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997.00 KB
- 文档页数:21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会对输电线路造成过电压冲击,破坏输电线路的绝缘层使其出现闪络或产生涉漏电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或者对地短路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跳闸,如果不能在受到雷击的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则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供电中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1)避雷线(架空地线):沿全线装设避雷线是目前为止110KV及其以上架空线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35KV及以下一般不全线架设避雷器,因为其绝缘水平较低,即使增加绝缘水平仍很难防止直击雷,可以靠增加绝缘水平使线路在短时间故障情况运行,主要靠消弧线圈和自动重合闸装置。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这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减少反击概率的主要措施,措施有采用多根放射状水平接地体、降阻模块等。
反击是当雷电击到避雷针时,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通入大地。
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过大,它通过雷电流时电位将升的很高,作用在线路或设备的绝缘体,可使绝缘发生击穿。
接地导体由于地电位升高可以反过来向带电导体放电的这种现象叫“雷电反击”。
(3)加强线路的绝缘:如增加绝缘子的片数、改用大爬距悬式绝缘子、增大塔头空气距离。
在实施上有很大的难度,一般为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均优先采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4)耦合地线:在导线的下方加装一条耦合地线,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和增大导地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可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
(5)消弧线圈:能使雷电过电压所引起的单相对地冲击闪络不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即大大减少建弧率和断路器的跳闸次数。
(6)避雷器:不作密集安装,仅用作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特别大或绝缘薄弱的防雷保护。
能免除线路的冲击闪络,使建弧率降为零。
(7)不平和绝缘:为了避免线路落雷时双回路同事闪络跳闸而造成的完全停电的严重局面,当采用通常的防雷措施都不能满足要求时,在雷击线路时绝缘水平较低的线路首先跳闸,保护了其他线路。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1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①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②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③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
因此规程规定,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也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
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
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左右,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及以下。
为了起到保护作用,避雷线应在每基杆塔处接地。
在双避雷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正常的工作电流将在每个档距中两根避雷线所组成的闭合回路里感应出电流并引起功率损耗。
为了减小这一损耗,同时为了把避雷线兼作通讯及继电保护的通道,可将避雷线经过一个小间隙对地(杆塔)绝缘起来。
雷击时,间隙被击穿,使避雷线接地。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可以减小雷击杆塔时的电位升高,这是配合架设避雷线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
《高压电技术》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高压电技术》适用专业:2016级电力系统自动化(专科业余函授)辅导教材:《高电压技术(第三版)》常美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内容: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
要求:掌握电介质的极化;了解质的介电常数;掌握电介质的电导和损耗。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内容: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气体放电过程的一般描述;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
要求:了解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及电子崩;了解自持放电条件,掌握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熟悉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及电晕放电;掌握沿面放电及污闪。
第三章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内容:气隙的击穿时间;气隙的伏秒特性;气隙的击穿电压;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的电气特性。
要求:了解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第四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内容: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的机理;影响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提高固体、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要求:了解固体与液体介质的击穿和老化;掌握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
第五章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内容:绝缘预防性试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要求:掌握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测量、泄漏电流的测量及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第六章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内容:工频高压试验;直流高压试验;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
要求:掌握工频高压试验基本内容;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原理;直流高压试验基本内容。
第七章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内容:单导线线路中的波过程;行波的折射与反射;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行波的多次折反射。
要求:掌握波沿均匀无损单导线的传播;掌握行波的折射和反射;掌握波作用于单绕组时引起的振SF6气体荡、三相绕组的波过程及波在变压器绕组间的传播。
第八章雷电及防雷装置内容:雷电参数;避雷针与避雷器;接地装置。
