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共49页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49
第一部分康复方案基本原则一、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分级康复目标:·恢复患者功能:关节活动度、力量、步态、无痛、无慢性炎症·预防及减少并发症: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步态异常二、适用技术·炎症控制:冷敷,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理疗(激光),·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被动活动(患者自己进行,治疗师进行,关节松动,牵引,支具),主动活动(患者自主、辅助主动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有氧训练·疼痛控制技术:中频电疗、激光照射、超声波·创伤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功能训练三、以上技术可能导致的风险(一)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区域再次骨折,原因·超过骨折区域屈服点的应力:杠杆作用造成的较大的力矩;相对于骨干长轴的剪切力、扭转力、张力;下肢骨折过早负重(二)内固定覆盖区域与未覆盖区域交接区的骨折·骨质疏松:应力遮挡导致内固定覆盖区域废用性骨质疏松;缺乏肌肉的主动收缩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内固定的切割作用:张力带钢丝·不恰当的康复训练:与骨骼长轴呈切线位的作用力、较大的杠杆力矩(三)急性期炎症加重或转为慢性炎症:·处于炎症急性期(术后两周)时,粗暴的被动活动·处于亚急性炎症期时,过度的被动活动、超过组织符合强度的主动活动(四)骨化性肌炎:粗暴的康复训练四、风险预防机制·患者教育—包括生物力学知识、训练方案介绍、潜在风险、疼痛自我管理、健康知识宣教·预警机制:告知何种情况下需要联系手术医生(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严重肿胀)·必要时由手术医生决定下肢开始负重时间·综合骨骼内固定复合体的强度与软组织愈合情况,确定各类康复技术开始使用的时间、带有一定风险的技术在社区及家庭康复中推迟开始使用时间或不应用五、康复技术的分级以上技术中对患者存在一定风险的,包括:关节松动术、牵引、等张训练、腰椎稳定性训练、步态训练(开始负重)。
膝关节术后康复不仅仅是“掰腿”这么简单!患者在膝关节手术后,通过术后康复治疗能尽快恢复活动功能,康复治疗不仅仅是“掰腿”这么简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膝关节术后康复相关的知识吧。
一、什么是“掰腿”?“掰腿”是中国康复治疗中特有的一个名词,是指康复医师通过关节松动、牵拉等方式帮助患者解决膝关节术后关节粘连导致膝关节活动度受限的过程,因医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类似于掰的动作,所以被患者戏称为掰腿。
实际上,“掰腿”是现代康复治疗的一种手法。
二、膝关节术后为什么要“掰腿”?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做了如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或膝关节骨折内固定等手术,在静养一两个月后去医院复查时,会出现骨头虽然长好了,但是膝关节却出现僵硬不能自如活动的情况,这是因为患者在做了膝关节手术后,医生会采取一些制动保护方式如石膏、夹板等,促进患者骨或软组织尽快愈合,因患者膝关节长时间不活动,容易使关节里的滑膜与其他软组织形成粘连,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僵直,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
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提高活动能力,就需要采取“掰腿”这种康复方式,通过被动曲腿,把已经粘连在一起的组织慢慢拉开,松解关节内粘连,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掰腿的方法主要有伸膝法和屈膝法。
伸膝法是将患者脚后跟垫高,使膝关节下面空出来,这样能使关节后侧有牵拉的感觉,也可以采取加压沙袋或米袋来巩固拉伸效果。
屈膝法是指将伤腿弯曲到一定的角度,当膝盖感觉到轻微疼痛后,保持5-10秒,然后借助好腿的力量推动伤腿慢慢回到原来的位置,练习后需配合冰敷,患者在术后通过屈膝训练可在两至三个月左右恢复关节活动功能。
三、膝关节术后康复流程有哪些?(一)评估膝关节术后评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二是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进行评估。
康复医师通过患者术后评估结果能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指导方案。
在做膝关节术后评估时,需要患者充分将检查的关节暴露出来,评估时按照问、视、触、动、特殊检查的顺序为患者进行评估,先检查健侧,然后再将双侧进行对比,将髋、膝、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不能只检查膝关节。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系统康复护理效果的步态图评估体会陈秋夏;陈小花;钟华;张余;岑怡彪【摘要】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探讨步态图对康复效果评估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取系统康复护理措施,即全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预防肌肉萎缩、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等康复方法和措施,分别于术后24周及48周记录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关节功能IKDC评分及步态图结果,评估康复效果.结果 57例患者的术后48周较24周膝关节关节功能IK-DC评分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伤侧步态图与正常膝关节步态图接近.结论系统康复护理措施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有效康复方法,步态图可以更客观并且动态评估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效果,有效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效果.【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8(015)015【总页数】2页(P156-157)【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护理;膝关节功能;步态图【作者】陈秋夏;陈小花;钟华;张余;岑怡彪【作者单位】524045 湛江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524045 湛江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524045 湛江市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临床学院;524045 湛江市廉江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正文语种】中文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远端、髌骨和胫骨近端的骨折,关节周围的骨折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由于膝关节周围结构复杂,手术后不适当的固定和功能锻炼往往导致功能障碍,所以现代骨科手术强调术后早期和系统的康复护理。
对于康复护理效果的评估多采用膝关节功能主观或客观量表评分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研究者对膝关节功能进行二维或静态评估,缺乏关节功能三维动态评估手段,张余[1]采用步态图的方法来评估膝关节运动损伤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笔者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步态图方法评价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系统康复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髌骨骨折后续康复训练
髌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后续康复训练的建议:
1. 早期活动:在手术后尽早开始活动,包括肌肉的收缩运动,以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 负重训练:在术后一段时间,当医生确认愈合良好并允许负重时,可以进行负重训练。
