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的结构及尿囊腔接毒
- 格式:ppt
- 大小:7.87 MB
- 文档页数:14
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目的要求掌握鸡胚培养病毒的接毒和收毒方法,明确鸡胚培养病毒的应用。
仪器及材料受精卵、恒温箱、照蛋器、接种箱、蛋架、一次性注射器(1~5ml)、中号镊子、眼科剪和镊子、毛细吸管、橡皮乳头、灭菌平皿、试管、吸管、酒精灯、试管架、胶布、蜡、锥子、锉、煮沸消毒器、消毒剂(5%碘酊棉、75%酒精棉、5%石炭酸或3%来苏儿)、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
方法与步骤(尿囊接种为例)1.选择9~12日龄的健康鸡胚,最好是SPF鸡胚。
为便于照蛋观察,以来航鸡蛋或其他白壳蛋为好。
选好后用孵化箱孵化,要注意温度、湿度和翻蛋。
孵化最低温度为36℃,一般为37.5℃,相对湿度为60%。
每日最少翻蛋3次。
健康鸡胚:照蛋时可见清晰的气室、血管及鸡胚的活动。
2.病毒材料的处理怀疑污染细菌的液体材料:加抗生素(青霉素1000IU和链霉素1000μg/ml)置室温1h或4℃冰箱12~24h→高速离心,取上清液→细菌滤器滤过除菌若用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则无菌操作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100倍。
3.照蛋以铅笔划出气室、胚胎位置及接种的位置,标明胚龄及日期气室朝上立于蛋架上。
4.消毒先碘酊后酒精,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消毒5.打孔用灭菌小锥子在在气室中心或远离胚胎侧气室边缘,避开大血管进行打孔,孔径以1ml注射器针头容量刺入为宜。
6.注入病毒材料用一次性1ml注射器吸取新城疫病毒液垂直或稍斜插入气室,刺入尿囊,向尿囊腔内注入0.1~0.3ml。
7.封孔并继续孵化注射后,用熔化的石蜡封孔,置温箱中直立孵化3~7d。
孵化期间,每6h照蛋一次,观察胚胎存活情况。
弃去接种后24h内死亡的鸡胚,24h以后死亡的鸡胚应置0~4℃冰箱中冷藏4h或过夜(气室朝上直立),一定时间内不能致死的鸡胚也放冰箱冻死。
8.收毒收毒原则:(1)先冷藏再收毒。
(2)接种什么部位,收集什么部位。
(3)固液分开收集。
(4)无菌收集。
(5)冷冻保存。
收毒方法:无菌操作轻轻敲打并揭去气室顶部蛋壳及壳膜,用灭菌镊子夹起并撕开或剪开气室中央的绒毛尿囊膜,然后用灭菌吸管从破口处吸取尿囊液,注入灭菌青霉素瓶或试管内。
流感病毒鸡胚接种材料:9-11龄鸡胚、孵蛋箱、照蛋器、开卵钻、石蜡、注射器、碘酒、70%酒精、镊子、二级生物安全柜等。
方法:1 照蛋:⑴避开鸡胚及主动脉,找寻两血管间隙划线(最佳点)⑵划线在血管之间⑶标记蛋时不要太靠近气室处,因后面去壳时可能敲掉,导致标记不见2 开孔:⑴开孔前先用75%酒精擦一下,由下而上或由上至下一遍即可,不可反复擦⑵开孔勿太大(太大不易封住,且易染菌)3 注射:⑴针头45度斜插入孔中,至针头尾部到达蛋壳⑵注射后不要用力过大,抽出时不要过快⑶一针插入鸡胚,不要在里面搅拌注:⑴握病毒管时不要握底部,易使病毒失活,融化时最好冰上融化,或流水冲洗⑵吸取液体时先混匀尿囊腔接种:照检后画出气室边界和胎位,在胚胎面与气室交界处边缘约1mm处并避开血管做一标记,此即为注射点。
在点及周围用75%酒精消毒,并用钻蛋机钻开一个约2mm长小口,勿损伤壳膜。
用注射器注入流感病毒0.1-0.2ml,然后用石蜡溶化封口,置33-35度孵箱培养。
每日照检鸡胚一次,于接种后24h 内死亡者为非特异性死亡应弃去。
甲型流感一般培养44-48h收获,而乙型流感病毒培养72h后进行收获。
如病毒用冷冻干燥标本进行传代,无论甲型还是乙型均培养72h后才进行收获收获前鸡胚须置4度冰箱6h或过夜,但不能置时间过长,过长会引起散黄。
如急于收获亦可置-20度冰箱1h左右,但不能过长,过长会引起鸡胚结冰,再融化时卵黄膜就破碎,卵黄就流出。
预冷的目的是:将鸡胚冻死使血液凝固,避免收获时流出红细胞并同尿液或羊水里的病毒发生凝集,造成病毒滴度下降。
收获时,用75%酒精消毒气室部卵壳,用消毒镊子轻轻敲碎气室部卵壳并取走之,再用另一无菌镊子撕去气室部壳膜,然后用无菌吸管通过绒毛尿囊膜进入尿囊腔,吸取尿囊液,置试管内4度或低温保存待用。
P3规范:⑴做有毒物需穿两件衣,⑵物从物流走,人从人流过,⑶所有沾毒东西都装2层塑料袋,密封,灭菌。
第一节鸡胚接种一、鸡胚的结构鸡胚是正在发育的活的机体,组织分化程度低,细胞代谢旺盛,适于许多人类和动物病毒的生长增殖,是常用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之一(衣原体、立克次体的分离亦用鸡胚)。
