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影视鉴赏
- 格式:ppt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67
.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1声画同步。
2声画对位。
3声画分立。
)热爱电影的人们曾经说会说去掉声音的电影是无声电影是一种艺术,但今天的我们要说没有画面的电影也同样是艺术的,那是来自声音的艺术!电影艺术语言的发展,随着电影技术与艺术手段、方式以及电影传播手段、方式的不断丰富而丰富。
在卓别林的时代里电影是无声的,穿插在幕间的字幕是那时唯一的语言;录音技术的发明,导致了有声电影的出现。
有声电影的成功,让无声片时代的字幕被演员的对话或独白代替;让乐队现场伴奏(伴唱)被精心制作的音乐代替;甚至出现了人的脚步、呻吟、哭泣,动物的叫声,以及风声、水声、雷声、雨声等音响效果。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
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
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
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
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
影视艺术作品制作时赋予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
2声画对位。
3声画分立。
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
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
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
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
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
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
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
影视鉴赏课件(一)影视鉴赏课件教学内容•影视鉴赏的概念和意义•影视鉴赏的基本要素•影视鉴赏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影视作品的分类和特点•影视鉴赏的实践与应用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影视作品的片段或剧照•有关影视鉴赏的资料和案例•学生参与讨论的课堂活动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影视鉴赏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影视鉴赏的基本要素和鉴赏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影视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发展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设计说明本课程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展示案例和进行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影视作品鉴赏能力。
课程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片段或剧照,激发学生对影视的兴趣。
2.介绍影视鉴赏的定义和意义,向学生解释鉴赏的重要性,并与他们探讨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影响。
3.分析影视鉴赏的基本要素,如故事情节、角色塑造、视听效果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了解不同要素的作用。
4.介绍影视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影片结构分析、镜头运用、演员表演等,通过观看片段和练习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探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如喜剧、动作片、文艺片等,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作品的欣赏方式。
6.进行课堂讨论:安排学生观看一部影视作品,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影片的主题、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7.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影视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设计这堂课,学生对影视鉴赏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分析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课堂讨论活动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
不过,课堂时间安排较紧凑,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提供更多的案例和资源供学生参考。
此题库体表较全,用对方法才能找对答案,以下是搜题的方法第一步:把此文章下载下来第二步:例如下面的29题第三步:在界面上把此问题选中,如图第四步:在wold里面点击查找,如图第五步:在导航栏里输入前面选中的内容第六步:此时没有查询到结果,原因是输入的范围太大,应此时就会出现所选答案,答案选择B注意,一定要把两头的删除掉,宁可少选择,也不能原班不动,查不出结果!例如以下判断题第8题选中复制,发现没有结果原因是范围太大不匹配,选中时缩小范围,如图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想要更多尔雅课答案请发百度私信给我全部答案,亲自整理一单选题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影视鉴赏的三种境界:(B)A.知电影之其然B.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C.知电影知所以然D.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A)A.固守陈规的方法B.比较的视野C.文化的维度D.思维的高度判断题1、电影就是我们心灵的一面镜子是否2、电影是梦或神话,比如《淘金记》《甲方乙方》《小五》等作品均体现了这点。
是否二单选题1、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B)A.3条B.4条C.2条D.1条2、电影《小武》、《三峡好人》的导演是:(C)A.陈凯歌B.张艺谋C.贾樟柯D.姜文。
判断题1、电影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是否2、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生活也来自影视。
是否单选题1、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B)A.3条B.4条C.2条D.1条2、贾樟柯纪实电影代表作《xiao wu》、《三峡好人》反映了电影是现实的什么的功能(D) A.镜子B.门户C.收纳盒D.窗户多选题1、麦克鲁汉曾说“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
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
是否2、通选课的教学宗旨旨在传授某种专门知识的同时,还能启发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和素质是否四1、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负面批判的一项是:(A)A.无法反应现实生活B.深度的丧失、平面化、单面化的问题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欺骗性D.过度的商业性导致的伦理道德底线丧失问题2、从艺术感知方式角度来看,电影属于什么艺术(D)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想象艺术D.试听综合的想象艺术判断题1、过度的商业性不会导致电影存在伦理道德底线丧失或娱乐化过度、历史过于虚无扭曲等问题是否2、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是否1、“木乃伊情结”是由下面哪一国的著名电影学家提出的:(D)A.德国B.意大利C.英国D.法国2、“游戏冲动说”是下面哪一位提出的:(C)A.马尔库塞B.马克思C.席勒D.巴赞判断题1、过度的商业性不会导致电影存在伦理道德底线丧失或娱乐化过度、历史过于虚无扭曲等问题是否2、有些影像与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虚拟出来的。
《影视鉴赏》教学《影视鉴赏》第一章影视鉴赏,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审美标准和观看习惯。
