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22.51 KB
- 文档页数:6
氧气核心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化学性质1. 化学符号和分子式氧气的化学符号为O,分子式为O2。
它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2.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密度比空气略高,不溶于水,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和醋酸。
二、氧气的产生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产生有机物质的过程。
植物通过叶绿素和其他色素来吸收光能,然后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2. 工业生产工业上通过空分设备或化学方法来制备氧气。
空分设备通过压缩空气并通过冷却、减压和吸附分离出氧气。
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将氧化铜和氧化钠加热分解得到氧气。
三、氧气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1. 呼吸作用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
通过呼吸,人体吸入氧气并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产生能量。
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人体无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2. 氧化作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氧化作用。
例如,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放热反应。
氧气也参与了许多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从而维持生命系统的正常运作。
3. 氧气对生物体的影响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气体,它有可能会对生物体造成氧化损伤。
因此,人体内有一系列的抗氧化系统来保护细胞不受氧化损害。
四、氧气的应用1. 医疗器械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气体,用于治疗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医疗氧气通常通过气瓶或氧气发生器供应给患者。
2. 工业用途氧气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割、焊接、淬火和氧化反应。
它还用作氧气发生器、生物质燃料发电、光合作用和氨化工业中的合成气体成分。
3. 航天科技在太空航天飞行中,氧气是宇航员的必需品。
它不仅用于供应宇航员呼吸,还用于供应火箭发动机的燃烧。
五、氧气的环境意义1. 氧气对大气层的意义氧气占据了大气层的21%,是大气中的第三重要成分。
它为大气层提供了氧化剂和保护臭氧层的功能。
没有足够的氧气,地球上的生物和大气层都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行。
化学氧气教学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1.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1.429倍,不可溶于水。
2. 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性的氧化剂,在常温下可以使绝大多数物质燃烧。
3. 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约为21%,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4. 氧气具有极强的催化作用,可以加速许多化学反应的速率。
二、氧气的制备1. 分解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H2O2)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铁(II)离子催化剂,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H2O2(l) → 2H2O(l) + O2(g)2. 热分解过氧化钠:将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钠。
2Na2O2(s) + 2H2O(l) → 4NaOH(aq) + O2(g)3. 碱性氯酸钾分解:将碱性氯酸钾(KClO3)加热,产生氧气和氧化性强的氯化钾。
2KClO3(s) → 2KCl(s) + 3O2(g)三、氧气的应用1. 吸入治疗:氧气被用于医疗领域,可用于氧气面罩、呼吸机等设备提供给氧气。
2. 氧化剂: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金属氧化反应、化学分析中的氧化反应等。
3. 工业生产:氧气可以用于金属的燃烧、发生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等。
4. 生活用氧:氧气被用于氧气气瓶、舱内氧气等,满足各种特殊工作和生活需求。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1. 氧气的氧化性:氧气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能与大多数元素直接发生氧化反应。
2. 氧气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如在强热条件下能与碳直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3. 氧气和金属的反应:一些金属在高温下能与氧气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4. 氧气与非金属的反应:氧气还能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直接的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五、氧气的安全性1. 高浓度氧气具有氧中毒的危险,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 高浓度氧气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易引发火灾或爆炸,需严格控制使用条件。
3. 氧气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需储存和使用时谨慎操作。
初三氧气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它存在于空气中,维持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正常运转。
在初三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与氧气相关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氧气的知识。
一、氧气的基本概念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原子序数为8,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族。
它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约为21%,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二、氧气的生成与分离1.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释放出氧气供其他生物使用。
2. 高温分解:一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释放出氧气。
3. 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利用分馏法或分子筛吸附法可以分离出空气中的氧气。
三、氧气的物理特性1. 常温常压下,氧气呈气体状态,呈无色无味。
2. 氧气能被液氮液化,变成液体形态,然后进一步冷却至-218.79℃就可以固化。
3. 氧气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一些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1. 氧气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很多物质可以发生燃烧反应。
2. 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3. 氧气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氧化物。
五、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维持生命运作:氧气是呼吸作用的最终接受体,它与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转。
2. 氧化分解有机物:氧气参与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帮助生物体产生能量。
