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调节自身生理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人体平衡的分类
人体平衡分为酸碱平衡、动静平衡、心理平衡。
酸碱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自身的缓冲调节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保持在7.35~7.45,机体免疫力强,很少生病。
但是若吃了过多的酸性或碱性食物,超出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使血液偏酸或偏碱。
动静平衡:生命处在动静平衡之中,生命即在于运动,更在于静养。
在时间分配上,应是三分运动七分静养,动静相结合。
人在运动时,尤其是慢跑、游泳等全身性运动项目能有效地改善全身的氧气供应,增加肺活量,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加强心肌力量,保持动脉的弹性和活力,预防多种疾病和延缓衰老。
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会造成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过快,能量消耗过多,体内各细胞和各系统得不到有序化的调整,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到健康。
心理平衡:人对外界的事物,总会保持不同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如此,或亲或疏,或远或远。
人往往在心灵上确立了一个支点,来认识和保持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相对稳定,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然而,一旦外部事物发生严重的、逆转性的变化,人往往在心灵上确立的支点就会随之移动,从而陷入一种倾斜状态的心境中。
这种失去平衡的心态,往往使人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运动生理学考试重点绪论名词:1,人体生理学: 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它包括同化和异化过程兴奋性:是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5、应激性:是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6:适应性:是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殖稳态4、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7、体液调节:由内分泌线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至靶器官,对其活动起到控制作用,这种形式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8、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9、生物节律:生命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成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如何用生理学观点指导运动实践)填空:1.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适应性、生殖)五方面的基本特征.2.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3.(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物体的活动也将结束.4.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性)5.可兴奋组织有两种基本的生理活动过程,分别是(兴奋和抑制)6.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_(应激性)7.生物节律分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判断:1.人进入高原长期居住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着增多。
是人体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结果。
(对)2.生殖是通过两性的交配实现的。
(错)3.细胞外液是人体生存的外环境(错)4.神经调节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对)5.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准确,体液调节的特点一般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对)思考题:*****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章:骨骼肌机能、名词:肌小节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运动单位:是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运动性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填空:1.人体内的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第1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 1.概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概述内环境的稳态及重要意义。
4.描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1)定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2)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的转化(3)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液、血浆3.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2)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②本质: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溶液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提醒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故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数目远少于Na+与Cl-。
(2)酸碱度①大小: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②稳定原因:与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5.内环境的作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参与的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1.下面是体液各部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图中A、B、C为细胞或结构,a、b、c、d为液体。
(1)B、C分别为什么结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提示B是毛细血管,C是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两端都是开放的,一端连着动脉,另一端连着静脉;毛细淋巴管只有一端是开放的,起始端是盲端。
