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检规标准宣贯0524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28
2021年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为了加强压力容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统一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内容和要求,保证监检质量,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制造(含现场组焊,下同)的压力容器产品和液化气体汽车槽车、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槽、罐体部分安全质量的监检。
接受监检的单位(以下简称受检单位),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第三条监检工作应在压力容器制造现场,且在制造过程中进行。
监检是在受检单位质量检验(以下简称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进行的监督验证。
监检不能代替受检单位的自检。
监检单位应对所承担的监检工作质量负责。
第四条监检的依据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和《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现行的有关标准、技术条件,以及设计图样。
第五条监检内容包括对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涉及安全质量的项目进行监检和对受检单位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的检查。
第六条在监检过程中,受检单位与监检单位发生争议时,应提请受检产品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部门处理。
必要时,可报请上级劳动部门仲裁。
第二章监检项目和方法第七条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检项目和要求见附件l《压力容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项目表》(以下简称《监检项目表》)和《压力容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项目表说明》(以下简称《监检项目表说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情况应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按附件2《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检查项目表》(以下简称《检查项目表》),每___个月向地市级和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填报一次,填报的具体要求,由省级劳动部门确定。
第八条对压力容器的监检项目分为三类:A类:监检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监检,并在受检单位自检合格,经监检确认后,在受检单位提供的相应的工作见证(检验<试验>报告、表卡、记录等,下同)上签字。
起重机械监检和定检规则宣讲提纲起重机械监检和定检规则第一部分概述一.起重机械安全监督工作的发展过程195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锅炉检查机构实行国家安全监察,监察范围除蒸汽锅炉和压力容器外,还包括较大的起重机械。
1956年原劳动部发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对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和监督提出了明确规定。
1962年4月,原劳动部发布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较全面地提出了起重机械制造、安装、维修和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1991年劳动部《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以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设备的名义进行管理2000年6月2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颁布《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对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使用、检验和维修保养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工作作出规定。
2003年3月31日国务院373号令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4年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锅[2004]31号公布《特种设备目录》;2006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以92号令颁布新的《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该规定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TSG