初期可能需要在步行器或拐杖的辅助下进行,然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3. 伸展运动:在骨折愈合后,可以进行一些伸展运动,以帮助增加关节的活动性和灵活性。
4. 髌骨活动:尝试进行一些髌骨活动,如髌骨推挤运动等,有助于髌骨周围肌肉的锻炼,并有助于保持髌骨的稳定性和关节面的平整。
5. 肌肉力量训练:进行一些针对大腿肌肉的力量训练,如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并有助于减轻髌骨疼痛。
6. 关节松动术:如果存在关节粘连或僵硬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关节松动术,以帮助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以避免二次损伤。
同时,饮食上要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髌骨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于这种情况,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6种简单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首先,进行被动屈伸训练。
患者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帮助受伤的膝盖进行屈曲和伸直运动。
这种被动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减轻肌肉僵硬和萎缩的情况。
其次,进行主动屈伸训练。
当患者的疼痛减轻后,可以开始进行主动屈伸训练。
可以通过坐在椅子上,用健康的腿轻轻地帮助受伤的膝盖进行屈曲和伸直运动,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力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接着,进行踝腿肌力训练。
踝腿肌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进行踮脚尖和踩脚跟的训练来增强踝部和小腿的肌肉力量,提高受伤部位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然后,进行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单腿站立、闭目站立、站立时进行头部转动等方式来进行,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受伤部位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少摔倒的风险。
此外,进行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速度,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和跑步能力,提高受伤部位的功能和稳定性。
最后,进行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上下楼梯、蹲起、蹲坐等动作来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功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髌骨骨折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通过以上6种简单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提高受伤部位的功能和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能够坚持康复训练,早日康复。
膝关节骨折术后中医功能康复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中医功能康复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5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中医功能康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
术后1、3、6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优33例,良15例,可8例,优良率85.7%。
结论中医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工作中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应用现代医学手术方法将骨折良好复位及坚强固定后,如何无痛条件下最大可能的恢复膝關节的功能是目前骨伤科医师面临的问题。
本文主要观察中医系统治疗对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7~65岁,平均:38岁;骨折类别:股骨远端骨折:15 例(AO分型:A型:6例,B型:7例,C型:2例),胫骨平台骨折:23例(Schartker分型:Ⅱ:9例、Ⅲ型:7例、Ⅳ型:3例、Ⅴ型:4例),髌骨骨折:18例,简单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8例。
1.2方法1.2.1主动功能锻炼主要为下肢肌力练习及主动屈伸功能活动。
肌力训练:术后24h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重复100次为1组,4~6组/d;踝泵练习:每100次背伸跖屈为1组,4~6组/d;②术后第2d开始主动的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活动角度以切口处无明显疼痛为度。
练习前给予伤口及关节周围红外线照射15~30min,增加关节周围组织柔韧性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1.2.2手法治疗术后1w,伤口稳定,适度手法操作,先以基本手法疏理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然后行推髌骨、膝关节牵引,前述工作完成后被动屈伸膝关节,活动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注意在操作中手法力量要求均匀柔和,患者舒适耐受为度,禁忌粗暴手法。
膝关节周围骨折怎样实施康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其主要指人体下肢骨折中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和胫骨髁部或平台骨折。
一旦发生膝关节周围骨折,会对人体膝关节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膝关节周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其中股骨踝部骨折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女性和老年人发生股骨踝部骨折情况较少。
而髌骨骨折则多见于壮年男性,其占全身骨折的2.7%,胫骨髁部或平台骨折同样较为多见于壮年男性。
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来讲,主要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但开展手术之后,即便术后效果良好,但在康复过程中仍会有较为强烈且明显的疼痛,其康复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如果康复治疗方法不正确或并未重视康复治疗,很容易发生关节僵硬和肌肉明显萎缩等并发症。
从病理角度来说,膝关节周围骨折会导致膝关节周围韧带同时受损,软组织也会发生损伤,且术后长时间固定制动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
所以,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法。
术后康复治疗,尤其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及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防治膝关节周围发生黏连,从而提高膝关节活动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够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
那么膝关节周围骨折怎样实施康复治疗呢?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方向的康复治疗,仅供参考。
一、适当的运动治疗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的运动治疗需注意根据术后恢复情况,且要按照术后不同阶段进行功能训练方案的设计。
第一,术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
在术后早期阶段,由于膝关节周围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病程和骨折、韧带愈合情况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恢复状况对患者开展伸展肌群和屈肌群肌肉等长收缩康复训练。