目前,鸡胚在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痘病毒、疱疹病毒及脑炎病毒,尤其在禽类病毒的研究上应用较多。
可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抗原和疫苗制备,以及病毒性质的研究等。
虽然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病毒已不再用鸡胚来分离培养,但对某些病毒来说,鸡胚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培养手段。
鸡胚培养的优点是,来源充足,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或条件,易感病毒谱较广,对接种的病毒不产生抗体等。
当然,鸡胚培养也有其缺点,即除痘斑和鸡胚死亡是特异性感染指征外,多需用第二试验系统来测定病毒存在与否;非SPF鸡胚,亦可能含有对某些家禽病毒的母源抗体,甚至还可能带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霉形体、鸡白血病等病毒。
因此,用鸡胚分离培养病毒时,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原则上应使用非免疫蛋来孵鸡胚,最好用SPF鸡胚。
一般说来,孵育至8-14天的鸡胚最有利于病毒的生长,因为此阶段鸡胚发育日趋完善,各种脏器均已形成,已能经受接种物的适当刺激,同时胚胎细胞幼嫩,骨胳不健全,还未长出羽毛,很利于病毒在胚胎中增殖,同时也有利于收获高滴度的病毒,14天以后,胚胎骨骼硬化,胚皮表面羽毛渐生,已不便感染病毒,特别是已不利于收获病毒材料。
在操作鸡胚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孵育至21天左右,羊水和尿囊液已全部被胚胎吸收,一部分卵黄陷入胚胎腹部,另一部分则仍留在体外,胚胎已发育成小鸡,破壳而出。
鸡胚的基本结构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鸡胚的最外层为石灰质的卵壳,上有气孔供气体交换,卵壳之下为壳膜,很易与卵壳分离,其功能是使气体分子与胚胎内的液体分子在内外进行交换,因此在孵育时需要有一定的湿度和空气。
如果湿度太低,鸡胚就容易脱水、引起鸡胚死亡。
气流不通,鸡胚缺氧,同样会造成鸡胚死亡。
鸡胚的钝头(俗称“大头”),是气室,其功能是呼吸和调节胚内压力。
病毒接种1.选胚:首先,在照蛋间挑选出血管模糊,没有生命迹象的鸡胚。
2.标记注射点:接着用记号笔在气室上方约1mm处画线,在线的下方挑选注射点,在挑选注射点时应注意避开主血管,避开鸡头。
3.打孔:打孔前先用碘酊在气室部位消毒,用打孔器在气室线上方打孔。
注意:孔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封蜡不完全,甚至将蜡油流进鸡胚内部。
4.注射病毒:用注射枪向每个鸡蛋孔内注射0.2ml病毒稀释液,注射时针头朝向注射点方向,每次注射停留4~6s。
5.封蜡:注射完毕,用镊子夹取酒精棉沾上蜡油,进行鸡胚封蜡。
6.培养:将封蜡完成的鸡胚放入孵化箱中培养。
孵化箱温度设置33~35℃,湿度50%~70%,甲型流感病毒培养48~52小时,乙型流感病毒培养66~72小时。
需准备的仪器试剂:手电筒,记号笔,碘酊,棉签,量筒(稀释),酒精灯,废液瓶,打孔器,三脚架,蜡块,连续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移液枪,移液枪枪头,镊子,纱布,打火机,蓝盖瓶。
注意事项:(1)、前一天将病毒原液拿至4℃冷库;(2)、前一天准备好需要灭菌消毒的物品,高温高压灭菌,烘干;确定好参加实验人数,准备好无菌服;(3)、接种当天早上将接种所需生物安全柜开紫外杀菌;收获尿囊液1.鸡胚消毒:将培养好的鸡胚放入4℃冷库进行冷胚6h以上;首先,用0.1%的新洁而灭溶液将鸡胚进行消毒,每次消毒1~2分钟。
接着,在鸡胚的气室用碘酊消毒。
2.烙蛋:将经过消毒处理的鸡胚在烙蛋器上进行烙蛋。
3.收获:先用小镊子将壳膜撕破扒出气室,再用大镊子压住鸡头,同时用5ml移液枪吸取尿囊液。
收获的尿囊液应是澄清、微黄状。
4.保存:将收获的尿囊液放至6℃冷库保存。
需准备的仪器试剂:新洁而灭溶液,碘酊,棉签,烙蛋器,废液瓶,镊子,5ml移液枪,5ml移液枪枪头,蓝盖瓶(数量由病毒原液体积决定)。
注意事项:(1)、前一天准备好需要灭菌消毒的物品,高温高压灭菌,烘干;确定好参加实验人数,准备好无菌服;(2)、收获当天早上将收获所需生物安全柜开紫外杀菌;血凝滴度试验1.稀释病毒液:取一块洁净的“96”孔血凝板,横向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