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80.96 KB
- 文档页数:6
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进展摘要:α-葡萄糖醛酸酶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完全降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酶,它在构建彻底降解半纤维素的基因工程菌和半纤维素酶制品的应用开发方面的生物技术潜力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木聚糖的结构着重介绍α-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机理、酶活分析、酶纯化和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木聚糖;α-葡萄糖醛酸酶;作用机制;基因重组技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个重要的异源多糖,它以其数量大,组分易提取成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1]。
因此,各国政府都不断投入对木聚糖类半纤维素酶的研究。
尤其是石油危机引起的价格战更促使了人们对半纤维素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半纤维素酶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食品加工、饲料、纸浆溶解及纸浆漂白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主要是集中在内切木聚糖酶的研究上[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秸杆成为环保负担,而秸杆中约94%的半纤维素是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聚糖[1]。
如果将其生物降解为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如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
但是,彻底降解木聚糖需要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酶系统的协同作用。
这个木聚糖降解酶系是由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酶和乙酰木聚糖酯酶组成的。
α-葡萄糖醛酸酶在开发木聚糖类半纤维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生物技术潜力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有关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将从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的结构、酶作用机制介绍有关α-葡萄糖醛酸酶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 木聚糖的结构木聚糖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最丰富的半纤维素,它是一个以β-1.4-糖苷键相连的木聚糖主链上带着一些不同的取代基像乙酰基、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和阿魏酸残基等而构成的[2]。
为了保证植物细胞壁的刚性,木聚糖则与细胞壁聚合物果胶质和木质素相连接,其中阿魏酸与果胶质和木质素中的酚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并通过阿拉伯糖基连到木聚糖主链上。
α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厦门市第一医院(361003) 张文婷 综述 方青枝 审校【中图分类号】R977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00(2009)022*******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二者共同存在而引起。
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17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1]。
临床上,根据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我国以2型居多。
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1)胰岛素及类似物:如赖脯胰岛素等;(2)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酰脲类;(3)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类衍生物;(4)α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
本文就α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α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α2葡萄糖苷酶主要由唾液和胰液中α2淀粉酶及小肠刷状缘上皮细胞上的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α2临界糊精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组成。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先经α2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麦芽三糖、异麦芽糖和α2临界糊精等,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所以该过程主要在小肠内进行。
而后,寡糖经小肠刷状缘上皮细胞上各种酶的作用生成葡萄糖及其他单糖,经小肠黏膜细胞吸收而被机体利用。
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二者的共同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肌肉和脂肪等组织细胞及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同时,肝糖输出增多导致高血糖。
由于血糖水平超过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部分血糖随尿排出而形成糖尿病。
因此,可以通过降低α2葡萄糖苷酶活性,限制或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内分解,达到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2]。
α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类似寡糖,能够在寡糖与α2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位点和α2葡萄糖苷酶竞争性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减少寡糖分解,从而延缓肠道对单糖特别是葡萄糖吸收,避免了餐后可能发生的血糖过高。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原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的原理主要基于酶的抑制作用。
在适宜的温度和酸碱环境中,α-葡糖苷酶能够催化水解4-硝基苯基-D-吡喃葡萄糖苷,生成对硝基苯酚。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酶标仪在420nm处检测到对硝基苯酚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产物量的变化。
当多酚与α-葡糖苷酶结合生成多酚α--葡糖苷酶络合物时,该络合物引起
α-葡糖苷酶的构象发生改变,改变构象的α-葡糖苷酶对4-硝基苯基-D-吡
喃葡萄糖苷的催化水解作用减弱或消失,从而减少了对硝基苯酚的生成。
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多酚对α-葡糖苷酶的抑制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食品源抑制剂的开发前景聂莹1,陈俊帆1,苏东海2,韭泽悟3,李志姣1,*程永强1(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3.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日本筑波305-8686)摘要:随着世界上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以外,如今糖尿病及营养学专家更希望患者添加对辅助降血糖食品的应用,并建议用食疗的方法调节血糖水平,有效预防糖尿病的产生。
