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二中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的多样性》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2)【学习目标】1.了解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能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从原理上解释钟乳石、溶洞的形成,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木炭燃烧过程的有关反应。
3.了解碳单质、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的性质及转化关系。
4.通过了解CO2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知识回顾】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验室制取CO2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写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所发生化学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尝试用图表的形式分析和概括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结合课本的活动·探究,完成下列表格,体验溶洞的形成过程。
3.结合课本交流·研讨,分析在炼铁过程中发生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问题探究】探究活动:CO2与碱溶液的反应1.若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如何用图像来表示沉淀的变化关系?2.结合上面的有关内容思考:如何用50ml 1mol/L NaOH溶液与CO2制备纯净的Na2CO3溶液?3.往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M。
通入CO2的体积V(CO2)/mL(标准状况下,下同)与M的质量W/g的关系如图。
(1)A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通入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2)C点时,白色固体M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通入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推算B点时M的组成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及通入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4.向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 >7。
第1节碳的多样性1 碳单质的多样性1.同素异形体(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氧:氧气、臭氧(O3)。
【领悟·整合】由于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构成,所以同素异形体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组成同素异形体各种单质的原子间连接的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因此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别。
2.金刚石、石墨、C60(1)结构①金刚石:每个碳原子与另外4个碳原子以一种较强的相互作用相连接,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伸展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②石墨: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
在同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碳原子位于正六边形的顶点上),一个个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每一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
在同一层内,相邻的碳原子以较强的相互作用相结合,但层与层之间以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相结合。
③C60: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像足球,由12个正五边形和20个正六边形组成。
分子内部,碳原子间以较强的相互作用结合,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2)性质【知识·链接】①昂贵的实验: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
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
②碳-60家族:这一类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 n,n为28到540之间的整数值,有C50、C60、C70、C84、C240等,科学家预言C540有可能实现室温超导;也有设想将某些药物置入C60球体空腔内,成为缓释型的药物。
碳-60家族已经广泛地影响到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及医药科学各领域。
③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可分单层及多层的碳纳米管,它是由单层或多层同心轴石墨层卷曲而成的中空碳管。
碳纳米管非常微小,5万个并排起来才有人的一根头发丝宽。
第1节碳的多样性考点一|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2)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3).2.碳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点燃a.可燃性:2CO+O2CO;22高温b.还原性:与FeO反应FeO +3CO=====2Fe+3CO。
22332(2)二氧化碳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③实验室制取原理:CaCO+2HCl===CaCl+CO↑+HO。
2232④用途: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应用体验]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 )(2)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3)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
( ) 2(4)通过灼热CuO除去H中的CO。
(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氧化物一定为CO。
( ) 2(6)将CO通入NaOH溶液中,一定得到NaCO。
2(5)( ) 322(7)用CO鉴别Na[Al(OH)]溶液和CHCOONa溶液。
( ) 342(8)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CO气体。
( ) 2答案:(1)× (2)√ (3)× (4)× (5)× (6)× (7)√ (8)×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CO(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CO(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2课时学案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洞的形成过程(2)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二、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①高炉炼铁高炉炼铁的进程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原料是、,但实际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
相关反应为:a、一氧化碳的生成:C + O2 CO2、。
b、氧化铁的还原:。
②木炭燃烧在木炭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着碳单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a、C→CO:。
b、C→CO2:。
c、CO→CO2:。
d、CO2→CO:。
③水垢的形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自来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在壶底积聚便形成了水垢。
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间的转化1828年,德国化学家用无机物合成出有机化合物,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界限。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练习]点燃2O2C第1页共2页1、(1)若CO2混有CO,除去的方法是;(2)若CO2混有HCl,要得到纯净的CO2,其方法是;(3)若CO混有CO2,除去的方法是。
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形式。
导学过程: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