(2)b、c、d分别为什么液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提示b、c、d分别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简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摘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指机体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保持稳定的内环境,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能够正常运作。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号,快速调节器官功能;内分泌调节是通过激素分泌调节机体代谢活动;自体调节是机体自身调节机制;环境调节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来维持稳定。
整体调节特点表现在多种调节方式交互作用,保持内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综合性体现在多种调节方式共同作用,维持内稳态;调节方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调节方式根据需要灵活使用;调节特点的灵活性表现在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变化自适应调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特点展现了生命体在面对各种挑战和环境变化下的强大自调节能力。
【关键词】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自体调节、环境调节、整体调节、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
1. 引言1.1 机体生理功能的概念机体生理功能是指机体内部各个系统和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保持生命活动平衡的功能。
它涉及到各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神经传导、免疫反应等。
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内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在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可使机体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变化。
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可以使机体对危险因素做出及时的反应,确保机体的正常运作。
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体现了机体的自动调节和适应能力,使机体能够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恒定性。
整体上来看,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1.2 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确保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正常进行。
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可以使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理功能的调节也可以促进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持整体功能的平衡和协调。
生理功能的调节还可以帮助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挑战,增强机体对各种生理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生命在于运动唯美句子生命在于运动唯美句子11、想减肥的只有通过运动,运动能排出身体的体脂。
2、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用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3、科学的运动,是爽心悦目的花朵,是诗情浓郁的歌曲。
4、忍在运动的时候总替自己设想这个运动的目标,就必须有一个渴望到达的目的地。
5、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能不生锈。
6、锻炼身体,享受健康的生活,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的空气,生命在于运动。
7、60岁的身体,20岁的心脏,体育运动使之然。
8、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运动的身体青春常在。
9、心浮气躁、暴躁易怒?让运动舒缓你的神经,放松你压抑的心情!10、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更添活力!11、运动是无价的健康投资,换取万金难买的幸福回报。
12、每一个获金牌的体育运动员的历史,就是成功的历程的发展纪录。
13、走路是极好的运动,人应该养成走长路的习惯。
14、一次运动,就像是一次排毒和救赎,排除身体和情绪的毒素,救赎逐渐疲惫的灵魂和精神。
15、运动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
16、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
17、好运动者健,好思考者智,好助人者乐,好读书者博,好旅游者悦,好追求者成。
18、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
19、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20、热爱运动,热爱比赛,热爱运动员,就是热爱人生。
关于运动的句子。
21、放松心情的最好方式之一是运动,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22、热爱运动,热爱比赛,热爱运动员,就是热爱人生。
23、人类的最大财富就是健康,而健康就是来自于运动。
24、宣泄情绪缓解抑郁,运动是转换心情的钥匙。
25、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26、如果你想让身体变得强壮起来,那就运动,如果你想健美起来,那就运动吧。
27、意识运动的引起是为思,思是意识的顺向运动。
龙源期刊网
体弱多病者不能长寿
作者:胡炳云
来源:《祝您健康》1989年第06期
健康长寿是人们热烈追求的美好愿望,也就是说,长寿与健康是紧密联系的。
但是,《生命在于调节自身生理平衡》一文(载本刊1987年第二期)却提出体弱多病往往是长寿的这一看法,我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研究表明,人自出生后,带着先天的遗传因素,经历社会因素的洗涤、生物因素的干扰、特殊意外情况的遭遇等,决定了个体的寿命。
所以,文中用“人生好比是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会早熟、早衰”这样的比喻是不恰当的。
好像把人的寿命说成是先天注定的——它不能解释人寿命渐延长这一事实。
运动员猝死确实时有发生,但根本原因是疾病致死。
更何况职业运动员的运动量和普通大众的业余运动是明显不同的。
运动员的劳逸结合问题应该重视,因为任何事物都会体现出“物极必魔”的局面。
但普通人的运动恰恰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原则,用不着担忧会积劳成疾;相反,合理的运动是强身的法宝,“最强壮的人脑起病来时最危险的”(罗曼·罗兰语)这句话仔细分析起来是不合乎逻辑的,它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他所指的最强壮的人可能患有当时难以觉察的先天性疾病,实际上并不强壮。
在同样条件下,说一个强壮的人比一个体弱的人对同一疾病的抵抗力差,这与事实是不符合的。
不过,自以为很强壮的人对一般疾病不在乎,认为自己不可能生病,从而对疾病失去警惕性,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的,久而久之,小病闯大祸的悲剧就会发生。
人体要维持的四大平衡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保持多方面的平衡,以确保机体正常运转。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水平衡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体重的60%左右。