在众多辅助降糖保健食品中,糖类物质、多酚类、黄酮类、磷脂酸类、生物碱等作为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在降血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保健食品中图分类号:Q814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671-9646(X ).2012.03.004Progress in α-Glucosidase Inhibitor and ApplicationProspect of Inhibitors from FoodNIE Ying 1,CHEN Jun-fa n 1,S U Do ng -ha i 2,S ATORU Nira sa wa 3,LI Zhi-jia o 1,*CHENG Yo ng -qia ng 1(1.Fo o d S cie nse a nd Nutritio na l Eng ine e ring Co lle g e ,China Ag ricultura l Unive rsity ,Be ijing 100083,China ;2.Be ijing P o lyte chnic Institute ,Be ijing 100029,China ;3.Ja pa n Inte rna tio na l Re se a rch Ce nte r fo r Ag ricultura l S cie nce s ,Tsukuba 305-8686,Ja pa n)Abstra ct :With the dra ma tica lly incre a se d po pula tio n o f dia be tic pa tie nts ,do cto rs a nd nutritio nists a re mo re like ly to re co mme nd the ir pa tie nts to ta ke in fo o d stuff with the functio n o f de cre a sing blo o d g luco se ,in o rde r to pre ve nt a nd tre a t dia be te s by die ta ry a nd fo o d the ra py inste a d o f ta king in la rg e do se o f re le va nt me dicine with side e ffe ct.α-g luco sida se inhibito r ,including sa ccha ride s ,po lyphe no ls ,fla vo no ids ,pho spha tidic a cids ,a lka lo ids ,de rive d fro m da ily fo o d stuff a re pla ying critica lly impo rta nt ro le in re ductio n o f blo o d g luco se a nd the ir usa g e s a re discusse d in this pa pe r.Ke y wo rds :dia be te s ;α-g luco sida se inhibito r ;hypo g lyce mic e ffe ct ;he a lth fo o d糖尿病(Diabe te s Me llitus ,DM )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代谢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 )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4):421~425Journal of A nhui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Β2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综述)α李远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6)摘 要:Β2葡萄糖苷酶不仅具有纤维素的糖化作用,而且与萜烯类香气前驱体有密切关系。
本文详述了该酶在微生物体中的研究概况,特别是在茶树中的研究进展,以及Β2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关键词:Β2葡萄糖苷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Q55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197(2002)0420421205Β2葡萄糖苷酶(EC3,2,1,21),其英文名是:beta gluco sidase,属于水解酶类,存在于自然界许多植物体,还存在于一些酵母、曲霉菌、木霉菌属及细菌体内。
它的特性是可水解结合于未端、非还原性的Β2D2糖苷键,同时释放Β2D2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1];此外还能微弱地水解对硝基苯2Β2D2半乳糖和Β2D2木糖苷。
在纤维素的糖化作用中,Β2葡萄糖苷酶功能是将纤维素二糖和纤维素寡糖水解成葡萄糖。
根霉能在许多种纤维素物质上生长,正是由于它能产生包括Β2葡萄糖苷酶在内的多种纤维素酶所致[2]。
近年来Β2葡萄糖苷酶的研究势头有增无减,除对其微生物体进行研究外,还扩展到其他的作物领域,如茶叶、水果、蔬菜等,主要是该酶与萜烯类香气前驱体有密切关系,使糖苷键合态变成游离态。
另外该酶能水解野黑樱苷,释放HCN,对植物体起到一定的抗病虫害作用。
1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概况Β2葡萄糖苷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37年,L iebig and W oh ler[3]首次在苦杏仁汁中发现了该酶,该酶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中尤为普遍,杏仁是Β2D2葡萄糖苷酶的最经典的来源。
L ym ar E S[4],K i2Bong O H[5],GuevasL[6],Podsto lsk i,H euser W,Grover A K,J H Sch reier,A shock K Grover,N adia A IT,Shoeyov,M artine L等[3]先后分离纯化了该酶且进行研究,并从黑樱桃[7]、水稻[8]、大豆[9]、木薯[10,11]作物中纯化出Β2葡萄糖苷酶。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糖尿病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及其导致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在此紧迫形势下,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并未停顿,糖尿病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不断有新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人类最终根治糖尿病并非遥不可及。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药物治疗,细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由多种不同的病因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发生持续性高血糖。
病后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广泛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引起系统性损害累及眼、肾、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最终出现这些脏器功能缺陷和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状态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由自身免疫损伤引起,多数年龄较轻。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阻抗作用和分泌缺乏所引起,还有特异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异性针对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其亚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研究进展很快,LADA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胰岛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性。
