正常运行。
12.实际应用案例:学习一些PLC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工厂自动化、建筑物管理等,了解PLC的具体应用场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总之,学习PLC需要掌握基本的自动化控制理论和相关的技术知识,熟悉PLC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相关的标准规范,了解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工控网络和通信技术,同时具备故障诊断和维护能力。
实际应用案例的学习可以帮助理解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