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12.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高三数学复习方法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每道题都是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我们只要在变与不变中理清思路、摸清脉络、瞄准方向,在复习教学中做到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相结合,那么我们的数学高考中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我认为,高三的数学教学要做到“三抓”,“一循环”。
一抓基础。
进入高三后的抓基础与高一、高二的抓基础不同,进入高三后,抓基础是为了深化知识点。
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深化、细化、精化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准确理解把握知识点,大力加强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力求重点多强调,难点多讲解,考点多练习,应记的记,该练的练毫不吝惜地删除某些复习资料中的偏题、难题和怪题,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对书本上的题目了如指掌。
在复习中必须切实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以课本的习题为素材,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借助于启发式讲解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基础知识,使学生达到“一见就会,一做就对”。
二抓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主要是为了选拔有学习潜力的新生进入高校深造,因此,高考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解题伴随着计算,如果没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即使有了畅通的解题思路,终究做不对,或不全对。
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解题的速度、准确度才能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抓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精髓,历来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中之重。
“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试题的特点”,尽管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我认为,在复习备考中采取一些措施,对于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
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回顾往年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下面就2009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具体做法和启示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
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高三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各抒己见,然后各位教师进行探讨,对每一个学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
集体备课后,我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
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是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会代数、三角、立几、解析几何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如面对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三、注重“三点”,培养学习习惯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
·中学教学·108浅谈如何做好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重庆市渝北中学 施灿文【摘要】复习阶段,有的同学从思想到行动都放松了许多。
索性就在老师的“驱使”下,不断地朝各个方向前进,自己也没了方向,没了目标。
殊不知,复习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有的同学经过复习,会的知识仍旧会,不会的知识仍旧不会。
这样的复习,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应该清楚自己的实际,抓住自己的实际,搞好复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基础 高考高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高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
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
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
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二、复习一定要注重根本,夯实基础有些同学,尤其在数学方面头脑比较灵活的同学,对基本知识可能不屑一顾。
教学篇誗学业评价寒窗苦读十二载,高考终圆学子梦。
高考是学子求学实现梦想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高考是一场综合性考试,对考生的要求较高。
下面就高考数学考试的应试技巧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根本,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谈应试的技巧。
比如说,认真审题,审题目中的关键字,对数学知识基本概念等不清楚就达不到认真审题的目标,再比如,对赋值法解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学生连最基本的函数值、函数图象都不理解、不认识,赋什么值?对照的标准是什么?都无从谈起。
因此,谈应试技巧,应该是在学生认真备考的复习的前提下,提高成绩的一种方法策略。
二、考前准备工作高考是学生继中考后的又一大型考试,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考生考前必然会紧张焦虑等,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考试效率大打折扣。
因此,考生应该在考前一个月调整心态,以一颗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考试中。
临近考试,要准备好考试工具,保管好准考证、身份证等,计划好通往考点的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等。
三、考试过程中1.调整紧张的心情,以稳定的状态迎战考生提前进入考场,在高考特定的场合,学生紧张的情绪是在所难免的,紧张的情绪使得学生脑海一片空白,平时学习的东西全部忘掉了,以至于拿到试卷就会怯场,往往导致平时学习很好、成绩不理想的结果。
此时,考生可以以一颗平和的心态适应此刻紧张压抑的气氛,比如做深呼吸,自己可以坐在椅子上,轻轻地深呼吸,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
2.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时间的有效率(1)正确处理考前5分钟———通览试卷,做到心中有数按照规定,高考试卷一般是提前五分钟下发,学生在规定考试时间前五分钟就能接触到试题,在这段时间要填写考生信息的,当然在迅速完成填写任务之后,还有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考生可以通览试卷内容,整体上了解试卷的内容:这里不能细读,只能整体、大概地浏览试题,做到心中有数,比如选择题、填空题中有哪些熟悉的题型,解答题是不是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如果有,在后面解答题目的时候应该先放一放,做到心中有数。
普通高中美术生数学高考复习策略浅谈普通高中美术生数学高考复习策略浅谈随着高考日益临近,普通高中美术生数学学习,如何在苛刻的时间下,进行复习,成为了许多美术生烦恼的话题。
下面,就针对普通高中美术生进行详细的数学复习策略浅谈。
首先,有效的安排时间是关键。
因为大异于物理类的学生,普通高中美术生的学习进程要求更加细致,以及复杂。
因此,他们需要有效的细分时间,例如规划一周学习计划,以下是建议的学习计划:1.每日学习:将学习任务细分每天的任务,重点放在考察重点的内容。
当集中复习完毕,及时学习和复习考试中出现的习题,也可以提前熟悉题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每周调整:建议,每周都去精讲和巩固,会更加透彻的理解,也更容易记忆。
同时可以根据比较难的知识点,把其学习和错题对应起来,把他们记在一起,以省去查题的时间,加快学习效率。
3.周末复习:周末安排知识梳理,然后系统的复习和归纳之前的辅导,这样有助于知识点的深入,并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调整复习的计划。
最后,列出一份计划表,把计划拆解成详细的每日任务,把学习归纳为实际行动,更利于学习。
其次,理解为王。
这一点也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地方。
常见的策略,比如把考试大纲根据知识性点分类,再从重点知识点开始学习。
以此为基础,再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推导、练习等,以加深自身的理解。
空闲时间,可以尝试模拟考试,比如做一些正误题和解答题,总结出常考题。
另外,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前面解答题上,重点放在后面一部分评价题,以确保能够达到满额评定。