Z7001-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2-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细则》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6001-200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7001-2006《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Q7002-2007《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3-2007《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4-2006《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5-2008《流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6-2007《铁路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7-2007《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8-2007《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9-2007《缆索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0-2007《桅杆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1-2006《旋臂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2-2008《轻小型起重设备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3-2006《机械停车设备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4-2008《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6-2008《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21号发布),2002年8月1日起执行三.相关术语1.起重机械:是机电类特种设备的一种,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
XX 電子實業(深圳)有限公司作業規范監水噴霧試驗規范 文件編號 QW-024 版本 B0 制訂部門 品保部 制訂日期 2003/4/1 修訂日期 2009/1/16 頁 數1/3 1.0 目的测试產品表层之耐腐蚀性,确保使用之产品達至應有之品質水准.2.0 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為各項金屬底材于電鍍后,有機或無機涂裝后等各項表面處理均適之. 3.0 定義無4.0 權責品保部依此測試5.0 內容5.1 本方法是使用鹽水噴霧試驗機,將氯化鈉溶液以霧狀噴于電鍍被復膜上的一種腐蝕試驗方法.5.2 測試抽樣基準:依供應商電鍍器材類別至少1月/1次,隨机抽取1-12PCS,亦可按客戶要求而定.5.3 試驗主要條件如表所示:5.4 試驗液之配制溶解氯化鈉于蒸鎦水,調配成濃度為5±0.5%的試驗液,此試驗液在35℃噴霧后,其收集液 PH 值應為6.5~7.2.且噴霧前此試驗液不能含有懸浮物.注:(1) 氯化鈉不能含有鉛與鎳,不純物體內的碘化鈉含量須小于0.1%.因不純物中可能含有腐蝕制劑,所以不純物總含量須小于0.3%.(2) 在33~35℃間測量此試驗液的比重應為1.0258~1.0402,在25℃測量時的比重則為 1.0292~1.0443. 此試驗液的濃度亦可利用硝酸銀溶液滴定法或其他方法標定.(3) 試驗液須以試藥的鹽酸或氫氯化鈉稀溶液調整PH 儀或其他可靠方法測量之.由于配制試驗液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深度隨溫度改變而影響溶液的PH 值,故須小心控制PH 值,則可依下列任一方法調整.A. 常溫配制試驗液,于35℃噴霧,因為溫度的升高而使部份二氧化碳逸出溶液而升高 PH 值.故在常溫配制試驗液時,PH 值應調整在6.5以內,才可以使收集液的 PH 值在6.5~7.2之間.項 目 配制時 實驗中 備 注 氯化鈉溶液濃度(g/ L) 50 40~60 PH 6.5 6.5~7.2 壓縮空氣壓力(kgf/cm ²) ------ 1.00±0.01 連續不得中斷 噴霧量(mL/80cm ²/h) ------ 1.0~2.0 鹽水桶溫度(℃) ------ 35±1 壓力桶溫度(℃) ------ 47±1 試驗室溫度(℃) ------ 35±1試驗室相對濕度------ 85%以上 其他溫度要求按常溫 試驗時間 ------ 12H(MIN)或依客戶而定 即由開始噴霧至終了的連續時間作業規范監水噴霧試驗規范文件編號QW-024 版本B0 制訂部門品保部制訂日期2003/4/1 修訂日期2009/1/16 頁數2/3B. PH值調整前,使試驗液先煮沸再冷至35℃溫度48小時.如此調整的PH值在35℃噴霧時,將不會產生太大變化.C. 先將水加熱至35℃以上,以去除溶解的二氧化碳,而后再調制試驗液並調整PH值.如此在35℃噴霧時,所調整的PH值也不會產生太大變化.(4) 為避免噴霧嘴阻塞,此試驗液須過濾或小心斜注入鹽水桶,或于噴霧吸水管前端處上玻璃過濾器或適當之紗布為宜.5.5 設備本試驗所需之設備為噴霧嘴.鹽水桶.試驗片支持架.噴霧液收集容器.試驗室.鹽水桶.壓力桶.壓縮空氣之供給設備及所有排氣設備構成.5.5.1 鹽水噴霧試驗機與其所需的管中應采用鈍性材料,不能對噴霧之腐蝕試驗影響或本被身被腐蝕者.5.5.2 噴霧嘴不可直接將試驗液噴向試樣,噴霧室頂部聚集之溶液不得滴落在試驗片上.試驗片滴下之試驗液不可流回鹽水桶,而用于試驗.5.5.3 壓縮空氣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塵,壓力須保持在1.00±0.01kgf/cm5.5.4 噴霧采取器其水平采取面積為80cm,直經約為10 cm,置于靠噴嘴最遠之處的地方.噴霧液量以整個時間計算,應每小時平均可收集1.0~2.0mL之鹽水溶液.噴霧液至少應收集12小時,以其平均值表示噴霧量.5.5.5 試驗中鹽水桶,其氯化鈉溶液濃度應維持40~60g/ L. 壓力桶之溫度須保持在47.1℃,鹽桶水桶之溫度在35.1℃. 試驗室的相對濕度須保持在85%以上5.6 試樣5.6.1 采取位置:試樣可從制品之主要表面采取或制品本身做為試樣.5.6.2 試驗前處理A. 試樣依鍍層性質與清潔程度而須做適當清洗,不能使用研磨劑及具有腐蝕或抑制作用之溶劑清洗,且清洗方法不得損傷表面.鍍樣經清凈后(通過撥水性試驗),以干凈之布或吸水紙將水份擦干,或用無油之干燥空氣吹干.B. 若非另有規定,否則試樣切口及因挂勾而造成底材露出部份,或因識別記號所造成鍍層缺陷處,于試驗時應復以合適之保護層.C. 手紋污染會造成嚴重的不良試驗結果,試樣于清凈后不得有任何手紋的污染.5.7 試樣之置放5.7.1 試樣之主要表面與鉛垂線成15度至30度之傾斜,又自試驗室上方俯視時應與噴霧之主要流動方向平行.特殊零件具有很多方向的主要表面需要同時測試時,可取多件試樣置放,務必使每個主要表面能同時接受鹽水的噴霧.5.7.2 試樣之排列,應使噴霧自由地落至全部試片上,不應防礙噴霧之自由落下.5.7.3 試樣不可互相接觸,也不可接觸到金屬導體或有毛細現象作用之物質,以及其他支持架以外之物.5.7.4 鹽水溶液勿從一個試樣滴至其他試樣上.5.7.5 試樣識別記號或裝配孔應復于下方.作業規范監水噴霧試驗規范文件編號QW-024 版本B1 制訂部門品保部制訂日期2003/4/1 修訂日期2009/11/28 頁數3/35.8 操作5.8.1 試驗條件:待試驗室及鹽水桶之溫度升至35℃,壓力桶之溫度為47℃,噴霧壓力保持在1.00±0.01kgf/cm時,即可開始噴霧.5.8.2 試驗時間:自噴霧開始至終止之連續時間,試驗時間為電鍍層的重要品質資料,其所需時間為12H,亦可與客戶協調后另訂之.5.8.3 試驗處理:噴霧試驗完畢,開啟試驗室上蓋時,勿使溶液滴下而小心取出試樣,不得損傷主要表面,盡速以低于38℃之清水洗去粘附之鹽粒,用毛刷或海棉去除腐蝕點以外之腐蝕生成物,並立即以干凈壓縮空氣干燥之.5.9 記錄與判定方法5.9.1 將所有試驗之參數及結果記錄于“鹽霧測試報告”上.並將試驗報告NO.填寫於對應材料檢驗報告的”電鍍”一欄.5.9.2 試驗結果判定依“CNS-4158-H2040標准”A. 測定面腐蝕狀況判定,依照圖2至13所示之等級號碼標准圖表施行.若起泡.裂痕等使用標准圖表難以判定者,可用附有標尺的放大鏡判定.B. 經試驗12H后,須達9級標準.6.0 相關文件6.1 CNS-4158-H2040標准7.0 表單7.1 鹽霧測試報告( QR013-A )核準審核制訂。
