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82.51 KB
- 文档页数:2
24例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介绍,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使重症药疹患者的病程缩短、痊愈率提高。
方法:对药疹患者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并予以适量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实施心理护理、预防交叉感染、皮肤及创面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鼻腔护理、眼部护理、会阴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
结果:对24例重症药疹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措施后,最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对于重症药疹患者,尽早治疗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重症药疹;护理;措施药疹,即药物性皮炎,是指通过外用、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发的皮肤黏膜炎症的连锁反应。
经常累及肾、肝脏、口、鼻、眼、皮肤等器官,尤其是重症药疹可导致死亡。
药疹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
致敏药物类型主要有巴比妥类、磺胺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等。
本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24例重症药疹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正确治疗和悉心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重症药疹患者中有14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为6-64岁。
24例患者按照药疹类型分类,其中6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2例大疱表皮松懈型药疹,6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患者在用药后2h-25d就诊。
就诊时患者都伴有程度不同的发热高温症状,出现脱屑、表皮松懈糜烂、红肿、大疱等现象,其中肝脏、口腔、眼、耳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1.2治疗方法对24例患者实施停用可疑药物和予以糖皮质激素(每天10-15mg地塞米松或80-120mg甲基强的松龙)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
之后逐渐减少用量直至停止使用,同时增加全身营养支持和增加使用抗生素等治疗。
维持电解质、水和酸碱平衡。
2护理2.1心理护理重症药疹尤其是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起病急,而且病情凶险,由于皮损严重使得患者自行活动困难,吞咽和言语困难,视力下降,患者常因恐惧、紧张、焦虑不安而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重症药物性皮炎的护理体会药物性皮炎即药疹,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轻者仅有红斑、丘疹、荨麻疹或猩红样皮疹等,伴有搔痒;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它系统。
对于重症药疹的治疗要及时正确,同时对于该病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缩短疗程,成功治疗的重要保障。
本文就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做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临床上常将红皮病型或剥脱性皮炎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称为重症药疹,其临床表现危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6例重症药疹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重症药疹的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65岁,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5例,剥脱性皮炎型7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4例。
发病原因中磺胺类药物引起者4例,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者6例,解热镇痛类药物引起者3例,其余3例原因不明。
2 护理措施2.1环境维持室内适宜温度,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空气流通。
2.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促进排泄。
2.3生活护理衣被要及时更换,保持清洁。
2.4发热的护理体温达39度以上时可行物理降温,并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寒颤时要注意保暖,随时添加衣被。
2.5加强五官特别是对眼部护理尤其重要重症多形红斑型特别是大疮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黏膜常被涉及,眼结膜、角膜可以脱落甚至导致失明,应及早治疗防止后遗症,每日多次用3%硼酸水清洗,如角膜受累,可每1—2小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1次,并用抗生素眼药膏保护,可用硼酸软膏或氢化可的松眼膏涂眼,以减少感染及防止球硷膜粘连。
闭眼困难者,可用油纱布覆盖,以防角膜长期暴露而损伤。
2.6皮肤局部的护理对于无渗出糜烂的皮疹,可将合有5%硼酸的消毒扑粉扑于皮疹及床单上,每日3—4次;对有渗出的皮疹,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将4—6层纱布浸湿后湿敷,每日3—5次;如果皮损面积广,糜烂渗出者,可只用生理盐水湿敷而不用硼酸水,以免硼酸吸收中毒。
一例重症药疹病人的护理体会目的:讨论重症药疹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适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加强支持疗法,保证电解质和水解质的平衡,加強护理,避免继发感染。
结果:经过相应的抢救措施和有效的护理后,重症药疹病人得到治愈。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让重症药疹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让患者的住院疗程有效缩短,降低死亡率。
标签:重症药疹;护理措施重症药疹的主要特点就是起病急、病情重,其又被称为重症药物性皮炎,如果没有对重症药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就可能会让患者机体的各个脏器和系统在短时间内受到损害,对病人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而药疹病人最常见的一种死亡原因就是感染[1]。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患者,男性,年龄21岁。
所致药物疹的药物为抗菌类药物,在用药后2天发疹。
药物疹表现为大片的表皮红斑,出现大小不同的松弛性水泡,继而出现剥脱和松解坏死。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结膜、口腔膜和尿道、胃肠道、呼吸道黏膜糜烂。
有发热情况,体温38.2℃。
