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第一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6.06 KB
- 文档页数:3
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时总第21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课题:练习2教学内容:练习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教师注意在教学时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提示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第一册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课时目标:
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教学进程: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董兵侠 课时编号:066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董兵侠 课时编号:
066
(1)出示挂图。
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
练习2教学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其由来。
3、熟记成语和两句名言4、写好钢笔字,注意木的字形变化。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
6、学写毛笔字,提高毛笔字的水平。
教学重点: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课前仔细搜寻家乡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教学第一题1、创设情境: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李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写出自己家的住址,从学校出发到自己家的走法。
我们来看看小芳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题。
3、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指名说说。
4、如果你是小芳,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助她说说走法吗?同桌试说。
5、教师强调:要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
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明确要求。
2、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别人明白?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3、交流: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要先写大的,然后写小的,要把自己的住址写具体、明白,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
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数据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
4、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较远,可适当变通,从大家都熟悉的而又离家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
5、学生试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6、全班交流。
7、教师指点:只有平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更好的完成本题。
8、学生再次修改。
三、教学第三题1、教师:很多地名都有许多来历,课前同学们查找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请大家选一个地名谈谈它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2、教师介绍本地一些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3、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找到的资料。
4、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评议。
5、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
四、布置作业介绍家乡的风俗或美丽景色。
Module 2 Unit 2(第一课时)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写出正确的单词1.Summer is o________. It is autumn now.2.The farmers g________ corn last year and they had a good harvest.3.—Do you often help your mother wash the d________ after meals?—Yes, I do.4.Yuan Longping is one of the p________ of farming in the modern world.5.A________ the teachers, Mr Li is the tallest.Ⅱ.根据句意,用lie或lay的适当形式填空6.The village ________ near the river. It's so beautiful.7.My mother ________ on the sofa for about an hour this morning.8.Look! The boy is ________ the table.9.The ducks don't ________ in this cold weather.10.The hen ________ an egg yesterday.Ⅲ.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over, we, among, dish11.Readers is a popular programme ________ Chinese people.1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the movie is ________?13.Can you help me wash the ________ after dinner?14.Last Sunday 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enjoyed ________.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15.当你一醒来就会起床吗?Do you get up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ou wake up?16.昨晚他们在吃饭前做了简短的致辞。
《练习二》教案(15篇)《练习二》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10页练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以及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动眼、动口(观察、比较、探究、评价)能在平面图上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掌握。
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认清事物之间的方向关系。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说一说你知道的八个方位,并指一指2、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同桌互相合作(1人指方向,1人说出来,交换进行。
)二、引入1.看地图,找家乡。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都是中国人,那大家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多少呢?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师:我们住在哪里啊?(指一指)师:谁能具体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师:长城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呢师:判断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先写出八个方向图,再用实际位置对照)2.辨别家乡位置。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我们的家乡吧。
3.辨别学校位置。
师:再看一看我们的学校4.怎样去学校的道路。