最后,要尊重自我感受,及时歇息和补充营养,综合保护自身健康。
对普通高中美术生来说,考试存在着现实含义,。
篇1: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知识特点和认知规律。
与初中相比,高中数学内容更多,难度加大,抽象思维与逻辑要求能力更高。
在模仿与创新方面,高中学习善于模仿的同学,成绩只能一般,高中更注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对题目的分析。
为了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在平时还要注意创新,在自学能力方面,有很多初三学生,可能只要听听课做做练习,就可以考得高分了,但在高中就不行。
由于课程进度的要求,老师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再延伸下去,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多看资料书,对于考试中常见题型的解法要熟练掌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习惯,由二维到三维,由简单到复杂,由惯性到逻辑思考,这是初中到高中学生自身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若还没有转变过来,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学习是非常连贯和逻辑的,如果前面的部分没有学好,又如何听得懂后面的`知识呢?发现问题,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解决它的第一个法宝就是自信,绝不气馁!只要你相信这只不过是你学习必经的一个阶段,其他很多同学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你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好高中数学的重中之重在于深刻理解概念,知道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属于理科,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好数学肯定需要多练,但只做题不行,每做完一道题后要多思考总结,能够举一反三,每一节后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每一章后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还有几个小建议:1、纠错本,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有,但你真正把作业、试卷、资料书上做错的写在上面了吗?还有些非常典型的例题都抄在上面了吗.?关键在于执行,每过段时间要仔细再看一遍,直到你一看到它就知道解决办法,而且不会再犯以前那样的错误。
2014-01教学实践摘要:随着新教材的改革,高中数学是一门时代性、社会性、知识深度性越来越强的课程,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决定学生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的重要部分。
于是,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教师科学的、先进的、有效的复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成绩来说起决定因素。
对新教材进行分析,探讨怎样的高考数学复习方法才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有效策略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与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考;高中数学;有效策略;复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文化水平的提高,高考数学也逐渐趋于测试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方面的发展,于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复习教学的首要条件及重点。
目前,在高中数学学习生涯中,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其在高考中要应对的数学考题都越来越复杂化,其知识点的考查都倾向于学生的逻辑性、正确性、牢固性,尤其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及思维逻辑程度,看学生是否能将书本上的硬性理论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中。
伴随着时代的改变,如今的数学考试都建立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来出一道简单而不是很困难的题,这样的方式尤为重要的是凸显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不同角度及不同程度的思维能力,并对学生的整体知识做了一个全面的测试。
根据这样的现实情况,摸索高中数学在高考之际的复习方式就成了各位教师应面临的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础条件。
在高三这个压力大、学习任务大的时期,一种紧随时代发展的复习方法就能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减轻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按照考试基本需求与教材的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通过提出有效策略带领学生走上一条提高运算能力、加强逻辑思维及提高学习效益等全方位发展的道路。
一、以培养数学思维为高考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的引导下,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更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我们都需要用一种理性的、先进的、富有逻辑性的思维去做好每一件事,学好每一门课程。
浅谈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一些环节【摘要】高三数学复习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处理好的下面几个问题:(一)要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因为“三基”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故在高三的教学复习中应将定理,公式中隐含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充分地挖掘出来,同时注意对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
(二)落实教材。
即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切实以教材中的问题为素材,通过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型,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要认识到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要重视调动学生的思维,及时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深入研究《考试说明》,分析历年的考试,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shallow talk gao san’s mathematics to review should attention of some linkchen fu-ying【abstract】gao san’s mathematics review medium, we should special ttention processing good of underneath a few problem:(a)want practical value foundation knowledge, basic technical ability with the teaching of basic method,because”three jis”s be the point that gao kao3 set question.past in gao san’s teaching review should axioms,implicit in the formula of solution method and regulation adequately scoop out come out, the attention develop the basic technical ability and the method in the meantime, with exaltation student solution of speed.(two)implementation teaching ly important button up outline, hold tight teaching material, practical take the problem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as a material, pass a deliberation extension or appropriate change type, inspire with help the student control foundation knowledge, exaltation solution ability.(three)permeate teaching thought method,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usage ability, understanding arrive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be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thinking, value transfer the student’s thinking, introspect in time with summary, development student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four)thorough research 《examination elucidation 》, analysis through the years of examination, strengthen review of aim at sex and time limited efficacy.【key words】gao san;mathematics;review1.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是V=X+Y+Z(V-成功;X-刻苦的精神;Y-科学的方法;Z-少说废话),“四轮学习方法”中,成功=目标+计划+方法+行动。
