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958.50 KB
- 文档页数:47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会对输电线路造成过电压冲击,破坏输电线路的绝缘层使其出现闪络或产生涉漏电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或者对地短路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跳闸,如果不能在受到雷击的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则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供电中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1)避雷线(架空地线):沿全线装设避雷线是目前为止110KV及其以上架空线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35KV及以下一般不全线架设避雷器,因为其绝缘水平较低,即使增加绝缘水平仍很难防止直击雷,可以靠增加绝缘水平使线路在短时间故障情况运行,主要靠消弧线圈和自动重合闸装置。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这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减少反击概率的主要措施,措施有采用多根放射状水平接地体、降阻模块等。
反击是当雷电击到避雷针时,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通入大地。
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过大,它通过雷电流时电位将升的很高,作用在线路或设备的绝缘体,可使绝缘发生击穿。
接地导体由于地电位升高可以反过来向带电导体放电的这种现象叫“雷电反击”。
(3)加强线路的绝缘:如增加绝缘子的片数、改用大爬距悬式绝缘子、增大塔头空气距离。
在实施上有很大的难度,一般为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均优先采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4)耦合地线:在导线的下方加装一条耦合地线,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和增大导地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可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
(5)消弧线圈:能使雷电过电压所引起的单相对地冲击闪络不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即大大减少建弧率和断路器的跳闸次数。
(6)避雷器:不作密集安装,仅用作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特别大或绝缘薄弱的防雷保护。
能免除线路的冲击闪络,使建弧率降为零。
(7)不平和绝缘:为了避免线路落雷时双回路同事闪络跳闸而造成的完全停电的严重局面,当采用通常的防雷措施都不能满足要求时,在雷击线路时绝缘水平较低的线路首先跳闸,保护了其他线路。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 N 2008N O .09SC I ENC 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 工程技术1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重要意义雷电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种:一是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体,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二是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温度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三是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它将巨大的电能输送到四面八方,是连接各个变电站、各重要用户的纽带。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稳定和向用户的可靠供电。
因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电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强电强网”的需要,也是向工农业生产、广大人民生活提供不间断电力的需要。
由于我国地处温带(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所以雷电活动比较强烈。
漫长的输电线路穿过平原、山区、跨越江河湖泊,遇到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各不相同,所以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多。
在我国电力系统各类事故、障碍统计中,输、配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于输电线路对于保“网”的重要地位,如何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不但影响电力系统正常供电,增加输电线路及开关设备的维修工作量,而且由于输电线路上落雷,雷电波还会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而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绝缘最强,变电所次之,发电机最弱,若发电厂、变电所的设备保护不完善,往往会引起其设备绝缘损坏,影响安全供电。
由此可见,输电线路的防雷是减少电力系统雷害事故及其所引起电量的关键。
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变电所、发电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1]。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并参考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阅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实行合理的爱护措施。
除架设避雷线措施之外,还应留意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1.接地装置的处理(1)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加而降低。
电压等级越高,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应选择更换接地网形式和置换土壤的方法,达到降阻。
在雷击多发区域,主网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应保证小于10Ω,山区也应小于15Ω。
在雷雨季节前,对雷击多发区域线路应按规程要求的方法,进行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2)接地装置埋深,要求大干0.6 m,采纳增大截面的接地引下线,引下线(热镀锌)表面要进行防腐处理。
严格根据规程执行接地装置的开挖检查制度。
重点检查接地装置的埋深、接头和截面的测量,对不合格的准时进行处理。
(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还需要确保架空地线、接地引下线、地网相互之间的良好连接。
2.减小外边相避雷线的爱护角或者采纳负角爱护在以往进行防雷设计时,只要求遵照规程规定满意杆塔避雷线爱护角的要求就行了,忽视了山坡对防雷爱护角的影响,则造成了杆塔防雷爱护角不能满意防雷设计的实际要求,增加了线路闪络次数,影响了电网平安运行。
针对山区运行线路简单受绕击的状况,建议采纳有效屏蔽角公式计算校验杆塔有效爱护角,以便设计时针对爱护角偏大状况实行相应措施削减雷电绕击概率。
