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堂吉诃德形象的两面性

堂吉诃德形象的两面性

堂吉诃德形象的两面性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部出色的长篇小说,不仅对那以后的欧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出版近400年来仍有着不衰的艺术魅力。

小说中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捡曼查地区的一个年龄为五十岁左右的身材瘦高,面容清瘦的老式乡绅。他经济地位低下,朋友不多,生活单调。他整天沉浸在骑士小说里,梦想要做一个勇敢的骑士游侠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打尽世间不平。并且他亲身体验了骑士的生活,有了三次出行经历。虽然每次都是躺着回来,但也算是完了他的骑士梦。

荒唐可笑的伪骑士

我第一次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觉得这部小说是一部讽刺性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的一个很荒唐的伪骑士。他准备了一副盔甲——头盔是硬纸板拼起来的;备了一匹皮包骨头的瘦马,叫驽马辛难得;他还给自己取了个不愧骑士角色的名字:堂吉诃德;之后确定了一个村姑作意中人,称“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在第一部第七章里作者又让堂吉诃德补齐了骑士必不可少的侍从——“没有什么脑子”,体形矮胖的农夫,桑丘·潘沙。于是他的骑士轮廓出来了,游侠过程中,他的抱打不平的机会来了。只是他所做的事在我们看来都是傻事,如他把风车当成巨人,并与之战斗,结果他连人带马被摔得遍体鳞伤;他把修士当成妖魔便直冲上去,吓得修士们落荒而逃;更可笑的是他把羊群当成了敌国的军队,冲进去乱刺一阵,当桑丘说那是羊群时,他反而说那是魔法师变的。这一切都说明堂吉诃德是一个荒唐的主观主义者,他只注重事物表象而无视其实质。他把一切都想得很简单,他以为凭着单枪匹马就可以扫尽世间的丑恶与不平。他总是沉浸在幻想中.......从这可以看出堂吉诃德形象中荒唐,滑稽,可笑的一面,他是一个沉溺于幻想世界的疯子。

真骑士精神

塞万提斯曾说,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讽刺当时盛行的骑士小说,要扫除它们

的流毒。他做到了,但也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骑士的真正的精神,在堂吉诃德整体形象上展示出来的另一面,我称他为真正的骑士精神。是的,堂吉诃德在成为“骑士”的过程和他的三次出行都充满了荒唐的闹剧,但是在这些闹剧中,在他的一次次失败中我们却发现了他的真骑士精神。

他本性正直善良,嫉恶如仇。生活在十六、七世纪的西班牙,企图以中世纪骑士行侠的方式扫除社会罪恶,自然是违背历史规律的。但他的出发点,毫无个人私利的谋算,完全是为国为民的利益着想。他对那些欺压弱小,涂炭生灵的魔鬼、巨人吃人生番无比痛恨;对于弱小无辜,他又充满深切的同情;帮助乔装的米戈米公娜公主,支持穷人巴西琉智取新娘,都是出于正直善良的本性和深厚的同情心。

他有着勇敢,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人们的耻笑中,他坚持自己的理想。穿着一副盔甲,骑着一匹瘦马,擎着一杆锈枪开始了他的骑士生活。虽然在前两次出行中他都是遍体鳞伤,但他依然再次出行;虽然他连人带马摔得鼻青脸肿,但他还是义无返顾的冲进敌人魔法师的军队中;虽然他从铁镣中释放了苦役犯后,遭到他们一顿毒打,但他相信自己救人于苦难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正是令人敬佩的骑士精神吗?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能单单把堂吉诃德当成一个有着严重臆想症的精神人。我们应该从文学力量的角度探究堂吉诃德内在精神所表达的人们对高尚情感的追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