LADA 主要具有成年起病、病程进展缓慢且有胰岛自身免疫破坏的证据(如一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3个特征。
文献报道多倾向把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或血胰岛细胞抗体(ICA) 等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成人起病的 2型糖尿病称为LADA。
LADA患者临床异质性明显,根据 GAD—Ab的滴度不同,LADA又可以分成不同的亚型,有研究发现以GAD—Ab滴度 O.5或 O.1分界均体现明显不同的临床特点,表明LADA甚至糖尿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在 1型和 2型糖尿病之间可有 1.2型、1.5型、1.7型及 1.8型等过渡类型,LADA总体上可称为 1.5型。
口服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比较总结(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一、AGI家族成员二、AGI作用机制比较三、AGI抑酶谱差异比较四、AGI药动学参数差异比较五、AGI用法用量区别比较六、AGI降糖差异比较七、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八、AGI常见不良反应比较九、AGI特殊注意事项比较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但它到底是一种怎样作用的降糖药物,不同的AGI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AGI家族成员常见的AGI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认识他们从化学结构开始:表1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三药比较图1 三药结构比较二、AGI作用机制比较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食物中的糖包括多糖(淀粉)、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等)、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以及半乳糖)。
除单糖可以直接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入血外,其余均需经α-葡萄糖苷酶水解转化成单糖才能利用,也就是说如果抑制了α-葡萄糖苷酶活性就可以减少糖的吸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结构类似这些寡糖,能在寡糖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位点与后者结合,可逆性抑制或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少寡糖分解为单糖,从而延缓肠道对单糖,特别是葡萄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峰值渐变低平、波动减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降低。
如阿卡波糖,它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假性四糖,其化学结构类似于四个葡萄糖结合成寡糖。
用药教育:阿卡波糖等和碳水化合物(糖)化学结构相似,它会冒充碳水化合物,与肠道上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α-葡萄糖苷酶结合,使真正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被水解,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等应在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如果饭后服用,α-葡萄糖苷酶已经与碳水化合物结合,或碳水化合物已被α-葡萄糖苷酶水解,阿卡波糖等将无法发挥降糖作用。
注意:α-葡萄糖苷酶是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α-临界糊精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组成的一类酶的总称。
α葡萄糖苷酶分类α-葡萄糖苷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α-葡萄糖苷的水解反应。
本文将对α-葡萄糖苷酶进行分类和介绍。
一、α-葡萄糖苷酶的分类根据催化反应和底物的不同,α-葡萄糖苷酶可以分为多个亚类。
常见的亚类包括α-amylase(α-淀粉酶)、β-glucosidase(β-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α-葡萄糖苷酶)等。
1. α-amylase(α-淀粉酶)α-amylase是一类能够催化淀粉水解的酶。
它主要存在于唾液和胰液中,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
α-amylase能够将淀粉分解为糊精、麦芽糊精和麦芽糖等可溶性糖类,为后续消化提供可利用的底物。
2. β-glucosidase(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是一类能够催化葡萄糖苷的水解反应的酶。
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β-glucosidase 能够将葡萄糖苷分解为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如苦杏仁配基和花青素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3. α-glucosidase(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是一类能够催化α-葡萄糖苷水解反应的酶。
它主要存在于肠道细胞膜上,参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α-glucosidase能够将α-葡萄糖苷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二、α-葡萄糖苷酶的功能和应用α-葡萄糖苷酶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应用价值。
1. 食物消化α-amylase和α-glucosidase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酶类。
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消化淀粉和糖类食物,将其分解为可被吸收利用的单糖,提供能量和营养。
2. 生物能源生产α-葡萄糖苷酶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通过利用微生物中的α-葡萄糖苷酶,可以将植物纤维素等多糖类废弃物转化为可用于发酵生产生物燃料的单糖。
3. 医药领域α-glucosidase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靶标。
通过抑制α-glucosidase的活性,可以减缓肠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第 44 卷第 2 期2021 年 2 月名袷中河么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Vol. 44 No. 2 February 2021新型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阎成炬h2,郭崇真“2,林建阳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辽宁沈阳1100012.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摘要: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为临床一线降糖用药之一。
近年来报道了大量新化合物作为a-葡萄糖 苷酶抑制剂,不仅可以起到降糖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抗溶酶体堆积病、抗病毒、_抗菌和抗癌的药效。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新型化合物按照产出途径主要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天然产物与化学合成产物。