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1、金刚石: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2、石墨:色、质,导电性,常用作:3、C60足球烯足球烯是:色固体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天然气:大理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锌矿:菱镁矿:菱铁矿:苏打:小苏打:课堂达标: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式量是720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A.Cl2B.SO2C.H2SD.CO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A.1∶3B.7∶33C.33∶7D.3∶1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A.①③④⑤⑥B.①和⑥C.只有①D.只有⑥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
2、知道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认识Na2CO3和NaHCO3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其性质差异。
4、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性质,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
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1.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是:。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等。
在石墨中,碳原子呈排列,每一层上的碳原子以强的相互作用形成结构。
在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以强的相互作用连接,形成结构。
C60分子形似足球,碳原子位于球的表面,呈排列。
不同,决定着碳的各种单质有着不同的性质。
2.含碳化合物可分为和。
含碳无机物中有两种重要的氧化物CO和CO2。
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由于人类活动经由多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使CO2的含量猛增,从而导致效应。
碳的另一氧化物CO在工业上常用做还原剂,高炉炼铁中CO还原Fe2O3的反应方程式:;含碳有机物也可以无机物为原料来合成,1828年,德国化学家用无机物NH4CNO合成出有机物(填化学式)。
3.Na2CO3俗称,是色体,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NaHCO3俗称,也是色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Na2CO3分别与盐酸、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HCO3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常用的方法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2CO3和NaHCO3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Na2CO3:①②;Na2CO3→NaHCO3:。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钟乳石、石笋的成因:①②。
6.我们使用的自来水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钙,因此水壶内壁常含有水垢。
写出形成水垢的主要化学方程式,用食醋浸泡,再用水清洗可除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碳单质和化合物预习学案(1课时)教师寄语: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教学目标:1、了解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2、了解同素异形体的含义3、初步了解金刚石、C60、石墨的结构4、掌握Na2CO3和NaHCCh的主要性质【课前自修】1、同素异形体O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2、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有碳元素构成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⑴碳元素组成的这些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不同?⑵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质之间属于同素异形体的关系?3、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碳的常见化合价碳的氧化物有碳酸盐矿石有和等4、碳酸钠俗称或是白色固体,广泛应用于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 也是白色固体,是的主要成分之一。
5、写出下列方程式(1) Na2CO3 +HC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CaCO3 + HC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NaHCO3+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NaHCO3+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⑴如何鉴别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⑵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课堂导学课前检测:写出下列方程式⑴ Na2CO3 +HC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CaCO3 + HC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NaHCO3+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NaHCO3+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1]预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哪些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用品: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石灰水、、CaC12溶液、NaOH溶液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例)碳酸钠(NazCOa) 碳酸氢钠(NaHCOa) 物性溶解度:S(Na2C03) S(NaHCO3)与向溶液中滴加现象现象方程式方程式向盐酸中滴加现象现象方程式方程式与NaOH反应与 Ca(0H)z 反应NaHCOa足量NaHC03不足量与氯化钙反应热稳定性互相转化主要用途[思考•练习]⑴如何区别已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是碳酸钠还是稀盐酸⑵将50mL2mol/L的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80mL2mol/L的稀盐酸中和将80mL2mol/L的稀盐酸逐滴滴入50mL2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CO2一样多吗?为什么?⑶如何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除杂试剂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溶液(NaHC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03溶液(NazCO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zCOa 固体(NaHCO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何现象发生?请分析原因[问题探究2] Na2CO3和NaHCO3之间可以怎样相互转化?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 > NaHCO3[问题探究3]1、如何鉴别一瓶无色溶液是Na2CO3还是NaHCO3溶液?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证明NaHCO3与碱发生了反应?当堂检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有相同的元素组成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单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不是化学变化B、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C60的摩尔质量是7 2 0 D、C60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3、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B、溶于水后滴加氯化袱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的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4、跟Na、Na2O, Na2O2^ 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A 水B二氧化碳C硫酸液D氢氧化钙溶液5、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采用的方法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为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教学案鲁科版第一节碳的多样性考纲点击1.了解碳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碳的同素异形体(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名称石墨金刚石C60颜色、状态深灰色、片状固体无色、晶体灰黑色、固体熔、沸点很______ 很高很______硬度较______ 很______ 较小导电性导电________ ________化学性质相似用途电极、铅笔芯、润滑剂钻探机钻头、刻刀等应用于材料科学性质;但由于组成同素异形体各种单质的原子间连接的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因此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别。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2.碳的化学性质C—⎪⎪⎪⎪⎪⎪⎪ ――→O 212C +O 2不足=====点燃2CO ,2C +O 2足量=====点燃CO 2――→CuO C +2CuO=====高温2Cu +CO 2↑――→H 2O 制水煤气――→CO 2归中反应――→SiO 2制粗硅――→浓HNO 3――→浓H 2SO 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即时训练1(2012重庆理综部分)(1)碳与短周期元素Q 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 为非极性分子。
