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人才引进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_省略_影响分析_基于冲量过程建模的方法_胡文静
- 格式:pdf
- 大小:218.60 KB
- 文档页数:3
人才引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需求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引进人才则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将探讨人才引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需求。
一、人才引进的影响1.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和技术,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 提升城市科技水平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可以提升城市的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
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可以带动城市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向知识型、创新型城市转变。
3. 拓展城市国际视野引进外籍人才可以拓展城市的国际视野,促进城市与国际接轨。
这些外籍人才往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促进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人才引进的需求1. 优化人才政策城市需要制定更加灵活和务实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政府可以给予人才税收优惠、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多方面支持,提升人才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激励人才留在城市发展。
2. 提高城市软环境城市需要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福利水平,吸引人才落户和发展。
创造宽松、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激发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
3. 促进产学研结合城市需要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和机会。
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人才引进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需求,城市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政策和软环境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人才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只有不断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城市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人才引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人才引进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企业。
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才引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角度进行论述。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
引进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仅可以充实科技创新队伍,还可以引入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推动整个经济领域的发展。
正是因为人才的引进,许多企业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人才的引进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创新,也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
引进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可以弥补本地区或本国家在某些领域的人才缺口。
比如,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可以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三、推动创业就业人才引进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也为人才本身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
很多人才带着自己的技术和创新想法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创办自己的公司或者加入到已有的企业中。
这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人才引进的推动作用可以通过创业和就业实现双向的促进。
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人才引进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通过引进高技能人才,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水平,进而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使劳动力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
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可以增加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促进跨国交流与合作人才引进不仅可以加强国内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可以促进跨国交流与合作。
许多国家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外国人才,这不仅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还可以促进各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人才引进对于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提供了新的机遇。
西部开发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兼论西部人力资本积累策略的选择连玉君[内容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影响地区差距的相关要素,认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和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差别都会显著地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因此,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提出了西部地区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 两阶段模式 。
[Abstract]Based on the human capi tal theory i mplicated i n economic growth li terature,this paper carries out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have a bearing on the results of economic growth.The factors include the initial capaci ty of human capi tal,the transfer of human capi tal between regions and the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factors.The outcome of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hu man capital in the long run is rather i mportant for western regions and that the Two-Step model should be applied.[关键词]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地区差异(Regional Difference);西部开发(Western Development);两阶段模式(Two-step Model)[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06(2003)05-0095-04作者简介:连玉君,男,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西安 710049经济增长始终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中西部地区引聚高端人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前往发展。
中西部地区引聚高端人才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发展机会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高端人才往往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不愿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首要任务。
其次,人文环境也是影响高端人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相对深厚,吸引了许多高端人才到这里发展。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中西部地区的人文环境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提升。
加强文化建设,丰富文化生活,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除此之外,发展机会也是影响高端人才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家扶持的地区,政府对于人才引进提供了很多支持政策和发展机会。
高端人才往往希望在一个有发展潜力和机会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
其次,可以加大对人文环境建设的投入,丰富文化生活,提升人文氛围。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更加灵活和便利的人才政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扶持政策,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此外,中西部地区还可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借助外部资源和人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总之,中西部地区引聚高端人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文环境、拓展发展机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向前发展。
人才引进与人口流动的关系分析人才引进和人口流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两者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才引进与人口流动之间
的联系。
首先,人才引进对人口流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才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也变得越
来越频繁。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国家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到本
国工作和生活,这将促进人口的流动和交流,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人
口结构的均衡发展。
其次,人才引进也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优秀的人才往往可以为社会经济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他们的到来
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同时,
由于人才在各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背景不同,他们的流动也会对当
地的产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人才引进还可以加速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随着人才的到来,当地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也将得到改善,这将吸引更多的人口
来到当地工作和生活。
人口的流动将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和资源
的共享,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一体化发展和合作。
总的来说,人才引进与人口流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人才引进的成功将推动人口流动的加速和规模扩大,同时促进不同地
区间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均衡。
因此,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引导
人口流动,将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规模化人才引进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分析——基于冲量过程建模的方法胡文静;杨正;郭玮【摘要】引人数学方法,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构成一个封闭系统,建立冲量过程模型,假设规模化人才引进作为一个突然的增加量(冲量),通过模拟实验来分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各因素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规模化人才引进对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管理体制、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社会民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有促进作用;在实施过程的初期,可能对当地的就业以及收入差距的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规模化人才引进的持续性及稳定性,是其发挥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作用的关键所在.【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4(030)019【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西部地区;规模化人才引进;冲量过程模型【作者】胡文静;杨正;郭玮【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2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重点地区工业发展初具规模[1]。