常压容器监督检验计划及检验试验要求一、前言为规定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检验及验收的技术要求,确保容器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储存石油、石化产品及其他类似液体的常压(包括微内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及与容器相焊接附件的检验和验收。
容器的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要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要求依据NB/T 47003.1-2009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和GB50128-200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监督检验计划监督检验项目分为 A 类和B 类,其要求如下:(一)A 类,是对容器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项目,在容器制造、施工到达该项目时,监检员现场监督该项目的实施,其结果得到监检员的现场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二)B 类,是对容器安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重点项目,监检员一般在现场监督该项目的实施,如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受检单位在自检合格后可以继续进行该项目的实施,监检员随后对该项目的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确认该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监检工作见证包括监检员签字(章)确认的受检单位提供的相应检验(检测)、试验报告和监检记录。
常压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项目表见附录1。
三、检验及验收要求容器的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
3.1 材料验收3.1.1 列入GB150的钢材均可作容器用钢。
3.1.2 建造容器选用的材料和附件,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并符合相应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钢板和附件上应有清晰的产品标识。
按质量证明书对钢材进行验收,必要时尚应进行复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制造容器的材料进行复验:a) 钢材质量证明书提供的材料性能数据不全;b)焊接材料无质量证明书;c)图样注明对钢材有特殊要求。
3.1.3 焊接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并符合相应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1.4 钢板应逐张进行外观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钢板标准规定。
3.1.5 钢板表面局部减薄量、划痕深度与钢板实际负偏差之和,不应大于相应钢板标准允许负偏差值。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规范日期 :2004-10-07 来源 :嘉隆国际玻璃采购网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过程的规范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各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比法》、《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00年 7月 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3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983年 12月 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Ⅱ号主席令、《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1999年 9月 15日第 163号省长令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法定检验机构指经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计量认证和考核合格认可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
3. 2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由质量监督部门下达任务,由检验机构承担的产品 (包括商品,下同抽样检验。
3. 3检验人员检验机构内取得相应资格,从事监督检验工作的人员。
3. 4复查对监督检验不合格产品在受检者完成整改后进行的再次抽样监督检验。
3. 5复检受检者对监督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后,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对原样品或者备份样品进行的检验。
4 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条件及要求4. 1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4. 2检验机构不得对其承检范围内产品向经营者作出可能影响监督检验正确结果的承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经营者签订有偿服务协议。
