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财政学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一: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二: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其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第二章国家分配论(财政本质)一:财政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国家财政类型:1奴隶制国家财政2封建制…。
3资本主义…4社会主义…。
要素:1财政主体2…客体3….形式4…目的二:财政的双重属性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为主。
2公共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共性为主三:财政的本质国家为主题的分配关系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1 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情况)2 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常的单方面转移包括辅助够买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区别:是否在交换、购买商品行为.按支出功能分类共17类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1绝对量指标2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3财政支出的增长率4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类比财政收入的规模的衡量指标1绝对量的指标2财政收入的增长率3财政收入的增长率4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收入的边际系数=财政收入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三:财政支出规模的一半趋势:一般情况下是不断增长,是绝对增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2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税收上升,故财政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外在因素:危机时期政府被迫提高税率,财政支出增加,危机过后之粗会持续较高水平。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
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政府活动扩张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理论(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垄断理论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1、预算监管制度2 、零基预算制度3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案例内容: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
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复习与思考1. “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另外,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措施的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
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
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3—1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
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2.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3.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
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城市维护费
C. 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简易建筑支出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
B.受益在当期的资本性支出,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5.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完全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
D.政府职能的大小及其侧重点,决定了财政支出结构。
6.效率原则是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 )最大化。
A. 收入差距
B. 全社会的总效益
C.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宏观经济效应
7.协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目标应该是( )的共同富裕。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只顾公平不顾效率
D.只顾效率不顾公平
8.将全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这是()
A. 依经济性质分类
B. 依政府职能进行的分类
C. 按支出用途分类
D. 依经济类型分类
9.瓦格纳认为,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支出占GNP或GDP的比率)上升趋势的最基本的原因是()A.战争 B. 经济大萧条 C. 工业化 D. 严重自然灾害
10.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原因是()所引起的超常的公共支出需求。
A. 经济“起飞”
B. 官僚机构不断扩大
C. 社会动荡
D. 产业革命
11.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应该是()
A. 负的税收
B. 税式支出
C. 债务依存度
D.可容忍的税收水平
12.()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
A. 马斯格雷夫
B. 瓦格纳
C. 布坎南
D. 罗斯托
13.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发展阶段,GDP中总投资是上升的,政府公共投
资占GDP的比重会()。
A. 上升
B.下降
C. 持平
D.无关
14.政府支出产生的直接经济效应,就指公共支出是怎样改变其()的经济行为的。
A. 接受者
B.一群人
C.全社会的人
D. 政府
15.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于1936年在一项防洪工程上首先采用的。
A. 中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6.我国第一个经地方人大通过的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法规是在()
A. 广洲
B.上海
C.天津
D.深圳
17.若净效益现值()时,则该支出计划可以执行。
A.> 0
B. < 0
C. =0
D. 1<
18.依财政支出所产生效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
A. 经常支出
B. 资本支出
C. 贷款净额
D. 医疗保险
19.公共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A. 有助于分析政府财政功能方向及程度强弱
B. 有助于分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使用效率
C.有助于分析财政体制的类型
D.有助于分析财政的拖累现象
20.按财政支出的目的分类,可分为()
A. 一般利益支出
B. 特殊利益支出
C. 预防性支出
D. 创造性支出
21.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财政学家们针对公共支出绝对数额和相对数额都在不断增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支出增长理论。
包括()
A.瓦格纳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B.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发展阶段增长论
C.皮考克和卫斯曼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D. 官僚行为增长论
22.财政支出相对数额的增长可用以下指标衡量()
A. 财政支出比率
B. 公积金缴存率
C. 政府购买性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D. 政府转移性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3.公共支出的效应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考察政府支出产生的直接经济效应
B. 考察间接经济效益
C. 考察宏观经济效应
D. 考察宏观政治效应
24.财政支出的经济分析方法有()
A.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 最低费用选择法
C. 公共定价法
D.财务分析法
二.判断题
1.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
2.对公共支出效益评价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
3.因素分析法比较直观地了解各项因素影响财政支出的情况。
()
4.最低成本法作为支出项目的事前评价较为有效,而后评价的方法则有失偏颇。
()
5.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
6.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
出。
()
7.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
8.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CDP的比重
也随之相应提高。
()
9.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
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
()
三.解释题
1.财政支出效益;
2.影子价格;
3.购买性支出;
4.转移性支出;
5.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四.简答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是什么?
五.论述题
1.“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2.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