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Q 是________,R 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Na 还原CCl 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 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________。
即时训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单质只有石墨和金刚石B .金刚石与C 60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相差无几,化学性质相似C .CO 2和CO 都是碳的氧化物,也都是酸性氧化物D .等物质的量的Na 2CO 3和NaHCO 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CO 2相等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CO 用于冶金工业(如Fe 2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主备:审核:[课标要求]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知识梳理】一、碳单质的多样性名称石墨金刚石 C60 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结构碳原子呈碳原子之间以强的相形似足球,碳原子位排列,每一层上的碳原子以强的相互作用连接,形成于球的表面,呈互作用形成结构结构排列小结: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3、碳的各种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较。
高温下,体现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碳元素广泛存在于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中。
无机物中的多种碳酸盐矿石,如:大理石方解石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以下同)以及CO2等均含碳元素;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等均含碳元素。
1、氧化物化学式 CO CO2 物理性质分子结构氧化物类型化学性质制法相互转化 2、盐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色态白色粉末,Na2CO3?10H2O是白色晶体水溶性二者都溶于水,Na2CO3比NaHCO3 溶于水稳定性与酸的反应碱与NaOH 液反应 Ca(OH)2 反应盐溶与CaCl2 液反应 Al2(SO4)3 反应主要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溶液都显性,因此被用做食用碱相互转化正盐(Na2CO3)酸式盐(NaHCO3)三、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高炉炼铁CO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_________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2、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垢的形成(主要成分为CaCO3):①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家庭中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碳的单质、氧化物、盐的性质,能够用性质分析生产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学会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构建“碳三角”. 3.激情投入,体会含碳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65-69页,勾划重要知识,了解含碳物质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规范完成预习案,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 活动·探究”栏目,明确溶洞的模拟实验内容,大胆预测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3.C 层规范完成预习案并掌握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AB 层在掌握预习案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案和针对训练。
标有★的训练题目C 层不做。
预 习 案1. 回顾初中知识,碳、CO 、CO 2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出来。
2、碳在自然界中的转化阅读课本P65-P66,用物质化学式(或名称)表示出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我的疑问】对课本预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预习自测】1.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主要是( ) A .CO 2+2NaOH===Na 2CO 3+H 2O B .CaCO 3+CO 2+H 2O===Ca(HCO 3)2C .6CO 2+6H 2O 6O 2+C 6H 12O 6(葡萄糖)D .CO 2+C△探 究 案探究点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光叶绿体(育人立意:通过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方法导引】根据所学知识:NaHCO3与Na2CO3的相互转化,阅读课本P66-67活动·探究,讨论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
【实验探究】现用以下试剂:石灰水导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设计模拟“溶洞”形成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拓展应用】1. 自来水往往含有碳酸氢钙,因此水壶、热水管道内壁常常积有水垢,由此推断水垢的成分中一定含有哪种物质?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2. 试用化学原理解释“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
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性质,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
2 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预习: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含碳化合物可分为和。
含碳无机物中有两种重要的氧化物CO和CO2。
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由于人类活动经由多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使CO2的含量猛增,从而导致效应。
2.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方案与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继续向上述悬浊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将所得上述溶液小心地加热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自然界溶洞中美妙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的形成,都与这种转化密切相关。
3.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高炉炼铁原料:、、还原剂CO生成的方程式为:、。
CO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2)木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①、②、③、④。
(3)水垢的形成我们使用的自来水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钙,因此水壶内壁常含有水垢。
写出形成水垢的主要化学方程式,用食醋浸泡,再用水清洗可除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828年,德国化学家用无机物NH4CNO合成出有机物(填化学式)。
4. CO2与NaOH反应产物的确定与计算: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OH +CO2=NaHCO3反应情况生成物<1:2 NaOH过量,只发生反应①,(余NaOH) Na2CO3=1:2 恰好发生反应①Na2CO3①②两个反应均有Na2CO3 、NaHCO3=1:1 恰好发生反应②NaHCO3>1:1 只发生反应②,CO2剩余NaHCO3针对性练习:1.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A .O B .N C .C D .H 2.在①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 ③岩石的风化 ④海水的吸收 ⑤工业上制干冰⑥使熟石灰变石灰石等这些过程中,属于自然界消耗CO 2的主要过程是 ( ) A .仅① B .仅①⑥ C .①②③ D .①③④3.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第三章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认识和的主要性质3、根据生产、生活中实例,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知识再现知识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碳是构成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既有态的碳元素,又有态的碳元素,如。