师:小军说,我家住在学校的西南面,那小军家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画出小军的家。
师:小红说,我家住在学校的北面,也请同学们画出小红的家。
(此处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练习自己画一画)师:这时啊,小红的好朋友小丁来找到她,小丁要寄信给外婆,可是他不认识路,只有让小红带他去。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走呢?同学们来帮帮他们吧。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第1课时一、选择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不影响地表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1.C 2.D【解析】回归教材知识点,即可判定答案。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5.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B.环节②与地表温度无关C.环节③中的水分含量与海陆分布无关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答案】 3.B 4.D 5.A【解析】第3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第4题,长江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第5题,环节①为地表径流,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
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
读图,回答6~7题。
6.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B.3年C.5年D.7年7.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其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①疏通河道②退耕还林③城市化④林地转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6.B7.C【解析】第6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精品练习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胃液B.氨水C.蔗糖水D.pH约为7.8的鸡蛋清【答案】A【解析】A、胃液主要成分为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正确;B、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C、蔗糖水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错误;D、pH约为7.8的鸡蛋清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故选A。
2、下列日常所见的溶液中呈酸性的是()A.肥皂水B.石灰水C.雪碧D.蔗糖水【答案】C【解析】肥皂水、石灰水、呈碱性;雪碧里溶有二氧化碳呈酸性;蔗糖水呈中性。
3、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
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答案】A【解析】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5、用下列方法能把稀盐酸、蒸馏水、石灰水一次区别开来的是()A.品尝B.闻气味C.滴加酚酞试液D.滴加石蕊试液【答案】D【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
所以只有石蕊可以一次性区分开。
6、分别将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滴入如图所示的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白醋和苹果汁中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B.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石蕊变蓝,酚酞变红C.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D.实验说明指示剂能使酸或碱的溶液改变颜色【答案】D【解析】指示剂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颜色发生改变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盐酸遇石蕊溶液就可以变红B.酚酞溶液可以使稀硫酸变红C.用石蕊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酚酞溶液可以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2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根底过关1、判断以下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1〕、32250x x -+=; 〔2〕、02112=-+x x; 〔3〕、2221x x x -=+; 〔4〕、22(1)3(1)x x +=+; 〔5〕012=+x ; 〔6〕02=++c bx ax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以下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A .x x 2532=-B .2916x x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053122=++-m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m B 、21≤m C 、21=m D 、21≠m 21.如4、果关于x 的方程〔m-3〕27m x --x+3=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 的值为〔 〕A .±3B .3C .-3D .都不对5、方程2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6、方程〔x+3〕〔x+4〕=5,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7、假设一元二次方程()()032822=--++k x k x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和为5,那么k=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c x b x a 整理成一般形式后为0132=--x x ,那么a 的值为9、根据以下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拓展提高1、以下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2310x x+-= B 、25630x y --= C 、220ax x -+= D 、22(1)0a x bx c +++=2、2121003m 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x 的值应为〔 〕 A 、m =2 B 、23m = C 、32m = D 、无法确定 3、关于x 的方程x x mx mx 24122-=-+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0≠mB、2≠m C、2-≠m D、2±≠m 23. 4、假设ax 2-5x+3=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不等式3a+6>0的解集是〔 〕A .a>-2B .a<-2C .a>-2且a ≠0D .a>12 4、假设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1(22=-++-m x xm 的常数项为0,那么m 的值是 5、把以下方程:〔1〕2532+=x x;〔2〕()()42213-+=-x x x ;〔3〕()()643-=-+x x ;〔4〕()()223122+=+-x 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填序号〕 6、关于x 的方程22(1)(1)0m x m x m --++=.〔1〕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Unit 2 My weekLet’s try and let’s talk(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每组中不同类的选项。
( )1. A. art B. English C. have( )2. A. do B. Wednesday C.Thursday( )3. A. grandma B. grandpa C.my( )4. A.young B. teacher C. strict二、单项选择。
( )1. Look _______my picture.A.onB. atC. in( )2. What __ you have on Fridays?A. amB. areC. do( )3.I have a ___ class.A. cookB. cooksC. cooking( )4. I play football my friend.A. withB. forC. to( )5. What do you do on .A.MondaysB. MondayC. Mondaies三、判断下列图片与对话是(T)否(F)相符。