水在人体内有多种功能,如运输营养物质、调节体温等。
人体需要通过饮食和代谢过程来维持水的平衡。
2. 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如钠、钾、钙等离子在人体内扮演重要角色,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肌肉兴奋性、神经传导等。
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生理紊乱。
3. 酸碱平衡
人体内部环境需要保持适度的弱碱性,即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
酸碱失衡会影响酶的活性、细胞功能等,引发多种疾病。
呼吸和肾脏是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机制。
4. 热平衡
人体代谢过程会产生热量,同时也会通过呼吸、排汗等方式散发热量。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理功能。
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
这四个平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只有当这些平衡达到相对稳定时,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等,避免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疾病。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命在于运动。
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大学校园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角,而运动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是生命。
生命,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它始于细胞的诞生,终于生命的终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着快乐、悲伤、成功和失败,而运动则是连接这些体验的纽带。
在大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我们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提升。
那么,为什么说生命在于运动呢?一、运动是生命的源泉1. 生理健康: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在大学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着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2. 心理平衡: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人感觉愉悦的神经递质。
通过运动,我们可以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提高抗压能力。
3. 提高学习效率: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增强记忆力。
在运动后,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更加清醒,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二、运动是青春的象征1. 活力四射:大学是青春的象征,而运动则是活力的源泉。
在运动场上,我们可以挥洒汗水,释放青春的激情,展现自己的风采。
2. 团队精神:运动需要团队合作,通过运动,我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协作,培养团队精神,这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
3. 竞争意识:在运动中,我们会遇到挑战和竞争,这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学会如何在竞争中成长,如何在逆境中坚持。
三、运动是人生的财富1. 习惯养成:在大学期间养成运动的习惯,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运动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让我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人际关系:运动可以成为我们结交朋友的桥梁,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拓展人际关系,丰富人生经历。
3. 人生哲学:运动教会我们坚持、拼搏、团结、合作,这些都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生命自然生长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生命自然生长是一个深奥而又神秘的现象,它在整个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不论是微小的微生物、庞大的动物,还是巨大的植物,都是通过自然生长过程而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概括而言,生命自然生长论是关于生命如何通过无序的、随机的、以及自发的过程来实现生长和发展的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自然界中的生命并不是通过某种外部的、统一和有序的力量的干预而进行发展,而是通过内部的生物特性、遗传信息和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
生命自然生长论的核心思想是生命的适应性。
在自然界中,生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来存活和繁衍。
这种适应性是基于生物个体内部的遗传信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的。
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生物个体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最终实现生长和繁衍。
生命自然生长论的研究意义非凡。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还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生命的自然生长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全面探讨生命自然生长的本质、自然生长的过程以及生命的适应性。
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将展示生命自然生长论对于我们认识生命、理解自然界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启示和展望。
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介绍和概括。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以及概括本文的框架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包括三个重点内容:生命的本质、自然生长的过程和生命的适应性。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逐步展开讨论,探讨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生命的自然生长过程以及生命的适应性是如何发生的。
平衡医学观,引领你踏上生命全程健康作者:沉沙一个人如果按照平衡医学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度过的将是生命全程健康,寿命达到120 岁的极限,而不会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是在平衡针灸医学领域独自作出重大理论和临床创新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分院平衡针灸科主任王文远教授数十年来研究的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所在。
