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背诵2010-2011.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四种,其中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1、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社会占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奴隶社会逐渐取代原始社会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它们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发源于河流)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国王处于第二等级。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2)特点:等级森严★★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上册背诵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记录下来的珍贵资料,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人类的过去,从而更好地面对和创造未来。
在九年级历史上册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背诵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在我们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并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为引导和推动中国革命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阶段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阶段,主要是指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战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形式和策略。
同时,我们也需要熟悉和掌握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思想和领导地位。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进行的改革实践。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历程和思想路线。
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主要任务、道路和方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改革实践。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历程和思想路线。
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任务、道路和方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的联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与世界的联系与合作。
我们要了解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
九年级上册历史背的知识点一、夏商周时期夏朝:传说中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是传统中国封建王朝的起源,以夏禹为开国君主,结束于商汤灭夏。
夏朝的主要特点是推行家族制度,实行封建制度。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首都是安阳,商朝的社会特点是以大业主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奴隶制开始衰落,出现了农民阶级。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时期,周朝的国家制度是封建制,周武王灭商后,采用了分封制来巩固王权。
东周时期,周朝的国家制度逐渐衰落,大量的诸侯国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周朝末年的一段时间,中国的领土划分得很复杂,各诸侯国互相争斗,形成战国时期的腾飞局面。
战国时期:即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经历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
这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都非常发展,为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打下了基础。
三、秦朝和西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例如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
然而由于暴政和统治政策的不得人心,秦朝很快灭亡。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刘邦称帝,国都在长安。
西汉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才辈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四、东汉和三国时期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是继西汉之后的王朝,刘秀称帝,国都在洛阳。
东汉时期,政治腐败,各地起义频繁,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国之一,三国之间不断的争夺,最终魏国取代了汉朝的统治地位,正式建立了魏国。
五、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社会时期,北朝称为北魏、东魏和北齐;南朝分为刘宋、南齐和梁。
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创始人。
2. 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首都是殷墟。
3.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并立的时期,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众多重要人物就活跃于此时期。
5.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6.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7.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曹操、刘备、孙权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
8.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隋文帝统一了南北朝。
9.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大一统王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10.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大一统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11.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大一统王朝,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
12.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3. 清朝: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人类的伟大文明之一,尼罗河流域的河流决定了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
2.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现在伊拉克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古代文明,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杰出的文明之一,创造了众多的发明和发现,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4. 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是古代希腊时期的文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等。
5.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古代罗马的文明,对西方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有着深远影响。
6.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古代波斯人建立的一个辽阔的帝国,统治了中东和东南欧的大部分地区。
历史必背知识点九年级上册一、原始社会及其演变1.1 原始社会的特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早阶段,其特征主要包括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部落组织形式、原始劳动工具、原始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生活相对简单,主要以满足温饱为目的。
1.2 农业文明的兴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原始社会逐渐演化为农业社会。
农业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向更高级、更复杂的形态发展。
农业的发展使社会劳动分工更加细化,产生了城市、国家等新的社会形态。
此外,农业冶炼技术的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古代文明的发展2.1 文明的起源从史前时期到文明的兴起,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在此期间,不同地域的人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如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等。
这些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2 古代文明的辉煌古代文明的辉煌时期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例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创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和独特的象形文字;古代印度的孔雀王朝展现了其卓越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中国的夏、商、周等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三、古代帝国的兴亡3.1 中国的秦帝国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也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如推行法律统一、实行郡县制度、修筑连接北方的长城等。
然而,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和高远的目标,秦帝国最终走向了衰亡。
3.2 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衰落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古代帝国之一,其辉煌的时代被称为“罗马帝国的盛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逐渐陷入分裂和内乱,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落主要受到了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中古时期的世界4.1 唐宋时代的中国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章:人类史前文化与早期人类社会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人类从非洲大陆开始扩散到其他地区,并逐渐形成文化和社会组织的过程。
2. 人类的生活与工具:介绍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工具制作技术和狩猎、采集、渔猎等经济活动。
3. 旧石器时代文化:讲解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包括生活方式、艺术创作和宗教信仰等。
4. 新石器时代文化:介绍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定居生活的出现以及与旧石器时代的不同之处。
第二章:古代文明与古代社会1. 早期文明与城市国家:探讨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等)的形成和城市国家的兴起。
2. 战国争霸与秦统一:介绍中国的战国时期,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事件。
3. 古希腊文明:讨论古希腊城邦制度、哲学、文学、艺术和奥运会等方面的发展。
4. 古罗马文明:介绍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建筑艺术和军事征服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1. 封建社会的特点:讲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政治制度、社会等级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等方面。
2. 中古时期的政治:探讨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文人士大夫的地位。
3. 中古时期的文化:介绍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包括诗词、绘画、科技发展和宋代的科技制造业等。
4. 明清时期的政治:讲解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法律和科举制度的衰落等方面。
第四章:世界的变化与交往1.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时代的开启:探讨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殖民地的开拓和奴隶制度的形成。
2. 文艺复兴运动:介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发展。
3.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讲解人文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以及宗教改革导致的宗教分裂。
4. 近代科技革命与工业社会: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工业社会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
第五章: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 清末封建制度的危机:介绍19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
2. 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讨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篇: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1、最早的人类远祖是500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2、最早的人类是250万年前的能人,会制造工具;3、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形成,区别在体貌特征上,地理环境是主因。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大河文明)1、古代埃及☆发祥地: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时间:公元前3100年☆文明成果:(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2.古巴比伦☆发祥地:亚洲(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发祥地点:亚洲(印度河)流域。
☆文明成果:(种姓制度),内容: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①(婆罗门)指祭祀贵族。
②(刹帝利)指国王、武士。
③(吠舍)农民、牧民和商人。
