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历书写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3.80 KB
- 文档页数:9
临床药师培训教学药历书写规范
(带教药师培训用)
一、教学药历的书写目的
药历是由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过程中记录的关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患者药物相关问题的药学资料,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的技术档案,是为患者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必备资料。
参加临床药师培训的学员应学习并掌握书写教学药历的方法,以培养其对临床资料进行采集、综合分析以及整理与归纳的能力。
二、药历的基本内容
依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2007 年版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应包括:
(1) 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婚姻状况、身高体重或体重指数、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病案号或病区病床号、“医保”和费用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摄盐、嗜酒、爱好等)和联系方式(电话、邮址、网址等);
(2) 病史摘要:入出院时间、既往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诊断、非药物治疗情况、既往用药史、主要实验室检查数据、出院或转归;
(3) 用药记录: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给药途径、起始和停药时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4) 药物治疗干预措施:记录药学监护计划、用药中的问题、药学干预内容、药物浓度监测数据、药物治疗中建设性意见;
(5) 结果评价:包括药学干预和意见的被采纳情况,及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结果,分析讨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缺短药品的信息。
附1:《临床药师培训指南》推荐药历格式(修改版)
教学药历首页
建立日期:年月日建立人:
附2:教学药历质量缺陷评价表(修改版)。
药历书写规范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药历是指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记录,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过程的干预、评估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教育记录。
第二条药历书写是指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通过药学(师)查房、询问、阅读医师书写的病历等药物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药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四条药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药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五条药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六条药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临床药师本人签名。
实习、试用期临床药师书写的药历,应当由经过认定的临床药师审阅、修改并签名。
第二章药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第七条书写药历患者的筛选:对重点药学监护患者建立药历。
第八条药历内容包括:(一)药历首页:包括建立人、建立日期,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联系方式、住院号、入院及出院日期、烟酒史、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
(二)病史摘要以满足药历书写为限。
(三)用药史,包括既往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四)主要检查及其结果: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数据。
(五)药物治疗经过,包括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给药间隔、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患者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ADR)和药物不良事件(ADE)发生情况。
(六)用药分析,包括选药依据,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PK/PD)特点制定的给药剂量、用药间隔依据,用药结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药师应重点实施的用药教育,用药中的特殊注意事项及观察项目(如需避光、输注时限、溶媒选择等)。
(七)药物经济相关信息,包括用药费用、治疗药物监测(ADR)费用、相关治疗费用及总费用等。
药历书写规范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药历是指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记录,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过程的干预、评估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教育记录。
第二条药历书写是指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通过药学(师)查房、询问、阅读医师书写的病历等药物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药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四条药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药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五条药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六条药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临床药师本人签名。
实习、试用期临床药师书写的药历,应当由经过认定的临床药师审阅、修改并签名。
第二章药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第七条书写药历患者的筛选:对重点药学监护患者建立药历。
第八条药历内容包括:(一)药历首页:包括建立人、建立日期,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联系方式、住院号、入院及出院日期、烟酒史、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
(二)病史摘要以满足药历书写为限。
(三)用药史,包括既往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四)主要检查及其结果: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数据。
(五)药物治疗经过,包括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给药间隔、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患者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ADR)和药物不良事件(ADE)发生情况。
(六)用药分析,包括选药依据,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PK/PD)特点制定的给药剂量、用药间隔依据,用药结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药师应重点实施的用药教育,用药中的特殊注意事项及观察项目(如需避光、输注时限、溶媒选择等)。
(七)药物经济相关信息,包括用药费用、治疗药物监测(ADR)费用、相关治疗费用及总费用等。
医院药历书写制度药历是临床药师的必备资料,药历是药物治疗过程的技术档案,是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通过药历可便捷地了解患者的病史、治疗措施、药物过敏和治疗史等。
为日后设计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药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有条件的可以做电子药历),力求语句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临床药师应签全名。
