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7
芜湖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18.(13分)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写化学式)(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3)烧碱、纯碱均可吸收CO2,当含0.1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
按吸收CO2由少到多的顺序,四种固体组成的化学式分别是:,,,。
18.(1)Na2CO3(2)H+ +OH-===H2O ,2H+ +CO32-===H2O +CO2↑(3)①NaOH,Na2CO3②Na2CO3③Na2CO3,NaHCO3④ NaHCO3皖南八校2013届高三9月第一次联考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类成溶液、胶体和浊液B.25℃,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还与反应途径有关D.二次电池放电时作负极的电极在充电时与外电源负极相连皖南八校2013届高三9月第一次联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常温下可用铁罐槽车运输浓硫酸皖南八校2013届高三9月第一次联考4、下列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SO2与H2O反应B.Al与NaOH溶液反应C.NO2与H2O反应D.Na2O2与H2O反应屯溪一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宁国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4.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试题汇编第3期6 无机物的综合运用教师【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①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②生活中常用苏打作发酵粉;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④燃煤时参加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⑤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⑥工业上常用硅制造光导纤维A.1个B.2个C.3个D.4个【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以下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实现的是〔〕A.Na2CO 3Na2SiO3B.Al Na[Al(OH)4]C.SiO 2H2SiO3D.C CO2【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和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的标志都是易燃液体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完全相同【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参加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参加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那么X、Y可能是〔〕① C、CO ② AlCl3、Al(OH)3③ Fe、Fe(NO3)2 ④NaOH、Na2CO3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以下图转化关系(生成物和反条件略去)。
以下推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那么A可能是铁B.假设D是一种强碱,那么A、B、C均可与X反生成DC.假设D为NaCl,且A可与C反生成B,那么E可能是CO2D.假设D是一种强酸,那么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生成B或C【高三期中】类比(比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
无机物的综合运用【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①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②生活中常用苏打作发酵粉;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④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⑤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⑥工业上常用硅制造光导纤维A.1个B.2个C.3个D.4个【福建省三明九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a2CO3Na2SiO3B.Al Na[Al(OH)4]C.SiO2H2SiO3D.C CO2【福建省三明九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的标志都是易燃液体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完全相同【福建省三明九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福建省三明九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 可能是()① C、CO ② AlCl3、Al(OH)3③ Fe、Fe(NO3)2 ④NaOH、Na2CO3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七年级上册专题六综合运用【考点提示】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考点主要针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跨学科语文学习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观点提炼、阐述与表达和口语交际等能力而设计,具体考点有知识积累、活动筹划、组织、总结、合作沟通能力及与其他考点诸如文章修改、实用文题写作、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融合等。
考察题型一般为填空题、理解表达或材料探究题、看图探究题、活动组织题、口语交际题等。
近几年的综合性学习考察常常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重大事件。
【典例分析】例一:〔·安徽中考〕4.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
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封信奉劝他。
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那么可以作为奉劝的材料?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志当存高远。
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乔万尼奥罗)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用来奉劝李松同学的三那么名言警句是。
(只填序号)8月5日上午给小组同学作“书信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而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外旅游,他给好友王刚发了一条短信:“〞假设你是王刚,请写一张请假条,代张强向刘(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下面是信的局部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
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
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①画线句[A]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 。
(不得改变原意)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解析】此题即考察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水平。
2019年高考化学 考纲揭秘 专题06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铜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二、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1.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2.硅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3.氯和其他卤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4.氧、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5.氮的循环
已知X、Y、Z、W均为四种常见物质,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W均为含有同种元素的化合物
B.若X能与Y反应,则X、Y一定是H2S和SO2
C.Z W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在W的稀溶液滴入石蕊试剂都显红色
【参考答案】D
茶水墨水互换
玻璃棒的两端分别蘸有绿矾粉末和草酸晶体粉末,用蘸有绿矾粉末的一端在棕黄色的茶水中搅动一下,茶水立刻变成了蓝墨水;再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蓝墨水里搅动一下,就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
因为茶水里含有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Fe2+后生成不稳定的单宁酸亚铁,其迅速被氧化成蓝黑色的单宁酸铁的络合物;而草酸具有还原性,可将Fe3+还原成Fe2+,因此又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
常见无机物的用途Cl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都需要用到氯气。
ClO2:二氧化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用于一般的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
Br2: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