患者住院25天,坏死的表皮基本脱落,并没有留下色素沉着,机体没有功能障碍和其他后遗症,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1.2护理方法①严格的消毒隔离:患者应单独置于病室内,每天对病室进行半小时的紫外线消毒,每天采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病室内的物体和地面。
患者所用物品要每天进行高压消毒,避免医院出现感染。
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该分别保持在18-20℃和50%-60%,同时要注意空气流通,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要严格执行。
②创面的护理:患者的皮肤要保持干燥,尽量暴露创面。
在床上放置经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的拱形床罩,拱形床罩和患者身体应该要保持30-40cm的范围,在床罩上覆盖棉被从而来起到保暖的作用[2]。
在患者的躯干部和头部铺垫无菌大纱布,患者在更换体位时不能出现拉和推的情况,从而来防止皮肤受损;配置烤灯,用来对患者的暴露创面进行照射,每次照射的时间为半小时到1小时,烤灯和患者的距离保持在20cm。
小儿重症药疹24例护理体会【关键词】重症;小儿;药疹;护理重症药疹是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和大疱表皮松解型。
药疹是药物经口服或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性反应。
重症药疹除皮损广泛外常伴有内脏器官的损害。
重症药疹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病情重,易出现并发症。
如果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本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共诊治重症药疹24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24例均是本院住院病例,经临床确诊。
诊断标准依据患者发病前有确切的用药史、发病与用药的时间关系、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按《临床皮肤病学》[1]的标准确定。
其中男16例,女8例。
平均(6.59±4.84)岁(1~14岁),其中<3岁7例(29.2%),3~10岁15例(62.5%),>10岁2例(8.3%);有癫痫病病史1例,其余无重大病史。
其中剥脱性皮炎型11例,多形红斑型9例,大疱表皮松解型4例。
经住院治疗及护理,均全愈出院。
2 护理2.1 加强基础护理加强翻身,每2~3 h更换体位1次,避免局部受压,促使创面干操,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高热患儿有禁忌使用解热镇痛剂者可在局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物理降温,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
对癫痫患儿要做好抽搐发作时的护理,并加强观察,控制癫痛发作可减少其表皮附落。
并做好肝、肾、心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败血症、低血容性休克、血糖过高等并发症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入院时病情一般均较严重,患儿及家长表现出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生命受到威胁或留下残疾,个别剥脱性皮炎患儿因病程长易复发而失去生活信心,故需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特点,可取得协作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负反应。
加强心理疏导,给予安慰、解释,鼓励患儿及家长树立信心,使患儿及家长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
2.2 皮肤护理做好创面护理可促进皮肤恢复。
小议重症药疹的护理重症药疹是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其复杂多变,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护理要点为加强生命体征观察,重视消毒隔离、皮肤及黏膜的护理,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做好心理护理,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
标签:重症药疹;护理药疹也称为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所致的粘膜、皮肤的炎症反应,严重时可以累及人体其它各器官系统。
药物进入机体的途径除最常见的口服外,还包括灌注、外用、注射等方式。
重症药疹的病人病情较重,且复杂多变,常常伴随明显的全身症状及严重广泛的皮疹,可出现高热,并常伴有口、外阴粘膜、眼、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损害,甚至还可累及肝、肾、心等重要脏器,部分患者因继发感染,出现败血症而死亡。
为降低病死率,尽量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护理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护理经验汇报如下:1一般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皮损面积广泛,且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导致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造成创面,甚至全身感染。
所以,应将病人均安置在单人病房,并每晚行紫外线消毒,病房温度保持在20℃左右,每天通风换气。
应保证血压计、听诊器及体温表专人专用,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每日用消毒液拖地,应限制探视人员数量、时间,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每天监测生命体征3~5次。
高热时采用冰帽、乙醇擦浴、温水擦浴等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并降低室内温度。
2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护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抑制了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可诱发糖尿病、电解质紊乱、感染、精神分裂症、应激性胃溃疡及出血甚至穿孔等。
应避免输液速度过快,建议分时段均衡给药,同时密切观察使用激素后的效果及相关副作用;密切观察皮肤弹性、大便颜色、体温、精神状态及血、尿检查结果等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严格消毒隔离患者因皮损面积广泛,使用大量激素治疗,容易导致感染。
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房间,并限制探视;应保持室内温度在20-22℃,每日房间通风,每日行紫外线消毒;医护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口罩、帽子、隔离衣及,若需接触创面则应戴无菌手套,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5例严重药物疹病人的护理体会
林树云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10(018)004
【摘要】通过对15例严重药物疹的病人给予停用可疑药物及做好皮肤黏膜护理、环境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同时遵医嘱使用激素、抗感染、营养等支持治疗,达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页数】2页(P223-224)