2.药历一律用中文书写,药品名称应用正规通用名(并备注生产厂家或商品名)。
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药历首页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或体重指数、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
4.病程摘要指主要症状、持续时间、疾病的入出院或手术前后的诊断以及患者的烟、酒嗜好及时间的长短和药物过敏情况及各种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
包括病情变化、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药物治疗过程和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
药历记录一般应每天记录一次,重危病员和骤然恶化病员应随时记录。
要如实地反映药物的治疗质量,每个患者使用各种药物后的疗效、毒副作用等情况应及时准确的反映,更好地协助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用药。
便于开展药物相互作用的调查,进行药物疗效的评价,杜绝药源性事故的发生。
5.用药记录应包括;人院前用药史,包括使用的药品、剂量,用法、药效,不良反应。
人院后用药史,包括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开始及停止用药的时间,用法、药效及不良反应等,6.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
7.使用下列药物时,可考虑建立药历。
①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狭窄、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又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环孢素 A等。
特别是老年患者,治疗指数往往比正常范围低;②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体内消除速率常数与剂量极为相关、且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药历书写规范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药历是指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记录,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过程的干预、评估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教育记录。
第二条药历书写是指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用药实践过程中通过药学(师)查房、询问、阅读医师书写的病历等药物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药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四条药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药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五条药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六条药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临床药师本人签名。
实习、试用期临床药师书写的药历,应当由经过认定的临床药师审阅、修改并签名。
第二章药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第七条书写药历患者的筛选:对重点药学监护患者建立药历。
第八条药历内容包括:(一)药历首页:包括建立人、建立日期,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联系方式、住院号、入院及出院日期、烟酒史、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
(二)病史摘要以满足药历书写为限。
(三)用药史,包括既往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四)主要检查及其结果: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数据。
(五)药物治疗经过,包括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给药间隔、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患者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ADR)和药物不良事件(ADE)发生情况。
(六)用药分析,包括选药依据,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PK/PD)特点制定的给药剂量、用药间隔依据,用药结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药师应重点实施的用药教育,用药中的特殊注意事项及观察项目(如需避光、输注时限、溶媒选择等)。
(七)药物经济相关信息,包括用药费用、治疗药物监测(ADR)费用、相关治疗费用及总费用等。
药历书写规程
【目的】规范药历书写。
【范围】适用于所有药学部的临床药师。
【责任人】临床药师。
【内容】
1.书写药历的目的和意义
药历是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体现患者药学监护的全面记录和总结,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书。
2.药历的基本内容
2.1药历书写要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字迹清晰,信息完整、准确。
2.2患者一般信息无遗漏。
2.3患者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和禁忌、不良反应史、个人史、婚育史(女性需记录月经史)、家族史、入院查体情况和近期检查结果。
2.4患者用药史:包括患者近期用药史(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和既往用药及依从性分析。
2.5患者入院诊疗方案:包括患者特点、入院诊断、治疗计划、初始治疗方案(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初始治疗方案的分析和评价、药学监护方案等。
2.6药学监护日志:普通患者每3天书写1次,重症患者及特殊监护者应逐日书写。
内容包括患者日常情况、查体问诊、检验结果回报、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调整、药学监护记录及后续方案、药师干预记录(对医师、患者双向)、患者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用药教育和指导等。
临床药师培训教学药历书写规范
(带教药师培训用)
一、教学药历的书写目的
药历是由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过程中记录的关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患者药物相关问题的药学资料,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的技术档案,是为患者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必备资料。
参加临床药师培训的学员应学习并掌握书写教学药历的方法,以培养其对临床资料进行采集、综合分析以及整理与归纳的能力。
二、药历的基本内容
依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2007 年版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应包括:
(1) 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婚姻状况、身高体重或体重指数、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病案号或病区病床号、“医保”和费用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摄盐、嗜酒、爱好等)和联系方式(电话、邮址、网址等);
(2) 病史摘要:入出院时间、既往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诊断、非药物治疗情况、既往用药史、主要实验室检查数据、出院或转归;
(3) 用药记录: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给药途径、起始和停药时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4) 药物治疗干预措施:记录药学监护计划、用药中的问题、药学干预内容、药物浓度监测数据、药物治疗中建设性意见;
(5) 结果评价:包括药学干预和意见的被采纳情况,及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结果,分析讨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缺短药品的信息。
附1:《临床药师培训指南》推荐药历格式(修改版)
教学药历首页
建立日期:年月日建立人:
附2:教学药历质量缺陷评价表(修改版)
.