AgBr: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是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I2: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含碘食品的生产也需要碘元素。
AgI: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Na2O2:过氧化钠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Na:钠除了可用来制取一些钠的化合物外,还可用于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
Na、K: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Na2CO3: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因而被称为“纯碱”。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NaHCO3: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Mg:镁能与铜、铝、锡、锰、钛等形成许多合金,镁合金的密度较小,但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
由于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MgO: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FeCl3: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FeCl3、FeSO4:氯化铁、硫酸亚铁是优良的净水剂。
(说明:Fe2+、Fe2+可水解生成胶体)Fe2O3:氧化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
Fe:磁性材料大多数是含铁的化合物。
人体中的铁元素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内,血红蛋白起着运输氧气、二氧化碳的作用。
铁的化合物还在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无机化学原理的应用
无机化学原理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应用:
1. 催化剂:无机化合物常被用作催化剂,用于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贵金属催化剂如铂和钯可用于车尾废气净化中的催化转化反应;氧化钛催化剂可用于水处理中的光催化氧化反应。
2. 电池与储能技术:无机化合物在电池和储能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往往是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锰酸锂等;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剂常使用贵金属或其化合物。
3. 光电材料:无机化合物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无机荧光材料常用于发光二极管(LED)、荧光显示屏等的制备;半导体材料如硅和镓砷化镓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
4. 金属材料:无机化合物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贵金属化合物常用于合金制备中的合金改性和提高性能的目的;无机盐类常用于金属的电镀和防腐处理。
5. 催化剂:无机化合物常用作催化剂,用于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铂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氧化钛催化剂可用于水处理。
6. 药物和医学应用:无机化合物在药物研究和医学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铂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抗癌药物;放射性核素如锝和铊常用于医学成像技术。
以上只是无机化学原理应用的一部分示例,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并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机化学的综合运用[考纲要求] 常见金属元素(如Na 、Al 、Fe 、Cu 等)与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 、C 、N 、O 、Si 、S 、Cl 等)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点一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1.直线型转化关系 A ――→XB ――→XC (1)X 为O 2Na ―→Na 2O ―→Na 2O 2N 2―→NO ―→NO 2或NH 3―→NO ―→NO 2 S ―→SO 2―→SO 3或H 2S ―→SO 2―→SO 3 C ―→CO ―→CO 2或CH 4―→CO ―→CO 2 醇―→醛―→羧酸 (2)X 为CO 2NaOH ――→CO 2Na 2CO 3――→CO 2NaHCO 3 (3)X 为强酸,如HClNaAlO 2――→HClAl(OH)3――→HClAlCl 3 Na 2CO 3――→HClNaHCO 3――→HClCO 2 (4)X 为强碱,如NaOH AlCl 3――→NaOHAl(OH)3――→NaOHNaAlO 2 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 2O(或H +)―→H 2,2Mg +CO 2=====点燃2MgO +C 。
(3)非金属―→非金属:2F 2+2H 2O===4HF +O 2,2C +SiO 2=====高温Si +2CO ↑,C +H 2O(g)=====高温CO +H 2,X 2+H 2S===2HX +S ↓。
(4)非金属―→金属,用H 2、C 冶炼金属。
通过反应形式梳理化学反应,培养归纳、整理的能力。
5.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 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全国卷“无机知识综合运用(无机题)”考点的分析及建议内容目录:一、全国卷“无机知识综合运用(无机题)”考点的试题 (1)二、全国卷“无机知识综合运用(无机题)”考点的考查特点 (10)三、全国卷“无机知识综合运用(无机题)”考点的一轮复习目标定位建议 (13)四、全国卷“无机知识综合运用(无机题)”考点的一轮复习案例参考或素材参考 (13)一、全国卷“无机知识综合运用(无机题)”考点的试题2010年26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
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E 、G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阴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1)SO2H2SO4Cu2O(2)粗铜精铜CuSO4溶液(3)Cu+2H2SO4(浓) CuSO4+SO2↑+2H2O(4)k=23.8 L·mol-1减小降低减小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 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 ap Cu(OH)2]=2.2×10-20)。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无机物的综合运用【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其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和含n mol HCl和n mol NaOH 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一定是NaOH溶液的多B.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足量CO2气体,再通入足量NH3,会析出NaHCO3晶体C.使用一定的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CO2和N2D.将一定质量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铝的质量分数越小,放出的H2越多【答案】C【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其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熔沸点逐渐升高,B.分别在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能鉴别这两种物质C.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溶液褪色。
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O4溶液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①③④⑤B.只有①④C.只有③④⑤D.只有②③【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相互反应。
无论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Ca(HCO3)2溶液与Ca(OH)2溶液B.AlCl3溶液与NaOH溶液C.KAlO2溶液与KHSO4溶液D.2%的硝酸银溶液和2%的氨水【余姚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进行②的操作需用到坩埚、坩埚钳、玻璃棒、酒精灯B.步骤⑥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H2C.步骤⑤应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D.上述工艺流程中的反应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余姚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分散系种类的关系:B.常温下溶液的pH 其酸碱性的关系:C .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D.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的关系:【余姚三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无机物的综合运用1.【安徽省阜阳一中模拟】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①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②生活中常用苏打作发酵粉;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④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⑤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⑥工业上常用硅制造光导纤维A.1个B.2个C.3个D.4个2.【福建省三明九中模拟】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a2CO3Na2SiO3B.Al Na[Al(OH)4]C.SiO2H2SiO3D.C CO23.【福建省三明九中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的标志都是易燃液体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完全相同4.【福建省三明九中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5.【福建省三明九中模拟】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① C、CO ② AlCl3、Al(OH)3③ Fe、Fe(NO3)2 ④NaOH、Na2CO3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6.【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模拟】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7.【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模拟】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