()1.—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I have PE, maths and music.()2.—Who’s your music teacher?—Mr Young.( )3. W hat do you do on Friday?I have a cooking class.()4. —What do you have on Tuesdays? —I hav e maths ,musi c and PE.能力提升四、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
Mike: ?Mum: Today is Monday. ?Mike: We have math, English, P.E., music and Chinese on Monday.Mum: ?Mike: I play football.五、阅读理解。
《溶解度》第一课时精品练习1·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稀溶液 B.降温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C.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 D.投入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仍在改变的溶液【答案】D【解析】A、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错误;B、降温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投入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仍在改变,说明投入溶质的还能继续溶解,所以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2·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
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休析出【答案】B3·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答案】B【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时也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选项说法错误;4·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 t℃时蒸发少量水D.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答案】B【解析】当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这些少量溶质不再溶解;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这些少量溶质溶解,所以B能区分;同理,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故C能区分,t ℃时蒸发少量水,饱和溶液中有少量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故D能区分;当加入一定量的水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都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
练习2(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
【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习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
二、自学指导:师:请同学们默读语文与生活部分思考以下问题:说说“化妆”与“化装”的意思?(5分钟后比谁说得最好!)点后进生说,优等生补充,请尖子生评价。
三、当堂训练:师:请同学们完成书本下面的习题。
要求:1、同桌可以交流讨论。
2、可以借助工具书。
(5分钟后比谁说得最好!)【板书设计】练习2化妆:化装:【课后反思】练习2(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明白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求回报可以使自己是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3、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习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让学生明白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求回报可以使自己是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3、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自学指导(一):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我不期望回报》思考以下问题:“湖水与堤岸、山岭与青草”的关系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说得最好!)点后进生说,优等生补充,请尖子生评价。
老师随机板书。
三、自学指导(二):师:认真默读写好钢笔字内容。
2分钟后开始书写。
1、要求:(1)坐姿端正。
(2)握笔规范。
(3)书写认真、美观。
四、当堂训练:请同学认真大声朗读《我不期望回报》3分钟后检测。
要求:1、声音洪亮。
2、不丢字,不加字。
【板书设计】练习2充实、美丽【教学反思】练习2(第三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地采访。
【教学重难点】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地采访。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第一课时练习一、词汇积累你的姐姐那些朋友我的祖父母她的父/ 母亲他的家庭我的哥哥this(复数)that(复数)is(复数)二、目标语言(介绍他人、辨认人物)她是谁?她是我妹妹。
这是我家人。
这是她姐妹们。
那是我朋友。
那些是我的英语书。
他们是谁?他们是我的祖父母。
那些男孩是谁?他们是我的兄弟。
三、巩固练习用方框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Are these your?2. Her grandparentsin Beijing.3. —Areyour rulers? —No, they aren’t.4. Mike and Frank are my.5. Hi, Kate. are my brother and sister.单项选择( ) 1. —is she? —She is my sister.A. WhatB. WhoC. HowD. Which( ) 2.is an English map.A. It’sB. ThatC. ThoseD. These( ) 3. These are Lucy and Lily. They are my.A. sisterB. friendsC. brothersD. parent ( ) 4. Your are your grandmother and grandfather.A. grandparentsB. parentsC. parentD. grandparent ( ) 5. 当你向外国朋友介绍你妈妈时,你会说:“”。
A. This is my momB. This is my parents.C. Here is my sister.D. These are my mothers.按要求完成句子。
1.This is Mary’s sister. (改为复数)Mary’s .2.Are those your friends?(改为单数)your ?3.He’s Frank’s brother. (改为一般疑问句)he?4.He is my father.(改为一般疑问句)your father?5.Paul is his father and Helen is his mother.(改为同义句)Paul and Helenhis .。
【学习目标】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农具。
1.读词语、认农具,将它们连线,并想一想:这些农具各有什么用途?2 .组内交流:①连线是否正确。
②这些农具各有什么用途?③生活中还有哪些农具。
3.班级汇报。
活动二:了解诗句中的农具。
1.读诗句3遍,回忆诗句的出处,想想诗中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2.组内交流,将原诗、作者写上展板。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1.看图,写出农具名称。
()()()()()()()()2.补充诗句,并写出题目和作者。
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题目《》作者【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2.理解诗文的意思,感受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自悟,理解古诗。