④(首陀罗)指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奴隶;影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4、人类最早期文明产生(即进入奴隶社会)都是在(大河)流域,北纬30度左右;都是农业文明。
5、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海洋文明)1、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公元前8-6世纪世纪,雅典成为(奴隶制城邦)。
2、民主政治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期间。
②内容:(公民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
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与监督机构是陪审法庭。
)③评价:使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最高峰,是近代民主政治源头;实质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4、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战后,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5、(公元前27年)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1.7世纪中期(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废除贵族世袭制,按才能选拔官吏;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班给公民口分田,需负担租庸调;2.作用:☆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1.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的远古时代,包括女娲补天、伏羲氏作八卦等故事。
2.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启为夏朝的开国君主,划定国界、建立官制。
3.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汤为商朝的创始人,使用铜器、使用甲骨文。
4.周朝: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建立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儒家思想开始产生。
5.春秋战国:东周的后期,中国出现了多个国家相互争斗的时期,儒、墨、道三家思想兴起。
6.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征兵等,修建万里长城。
二、中国近代史部分1.清朝: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社会上出现了农民暴动、洋务运动等诸多事件。
2.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国爆发的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农民起义运动,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
4.辛亥革命: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是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5.五四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思想的解放和启蒙。
6.中国共产党建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建立在广州,是中国最大的政党。
三、世界史部分1.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雅典民主、希腊神话等都是古希腊的特色。
2.古罗马:古罗马是古代世界的强大帝国,法律、道路建设等是其特点。
3.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4.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变革,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以上只是九年级历史上的一部分知识点,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内容,但是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背诵,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了死记硬背,我们还要学会理解和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九上背诵
1. 古代埃及:了解埃及文明的起源、法老统治、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等重要概念。
2. 古代两河流域:学习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如苏美尔城邦、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代印度:掌握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包括种姓制度、佛教的诞生和传播。
4. 希腊城邦:了解希腊城邦的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和斯巴达的军事特色。
5. 罗马帝国:熟悉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以及罗马法的重要性。
6. 中世纪欧洲:学习封建制度、基督教的影响、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
7.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和艺术成就。
8. 新航路开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改变。
9. 殖民扩张与掠夺:学习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和对殖民地的影响。
10. 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这些只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的部分重点内容,背诵时建议结合教科书和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并通过做练习题和参加讨论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以及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册)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人类起源于非洲,经历了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交流等进化过程。
2.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向农业生产生活转变的重要历史事件。
–农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也影响了人类社会形态、人口增长等方面。
3.文明起源和发展–文明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现象。
–文明的起源地区包括黄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等,发展出的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欧洲文明等。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包括神话传说、祭祀礼仪、乐器制作、文学创作等方面。
–中华文明受周、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影响,而又影响着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
2.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
–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对人性、道德、治理、天道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对后来影响千古。
3.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造纸、火药、指南针、天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成就。
第三单元希腊罗马文明1.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包括建筑、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希腊神话和史诗等文学作品,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重大事件,包括文学、艺术、优美地图若干方面的成就。
–文艺复兴使欧洲文化重新获得活力,对其后文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单元中世纪欧洲1.封建主义–封建主义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封建等级制度、荒原承包制、领地等。
–封建主义对欧洲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是欧洲16世纪的重要事件,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宗教改革导致欧洲发生了多次宗教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
4.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4.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_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九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1. 旧石器时代2. 新石器时代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三大文明区域a. 埃及文明b.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c. 印度河流域文明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2. 夏、商、西周3. 东周时期的分裂与战国时期的兴起4.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帝的统治5. 西汉、东汉6. 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四、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1. 希腊城邦的兴起与发展2. 希腊神话与奥林匹克精神3.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诞生4. 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扩张5. 罗马法的创立与影响五、古代印度与佛教的兴起1. 古代印度的兴起与繁荣2. 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六、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东西方交往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2. 欧洲的东西方交往与十字军东征七、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转变1. 农业的兴起与城市的形成2. 青铜时代3. 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发展八、初唐的统一与贞观之治1. 唐太宗的治国方略2. 贞观之治的特点与影响九、宋朝的科技与文化繁荣1. 北宋与南宋的兴起2. 科技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十、元代的统一与民族融合1.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的建立2. 元代社会的特点与统治政策十一、明朝的繁荣与衰落1. 明朝的建立与洪武帝的统治2. 明朝的经济繁荣与海外贸易3. 明末社会动荡与辽明战争总结:通过九年级上册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古希腊与罗马文明、古印度与佛教的兴起,以及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东西方交往等等。
我们也学习了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转变,以及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等时期的统治与繁荣。
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一、古代亚非文明1. 古埃及文明-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文明成就: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
-法老的统治: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地理位置: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代印度文明-地理位置: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
-文明成就: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 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二、古代欧洲文明1.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
雅典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的城邦,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 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罗马城邦: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罗马帝国:公元前27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地跨欧亚非三洲。
3.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等是罗马建筑的代表。
-哲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基督教的兴起:1 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创立了基督教。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必背一、先秦时期1. 夏商周时期:中国历史的开端,三代的演变,五帝的传说,夏商周的兴衰。
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
3.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全国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二、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治:秦朝法治严明,推行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2. 汉朝的兴起: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3. 西汉时期:刘邦、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等帝王的统治,最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
4. 东汉时期:更始政权、光武中兴,经过董卓、三国分裂,东晋而亡。
5.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 两晋时期:晋朝的建立和西晋的灭亡,东晋的南迁,北方的五胡乱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四、隋唐时期1.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推翻北周,建立隋朝,实行集权制度,但统治时间较短。
2. 唐朝的兴盛: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帝王的统治,杜牧、白居易等文人的活动。
3. 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五、宋元明清时期1. 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2.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非汉族建立的王朝。