3. 氧气参与免疫反应:氧气可以通过单核细胞的剂量调节,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六、氧气的应用领域1. 医疗用途:氧气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高原反应等。
2. 工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作各种焊接、切割以及氧化反应的氧化剂。
3. 食品保鲜:氧气可以用于食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保鲜作用。
综上所述,氧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的生成与分离、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都是我们初三学习的重要内容。
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1.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
在化学反应中,氧气常常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能够使许多物质燃烧。
与金属反应,产生氧化物。
氧气还可以与非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含氧化物的化合物。
2. 物理性质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略轻,能够溶解于水中。
氧气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氧气容易液化,在低温下可以成为液态。
氧气是一种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常用于氧气氧气焊和氧气切割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二、氧气的制备方法1. 分离空气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可以通过将空气冷却至低温,然后逐渐升压,使用分馏的方法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2. 碱性过氧化物分解法将碱性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加入到水中,然后用酸处理,产生氧气气体并放出。
3. 分解氯酸钾或氯酸钠在高温下,氯酸钾或氯酸钠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气体和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三、氧气的应用1. 化学实验中氧气是一种重要的试验气体,可以用于许多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如燃烧实验、氧化反应等。
2. 工业生产氧气可以用于金属冶炼、焊接、切割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作为氧气气体焊接和切割的原料气体。
3. 医疗用途在医疗行业中,氧气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氧疗等。
4.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需要使用氧气来提供宇航员飞行过程中所需的氧气气源。
四、氧气的反应1. 与金属的反应氧气与金属反应时,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和氧气反应时,会生成氧化铁,即生锈现象。
2. 与非金属的反应氧气与非金属反应时,会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如硫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3. 与氢的反应氧气和氢气在适当条件下反应,会生成水。
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
4. 与碳的反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常见的一种燃烧现象。
5. 其他反应氧气还可以与许多其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如与氨、硝化氢等。
氧气科学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约为1.43克/升。
它在常温下是一个双原子分子,由两个氧原子(O)组成,化学式为O2。
在液态状态下,氧气呈蓝色,可以被液氮制冷至-183℃以下而凝结成液体。
在固态状态下,氧气的形态为淡蓝色的固体。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很活泼的元素,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它能够与大多数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当氧气与金属反应时,会产生金属氧化物;当氧气与非金属反应时,会产生酸和水。
氧气还是燃烧的必需物质,大部分物质在氧气中可以发生燃烧反应。
3. 生物作用氧气是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
它作为细胞呼吸的原料,参与到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中,从而产生细胞能量。
此外,氧气还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维持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
因此,缺乏氧气会导致缺氧症状,包括头晕、嗜睡、呼吸困难等。
二、氧气的制备1. 物理方法通过液化空气、然后通过分馏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氧气。
这是最常见的制备方法。
2. 化学方法通过过氧化物分解或者氯酸钠分解,可以得到氧气。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中常常被用来制备氧气。
三、氧气的用途1. 化学工业氧气在化学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它广泛应用于合成氧化物、硫酸、硝酸等重要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
此外,氧气还被用来燃料的氧化,例如用做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燃料。
2. 医疗行业在医疗行业中,氧气被用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抢救窒息的病人。
氧气疗法被广泛运用,例如在手术室、急症室、重病病房等场合。
3. 生活用途氧气也被用来作为动物和人类呼吸的气体源。
此外,在一些高空、水下工作、太空探索等环境中,氧气也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气体。
四、氧气的环境意义作为大气中的气体成分之一,氧气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参与了地球上大量的物质循环过程。
同时,氧气还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为1.429g/L。
它是一种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但可以被液态氮以及一些有机溶剂所溶解。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可以在高温下和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例如,当氧气与金属反应时,会生成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时,则会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此外,氧气也是许多可燃物料的燃烧所必需的氧化剂。
二、氧气的制备1. 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可以通过空气的加压吸收法来制备。
首先,将大气空气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并且利用冷却设备进行冷却,将空气冷却至液体氮的沸点以下以减小空气的体积。
当压缩空气通过吸附剂时,氮气被吸附下来,而氧气则通过吸附剂,最终可以得到纯净的氧气。
2. 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氧气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二氧化锰分解法。
石墨粉末和二氧化锰混合后,再通入酒精,加热分解,即可得到氧气。
三、氧气的用途1. 生物呼吸氧气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的呼吸和新陈代谢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呼吸作用,氧气可以与食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是生物体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2. 动力源氧气也是许多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动力源。
例如,在火箭发射中,燃料和氧气混合后产生的巨大推力可以将火箭送入太空。