4. 3检验人员应当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
4. 4检验人员应当具备从事本专业检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 应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 严格按照现行有效标准、技术条件、程序步骤进行检验,对受检产品质量符合性作出正确判定。
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工程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1 总则1.0.1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和《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为统一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方法和内容,规范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及有关机构的质量行为,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电网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火电、送变电工程11个阶段性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凡接入公用电网的电力建设项目,包括各类投资方式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均应按上述相关典型大纲的规定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1.0.2《火电工程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以下简称本“大纲”)适用于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对火电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后的首次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首次检查是指本期工程的第一次质量监督检查,每期工程只进行一次。
输变电工程和小型火电工程的首次监督检查可参照执行。
1.0.3首次检查除按本“大纲”的要求进行外,还要完成以下工作:1)宣布中心站负责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程师。
2)布置本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计划及其实施要求。
1.0.4质量监督检查以重点抽查的方法进行。
检查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时,对火电或送变电工程各“大纲”中重复性的条款一般只抽查一次。
凡经检查符合规定、在后续工程中又未发生情况变化者,一般不再重复检查;1.0.5根据工程设计中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具体情况,中心站可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补充编制其具体的监督检查细则,也可编制对本工程监督检查的“实施大纲”,保证检查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2 质量监督检查的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大纲的引用而成为本大纲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大纲,然而,鼓励根据本大纲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大纲。
2024年现场安全监察的内容和要求现场安全监察是电力安全监察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是因为,在从事与电力有关的工作中,为了确保人身、设备安全,除了许多技术保证措施我,还要有组织措施来保证。
这些组织措施主要以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工作来体现。
但是,仅有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的规定还不行,还要靠人去执行。
在生产现场,对这些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得严格、正确、完善,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就有切实的保证;反之,就有可能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甚至发生事故。
虽然对于从事现场生产的人员,从他们的主观愿望来说,谁也不愿意出事故,可是,生产实践证明,总是有人主动地或被动地、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出现一些违章的行为。
这些问题往往并不是人力克服不了的困难,而是人为而不为。
这就要求安监人员实施现场监察来加以防止。
数十年来的安监工作经验证明,现场安全监察搞得好与不好,效果不大一样。
一些安全水平较好、安全生产形势较稳定的单位,除了管理较规范外,在现场监察方面往往也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
而在一些出事故的现场,往往可以发现那里的现场安全监察较薄弱;或者没有进行;或者仅仅形式一下,不深不细,发现不了问题;或者虽发现问题,又不敢得罪人,存在种种问题。
在实施现场监察中,有不少领导和职工,甚至有的安监人员自身对“监察”与“监护”两者的职责、内容分不表。
有的班组在召开班前会时,工作负责人只布置工作任务、分工、交通、后勤等的安排,而把安全措施的交底让班组安监员去做。
有的安监员在现场监察中只注意安全帽戴不戴、接地线挂不挂、安全带系不系,有的安监员甚至成了“专管”,所有现场安全措施都由他去考虑、安排、装设和检查,工作负责人对此不闻不问,有的单位在遇到一些较大工程(例如年度大修、母线停电、主变吊芯等)时,往往在现场既有现场安监员(或班组安监员)、又有工区(车间、场、队)安监员,甚至连安监科(处)的人员全都到齐。
这样一来,一旦事前协调工作稍不完善,就有可能使这三级安监员之间,以及工作负责人(包括现场总指挥、总负责人)与三级安全员之间的分工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