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葡萄糖苷酶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710.00 KB
- 文档页数:11
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
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化学方法:使用化学试剂检测大肠杆菌的生长产物,例如检测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或亚硝酸盐的产生。
2. 免疫学方法:使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
可以通过免疫层析试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进行检测。
3. 分子生物学方法:使用DNA提取和PCR扩增技术,通过特定基因的检测来确定大肠杆菌的存在。
常用的是检测16S rRNA基因。
4. 血液培养法:将样品接种到含有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菌落形成。
5. 基于大肠杆菌特定生理和生化特征的传统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金属光泽、产生气泡、使用L-色氨酸作为唯一氮源,以及产生酸和气体等特征来进行初步检验。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并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
化工能源化 工 设 计 通 讯Chemical 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44·第47卷第2期2021年2月β-葡萄糖苷酶也称为β-D-葡萄糖苷葡萄糖水解酶,其可以水解释放出β-D-葡萄糖及相关配基。
1837年研究人员在苦杏仁中发现了β-葡萄糖苷酶,随后研究调查得出β-葡萄糖苷酶在植物和昆虫及细菌体内广泛存在,β-葡萄糖苷酶参与了生物体内的糖代谢过程,对维持生物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β-葡萄糖苷酶参与EMP 糖酵解的途径属于参与双歧杆菌糖代谢的有关酶系。
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乳糖酶/根皮苷(LPH )水解酶也包含着芳基-β-葡萄糖苷酶,乳糖酶/根皮苷由于涉及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病得到广泛实验研究,同时β-葡萄糖苷酶可以使得水果和蔬菜及茶叶中的风味前体物质水解为有浓郁天然风味的香气物质,可以协助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1]。
1 β-葡萄糖苷酶简介β-葡萄糖苷酶分布比较广泛,普遍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中,动物中也存在着大量的β-葡萄糖苷酶,根据酶对底物水解所具有的专一性特点,β-葡萄糖苷酶主要有芳香基-β-葡萄糖苷酶和烃基-β-葡萄糖苷酶及多底物特异性β-葡萄糖苷酶三种类型。
根据酶的结构和催化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等特点对其分类时,糖苷水解酶的GH1和GH3家族中所包含着的β-葡萄糖苷酶最多[2]。
β-葡萄糖苷酶是纤维素酶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像目前我国的医疗、食品乃至其他行业领域内,都有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身影。
最为关键的是,在我国经济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鉴于严重的环境能源危机下,社会各界人士对β-葡萄糖苷酶提出了极高的关注程度。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对β-葡萄糖苷酶实施水解过程中,还存在的很大的困难就是纤维素彻底降解为单糖。
站在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视角下进行分析,已经获取到了良好的β-葡萄糖苷酶。
微生物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可以以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包括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间接接触感染。
大肠杆菌是一种潜在的致病菌,它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因此,对大肠杆菌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对大肠杆菌的检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和生化检测法。
培养法是将样品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来识别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如紫胶杆菌平板和免疫球蛋白平板)和大肠杆菌检测培养基(如二甲基绿平板和温和滴定培养基)。
在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通常会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产生气体、氧可用的以及发酵甘露糖等特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一般需要24-48小时才能得到结果。
生化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产生的特定酶或其他代谢产物来快速识别该菌株。
传统的生物化学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如白酒石酸盐绿的发酵和产气检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单,但缺点是它无法提供准确的菌株识别,因为其他细菌也可能产生相似的酶和代谢产物。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的检测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快速的识别大肠杆菌。
这些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PCR、核酸杂交和基因测序等。
PCR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利用特定的引物扩增目标DNA 序列,然后通过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PCR方法的优点是高度敏感和特异性,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得到结果,但缺点是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并且可能受到PCR抑制物质的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微生物大肠杆菌的检测。
例如,可以通过培养法获得初步结果,并用PCR方法进行鉴定确认。
此外,还可以采用免疫学方法来检测大肠杆菌,如流式细胞仪和ELISA等。
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大体步骤)
1、稀释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