在汽车和飞机发动机中,也需要氧气来与燃料混合燃烧,从而释放能量推动车辆前进。
3. 氧气疗法氧气还被用于医学上的氧疗。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时,可以通过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来增加患者体内氧的浓度,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四、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 氧气与金属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通常会形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氧化铁。
这种反应也被称为氧化反应,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防腐蚀处理。
2. 氧气与非金属反应非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时,也会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化学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氧气不易溶于水。
-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2. 化学性质。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C + O₂点燃→ CO₂(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₂点燃→ SO₂(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₂点燃→ 2P₂O₅(产生大量白烟)- 与金属单质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与化合物反应:-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₄ + 2O₂点燃→ CO₂ + 2H₂O。
-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C₂H₅OH + 3O₂点燃→ 2CO₂ + 3H₂O。
二、氧气的制取。
1. 实验室制取氧气。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₃加热,MnO₂→ 2KCl + 3O₂↑。
-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
2. 实验装置。
-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
- 收集装置: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 实验步骤。
-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装入药品。
- 定:固定装置。
-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 收:收集气体。
- 离:将导管撤离水槽。
- 熄:熄灭酒精灯。
4. 氧气的检验。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三、氧气的用途。
1. 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等。
2. 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等。
收集氧气实验知识点总结氧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氧气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来加深对氧气的了解。
下面将对氧气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 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
- 氧气可以辅助燃烧,促进燃烧的发生。
- 氧气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氧气溶液。
2. 氧气的制备- 通过加热过氧化铁的方法可以制备氧气。
- 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以制备氧气。
- 还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氧气。
3. 氧气的检验- 使用火种检验氧气,当火种放入氧气中会猛烈燃烧。
- 使用石灰水检验氧气,氧气吹入石灰水中会使其变浑浊。
4. 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为氧化剂。
- 氧气可以用作呼吸气体,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氧气可以用于氧炔焊接和切割等工业生产中。
5. 氧气的应用- 医疗用途:氧气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和手术中,帮助患者呼吸。
- 工业用途:氧气被广泛用于钢铁制造、化工生产和焊接等工业领域。
- 实验室用途:氧气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和研究。
6. 氧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使用时需小心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
- 氧气实验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引起中毒。
- 氧气实验时要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避免意外伤害。
总之,氧气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并且要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思考,提高化学实验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这篇总结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概述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氧气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能够支持燃烧和维持生命。
二、氧气的历史氧气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74年,当时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让·舍尔·蒙德把氧气命名为“燃素”。
在这之后,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和安托万-努瓦·拉瓦锡等科学家也做出了氧气的研究,扩大了人们对氧气的了解。
三、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稍重,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它能够支持燃烧并加速燃烧过程,也可以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反应,形成氧化物。
四、氧气的产生1. 实验室制取:利用分馏方法、电解水和化学方法等制取氧气。
2. 工业制取:利用空分装置、压缩空气和膜法等制取氧气。
3. 生产制剂:工业上主要通过空气的分离获取氧气,通过空气的分馏方法或通过膜分离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等其余组分。
五、氧气的应用1. 医疗行业:氧气在医疗行业中被用作呼吸用氧和医用制氧,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中毒等。
2. 工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于金属切割、氧化还原反应、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
3. 农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于温室气体的植物光合作用和粮食的储藏。
4. 其他用途:氧气还可以用作火箭推进剂、水下呼吸器材、军事领域等。
六、氧气的重要性1. 生命必须:氧气是地球上维持生命必需的气体,是呼吸的原料,在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2. 工业生产:氧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钢铁生产、电力生产、化工生产等领域。
3. 医疗保健:氧气在医疗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4. 环境保护:氧气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用于改善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七、氧气的安全使用1. 空气稀释:在封闭空间使用氧气时,应保证空气的流通,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导致火灾和爆炸。