3. 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成祖朱棣的开拓和发展。
4.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清初的统一和辽东的防御,康乾盛世与封建专制。
六、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九年级上册历史背诵资料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代埃及。
-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它每年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使得埃及成为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
-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 古埃及的主要成就。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它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科学知识,如在建造中运用了数学计算、力学原理等。
-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这种文字主要刻写在纸草上,或者雕刻在神庙、陵墓的墙壁上。
- 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上5天宗教节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2. 古代两河流域。
- 两河流域文明的诞生。
- 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孕育了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
- 古巴比伦王国。
-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
-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等条款。
同时,法典也有一些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3. 古代印度。
-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和摩亨佐 - 达罗是其典型的城市遗址。
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有排水系统,说明当时已经有了较高的城市规划水平。
- 种姓制度。
-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它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背诵班别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世界最早的人类是非洲的南方古猿,它的出现距今约三四百万年。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3、世界三大人种是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5、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古埃及诞生于尼罗河。
6、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被称为两河流域。
在这里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7、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8、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吠舍、首陀罗。
9、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
10、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11、在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1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13、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14、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屋大维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15、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16、7世纪中期(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实行大化改新。
17、大化改新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学习中国隋唐的先进制度。
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8、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19、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0、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后,欧洲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级制度。
2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22、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市民阶级形成。
其中,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3、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
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24、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主要有两种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
25、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
26、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7、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8、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给被征服的人民带来灾难。
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9、我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大秦,中国的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大秦。
30、连接亚欧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
31、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流。
32、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阿拉伯人将其改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33、13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朝大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
34、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著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该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的憧憬和向往。
35、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36、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37、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8、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39、《荷马史诗》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40、《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41、《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
42、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43、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44、文艺复兴①时间:14—16世纪。
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核心内容(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④性质(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⑤代表人物:但丁——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他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⑥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5、新航路的开辟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到达今天的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等地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意义: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6、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7、英国资产阶革命①根本原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③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④开始的标志:新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⑤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⑦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的制约。
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开始确立起来。
⑧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的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48、美国独立战争①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
③1775年,北美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④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⑤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⑥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⑦《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
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89年)。
⑧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49、法国大革命①根本原因: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1789年8月,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不可侵犯。
④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⑤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关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⑥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50、拿破仑帝国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②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帝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拿破仑的政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
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④1814年,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帝国灭亡。
⑤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51、18世纪中期,由于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在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史称“工业革命”。
52、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
53、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出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机时代”。
54、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55、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56、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57、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58、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道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后来英国人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59、三角贸易的影响:①它为欧洲积累了巨额的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②非洲因此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从此发展困难,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60、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70、17世纪,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侵略印度。
71、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72、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因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而得名。
73、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74、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74、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
75、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
其核心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直接原因是1861年3月,林肯当任美国总统。
76、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美国南北战争局势,使北方由败转胜。
77、评价林肯: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78、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79、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意义: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80、1861年,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81、明治维新(影响):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