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康复运动训练过程中,需根据tens法则,即为持续10秒,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1组,患膝伸直固定,用力收缩股四头肌或腘绳肌,维持收缩10秒,放松10秒,另外还可搭配徒手抗组训练或股四头肌练习器等器械抗组训练。
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李五妹;刘兰英;李周【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年(卷),期】2024(10)1【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治疗。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随访共得到48例患者完整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
治疗3 d、7 d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下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 d、7 d后,观察组患者患侧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周、3周、5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3周、5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护理配合实施雷火灸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疼痛,促进康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总页数】6页(P50-55)【作者】李五妹;刘兰英;李周【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中药熏蒸联合雷火灸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r术后功能恢复疗效观察2.微波配合雷火灸护理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3.运动疗法联合CPM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4.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与常规功能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对比研究5.活络舒筋汤熏洗联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ttp :/ /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4 年第 10 卷第 1 期Vol.10, No.1, 2024OPEN ACCESS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李五妹1, 刘兰英2, 李周1(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骨伤科, 江苏 南京, 210029;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 江苏 南京, 210029)摘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治疗。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随访共得到48例患者完整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
治疗3 d 、7 d 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下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3 d 、7 d 后,观察组患者患侧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1周、3周、5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治疗3周、 5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护理配合实施雷火灸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疼痛,促进康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雷火灸; 膝关节周围骨折; 术后康复; 中医护理; 肿胀; 疼痛中图分类号: R 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4)01-0050-06Effect of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nursingintervention o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urgery for fractures around the kneeLI Wumei 1,LIU Lanying ,LI Zhou 1(1.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 Jiangsu , 210029;1.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 Nanjing , Jiangsu , 210029)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on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urgery for fractures around the knee.Methods Totally 5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after surgery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A total of 48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com⁃plete results , including 2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4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upper and lower diameters of the affected lim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and 7 days of treatment ,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5 and 7 days of treatment ,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After 1, 3 and 5 weeks of treatment ,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 knee scores in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nd the HSS kne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DOI : 10.55111/j.issn 2709-1961.202303021· 论著 ·收稿日期:2023 - 03 - 21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院院级课题(Y 20068)··50Vol.10, No.1, 2024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OPEN ACCESShttp :/ /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and 5 weeks of treatment (P <0.05). The range motion of the kn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 ,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welling and pain of the affect⁃ed limb , improve the range of mo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knee joint ,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KEY WORDS :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 fractures around the kne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swelling ; pain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骨伤科高发的骨折类疾病,主要包括股骨远端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