就近年来开发的多种类型的a-葡萄糖苷酶抑 制剂及其抗癌、抗病毒和抗溶酶体堆积病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临床前候选药物提供更好的研究方向-关键词: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药理作用;抗病毒;抗溶酶体堆积病中图分类号:R97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76 (2021) 02-0440-06DOI :10.7501/j.issn. 1674-6376.2021.02.029Research progress of scree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 for novel a-glucosidaseYAN Chengda1'2,GUO Chongzhen1,2,LIN Jianyang1,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2.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22, ChinaAbstract: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is one of the first-line antidiabetic medication which could reduc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eff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new compounds have been reported as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have multiple physiological effects including hypoglycemic effects, anticancer, antiviral, and anti-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 effect. The main types of new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are microbial metabolites, natural products and chemically synthesized products.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various types of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imed to provide guidance to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or clinical candidates.Key words: Alpha-glucosida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chanism of ac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 research progress; antiviral; anti-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主要 诊断特点是高血糖。
α葡萄糖苷酶作用化学式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酶类,它催化葡萄糖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酯键水解反应。
这种酶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
α-葡萄糖苷酶的化学式如下所示:葡萄糖+水→反应物+葡萄糖其中,葡萄糖是酶的底物,水是反应的一部分,反应产物则取决于底物的特定结构。
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化学式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以下三个步骤:1.亲核攻击:在这个步骤中,底物的亲核氧原子与酶活性位点上的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一个稳定的配合物。
这种配合物被称为基质复合物。
2.底物解构:在这个步骤中,基质复合物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相应的中间体。
这种中间体包括负离子和正离子间的一个环状六元环结构。
3.水解:在这个步骤中,中间体的六元环结构被水分子攻击,导致酯键断裂并最终生成葡萄糖和剩余的底物。
α-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多种因素,如温度、pH和离子强度。
它的活性受到一些抑制剂和激活剂的调控。
此外,结构和底物异构体的效应也能对酶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
尽管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化学式非常简单,但它在生命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酶在人体中被广泛表达,尤其是在肠道和胃中。
它参与碳水化合物消化和能量代谢。
在植物中,α-葡萄糖苷酶参与纤维素和淀粉的降解,释放出葡萄糖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此外,α-葡萄糖苷酶也被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被用于葡萄糖转化和生产高度纯化的葡萄糖。
此外,它还参与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中的底物转化反应。
总的来说,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化学式为葡萄糖+水→反应物+葡萄糖。
它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产生,并且在工业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的用途。
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进展摘要:α-葡萄糖醛酸酶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完全降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酶,它在构建彻底降解半纤维素的基因工程菌和半纤维素酶制品的应用开发方面的生物技术潜力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木聚糖的结构着重介绍α-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机理、酶活分析、酶纯化和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木聚糖;α-葡萄糖醛酸酶;作用机制;基因重组技术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个重要的异源多糖,它以其数量大,组分易提取成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1]。
因此,各国政府都不断投入对木聚糖类半纤维素酶的研究。
尤其是石油危机引起的价格战更促使了人们对半纤维素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半纤维素酶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食品加工、饲料、纸浆溶解及纸浆漂白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主要是集中在内切木聚糖酶的研究上[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秸杆成为环保负担,而秸杆中约94%的半纤维素是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聚糖[1]。
如果将其生物降解为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如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
但是,彻底降解木聚糖需要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酶系统的协同作用。
这个木聚糖降解酶系是由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酶和乙酰木聚糖酯酶组成的。