然而,统计数据却表明,大规模的西部大开发虽然提高了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却没有消除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差距以及GDP增长速度的差距上[2]。
长期巨大的东西部差距存在,容易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易于激化区域矛盾,严重冲击社会正常秩序进而影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区域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构成要素间具有相互关系。
鉴于此,研究“规模化人才引进”对社会经济系统各个方面的影响,并寻求不利影响的控制之策,对保证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在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得出了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得出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重要性,为我国在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引言Solow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它引入了一个度量生产要素的指标,即“资本深度”,并将资本深度的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人力资本逐渐被认识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因此对于Solow模型的扩展和实证研究,更多地考虑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Solow模型的扩展1. Solow模型的基本原理Solow模型将产出函数表示为Y = F(K,AL),其中Y为产出总量,K为资本存量,A为全要素生产率,L为劳动力总量。
Solow模型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保持投入产出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增长会导致产出量的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量的增长起到补充作用。
2. 人力资本的加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不仅包括了人口数量,还包括了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等因素。
在Solow模型的扩展中,人力资本的加入更多地考虑了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三、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 数据选取本文选取了GDP、人口数量、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得出了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2. 实证结果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纯的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重要。
具体而言,教育程度的提高、技能水平的提高等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中,这一结果也得到了验证。
3. 结果讨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变得更为重要。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南府办函〔2022〕112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方案》的通知南府办函〔2022〕1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充市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抓好落实。
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15日南充市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方案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推动重点优质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发展、集群培育和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方案》《四川省制造业“贡嘎培优”企业认定及服务办法》要求,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聚焦高成长性企业,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努力培育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优质制造业企业,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育目标。
到2025年,25户市级“贡嘎培优”企业(以下简称培优企业)营业收入和平均研发经费支出金额力争实现翻倍,成为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带动全市累计创建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0户以上,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以上。
二、培育对象(一)遴选对象。
聚焦“3+3+1”重点产业,遴选具备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等特征,原则上2021年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亿元及以上、2025年至少实现翻倍,且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至少实现翻倍的优质制造业企业。
大西北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突破口在哪里大西北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人才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那么,大西北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首先,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是吸引人才的基础。
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大西北地区在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很多人才可能会因为担心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而对前往西北地区工作望而却步。
因此,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交通的便捷性,完善医疗和教育资源,优化居住环境,是吸引人才的第一步。
例如,修建更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提高网络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建设高水平的学校和医院,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等。
当人们在西北地区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地区相当甚至更好的生活条件时,就会有更多的人才愿意留下来。
其次,产业发展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
大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农业等,但长期以来,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相关领域的人才。
比如,利用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吸引能源技术人才;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打造旅游胜地,吸引旅游管理和营销人才。
同时,要注重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再者,政策支持是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包括薪酬待遇、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科研经费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例如,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额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为其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同时,要建立灵活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让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才能够得到及时的晋升和奖励。
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收稿日期:2020-03-08作者简介:张优智,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630045);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7S015);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0Z232)。
教育投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张优智 张珍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利用2000—2017年我国西部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教育投入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研究表明:通过差分与系统差分法检验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在9.7%~12.3%之间。
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教育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教育经费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高达58%;教育投入在空间范围有集聚性,在西部地区的自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教育投入;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空间杜宾模型;莫兰指数中图分类号:F40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20)04-0009-08 0 引 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速度与数量上不断创造出中国奇迹,我国经济总量2016—2018年间不断突破70、80、90万亿元大关,2019年经济总量则达到99.1万亿元,且国民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
[1]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通过要素投入的粗犷发展方式才带来的经济增长,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已认识到我国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策略,将我国一直以供给刺激需求的发展模式与当前落后的产能不能顺利转化为有效需求以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满足人们的高质量物质需求,进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从基础性劳动力向高等教育人才转换,[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号召更显示了教育投入的重要性。
【精品文档管理学】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人力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假如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能够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19:50[摘要] 当前特定区域的经济要达到可持续进展,在很大7程度上还要靠区域外有关资源向区域内的可持续集聚,人力资源是首要问题,而高层次人才则是重中之重。
目前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人才总量过少、梯队差距大、人才资源分布不尽合理、流失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高层次人才问题计策一、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高层次人才指在某一领域具有出众智力、渊博知识、超常技能的人力资源,不仅仅指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
西部地区要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西部大开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务必拥有数量充足、素养优秀、结构合理、人员稳固的具有高度创新精神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近些年西部地区营造与优化高层次人才使用环境,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人才队伍的总量有很大提高,人才队伍老化趋势有所缓解,人才进展的体制政策环境有较大改善,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进展,要紧表现在:1.高层次人才总量过少。
从人才能级结构看,西部地区存在着高学历人才绝对量较少、高职称人才比重偏低的矛盾。
统计说明,在高学历人才上,西部地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上海的差距相当大。
本科学历占人才总量的比重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上海也有着较大的差距。
2.高层次人才梯队差距大。
高层次人才的梯队建设问题,是这支队伍可持续进展的关键环节,假如调整不到位或者政策实施不力,甚至可能导致有关领域因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而呈现弱势。
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上普通专业与低学历者比重过大,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对经济进展起关键作用的杰出的学术技术权威人才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