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
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B.CaC2能水解:CaC2+2H2O= 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 =4A1(OH)3+3CH4↑C.O2与Cu加热生成CuO,则S与Cu加热生成CuS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模拟】如图所示,6个编号分别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高温下氨能还原氧化铁):a. Alb.Fe2O3c.NaOH溶液d. HI溶液e.NH3f.Cl2图中⑤表示的物质是( )A.a或b B.c C.d D.e或f9.【福建省三明九中模拟】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
则甲和X不可能是()A.甲为C和X为O2B.甲为SO2和X为NaOH溶液C.甲为Fe和X为Cl2D.甲为AlCl3溶液和X为NaOH溶液10.【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模拟】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和NO B.可能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11.【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模拟】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1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模拟】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为单质,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若丙既具有漂白性又具有氧化性,则丁可能是Cl2B.若甲是某种金属,则丁可能是盐酸,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C.若甲是某种非金属,且甲和丙反应可以生成乙,则丁可能是FeD.若甲是某种非金属,则丙可能是一种用于制备防火材料的物质铁反应化合价不可能提高,则丁不可能是Fe。
D项若甲是硅,乙是二氧化硅,则丙是硅酸钠,可以。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无机化合物的转化及推断。
1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模拟】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W是强氧化性的单质,则X可能是金属铝B.若W是氢氧化钠,则X水溶液为酸性C.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D.若W是氧气,则X、Z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414.【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B.Na和Cs属于第IA族元素,Cs失去电子能力比Na强C.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反应生成碱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15.【天津市新华中学模拟】KHSO、BaCl、Na2CO、FeSO和氯水五种溶液,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X一定为KHSOB.Y一定为Na COC.Z可能是氯水D.M、N必定各为BaCl、FeSO中的一种16.【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模拟】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其奇妙作用也使其成为“明星分子”。
如制HNO3肥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
其工业主要来源可能是()A.Cu+HNO3→B.N2+O2→C.NH3+O2→D.NO2+H2O→17.【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模拟】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E中一定都含有甲元素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18.【甘肃省甘谷一中模拟】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①C、CO ②Al Cl3、Al(OH)3③N2、NO ④S、SO2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19.【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模拟】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C.常温下干燥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0.【甘肃省甘谷一中模拟】向100mL pH=0的硫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投入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
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02mol B.0.08mol C.0.10mol D.0.16mol21.【甘肃省甘谷一中模拟】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
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A.35g B.30g C.20g D.15g22.【河南省信阳高中模拟】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盐A一定是FeBr3 B.浅黄色沉淀B是AgBrC.滤液C中一定含Fe3+ D.D溶液中有Fe(SCN)323.【甘肃省甘谷一中模拟】(10分)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B为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常温下,若A为气态单质,C为非金属氧化物,A、C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相对分子质量E>D,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D中阴离子所用试剂为:。
(2)若A为短周期的金属单质,D为气态单质,C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时,该反应都能进行。
写出C溶液呈强碱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A、C均为化合物,E为白色沉淀,C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E可能的物质的化学式(写两种):,。
24.【福建省四地六校模拟】(13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⑴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处理C物质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该化学品中的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
⑵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 _____。
写④反应离子方程式。
⑷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
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5.【河南省信阳高中模拟】(14分)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为气态单质,F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周期族请写出C的电子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
(3)D+E→B的反应中,n(被氧化的物质):n(被还原的物质)= 。
(4)G+J→M的离子方程式是。
写出C+F→G的离子方程式是。
(5)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6.【辽宁省沈阳二中模拟】(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C、E、G为非金属单质,其中A、G常温常压下为气态,E遇淀粉变蓝,K是一种食盐中常用的添加剂,L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I为淡黄色固体,J的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B、I代表的物质化学式分别为、(2)写出反应①②的离子方程式:①②(3)选出实验室保存C单质的注意事项 (A.无色瓶 B.棕色瓶 C.橡胶塞 D.玻璃塞),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什么特殊保存方法:(4)已知A、C、E均能与G反应,按其反应条件要求由高到低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5)A与H溶液反应,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7.【辽宁朝阳柳城高级中学模拟】(11分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