α-葡萄糖醛酸酶在开发木聚糖类半纤维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生物技术潜力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有关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将从木聚糖类半纤维素的结构、酶作用机制介绍有关α-葡萄糖醛酸酶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 木聚糖的结构木聚糖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最丰富的半纤维素,它是一个以β-1.4-糖苷键相连的木聚糖主链上带着一些不同的取代基像乙酰基、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和阿魏酸残基等而构成的[2]。
为了保证植物细胞壁的刚性,木聚糖则与细胞壁聚合物果胶质和木质素相连接,其中阿魏酸与果胶质和木质素中的酚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并通过阿拉伯糖基连到木聚糖主链上。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研究进展郭风霞;曾阳;徐萌;杨琳【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7)001【摘要】Alpha-Glucosidase is the key enzyme for the normal work of all living things,whose inhibitors can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its enzyme,block the decomposition of Carbohydrate,and prevent the clipping of oligosaccharide-chains in the biological composition o%α-葡萄糖苷酶是生命体正常运转的关键性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阻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影响糖脂、糖蛋白生物合成中寡糖链的修剪。
因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仅可以调节体内糖代谢,还具有抗HIV和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对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染等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63-66)【作者】郭风霞;曾阳;徐萌;杨琳【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生命地理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地理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学科,青海西宁810000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青海西宁8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59【相关文献】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食品源抑制剂的开发前景 [J], 聂莹;陈俊帆;苏东海;韭泽悟;李志姣;程永强2.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J], 王胜红;罗超3.天然产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张姣姣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白藜芦醇苷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J], 张婷; 陶吉红; 毕齐茂; 赵晓辉5.海洋天然产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J], 朱月霞;沈金阳;刘玮炜;邵仲柏;吴小小;吴琦;金叶;刘顺;李姣姣;吉敬;史大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味药食两用中药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研究朱文佳;朱林敏;周锋伟;付绍平;朱靖博【摘要】The orglucosidase inhibitor activity of Twelve species of edi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ve remedial effect to diabetes mellitus traditionall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se herbs were systematic extracted by n-hexane, methylene dichloride, ethylacetate, methanel and aqueous. Taking PNPG as the substrate,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orglucosidase of all these extracts were analysised with the contents of PNP in hydrolyzate by HPLC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se extracts had different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orglucosidase whose inhibitory activity generaly better than Acarbose. All the extracts of Flos Caryophylli and Cortex Cinnamomi indicated mor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crglucosidase. Methanol extract of Semen Torreyae, aqueous extract of Flos Caryophylli and Cortex Cinnamomi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95% the activity against α-glucosidase. This screening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o find higher and newer inhibitors against crglucosidase.%选择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的12味药食两用中药,经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种溶剂系统提取获得60个提取部位,以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解产物中的对-硝基酚,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体外筛选.结果表明,12味药食两用中药各提取部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抑制活性普遍高于常用降糖药物Acarbose.丁香和肉桂的所有提取部位均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榧子的甲醇提取部位及丁香和肉桂的水提取部位活性显著,抑制率在95%以上.筛选工作为药食两用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活性数据参考.【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4页(P325-328)【关键词】药食两用中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糖尿病【作者】朱文佳;朱林敏;周锋伟;付绍平;朱靖博【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R965.20 引言目前,全球有2.46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糖尿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