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1)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9
图10-4 齿距累积偏差2.单项指标1)径向跳动齿轮径向跳动Fr主要是由几何偏心引起的。
切齿加工时,由于齿坯孔与心轴之间存在间隙,齿坯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使切出的齿圈与齿坯孔产生偏心量,造成齿圈各齿到孔轴线距离不相等,并按正旋规律变化。
它以齿轮的一转为周期,称为长周期偏差,产生径向跳动,如图10-6所示。
图10-6 齿圈径向跳动2)径向综合总偏差图10-9 径向综合总偏差径向综合总偏差F″i主要反映了机床、刀具或齿轮装夹产生的径向长、短周期偏差的综合影响,采用双面接触连续检查,测量效率高,并可得到一条连续的偏差曲线,生产中常用作大批量生产齿轮的检测。
3)公法线长度变动公法线长度变动FW是齿轮转动一周范围,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FW=Wmax-Wmin。
测量公法线长度可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一般精度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也可用公法线指示卡规测量较高精度的齿轮。
对于较低精度的齿轮,也可用分度值为0.02 的游标卡尺测量。
二、传动平稳性的检测项目1.综合指标1)一齿切向综合偏差一齿切向综合偏差f′i是指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检验时,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齿轮分度圆上实际圆周位移与理论圆周位移的最大差值。
2)一齿径向综合偏差一齿径向综合偏差f″i是当齿轮双面啮合一整圈时,对应一个齿距(360°/z)的径向教师讲解传动平稳综合偏差值。
被测齿轮的所有轮齿的f″i最大值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2.单项指标1)基圆齿距偏差基圆齿距偏差±fpb,基圆齿距偏差是指实际基圆齿距与公称基圆齿距之差,亦称基节偏差。
基圆齿距偏差常用基圆齿距检查仪或万能测齿仪来测量。
2)单个齿距偏差单个齿距偏差±fpt是指在分度圆上(允许在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线同心的圆上测量)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的代数差。
3)齿廓形状偏差齿廓形状偏差f fα是指在计值范围(Lα)内,包容实际齿廓迹线的两条与平均齿廓迹线完全相同的曲线间的距离,且两条曲线与平均齿廓迹线的距离为常数。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圆柱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其齿面公差分级制是指齿轮齿面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套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互换性。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是ISO 1328系列标准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分级制的基本原则、符号表示、计算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的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分级制的基本原则和符号表示等内容。
其中,分级制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4级、5级、6级和7级。
这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级别越高,齿轮的精度越高。
符号表示是指将齿轮的精度等级用一系列符号表示出来,以便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进行交流和理解。
在ISO齿面公差分级制中,分别采用了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不同精度等级。
其中,字母表示的是齿轮的几何精度等级,而数字表示的是齿轮的运动精度等级。
例如,由字母"A"和数字"4"组成的符号"A4"表示齿轮的几何精度等级为4级,运动精度等级为A级。
在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的第1部分中,还对计算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计算方法是指根据齿轮的几何特征和公差要求,确定齿轮的几何精度等级和运动精度等级的具体数值。
检验规则是指在齿轮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其中,检验项目主要包括齿轮的几何特征、运动特性和噪声等方面的检测。
除了以上内容,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的第1部分还介绍了分级制的作用和应用。
分级制的作用主要是为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标准,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互换性。
分级制的应用范围包括各种工业领域和机械装置,例如汽车、机床、船舶和飞机等。
总之,ISO齿面公差分级制是圆柱齿轮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套重要标准。
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分级制的基本原则、符号表示、计算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为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