【作者】林树云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如东,22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物疹的护理体会 [J], 朱建霞;董倩;宋艳敏;史娟
2.一例严重药物疹的抢救及护理 [J], 曾琦;梁小丽
3.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物疹的护理体会 [J], 朱建霞;董倩;宋艳敏;史娟
4.阿莫西林引起严重药物疹及药物热1例 [J], 李莉
5.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二重药物过敏致严重药物热和药物疹1例 [J], 朱飞燕;杨凌;江中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经验1961例重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谭 云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云南省红河州 661400【摘 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护理经验,对1例重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 ,有自己的经验,现发表出来与护理界同行分享。
【关键词】重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重型药疹主要包括重型多形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症(TEN)、高敏综合征(HSS),这些重型药疹的共同特点是发病急,多器官受累,治疗过程易有反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我科于2015年1月5日收治1例重症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经救治成功病情痊愈后出院。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因“自服草药后全身出水泡疹伴发热3天”入院。
家属代诉患者3d前因面神经麻痹自服草药(具体不详)后出现全身皮肤出疹,开始为散在红色丘疹,后逐渐皮肤变黑,变成水疱疹,部分破溃,疱液清亮,伴疼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8.0~40.0℃”。
入院查体:T38.4℃,P101次/min,R19次/min,BP104/55mmHg,神志清醒,表情痛苦,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水疱疹,部分破溃,疱液清亮,皮肤发黑,双眼分泌物增多。
入院后随着病情的进展,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大小水疱,大部分已破溃,全身大面积表皮脱落缺损,基底发红,疱液清亮,皮肤发黑,渗出较多,全身黏膜溃烂,双眼结膜混合充血,不能睁眼,上下口唇黏膜可见溃烂,有少许渗血,部分结痂,口腔黏膜溃烂,不能言语。
入院后给予抗过敏、抗炎、提高免疫力、防治皮肤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对症支持治疗。
经救治成功,住院28d后,全身皮肤破损处结痂、脱落,精神好,生命体征正常,应答准确,视物清楚,饮食正常,予办理出院。
2 护理2.1 科室重视(1)立即召开全科护士会,告知每位护士此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直接决定治疗的成败,甚至患者的生命。
(2)专人护理,选派有经验且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护理。
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观察及体会孙 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 石家庄 050041)摘要:总结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治疗护理经验,包括消毒隔离,防治感染,加强皮肤、口腔、眼部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认为早期明确诊断、严密监测病情、预防感染、实行人性化护理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药疹 护理观察 护理体会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7.2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7-0217-01 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损的药疹,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般分为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1]。
重症药疹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高热和肝肾等内脏损害,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因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及出血等导致死亡。
本院收治重型药疹患1例,经过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许某某,男,75岁,主因“意识模糊20天”,于2016年8月8日入院,患者呈昏睡状态,发热、骶尾部可见一面积约4cmX5cm的皮肤破损。
初步诊断:①脑出血术后;②高血压病;③冠心病:心房颤动;④肺部感染;⑤褥疮,8月9日患者黑便、胃管内抽出咖啡色为内容物。
8月13日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呈浅昏迷状态,报病重。
8月14日躯干可见红疹。
8月15日患者耳朵、双上肢及躯干散在水泡形成,眼部、口腔、会阴处感染较重。
8月16日部分水疱出现破溃,整形皮肤科会诊,考虑:重症药疹。
8月17日患者臀部、双侧大腿可见新发丘疹,上身及会阴处皮肤出现剥脱。
省四院皮肤科会诊,考虑:重症药疹明确。
1.2 方法。
重症药疹后:泰能、扑尔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抗过敏,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氯化钾注射液、复方氨基酸、硝酸甘油泵滴扩冠治疗;双料喉风散、炉甘石、聚维酮碘、康复新液、环丙沙星、利多卡因乳膏、红光治疗。
儿童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关键词】儿童;重症药疹;护理体会药疹是指药物经过口服、涂抹等各种途径渗入或进入人的身体后,因药物作用引发表皮黏膜炎性的不良反应,当情况严重时,还会对身体的其他机体系统造成影响。
在重症药疹的表现上,一般会区分为重症多形性红斑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及剥脱性皮炎(ED)等三个类型, 是临床表现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综合性变态反应类型的疾病,在发病时会突然急速发生,发生后有会仍有不良反应,会出现大面积的皮肤损伤,会侵害黏膜组织,还会对体内的重要脏器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对生命造成威胁,根据临床统计,发生病死机率达到30%。
临床研究发现,在临床中使用抗生素类药品、磺胺类药品、镇痛镇静类药以及中药等导致过致敏的现象较为多见。
重症药疹一般为骤然发病, 快速蔓延,主要症状表现为水疱或糜烂,渗出会对眼睛、口、鼻腔等黏膜造成受损。
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31名,通过治疗和科学护理,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现将护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在本院住院的31例患病儿童中,男性的20例, 女性11例, 其中年龄最小的52天, 最大8岁,平均为(1.6±2.1)岁, 在发病之前都服用或使用过药物。