1.朗读古诗,读通顺、读正确,参考后面提示弄懂诗句意思。
2.组内轮读古诗,讨论诗句的意思。
3.汇报展示。
活动二:入情入境,体会诗情。
1.反复吟诵,品读诗文,思考:①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②全诗中最耐人寻味的诗句是哪些?为什么?3活动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1.回忆:在平时阅读中还积累了哪些抒发爱国情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2.组内交流,板书在展板上。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1.默写《夏日绝句》。
,。
,。
2.抒发爱国情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还有很多,写出几句(看谁写得多)。
(谁)的。
(谁)的。
…………【学习目标】1. 写好钢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关注国家、社会的热点问题,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方案】活动一:写好钢笔字。
⒈仔细读帖,观察书写格式,想想哪些字比较难写?有哪些要特别注意?⒉组内交流书写注意点,然后描红。
⒊展示评议。
活动二:口语交际。
⒈回忆:①②③对此你怎么看?⒉⒊汇报展示(比比谁的话题最受大家关注)。
【检测反馈】1.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新闻写一写,注意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并适当发表自己的评论。
Unit 2This is my sister.第一课时Section A(1a~1c)01基础过关Ⅰ.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填写单词。
1.Are those(那些) her brothers?2.That is his family(家庭).3.My father/dad(爸爸) is a Chinese teacher.4.—Who(谁) is he?—He is my good friend.5.—Is he your grandfather/grandpa(爷爷)?—Yes,he is.Ⅱ.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This is(be) my good friend.7.These(this) are keys.8.Are those(that) your sisters?9.Jim and Tom are(be) my brothers.10.These are my grandparents(grandparent).Ⅲ.单项选择。
(C)11.—Is Mary your sister?—Yes.And I am her ________.A.father B.grandfatherC.brother D.mother(B)12.Those ________ my friends and that ________ my brother.A.is;are B.are;is C.is;is D.are;are(D)13.—Are these your sisters?—Yes,________ are.A.these B.those C.it D.they(A)14.Mother,________ is my good friend,Cindy.A.this B.these C.he D.it(D)15.—Is that your ruler?—________.This one is yellow,but my ruler is red.A.Yes,that is B.Yes,it isC.No,this isn't D.No,it isn't02能力提升Ⅳ.短文填空。
外国诗两首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同步达纲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
雾霭:蔚蓝:蒙恩:渺小:茫茫:2.下列不同于其它三项的诗句是()A.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B.桅杆弓着身子在嘎吱作响C.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D.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3.对下面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当的是()A.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设问和拟人)B.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比喻和拟人)C.小小流萤……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拟人和夸张)D.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反问)4.在莱蒙托夫的《帆》中说"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那么,它是什么呢?请你从下面的说明中选出一项。
()A.它只是想远航,寻求自由快乐的天堂。
B.它把航行作为一种快乐,正像现代人所说的不求结果只求过程一样。
C.它对幸福不屑一顾,因为它觉得在海上航行就是一种幸福。
D.它希望风暴的来临,就像革命者盼望战斗的生活一样,表达他们为实现理想而战的决心和信心。
5.《帆》这首诗在构思和表达形式上有何特色?【创新能力训练】(一)萤火虫泰戈尔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1.读了《萤火虫》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2.诗人认为"小小流萤"是"快乐"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快乐的原因。
3.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不论在树林里,也不论是在黑沉沉暮色中,流萤都是”快乐"地展开翅膀,并且把光放射出来。
B.诗人认为流萤是用它自己内在的力量在展开翅膀飞翔,它不依赖别人,更不屈服别人。
备课时间:20150322上课时间:20150324 总课时数21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用部首检字法,学会按起笔的笔画查字典。
2.练习写好坚多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3.朗读并背诵四条成语。
教学重点:加强部首检字法的练习。
教学用具:字典课件
前课堂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自己遇到不会的生字,不理解的字词能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能力。
2.练习写好坚多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3.朗读并背诵四条成语。
二、学习任务
1.我们已经学习了部首查字法,说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2.读“学用字词句”的内容,说一说没法拆开的字怎样找到它的部首?
3.读读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二、评价生成
我今天学会了。
课堂教学
一、交流释疑
1.说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2.读“学用字词句”的内容,说一说没法拆开的字怎样找到它的部首?
3.读读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4.集体交流展示。
二、精讲点拨
(一)谈话导题
1.出示“丰”,像这样没法拆的字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它的部首呢?
2.生自读对话,想一想
3.分角色练读对话,然后互换角色。
4.交流:听了小“老师”的解答,谁知道怎样查“丰”字?
5.生动手查一查,师评议
6.四人小组讨论,遇到不能拆开的字怎样找到它的部首,迅速地查到要查的字?
7.集体讨论
(二)创设情境,练查字典
1.出示“小猴思考图,小猴怎么啦?
2.出示生字:世、义、电、书、我。
过渡:这几个字的部首小猴实在找不着,哪个小朋友愿意教教他?
3.开展争当小猴老师的活动
(1)分小给合作学习,师巡视并参与
(2)指名说讲评,表扬鼓励。
(3)各小组进行比赛
4.小结
(三)学写铅笔字:出示生字卡,“巾、盖、端”
1.学生讨论字的结构物点
2.师板演写字
3.学生临摹描红、练习
4.反馈:师将写的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
(四)学习读读背背
1.根据拼音读一读成语。
2.根据图片分析这些成语是跟什么有关。
3.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背诵。
三、练习巩固
1.用字典查出以下生字
匕斥皿氏尹丙
2.补全词语
()花盛()争()斗()
()彩()纷色色()全
3.试着用这些成语编写一段话。
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色色俱全
板书设计:
练习2
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色色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