2、碳的常见主要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3、同素异形体是指,碳元素的同素有、、等,和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4、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化学方程式(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碳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举例: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举例:氧化性Mg CO CO 2、自然界中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像这样含有______的盐称为_______ _,像这样含有__________的盐称为__________。
3、和的性质比较(三)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1)植物通过__________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形成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再转化为淀粉。
(2)空气中的_________有很大一部分被海水吸收,溶于水_________逐渐变为_________。
这些______又与空气中的和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化合物间的转化(1)溶洞的形成过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课时预习学案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⑴自然界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然界中可以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⑴碳在无机物间的转化 ①高炉炼铁高炉炼铁的进程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实际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一氧化碳。
相关反应为: a 、一氧化碳的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
b 、氧化铁的还原: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木炭燃烧在木炭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着碳单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 a 、C→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C→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CO→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CO 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水垢的形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自来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在壶底积聚便形成了水垢。
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O 2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无机物和有机物间的转化:1828年德国化学家用无机物合成出有机物,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间的界限。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两大类;认识Na2CO3与NaHCO3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同素异形体的含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预习教材,填写下表思考:同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由同组成的的几种,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元素的同素有、、等,和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和是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注意:a、同素异形体之间,性质不同,性质相似。
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还是为化学变化呢?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含碳化合物的分类、、、等为无机化合物。
2、Na2CO3和NaHCO3的物理性质比较注意:Na2CO3和NaHCO3虽然都属于类,但它们的溶液都显性,因此被用做。
【活动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方法导引:碳酸钠和碳酸钙都属于碳酸盐,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钠是否具有类似的性质,碳酸氢钠与碳酸钠在组成上有相似之处,碳酸氢钠是否具有与碳酸钠类似的性质呢?试剂及相关仪器:Na2CO3固体、NaHCO3固体、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稀HCl、CaCl2溶液等。
[注意事项]:1、试剂药品的取量;2、缓慢滴加试剂;3、操作正确;4、安全问题;[温馨提示]:小组内注意合作分工总结:Na2CO3和NaHCO3化学性质,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思考1:为什么实验①中NaHCO3溶液与稀HCl反应比Na2CO3溶液与稀HCl反应更剧烈?思考2:如何鉴别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是Na2CO3还是NaHCO3?思考3: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思考4:NaHCO3与NaOH溶液反应,而Na2CO3则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若把NaOH换成Ba(OH)2溶液,情况如何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第1节碳的多样性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知识梳理1.同素异形体(1)定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2)实例: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O2和O3;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红磷和白磷。
2.多种多样的碳单质(1)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单质的结构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石墨:层状结构;C60:足球形分子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很高、硬度很大;石墨:硬度较小、电的良导体用途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刀具,石墨用于制造电极、铅笔芯。
C60可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3.碳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a .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b .还原性:与Fe 2O 3反应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二氧化碳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③用途: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④实验室制取原理: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
[辨易错](1)实验室制备CO 2时,常用大理石与稀硫酸进行反应。
( ) (2)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作为发生装置制CO 2。
( )(3)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CO 2中的HCl 。
( ) (4)金属镁着火时,可以用干冰灭火。
( )[答案] (1)× (2)√ (3)× (4)× 知识应用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的多样性班级__________ 组别姓名【学习目标】 1、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及原理【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完成学案,下课收齐。
下节课修改5分钟,针对错误重点讨论10分钟,后检查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展示教师点拨20分钟,搞好落实。