然而,创新是什么?当一个创新摆在你的面前时,你是否识其“庐山真面目”?毛主席在50年代就提倡创新,他说,要在几十年内能够出现几个理论家。
在中医药治疗“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研究”中作出重大创新的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就是50年代培养出来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然而他们首创的以中医活血化淤法治疗冠心病、以活血化淤防治介入治疗后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等重大科技成果,40 多年后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得2004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也是如此,他们在人类嗅觉器官工作原理方面的突破性发现,用了16年时间才赢得了世界的荣誉和承认。
20世纪70年代,年仅40岁的王文远利用大脑高级中枢系统的调控参与,成功地创立了中国平衡针灸学,形成了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突破了传统经络与穴位,以针刺为主,成功地探索了大脑皮层反馈在体表的密码定位,由原来的413个穴位精减到38个平衡穴位,引发了一场针灸革命。
1988年以来,王文远先后治疗国内外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偏头痛、莱姆型面瘫、糖尿病等248种疾病,门诊量42万人次,有效率99%,一针治愈率11%,治疗的病人涉及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用平衡针与中药相结合的办法治疗莱姆病,比国际上通用的治疗方法效果好、治愈快、少花钱,无副作用。
其论文在《世界针灸》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医疗界的轰动。
王文远在平衡针灸学的基础上,又先后推出了平均火罐、平衡推拿、平衡体疗、平衡膳食、平衡心理、平衡药物、平衡刮痧、平衡戒毒等平衡医学系列,并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平衡医学理论体系。
关于平衡的名词解释平衡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活、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名词。
从物理学上来说,平衡是指一个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而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平衡是指保持身心、社交关系、工作和休闲等各个方面的稳定状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平衡的含义和作用。
一、生理与身心平衡在生理学中,平衡被定义为身体各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调节,以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
身体的内部环境涉及动态平衡,包括酸碱平衡、水盐平衡等。
这些平衡过程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心理学领域,平衡是指人们对自身情绪、行为和思维的调节和控制。
当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时,他们会感到整体的幸福和满意。
保持心理平衡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二、社交与人际关系平衡在社交生活中,平衡经常被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平衡是指双方在互动中获得相对的权益,以及彼此需求和期望的平衡。
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他们将建立起互信和和谐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合作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平衡也可以被应用在家庭关系中。
一个平衡的家庭是指所有成员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平等的分工。
在一个平衡的家庭中,人们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互相支持和尊重,维持和谐的关系。
三、工作与生活平衡现代社会的高压和快节奏生活方式往往会导致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之间难以保持平衡。
然而,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仅指合理分配工作和家庭时间,也包括个人对于自我发展和个人兴趣的追求。
当一个人能够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享受到个人生活的满足感。
四、自然与环境平衡平衡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自然和环境领域。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生态系统和生物链,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
当一个生态系统或生物链受到外界干扰时,他们将通过内部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
环境平衡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状态。
人类的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及特点人体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如心脏的跳动、肺部的呼吸、消化器官的消化等。
这些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自我调节。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过程。
神经调节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一种使人体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在运动、紧张、恐惧等情况下会被激活。
交感神经主要起到下列作用:(1)心跳加快,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心输出量;(2)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3)瞳孔扩张,视觉更为敏锐;(4)喉头肌肉张紧,声带张力增强,从而发出较高的声音;(5)支气管扩张,呼吸加快。
(3)瞳孔收缩,视觉变得模糊;二、内分泌调节内分泌调节是指通过内分泌系统来控制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器官和分泌的激素组成。
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部位,发挥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在于调节时间较长、调节范围广、调节效果较稳定、调节过程相对缓慢。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液平衡、代谢平衡、生长发育、繁殖等。
三、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通过机体自身的反馈机制来调节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过程。
自我调节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准确、能够适应性地进行调节等特点。
常见的自我调节有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1. 负反馈负反馈是指一个稳定系统中的变化向着原来的状态反向变化。
例如,人体温度升高,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从而降低体温;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