3.加强绝缘和采纳不平衡绝缘方式在雷电活动剧烈地段、大跨越高杆塔及进线段,应增加绝缘子片数。
由于这些地方落雷机会较多,塔顶电位高,感应过电压大,受绕击的概率也较大,通过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增大导线和避雷线间的距离,达到加强绝缘的目的。
规程规定:全超群过40m的有地线杆塔,每增高10m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架设避雷线使雷直接击在避雷线上,保护输电导线不受雷击。
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对输电导线有耦合作用,抑制感应过电压。
2.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加强绝缘。
3.减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可快速将雷电流引泄入地。
4.装设管型避雷器或放电间隙以限制雷击形成过电压。
5.装设自动重合闸预防雷击造成的外绝缘闪络使断路器跳闸后的停电现象。
6.采用消弧圈接地方式。
7.架设耦合地线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
8.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避雷线的设置:
(1)500KV及以上送电线路,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且输电线路愈高,保护角愈小(有时小于20°)。
在山区高雷区,甚至可以采用负保护角。
(2)220~330KV线路,一般同样应全线装设双避雷线,一般杆塔上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为20~30°。
(3)110KV线路一般沿全线装设避雷线,在雷电特别强烈地区采用双避雷线。
在少雷区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沿线架设避雷线,但杆塔仍应随基础接地。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安全运行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输电线路作业,决定着电能传输效果,影响供电效率。
被雷击中的输电线路会存在短时间电流快速增加的情况,超过线路原有的负荷范围,使线路出现短路、燃烧等问题,影响电能传输效果。
另外,短时间过强电流的出现会使线路连接设备电压升高,进而破坏设备性能,严重时还会产生爆炸,降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
为此,在输电线路设计中,要加强防雷处理,维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基于此,本文将对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安全运行1 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影响输电线路在受到雷击后,会因为自身的热量而破坏其线路,导致其相应设备中的金属材料熔断。
此外,在雷击的瞬间所产生的高压还会破坏其输电线路的保护装置,进而发生火灾,这些对于输电线路的破坏都是直接的,并且无法修复。
还因为在这其中会产生电磁场,进而就会影响其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经过雷击后的输电线路会因为压力过高,进而导致无法稳定运行。
而且在这其中所产生的相应电流也会破坏其继电保护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雷击对于输电线路有着很多的影响,应该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减少雷击对于输电线路的影响。
2 输电线路引发雷电的原因2.1 杆塔因素影响杆塔在被雷击后,产生的电荷会经过杆塔与大地形成一个单向回路,使杆塔出现击穿现象,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使用。
输电线路杆塔会根据所在区域供电需求设置相应的高度,杆塔间存在相互影响,在雷击下产生不同反应。
如杆塔电流与反击电流呈反比,杆塔电流增加,反击电流就会逐渐减弱,抵抗雷击的能力会减弱;导线闪烁大小会导致杆塔线路间出现不均衡分布,受雷击后局部荷载增大,造成烧毁现象;临近杆塔间的分流会抑制分流作用,增加局部电流频率。
2.2 雷电活动强烈在我国电网建设中,输电线路是其关键,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才能够让其电网运行更加稳定。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任务书[5篇材料]第一篇: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任务书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次设计主要内容:1、阐述防雷设计的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2、一般防雷方法介绍3、防雷设施:接地电阻,防雷范围,线路参数自动重合闸原理说明及计算本次设计基本要求:1、通过设计、学习,了解防雷相关知识,施工计算方法2、通过计算使自己的防雷设计中选定参数合乎施工要求3、110KV防雷设计4、220KV防雷设计图纸内容:1、设计防雷线路重点装置部位2、雷击输电线路三种情况3、雷击杆塔示意图及等值电路4、单只避雷针保护范围示意图5、双支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示意图6、单根避雷线在水平面上每侧保护宽度计算第二篇:输电线路检修输电线路检修、工程施工临时用工管理制度1、为了保证线路检修、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确保临时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对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对于使用临时工应坚持“安全第一”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
临时工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劳动纪律教育,并与安装公司签定临时用工协议书,并交安监科备案。
此项工作由安全专责、各队队长具体负责。
3、安全专责对所使用的临时工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进行考察,对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传染病的临时工,禁止使用。
4、各队长、施工小组负责人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所使用的临时工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要经常对临时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5、临时工必须严格按照负责人交代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工作。
若临时工本人不按照有关要求或因个人主观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个人人身伤害,按有关规定执行。
6、各队及施工小组必须严格控制使用临时工数量,不得擅自雇佣临时工,检修、施工开始前报送使用临时工人数于工区安全员,统一安排。
7、使用临时工时,应首先使用公司内的待业青年和职工家属,如确属不足时,方可使用社会劳动工,但必须有本公司职工作介绍。
有关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电力输电线路一旦遭受雷电灾害就会对其自身和供电网造成巨大影响。
