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痛或 舌红少津,
养心安神
灼痛
苔少或剥, 方药:六味地黄丸
心悸心烦, 脉细数或促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口干,腰膝酸软,
耳鸣,
阴虚火旺----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 心悸怔忡----炙甘草汤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7、心阳不振
症状: 舌脉:
胸闷而痛, 舌淡胖, 气短,遇寒加重 苔白腻, 神疲怯寒, 脉沉细迟 面白肢冷, 汗出肢肿 动则更甚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金匮要略》 设专篇论述 提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 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 丸等方剂。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二、病因病机
3、 阴寒凝滞
症状: 舌脉:
心痛如绞, 舌淡,苔薄白 心痛彻背, 脉沉紧 背痛彻心, 形寒肢冷, 冷汗自出, 心悸气短, 感寒而发
治法:辛温通阳,
开痹散寒
方药:栝楼薤白白酒
汤或当归四逆汤
(桂枝、细辛、当归、 芍药、甘草、通草、 大枣)
阴 寒 极 盛 ---- 乌头赤石脂丸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4、气阴两虚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 中医诊断
——?
? 证型
治法?
——?
——?
? 方药
——?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小结
1.本病病因多为年老体虚、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以 及寒邪内侵所致。
2.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3.临床上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有寒凝心脉、气滞
心胸、痰浊闭阻、瘀血阻痹;虚证有心气不足、 心阴亏损、心阳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