负反馈可以使人体保持稳定状态,防止过度波动。
正反馈是指一个稳定系统中的变化使得系统进一步朝着变化方向发展。
例如,宫缩逐渐加强,使得胎儿向产道推进,从而刺激宫缩更加增强。
正反馈常常在特定的生理环节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体完成响应的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自我调节是人体对生命活动进行各种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
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一般平衡论认为,各种生命都需要根据自身结构在一个适当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
人的生命是其内部结构适应外部环境的平衡过程,也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才能生存。
一般平衡论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首先是个体适应环境——环境选择,同时,个体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新环境——个体选择。
无论是环境选择或是个体选择,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在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自然位置。
一般平衡论认为,个人命运就是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众多要素平衡关系总和的生存轨迹。
生理不平衡就身体不好;心理不平衡就心态不好;与他人不平衡则人际关系不好;与它物不平衡则适应力不好;与自然环境不平衡就被自然淘汰;和社会环境不平衡就会被边缘化。
每个人都格外关切自身的命运,个人的命运能不能预测?作者回答是:大数必然,小数偶然。
通过分析一个人上述六大平衡要素及联系,大数可预测这个人的命运。
生命在于平衡,平衡决定命运个人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三个平衡层次及六个方面的平衡:个人的内部结构平衡(身心)每①生理平衡——内部生理结构的平衡每②心理平衡——内部心理结构的平衡个人与外部环境平衡(天人)③生态平衡——个人与自然的平衡④心态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个人与他人它物平衡(人人)⑤人与人平衡——个人与他人的平衡个⑥人与物平衡——个人与它物的平衡在上述六个决定个人命运的要素中,个人可能控制和改变的要素就是自己的心理状态。
个人命运的关键要素就是心理能不能自我平衡。
对个人命运而言,平衡的心态,比发达的脑袋更重要;适当的言行、良好的习惯,比卓越的能力更要紧。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说的应当就是求得自身内在平衡的过程。
所谓的心诚则灵,也许就是通过某个宗教仪式的心理暗示,让人恢复和保持平衡心态。
心理素质应当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自我平衡的能力。
个人命运与心理素质呈正相关:心理素质好→命运就好,心理素质差→命运也差。
一个人到了自己的心理都平衡不了,那么,命运肯定好不到那里,可以这么说,命运就在自己心里。
自身调节名词解释生理学
自身调节指的是生物体内部对环境变化进行调节的一种生理过程。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生命现象的产生、发展和调控机制。
自身调节是生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
了生物体能够主动进行的各种调节现象,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在生理学中,自身调节可以发生在各个层次,从细胞的自身调节
到整个生物体的自身调节,都是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例如,人
体的体温调节,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通过出汗、血管扩张等
机制来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当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
则通过肌肉紧缩和血管收缩等机制来保持体温。
这种自身调节机制是
为了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除了体温调节,人体还通过呼吸、血液循环、酸碱平衡等各种生
理机制进行自身调节。
例如,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呼吸中
枢会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而维持血
液中的酸碱平衡。
这种自身调节机制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身体
功能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自身调节是一种生理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体内部对环境变化进行主动调节的机制。
这种机制存在于各个层次,从细胞到整个生物体都有自身调节的表现。
自身调节是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护重要器官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生命在于调节自身生理平衡
作者:李均
来源:《祝您健康》1987年第02期
人是在不断地进行生理平衡的运动中生存的。
生与死对立而统一,无死便无生,人体之所以能生长,就是本身进行自我否定的结果,旧细胞死亡了,新细胞才得以生长。
人吃食物来补偿自身消耗的能量,以达到生理平衡,人的生,正是由作为食物的动、植物的死来补偿的;人把食物消化了,排出废物,则又给某些动、植物以“生”的机会。
人有一种自我调节生理平衡的本能,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气温升高时,用出汗来降体温;天冷时,用肌肉收缩,起鸡皮疙瘩来保温;人体受到伤害时,会产生疼痛感,于是人便会自动躲避,以防受伤;受伤了也不要紧,血中的白细胞会自动地来抵御细菌的侵袭,用结疤来保护皮层。
人体残废后,也常常有所补偿,盲人的嗅觉,听觉、触觉就比常人灵敏得多,哑人的视力也比常人的好,手也灵巧得多,就是这个道理。
有时,则要借助于其它方法达到平衡,比如用气功疗法,食物疗法,体育运动,娱乐活动,药物治疗等。
体育运动只是为达到生理平衡的手段之一。
目前在医界有人提出“以病治病”的理论,就是人为地制造小病,使大病得到抑制,恢复原有的平衡。
实际上,这个方法人类早已用过,为了不得结核病,就用得结核病的方法产生免疫力,这就是“卡介茁”。
“以毒攻毒”也是这个道理。
人的胖与瘦也是人体生理平衡运动现象。
当一个人的吸收大于消耗时,那么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脂肪存为入体内,于是人就发胖。
有人提出“运动能减肥”,这种提法是片面的,他只看到了运动“消耗”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吸收”的一面。
如果运动后的人比以前的消化能力强了,吃的多了,吸收的多了,那仍起不到减肥的作用。
另外,用节食法减肥出不可取,当所吸收的能量满足不了身体所需时,就会导致生理平衡失调,那么,只有疾病来补偿了。
人的寿命长短也是自身生理平衡运动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存能”(即生命率),生存能释放的速度快慢决定着寿命的长短,人生好比是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火苗越旺,放出的能量越快,那全很快燃尽的。
要是人的生存能释放得快、衰老也就快了。
新陈代谢旺盛的人(如热带居民、运动量加刷的人)会早熟、早衰。
而且运动过量最易积劳成疾,运动员猝死屡见不鲜(占千分之一)。
“最强壮的人闹起病来是最危险的”(罗曼·罗兰语),相反,“体弱多病者往往是长寿的”——这是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对数百名百岁老人调查的结果。
女人比男人体弱而且多病,这也是她们比男人长寿原因之一。
美国提出用冬眠法来延长人的寿命,也就是让生存能慢慢加以释放,就象把蜡烛的火苗拨小以延长它燃烧时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