在全面分析输电线路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寻求更为安全、经济、可靠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不仅可保护供电电路和供电站的电气设备,也可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优质供电的重要保证,是电力行业普遍面临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输电线路雷击的几种情况入手,分析探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几种方法措施,为提高我国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电力系统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能量释放现象,可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效应等巨大破换,雷电向大地放电时的强电流会造成输电线路的严重破坏。
我国是一个雷电灾害频繁的国家,岭南地区已是世界雷电灾害最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雷电高发、高地阻率、空旷突兀等地区引发的雷击事故尤为严重,构成了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巨大威胁。
雷电直接击中输电线路会将强大的电流导入大地,也可间接影响导线感应的异号电荷,使线路感应电流侵入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自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后,世界防雷技术随时代发展迅速,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也随防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良好的防雷措施可减少雷击引发的跳闸次数,有效保证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优质供电的重要保障。
输电线路防雷的技术手段目前进展较小,因此提高防雷效果的关键在于抓好措施措施。
针对输电线路特点和地区地形地貌、接地阻率、地质情况等找出防雷缺陷,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雷措施。
一、输电线路遭雷击的情况分析雷电作用于电力输电线路可在其上形成极高的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接遭击的直击雷电过电压和间接影响的感应雷电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按照线路击中部位又分为反击雷电过电压与绕击雷电过电压。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文章结合110kV输电线路的雷害具体情况,对雷击线路的危害与雷击跳闸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雷害事故所形成的一些特点及多年运行实践经验提出了对线路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110kV输电线路;雷击;危害;防范措施引言近年来, 根据故障分类统计, 线路因雷击而引起的事故日益增多, 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 有部分110KV线路又是跨境线路, 每次事故巡视不但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加大了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由此线路的防雷保护成了运行维护的重中之重, 防雷保护迫在眉睫。
1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雷害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形式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
在实际运行中,常常是根据故障现象和以往经验来分析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受到雷害的原因。
这样的分析方法很难对雷害原因作出准确判断,进而影响防雷的效果。
对于架设在丘陵、山地地区的线路,山坡地形等因素对地面的空间电场影响比较大,绕击率达到平原地区线路的3倍以上。
直击雷过电压是雷电中危害电力设备绝缘最严重的一种。
它的峰值非常高,容易对输电线路造成烧伤、击穿、绝缘子闪络甚至导线被击断而引起停电事故等严重破坏现象。
2主要存在问题2.1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杆塔线路接地网设计不合理,在很多偏远的地方仍然使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输电线路。
由于当时设计的标准偏低,使用的接地钢材多为扁钢,不耐腐蚀,长时间运行后阻力会变大,接地不符合防雷要求。
因此,在当前的使用功率电流下,防雷能力的偏向较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器的功率需求越来越大,此类电路在长时间、大功率情况下运行易受到损害。
设计不合理主要是由于线路陈旧引起的。
2.2接地腐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能源材料的不断消耗和工业发展爆棚,局部地区产生酸雨等较强的腐蚀性液体。
这对常年深埋于地下的线路十分不利,极易出现接地网腐蚀,造成电阻增大。
使得碳钢变脆、分层、松散,甚至破碎。
对于气候恶劣或者受到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接地腐蚀更显严重。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摘要: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力行业在这种环境下也得到了很大进步,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区输电线路安装量逐年增多,但由于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因此输电线路在安装完成后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出现各种问题,雷击事故便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对于高压输电线路来说,雷击问题十分常见,对此,必须要加强防雷措施。
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不同种类雷击事故的成因,然后探讨了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最后介绍了防雷技术的改进。
关键词:电力系统;防雷措施;输电线路引言:“雷击”这种现象十分常见,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都是露天安装,因此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输电线路遭到雷击的概率。
一旦发生雷击问题,便会瞬间产生强大的电流,直接烧毁线路,甚至发生火灾事故,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不利,也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电力企业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从根本上有效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由于雷击问题所造成的损失。
一、不同雷击的成因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不同地区所发生的雷击现象,在类型和特征上有所差异,发生概率也存在已经不同。
具体主要如下:1.雷击闪电雷击闪电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雷云放电所造成的,在其放电瞬间会在线路杆塔上产生一定的过电压,导致线路绝缘体被雷电直接击穿。
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电压主要分为感应雷过电压可直击雷过电压两种形式。