导致过敏的药物有:苯巴比妥5人、阿糖腺苷8例、磺胺5例、头孢类4例(头孢他定2例、头包克洛2例 )、布洛芬4 例、喜炎平4例、鱼腥草1例。
其中发生重症药疹呈多形性的红斑药疹患者13例, 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生不同水平的红斑,还出现了水疱,有的发生糜烂;出现脱落性皮炎7例, 主要表现症状为身体的大部分皮肤出现红肿粗糙,并有大部分表面皮肤脱落;发生中毒性表面皮肤损坏死亡症状的3例,表现为大水疱、出现大部分的溃烂、尼氏征阳性,部分表皮呈变黑紫色坏死。
31例患者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口部、鼻部、眼睛的肿痛、水疱、溃烂和渗液。
2.护理2.1病房环境条件。
因为病人的皮肤表面黏膜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在治疗方面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很容易出现创伤面以及周身的感染。
5例精神病患者重症药疹的护理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收、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的皮肤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1]。
重症药疹可分为重症多型红斑型、大疱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
此类药疹病情凶险,常继发感染,如未及时停用药物及积极治疗,易合并发生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
当精神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药物过敏时,往往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致使患者承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现将我科收治的5例精神病患者出现重症药疹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重症药疹者患者介绍:两例在本院门诊带药回家口服时出现,2例在外院皮下埋植抗精神病药后出现,1例在外院带药回家口服时出现,家属未重视导致不同程度的全身皮疹、皮肤溃烂、双眼结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多、口腔内有水泡和糜烂、全身皮肤可见广泛红斑,身体不同部位出现大量水疱或渗液;4例合并感染(体温>38℃ ,白细胞计数>10×109/L);3例餐后血糖升高。
1.2治疗方法重症药疹患者以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合理营养支持增加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患处给予暴露,加强病室消毒隔离和局部护理等综合治疗。
1.3结果5例重症药疹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血糖降至正常,住院20~50天出院。
2护理2.1药物过敏后的护理2.1.1去除病因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物。
避免用手搔抓,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
2.1.2环境护理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室内整洁。
每天病室空气紫外线消毒,更换干净的床单被套。
2.1.3饮食护理多食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多食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少吃生冷、坚硬、刺激性食物;对进食困难患者必要时可行鼻饲增加营养。
2.1.4皮肤护理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衣服、被服、毛巾均要经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
1例口服卡马西平伴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例口服卡马西平导致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的护理经验总结,提高对此类重症药疹的认识,为同行提供治疗护理借鉴。
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口服卡马西平导致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经过22天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全身皮疹消退,皮肤痂壳脱落,各项血检指标正常,治愈出院。
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大疱表皮松解;药疹;感染;护理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1]。
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黏膜也有大片坏死脱落,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常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3]。
我科于2022年1月收治一例卡马西平所致的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药疹,该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好转出院。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2022年1月15日出现口腔疱疹,伴疼痛,张口困难,自行服用头孢地尼、康复漱口后,口腔疱疹无明显好转,并逐渐出现全身散在皮疹,呈暗红色。
1月18日当地就医,使用头孢地尼、青霉素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无效,1月20日以"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重症药疹"转入院收住我科。
患者自诉癫痫病史2年,20天前口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病,糖尿病病史5年,口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控制血糖。
入院时体温∶36.7℃,脉搏∶9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1/92mmHg,查体全身散在皮疹,呈暗红色,凸出于皮面,并有疱疹,手指可推动,触之疼痛,疱液黄色浑浊,如烫伤样。
1例重症多形性红斑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志宪;宋林;宋翠凤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3(43)14
【摘要】2002年10月22日,我们收治1例皮损面积达90%以上的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7)
【作者】王志宪;宋林;宋翠凤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1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何银珠;王保国
2.3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J], 张宝珍;周钰静;孔红娟;吴华颖
3.青霉素致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1例护理体会 [J], 胡萍;马洪杰
4.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J], 王莹;郭丽英;田娜
5.1例急性胰腺炎合并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丁小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