【基础自学】一、非金属单质——碳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碳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方程式⑴ C + O2——⑵ C + CuO——⑶ C + CO2——⑷ C + SiO2——(工业制粗硅)⑸ C + H2O(g)——(工业制水煤气)【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很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熔点高,有滑腻感,用于制润滑剂;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用于制铅笔芯B.金刚石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刻画玻璃的工具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二、碳的化合物1、碳的氧化物(1)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①CO2 + Ca(OH)2——②CO2 + CaCO3 + H2O—③CO2 + NH3 + NaCl(饱和) + H2O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CO2 + Mg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CO + CuO⑥ CO + Fe2O3 (工业炼铁)【小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 常温下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_______,高温条件下可与_________反应。
(2)CO2的制备①工业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制法:a.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b. 检验有CO2生成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应先通过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d.发生装置属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制备较多CO2时常用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此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2、碳酸盐【合作探究、讨论展示】1、(1)在没有现成的CO 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 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仪器是 _________ (填编号)a b c d e f g h⑵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 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H 2SO 4、浓HNO 3、水、块状纯碱、块状石灰石,比较合理的方案中应选用的药品是 。
2、应用碳酸盐知识完成下列问题:⑴ 请设计实验证明Na 2CO 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 3,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及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广西桂林地区有美丽的溶洞 ,溶洞中有美丽的钟乳石景观,试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写出简要的除杂方法)(1)Na2CO3(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NaCl(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aOH (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1、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
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2、某混合气体可能含H2、CO、CO2、HCl、NH3及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硫酸(无现象);④灼热的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
则对混合气体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CO和H2B.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C.一定有H2、CO2和HCl D.有CO2、NH3和水蒸气3、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1 B. 1 :2 C. 1 :3 D. 1 :44、向含有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HCl 0.20mo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n)正确的是( )5、往含0.2molNaOH 和0.1molBa(OH)2 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L(0℃,1.01×105Pa) 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和通入CO 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都忽略不计) ( )6、某学生拟用50mLNaOH 溶液吸收CO 2气体制备Na 2CO 3溶液。
为了防止通入的CO 2气体过量而生成NaHCO 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取25mL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CO 2气体至不再溶解;②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CO 2气体;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 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⑴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 2CO 3? 。
理由是 ⑵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 装置A 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溶液。
可否使用纯碱代替石灰石?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便于后续实验的煮沸、混合等操作,装NaOH溶液的容器还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⑶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合理吗?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当堂检测】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氧化物(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答案编号10一、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与C60氧气与臭氧分别取少量碳的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然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均变浑浊,则证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2、(1)C + O2 点燃CO2 ⑵ C+CuO高温CO+Cu 或 C+2CuO高温CO2 +2Cu⑶ C + CO2高温2CO ⑷ 2C + SiO2高温2CO↑+ Si⑸ C + H2O(g)高温CO+H2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定条件下可与O2、CuO 、CO2、 SiO2、 H2O发生反应【跟踪练习】1、B二、1、碳的氧化物(1)碳的氧化物的性质①CO2 + Ca(OH)2 ==CaCO3↓+ H2O②CO2 +CaCO3 +H2O== Ca(HCO3)2③CO2 + NH3 + NaCl(饱和)+ H2O == NH4Cl + NaHCO3↓现象: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④CO2 + 2Mg 点燃2MgO+ C现象:镁条在CO2 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粉末,并在集气瓶壁有黑色固体附着⑤CO + CuO 高温Cu + CO2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工业炼铁)小结:变红碱及碱性氧化物、Na2O2还原性铁铜的氧化物 (2)CO2的制备①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 +CO2②实验室制法:a.写出离子方程式:CaCO3 +2H +==Ca 2+ + CO2↑+ H2O 向上排空气法b.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d.启普发生器氢气【跟踪练习】1、(1)a c d e ⑵块状石灰石、浓硝酸、水2、碳酸盐白色粉末状固【跟踪练习】3、⑴取少量饱和Na2CO3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通入足量CO2,若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则证明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32Na+ + CO32-+ CO2 + H2O == 2 NaHCO3↓⑵Ca CO3+ CO2 + H2O== Ca(HCO3)2Ca(HCO3)2== Ca CO3↓+ CO2↑+ H2O⑶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若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牙膏中含有碳酸盐,若不生成气体则牙膏中不含碳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