事实上,在雷电产生的瞬间,需要经过一个放电通道来将雷电释放到大地中,如果这个时候方便通道出现问题,那么便会产生雷击现象,由此可见,接地装置的好坏是影响雷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直击雷大多数时候,输电线路所受到的雷击都属于直击雷电,而直击雷又可以分为绕击雷和反击雷两种。
因此,在选择防雷措施的过程中,也要结合两种直击雷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案。
浅议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输电网络越来越密集。
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也日益增多,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的生产、生活。
雷击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积极开展对等试验研究工作,分析了线路防雷的基本任务和防雷设计的方法,并找到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河源电网位于广东电网粤东主通道上,有3个县紧挨江西革命老区。
现有的35-500kv相关输电线路约3500多公里,约80%均分布在山区,线路所经地区为多雷区。
地处粤东北部的河源电网,地区年均雷暴日达70日以上,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以上。
所以防止雷击跳闸可大大降低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而降低电网中事故的发生频率。
一、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基本任务采用技术上与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将雷击事故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是线路防雷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不绕击。
用避雷线或改用电缆等措施,尽量使雷不绕击到导线上。
(二)绝缘子不闪络。
用改善接地或加强绝缘等措施,使避雷线或杆塔受雷击后,绝缘子不闪络。
(三)不建立稳定工频电弧。
即使绝缘子串闪络,也要它尽量不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开关不跳闸。
为此应减少绝缘子的工频电场强度或者电网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圈地的方式。
这样可使由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能够自动消除,不致引起相间短路和跳闸。
(四)不中断电力供应。
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开关跳闸也不中断电力供应。
在送电线路防雷中,允许有一小部分雷击引起线路绝缘子闪络,然后用减少建弧率以及自动重合闸的办法,把雷害引起的停电事故数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方法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有很多形式。
在选择输电线路的防雷设施时,应按照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输电线路的绝缘情况、有无自动重合闸或备用自投装置、负荷的重要程度等各项条件来综合考虑,并按照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来作出决定采用最佳保护方案。
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规定输电线路的防雷,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并结合当地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
(1)35kV线路不宜全线架设避雷线,一般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同时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段架设避雷线,或者安装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110kV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山区应采用双避雷线;但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日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避雷线。
(3)220kV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同时应采用双避雷线。
对于架设避雷线的线路,应注意杆塔上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一般采用20~30保护角,同时做好杆塔的接地。
试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设计与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工业也发展迅猛。
但同时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威胁,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雷电。
本次我们探讨的课题是: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设计与措施。
目前,全国220kv 电压等级的线路承担了大部分的输电任务,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发生雷电,就有可能一定程度地影响输电网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因此,对22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22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并对220kv线路雷击跳闸率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 220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跳闸设计措施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它们抓住机遇,不断引进新技术,加之自己的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的有效供应。
然而,在目前状况下,输电线路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威胁,在这些威胁之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尤其受人们关注,雷电便是影响程度较深的因素之一,电力企业做好防雷措施很有必要。
本文主要针对220kv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设计与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
1 直击雷过电压以及雷击线路造成的危害雷电过电压是由大气中的雷云对地面放电而引起的,分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
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
直击雷过电压分为:(1)当雷击输电线路杆塔或避雷线时,雷电流通过雷击点阻抗使该点对地电位大大升高,当雷击点与导线间的电位差超过线路绝缘的冲击放电电压时,就会对导线发生闪络,使导线出现过电压。
因为这时杆塔或避雷线的电位高于导线,故称为反击;(2)雷电直接击中导线(无避雷线时)或绕过避雷线击中导线(屏蔽失效)时,直接在导线上引起过电压,称为绕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