短短几个月复习时间,但对考生来讲犹如万里长征。
要有艰辛的思想准备,很多成功考生的经验告诉我们,“信心和毅力比什么都重要”。
那些肯于用自己的脑袋学习,既有刻苦精神,又讲求科学方法的同学,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下面针对高考数学复习方法,提供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高考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基础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冲刺阶段。
第一轮复习,即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中最关键的环节,一般从8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历时8个月,这一阶段的复习效果直接影响整个高考的成败,因此同学们应该高度重视,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复习大纲》的要求,把《大纲》中所有的考点逐个进行突破,全面落实,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就需要考生要对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在复习中应淡化特殊技巧的训练,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作用。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1)函数思想方法:根据问题的特点构建函数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对构建函数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对称性、范围和图像的交点个数等的研究;
(2)方程思想方法:通过列方程(组)建立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实现化未知为已知,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数形结合的思想: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相对应,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4)分类讨论的思想:此思想方法在解答题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地位,在解题中应明确分类原则:标准要统一,不重不漏。
同时考生在此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材的作用,我们有很大一部分考生不重视
课本,甚至在高考这一年中从来没翻过课本,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高考试题有一部分都是从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里引申变形而来的,对于我们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讲,就更应该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琢磨书上的例题,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这对于我们提高数学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课外参考书的选择我认为选择一到两本适合自己的参考书,把里面的精髓学懂学会就足够了,不必弄的太多,弄的太多,反而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
第二轮复习,即专题强化复习阶段,一般从三月份到四月底,由于第一轮复习是以各知识板块为主,横向联系不多,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重点突出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的复习,高考中一般有下面几个专题,即:函数与导函数专题;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专题;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专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概率与统计专题;数列与不等式专题等,通过这几个版块的复习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解答高考解答题的能力。
此阶段学生不应沉迷于套卷演练,而应以典型例题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为线索,讲求解题策略,使自己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数学素质得以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当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出台了,考生应该仔细阅读《考试大纲》,针对前期的复习来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于《大纲》中与往年变动的地方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重点复习,争取在高考复习中面面俱到,不留死角。
第三轮复习,即考前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大量做一些练习,要做题先要选题,高考真题一定是最好的练习题!因此建议一定要好好做一下最十年以来的高考试卷,包括全国卷和地方卷,其次最好能找到近5年以来各区的统考试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巩固前面复习过的考点。
同时最后的复习别忘了课本,特别是在考前应该再次翻开课本把里面公式和定理再看看,把典型的例题再做做,因为书上的例题毕竟比较简单,在考前做例题一是防止手生,便于高考正常发挥,一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在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最好能建立一个积错本,就是要求我们在每一次练习中对于错误的地方一定要进行错误分析,一般错误包括三种:一种是计算失误,一种是审题失误,一种是思维起点错误。
对于第一种这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经常出现的问题,在高考备考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每次考试和做题中一定要有始有终,千万不能眼高手低,我们很多同学在平时训练时一看题觉得自己会做就放弃演算过程,这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每次在做题时能善始善终,才能提高我们运算的准确度,避免计算失误!对于第二种审题失误,比如在有一年的高考中让你求的是极值,而我们很多同学求的是最值,画蛇添足,浪费了时间还要扣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在考试时一定要先把题仔细阅读一遍,甚至可以把试卷上关键字做
上记号来提示你充分而准确地利用已知条件,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同学们不妨可以试试!对于第三种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高考中解答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一些典型例题的典型解法,比如在解析几何里的动点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消参法,数列中的构造法,函数中的转移法,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备考中通过掌握这一种方法就可以很顺利做一类题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我们在平时不断积累,我们就会不断进步,高考中就会得心应手,出奇制胜!
最后,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
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
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
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
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精神过度紧张,甚至病倒。
我们提醒大家,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彻底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
另一个就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考前过度疲劳,临考时打不起精神。
建议考生,休息调整是必要的,但必须的是微调,特别要把兴奋状态逐步调整到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
高考前还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不能大吃大喝,宜清淡又要保证全面营养,每天摄入适量的淀粉食物,保证用脑的需要。
总之,生活有节奏,亦张亦弛,保持心态平稳。
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慌张,因为大家是平等的。
另外,进入考场适度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激情的产生,千万不能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慌张。
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