化学氧气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化学性质1. 化学符号:氧气的化学符号为O2,表示氧原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2. 反应性:氧气是一种高度活泼的气体,与许多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是与金属的氧化反应,例如铁的氧化成为锈。
此外,氧气还参与了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反应。
3. 氧化性: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氧气可以氧化硫化物生成硫酸盐。
4. 氧气的氧化态:氧气通常以-2的氧化态存在,但在一些化合物中,氧气可以以-1或-1/2的氧化态存在。
例如,在过氧化氢中,氧气的氧化态为-1。
5. 反应速率: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和压力。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压力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快。
6. 氧气的稳定性:氧气在常温下是比较稳定的,但在高温或高压下,氧气会变得更加活跃,这也是许多高温高压化学反应的基础。
7. 氧气的共轭酸碱性:氧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氧离子,如下所示:O2 + H2O → HO2- + H+二、氧气的物理性质1. 氧气的密度:氧气的密度约为1.429g/L,是空气的1.1倍,比空气轻。
2. 氧气的沸点和凝点:氧气的沸点为-183℃,凝点为-219℃。
3. 氧气的溶解度: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常温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0.032g/L。
4. 氧气的导电性:氧气是一种绝缘体,不导电。
5. 氧气的燃烧性:氧气是一种不可燃气体,但可以支持燃烧。
即使没有火焰,氧气也可以使可燃物燃烧。
6. 氧气的气味: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通常无法被人类感知。
三、氧气的生产1. 电解法: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可以通过收集和净化获得。
2. 空分法:空分设备通过沿着不同的方向吸附氧和氮气,再通过变压吸附法或温度摄氧法解吸氧气,从而生产纯净的氧气。
3. 化学法:化学法生产氧气通常通过高温氧化金属氧化物或将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四、氧气的应用1. 医疗用氧:氧气被广泛用于医疗行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或在手术中作为麻醉气体。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密度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3.氧气的用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4.燃烧现象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碳在空气燃烧中红热,产生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点燃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2)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注:集气瓶集气瓶底部加少量的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点燃
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注:集气瓶集气瓶底部加少量的水的目的—--冷却吸收五氧化二磷
(4)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点燃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注: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二、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开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剩余容积的1/5。
4注意事项:
①红磷要过量。
如果红磷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掉,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集气瓶集气瓶底部加少量的水的目的——冷却吸收五氧化二磷
○3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
木炭、硫燃烧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是气体,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不能产生压强差。
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4导管内事先注满水。
否则燃烧冷却后,倒吸的水有一部分存在导管中,使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测量结果偏低。
5.瓶中液面上升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②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
三、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H2O + O2
(2)、加热氯酸钾固体;
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
KClO3 KCl + O2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K2MnO4 + MnO2 + O2
2.反应装置
(1)固+液体(不加热)适用(H2O2与MnO2反应制氧气)
长颈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但底部要形成液封。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收集装置
排水法:
①适用范围: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注意事项:集气瓶要装满水。
加热
二氧化锰
MnO2
二氧化锰
MnO2
△
优点: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缺点:收集的气体很潮湿
②排气法:适用范围: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
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注意事项: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
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
优点: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
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紧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氧气的验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附近,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是氧气。
四、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五、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二不变(质量、化学性质)、
改变不一定是加快,还有可能是减慢。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
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
(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
六、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是氧气)
2.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多变一”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3.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4.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缓慢氧化
(1)燃烧: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缓慢氧化: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铁的生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