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64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教案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个一级主题。
教学课题: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内容之上的学习,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重难点,也是初中生物的难点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讲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等知识的衔接,能够让学生简而明地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为下面学习人的性别遗传和生物的变异奠定理论基础。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
2、能举一反三总结出诸如父母双方均为双眼皮却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迷信,尊重科学,鼓励和倡导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我们来看几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人的肤色和发色与正常人的不同吗?学生:他们患了白化病。
教师:没错,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但白化病患者的父母却不一定患病。
(展示图片)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与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关——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前情回顾】教师:大家还记得这个图吗?(展示图片“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学生:记得,是上节的最后一张图片。
教师: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吗?学生:不是,体细胞中成对染色体只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主讲:马穆腾时间:2017—03—09上午第一节班级:八(七)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
2、举例说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4、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方式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三、教学方法:“体验式”探究法、讲解法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二)设疑导入:指导学生完成“想一想、议一议”,并回答下列问题。
1、能卷舌的父亲(假设基因组成为AA)和不能卷舌的母亲(假设基因组成为aa),他们生殖细胞中基因组成是怎样的?2、子代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3、子代能否卷舌?(不做解答)4、生活中,单眼皮的夫妻会有双眼皮的孩子吗(不做解答)5、双眼皮的夫妻会有单眼皮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做解答)(引入新课)(三)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简介孟德尔2、学生看书回答问题(1)两者杂交后产生的后代表现出什么性状?(2)你能用图示讲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表示出来吗?(3)如果纯种高茎豌豆中控制高茎的一对基因是DD,矮茎豌豆中控制矮茎的是dd,它们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什么?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呢?(4)怎样书写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根据图示找到成对的基因组成与其对应的性状的关系,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出高茎?3、师生小结(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相应的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并存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专题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练)一、选择题1.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因型分别是()A.H、h、Hh B.h、H、h、HhC.H、h、HhH D.H、h、HhHh【答案】A故选:A考点: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2.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 a),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先天性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她体内的肌细胞、神经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内的基因是成对的即Aa,而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含有基因a或A两种.因此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卵细胞.故选:C.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3.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白化病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B.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C.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D.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答案】B解: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A、父母都患病,子女一定都是白化病患者,故不符合题意.B、如果夫妇均是白化病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夫妇虽然表现正常,但子女可能患病.如图所示:故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父母都是正常人,但如果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其子女就会出现白化病患者.故不符合题意.D、若夫妇一方患病,另一方不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子女都是正常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4.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番茄(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多个柱头授粉)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A.种子的基因型为Dd dd 果皮的颜色为红色黄色B.种子的基因型为Dd 果皮的颜色为红色C.种子的基因型为Dd dd 果皮的颜色为黄色D.种子的基因型为Dd dd 果皮的颜色为红色【答案】C解: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黄色番茄所结种子的基因是Dd、dd,而果皮的基因dd,颜色是黄色.故选:C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答案】B故纯种的甜玉米中果穗中有了非甜玉米籽粒.而纯种非甜玉米既使与纯种甜玉米杂交后代也是Dd,仍然是非甜玉米,所以非甜玉米果穗上也就没有甜玉米籽粒了.故选B.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6.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知识与技能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禁止近亲结婚
为什么要选择豌豆?豌豆有许多的性状,但孟德尔所选的
这7种性状有什么特点?
4.阅读教材第33页的图片和文字,问:“高茎和矮茎杂交后
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是不是消失了?为什么杂
交第二代矮的性状又出现了?”
5.我们把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控制
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没有显示出来的那种性状称
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6.通常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控制隐性性
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教给学生写基因型和画遗传
图解。
7.让学生推算隐性性状在第几代杂交后代中可以出现,后代
中显隐性的比例是多少?
8.双眼皮的父母不一定不生单眼皮的孩子,眼皮的单双并不
重要,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该怎么办呢?也
就是说一对健康的夫妇有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
9.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解达尔文和摩尔根都是近亲结婚
的受害者,他们的后代都出现了遗传病的问题。
启发学生
认识: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看书,找出豌
豆的特点:闭
花授粉、相对
性状区别明显
等
在杂交第二代
中才出现
人类的某些遗
传病是由隐性
基因控制的,
而同家族中携
带同样的隐性
致病基因的可
能性很大
设计理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推理,。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型:新授课想一想,议一议: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父亲与不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母亲,他们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请完成下图(圆圈中填写基因型,括号中填结构名):请你推测:子代中能否出现卷舌的性状?为什么?引出主题,本节课研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个问题。
环节一: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1.简介孟德尔(了解生物科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孟德尔(1822.7.20-1884.1.6),奥地利生物学家。
出生于奥地利帝国西里西亚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尔诺 )的修道院担任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2.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①纯种高豌豆与纯种矮豌豆杂交的后代怎么样?矮茎性状去哪儿了?是消失了还是隐而未现。
②将子一代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得到的子二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出现了什么情况?和学生一起探究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思维。
先描述实验现象,由性状表现逐步分析基因组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
3.解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如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的性状(如矮茎)叫做隐性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性状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Dd。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如果子一代之间相互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有高茎,也有矮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