2、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每管接种1mL。
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48±2h。
3、将所有48±2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48±2h。
4、取其产气管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平板,36±1℃培养24±2h。
5、如有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菌落用接种针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典型菌落移种到营养琼脂斜面上,36±1℃培养18~
24h。
6、将斜面培养物移种到色氨酸肉汤(24h±2)、MR-VP培养基(48±2h)、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96h)、LST肉汤(48±2h)、革兰氏染色.观察判定是否是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体内。
它是引起人类肠道感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准确鉴定大肠杆菌的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大肠杆菌鉴定方法。
1.外观和生理鉴定大肠杆菌形态特征为革兰阴性,为短杆状细菌,常产生单一或双子。
在艾柯培养基上,大肠杆菌形成典型的金黄色、大且圆形的菌落,使用其可以初步鉴定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可以通过革兰氏染色进行鉴定。
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含有脂多糖,染色后呈现红色。
2.纯培养和典型菌落的选择将样品接种于含有葡萄糖和肉汤的液体营养培养基中,经过16-24小时的培养后,利用墨汁培养基将菌液分带于增菌板表面,进行分离纯化。
然后选择培养在巴斯德固体琼脂培养基上呈金黄色,并有金属光泽的典型菌落。
3.酶活性测试大肠杆菌具有多种酶活性,常用的酶活性测试有氧化/发酵测试、甲基红松解试验和呈色反应等。
(1)氧化/发酵测试:大肠杆菌通常以无氧产酸为代谢途径进行葡萄糖发酵。
将菌液接种于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气泡管中,通过产酸后的颜色变化来鉴定大肠杆菌。
气泡管中产生黄色的酸性底部,说明转化为酸性,即为大肠杆菌。
(2)甲基红松解试验:大肠杆菌代谢糖酸,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导致菌落周围的甲基红转为黄色。
通过添加甲基红指示剂,观察溶解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红色转为黄色可以初步鉴定大肠杆菌。
(3)呈色反应:大肠杆菌产生酶活性,能够将一些酶底物转化为有颜色的产物。
例如,大肠杆菌在聚糖中生成酶胆红素琼脂糖,呈现金黄色。
这种特征可以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
4.生化和生理特性鉴定(1)靛酚蓝糖蛋白胱氨酸琼脂糖(Ipv)试验:肠道杆菌能产生硫化氢,将外源底物半胱氨酸转化为硫化氢,使琼脂糖中的靛酚蓝变为铁蓝色,可以通过这个试验鉴定大肠杆菌。
(2)铁蛋白试验:大肠杆菌可以利用铁蛋白作为唯一的铁源进行生长,将铁蛋白分解为铁和胆红素,使培养基呈现深绿色,可通过这个试验鉴定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厌氧菌,常常被用作指示性微生物来评估食品和水源的卫生质量。
以下是常见的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1. 培养基方法:将样品接种在包含大肠杆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如大肠杆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EC培养基等。
大肠杆菌能够利用琼脂中的乳糖发酵产生酸,导致培养基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此外,EC 培养基还包含了可以检测大肠杆菌β-葡萄糖苷酶的亚甲基红试剂,如果大肠杆菌存在,则培养基呈现金属光泽。
2. 确认方法:对落有培养基上的鲜艳深色菌落进行进一步确认。
典型的确认方法包括革兰染色、目测观察形态特征、氧化发酵试验和测试产气杆菌酶试验。
3. PCR检测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样品中扩增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片段(如16S rRNA基因),然后通过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4. 快速方法:如免疫层析试纸法和光学组织测定法。
免疫层析试纸法利用抗大肠杆菌抗体与大肠杆菌特异性抗原结合生成可视化结果。
光学组织测定法利用大肠杆菌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比色底物产生颜色变化。
这些方法都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在食品和水源中的存在及其数量。
在进行检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实验室操作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为了对鸡精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微生物的检测就显的十分重要。
下面是鸡精产品的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实验检测方法。
一、大肠杆菌:1)培养基准备(以3.5g乳糖胆盐发酵琼脂为例)双料试管配制A、用量杯量取加热的100ML蒸馏水(实验前需对蒸馏水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方法详见注一)。
B、用0.1g称量天平秤取7g乳糖。
C、将A、B混合均匀,并用10ml吸管各取10ml混合液分别注入三根装有小导管的试管中(此三根为双料试管,即双倍原料)。
单料试管配制A、用量杯量取加热的100ML蒸馏水(实验前需对蒸馏水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方法详见注一)。
B、用0.1g称量天平秤取3.5g乳糖。
C、将A、B混合均匀,并用10ml吸管各取10ml混合液分别注入六根装有小导管的试管中(此六根为单料试管,即单倍原料)。
2)将配制好的试管放入灭菌锅进行115℃进行灭菌10min。
3)将灭菌过后的试管放置在无菌室,常温保存一周。
4)若要对生产的样品检测其大肠杆菌,其步骤如下:A、量取灭菌后的蒸馏水225ml加温后及25g样品混合均匀。
(样品需要在无菌室中,有封盖的塑料杯中进行混合)B、取三个玻璃培养皿,分别标上-1、-2、-3标记。
C、取两根新试管取9ml蒸馏水分别标为a、b。
D、用吸管吸取1ml样品液体,注入-1培养皿中,并盖上盖子。
E、用吸管吸取1ml样品液体,注入a试管中,记为-2培养基液。
F、用吸管吸取1ml a试管中的液体,注入到b试管中,记为-3培养基液。
G、用1ml吸管取样品液体分别注入3根单料试管中,用10ml吸管取样品液体分别注入双料试管中H、用1ml吸管取-2培养试管液体,分别注入到单料试管中。
I、装好液体的试管,用试管塞封好,放到36℃±1℃的恒温培养箱中24小时培养。
J、24小时培养后,取出并用肉眼观察试管的颜色及冒气泡情况,若有其中的任意状况,说明有大肠杆菌,需要通过美兰做进一步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