.。
药历书写规范
一.药历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挡案,以合理用药为目的,通过采集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归纳而书写的完整技术档案资料,是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的重要文件,是为病人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必备资料。
二.药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三.药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药学术语,其应与病历保持一致,其书写要求亦应同病历保持一致。
四.书写药历患者的筛选。
患者的选择应从典型疾病开始,继而对可能存在药物使用问题的或药物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进行重点药学监护对象,并书写药历。
重点监护对象的选择可参考“药历书写规范”。
五.药历书写内容及书写要求
1. 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日期要与入院日期同步,从患者入院第一时间开展药学服务。
2. 患者的病理状态:心肺功能、胃肠道状况、肝肾功能。
3. 病史:患者的主诉,主要的症状、体征。
对一些存在分级、分期的疾病(发热、高血压、哮喘等) 需要详细描述,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提供病情依据。
4. 用药史及用药监护有关问题:既往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特别是过敏史 ,不仅要问清楚患者对什么药物过敏,还要对药物的过敏反应进行描述。
5. 本次入院情况:分析评价治疗方案;确定潜在的和已存在的药物治疗问题、改进病人治疗方案建议、为药物治疗问题的避免或解决建立目标、区分药物治疗问题的主次顺序、药物治疗问题避免和解决措施、详细记录患者本次用药情况。
6. 治疗总结: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疾病转归。
临床药师培训教学药历书写规范
(带教药师培训用)
一、教学药历的书写目的
药历是由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过程中记录的关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患者药物相关问题的药学资料,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的技术档案,是为患者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必备资料。
参加临床药师培训的学员应学习并掌握书写教学药历的方法,以培养其对临床资料进行采集、综合分析以及整理与归纳的能力。
二、药历的基本内容
依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2007 年版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应包括:
(1)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婚姻状况、身高体重或体重指数、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病案号或病区病床号、“医保”和费用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摄盐、嗜酒、爱好等)和联系方式(电话、邮址、网址等);
(2)病史摘要:入出院时间、既往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诊断、非药物治疗情况、既往用药史、主要实验室检查数据、出院或转归;
(3)用药记录: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给药途径、起始和停药时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4)药物治疗干预措施:记录药学监护计划、用药中的问题、药学干预内容、药物浓度监测数据、药物治疗中建设性意见;
(5)结果评价:包括药学干预和意见的被采纳情况,及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结果,分析讨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缺短药品的信息。
附1:《临床药师培训指南》推荐药历格式(修改版)
教学药历首页
建立日期:年_月_日建立人:___________
家族史:
记录与疾病及药物治疗相关的内容,包括:明确家族性的疾病的危险因素、职业和工作环境有无毒物、粉尘、放射性物品接触史、生活习惯及嗜好:(烟、酒、麻醉毒品),使用量及年限;婚史、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状况;月经史、生育史。
伴发疾病与用药情况:
系指入院时仍需治疗的伴随疾病的症状、时间及演变过程,以及用药情况, 各伴随症状之间尤其是与主要症状之间关系
过敏史:
含药物、食物及其它物品过敏史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
系指本次入院治疗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置手段、结果
入院诊断:
出院诊断:
初始治疗方案分析:
系指根据本次入院诊断所设计的初始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分析。
治疗过程中新出现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分析,在“药物治疗日志”中记录
初始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系指根据初始治疗方案所制定的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治疗过程中根据新出现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所制定的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在“药物治疗日志”中记录。
其它主要治疗药物:
系指初始治疗方案外的主要治疗药物,随时填写
药物治疗日志
1药物治疗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
(1)入院后首次病程内容已经在首页各栏目中体现,日志部分需记录入院时间和入院诊断。
(2)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与用药变更的情况记录(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会诊情况);
(3)对变更后的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分析意见与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4)用药监护计划的执行情况与结果(包括药师参与情况与结果)
(5)出院带药情况情况。
2、每次记录应有学员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年、月、日)危重病人要记录时刻
3、药学带教老师每周不少于两次对药物治疗日志进行点评,并用红色笔填写点评意见。
4、临床带教老师每周不少于一次对药物治疗日志进行点评,并用红色笔填写点评意见。
5、一般每3天书写记录1次,危重病人随时书写记录。
药物治疗总结
药物治疗总结应包括:
1•出院时对完整治疗过程的总结性分析意见;2•药师在本次治疗中参与药物治疗工作的总结; 3•患者出院后继续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
4•治疗需要的随访计划和应自行检测的指标。
临床带教老师评语对完整教学药历的评语
药学带教老师评语对完整教学药历的评语
附2:教学药历质量缺陷评价表(修改版)
教学药历质量缺陷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