要求:了解雷电参数和雷击过电压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种防雷装置的基本原理和防雷性能;掌握防雷接地。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架设避雷线使雷直接击在避雷线上,保护输电导线不受雷击。
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对输电导线有耦合作用,抑制感应过电压。
2.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加强绝缘。
3.减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可快速将雷电流引泄入地。
4.装设管型避雷器或放电间隙以限制雷击形成过电压。
5.装设自动重合闸预防雷击造成的外绝缘闪络使断路器跳闸后的停电现象。
6.采用消弧圈接地方式。
7.架设耦合地线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
8.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避雷线的设置:
(1)500KV及以上送电线路,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且输电线路愈高,保护角愈小(有时小于20°)。
在山区高雷区,甚至可以采用负保护角。
(2)220~330KV线路,一般同样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一般杆塔上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为20~30°。
(3)110KV线路一般沿全线装设避雷线,在雷电特别强烈地区采用双避雷线。
在少雷区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沿线架设避雷线,但杆塔仍应随基础接地。
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为了让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得以良好保障,尽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本文特对其防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文章首先分析了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作用及其危害;然后分析了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主要解决对策。
经分析发现,要想实现输电线路防雷效果的良好保障,就需要在雷击防护措施方面、线路设备绝缘方面、接地分流措施方面、稳压运行措施方面以及日常防雷运维方面加强工作。
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输电线路雷击问题的有效预防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危害;防雷工作前言: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一旦遭遇了雷击问题,便会对线路的应用质量及其安全性造成很大程度的危害。
基于此,在输电线路的运维过程中,电力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强防雷保护措施。
在此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实际防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线路设备设施问题、防雷设备设施问题以及日常维护不足等,然后以此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
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输电线路的防雷效果,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保障。
一、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作用方式及其危害分析(一)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作用方式所谓雷击,就是在带电云层向大地放电的过程中,使得建筑物或者是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受到了损害。
其中,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就是架空输电线路,其受雷击频率和强度都非常大。
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主要作用方式是雷电冲击波电流所形成的过电压现象所致。
对于输电杆塔、输电线路以及避雷线等设备而言,雷电所导致的过电压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是直击雷,第二是感应雷。
其中,直击雷就是输电线路直接被雷电击中,雷电流导致输电线路过电压产生;感应雷则是雷电击中了杆塔或避雷线,进而使输电线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从而引发过电压现象[1]。
(二)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危害性一旦输电线路遭遇了雷击,便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绝缘子闪络、单相接地故障、跳闸等,进而导致供电中断,对用户的用电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输电线路中有雷电行波的形成和传播,进而引发主变绝缘破坏或避雷器爆炸等问题,导致用户长时间停电现象,甚至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
有关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电力输电线路一旦遭受雷电灾害就会对其自身和供电网造成巨大影响。
在全面分析输电线路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寻求更为安全、经济、可靠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不仅可保护供电电路和供电站的电气设备,也可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优质供电的重要保证,是电力行业普遍面临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输电线路雷击的几种情况入手,分析探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几种方法措施,为提高我国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电力系统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能量释放现象,可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效应等巨大破换,雷电向大地放电时的强电流会造成输电线路的严重破坏。
我国是一个雷电灾害频繁的国家,岭南地区已是世界雷电灾害最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雷电高发、高地阻率、空旷突兀等地区引发的雷击事故尤为严重,构成了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巨大威胁。
雷电直接击中输电线路会将强大的电流导入大地,也可间接影响导线感应的异号电荷,使线路感应电流侵入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自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后,世界防雷技术随时代发展迅速,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也随防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良好的防雷措施可减少雷击引发的跳闸次数,有效保证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优质供电的重要保障。
输电线路防雷的技术手段目前进展较小,因此提高防雷效果的关键在于抓好措施措施。
针对输电线路特点和地区地形地貌、接地阻率、地质情况等找出防雷缺陷,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雷措施。
一、输电线路遭雷击的情况分析雷电作用于电力输电线路可在其上形成极高的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接遭击的直击雷电过电压和间接影响的感应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按照线路击中部位又分为反击雷电过电压与绕击雷电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