在影视鉴赏课程中,第一章通常是引言性质的,介绍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影视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影视作品是通过影像和声音等媒介传达信息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影视鉴赏》第一章中,学生首先会学习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如影片、电视剧、纪录片等,在这一部分,老师通常会介绍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在制作流程、表现形式和受众群体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影片的种类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在第一章中,教师还会向学生介绍影视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剧情、角色、对白、拍摄技法等,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台词表达以及镜头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
此外,在第一章中,影视鉴赏课程通常还会涉及影片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影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影片的历史和文化,学生可以拓展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观点,更好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影视鉴赏》第一章作为整个课程的开端,起着引导和概括的作用。
通过学习第一章的内容,学生可以对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和分析打下基础。
同时,第一章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影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影视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艺术内涵,提高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第一章所学内容,逐步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影片的艺术之美。
影视鉴赏电子版影视鉴赏第一讲:影视鉴赏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影视鉴赏1、影视鉴赏是进行影视评论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影视创作的动力。
(实现求真目的)2、影视鉴赏是实现影视社会作用的前提。
(实现至善目的)3、影视鉴赏能使观众得到审美愉悦和知识教益。
(实现唯美目的)二、什么是影视鉴赏1、定义:影视鉴赏就是观众在观看电影电视的过程当中,对一部电影电视的体验、感悟、欣赏与评判的精神活动及其审美活动的全部过程。
2、影视鉴赏的特点(讨论电影与电视差异性)(1)、声画传达的瞬间性与影视观赏的一次性(2)、观赏对象的丰富性与内容选择的多元性(3)、观赏目的的求真性与观赏感受的亲和性三、怎样进行影视鉴赏1、以文学和影戏的方式鉴赏影视作品(影视文学鉴赏)2、以影像和试听的方式鉴赏影视作品(影视艺术鉴赏)3、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方式鉴赏影视作品课堂观摩:《百年光影》课后作业:观摩《我的父亲母亲》并作观摩笔记第二讲:影视发展简史一、世界电影艺术的萌芽及初步形成时期(1895~1927)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a. 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被称为“电影之父”。
主要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主要贡献:开创了纪录片的先河,是纪实性电影的先驱。
b. 乔治.梅里爱:主要作品:《月球旅行记》、《灰姑娘》等等。
主要贡献:(1)在电影中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剧电影,开创了故事片的先河。
(2)在电影中运用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
c. 艾德温.鲍特主要作品:《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等主要贡献:发明了电影剪辑技巧和利用时空制造戏剧效果。
d. 大卫.格里菲斯主要作品:《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主要贡献:在电影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蒙太奇,被誉为“蒙太奇”之父。
在电影中运用“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法”。
e. 查理.卓别林主要作品:《摩登时代》、《城市之光》《淘金记》等。
影视概说1【单选题】(A)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B、《英雄》C、《小时代》D、《杜拉拉升职记》2【单选题】(B)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A、幻想风格B、现实风格C、惊悚风格D、喜剧风格3【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
(√)4【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1【单选题】关于电影《摇尾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B、这是一部美国电影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D、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2【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A)。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3【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
(×)4【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1【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A)的延伸。
B、触觉C、视觉D、听觉2【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
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3【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4【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1【单选题】面对当今的电影,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的是(D)。
A、意识形态欺骗性B、电影的平面化、单面化问题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D、以上都对2【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B)。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C、由法国电影理论家阿斯特吕克提出。
“影视鉴赏”考试卷答案“影视鉴赏”这个说法很怪异,如果说“节目分析”还靠点边。
经常有同学问“影视鉴赏”。
,这里正好有一个考试卷,拿过来用下。
作为“实战派”“理论”薄弱,随便看看、答答,大家一笑,千万不要作为标准答案,后果自负。
一.名词解释(20% )1、影视鉴赏就是对节目的表达方式及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应该改名叫“节目分析”2、蒙太奇法文音译,“剪接”的意思。
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
狭义就是两个镜头接在一块的方式,广义就是组镜头句式结构的意思,就是如何通过一组镜头的排列来说明事情。
一般有叙事型、表现型两种蒙太奇句式。
3、景别主体在摄像机画框中的大小。
远、中、近、特、全4、镜头用官方说法是两个含义,一是物理概念上的透镜镜头,通常包括“标头”、“广角”、“长焦”、“变焦”几种。
另一种是节目制作中的镜头,摄像机按下rec到stop就是一个镜头。
镜头的类型可以分为“静态镜头”、“移动镜头”5、主观镜头影视剧中主体眼中的世界就是主观镜头,对应于客观镜头。
二.填充(20%)1、电影电视的特性为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2、根据视距镜头可以划分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3、美国威廉姆.H..菲理普斯在《电影分析教程》的著作中把影片分析分成五部来完成。
,这本书没看过4、最能体现爱生斯坦理论的作品是《战舰波将金号》,他确立了爱生斯坦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主帅的地位5、1905 年初夏,北京丰泰照相馆主持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6、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用手动的摄影机放映了世界1部电影,它的内容为《火车到站》。
7、由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电影,在1985年摘取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桂冠,首开中国故事片在竞赛性国际电影上荣获大奖的纪录。
8. TV三大制式:NTSC: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國家以及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
宜宾学院教案《影视鉴赏》课程案。
第页《影视鉴赏》第三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一节课主讲:郭五林副教授2006年9月精制第1版块:结合现场,引入话题。
(1分钟)第2版块:总体介绍,把握大概。
(2分钟)•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第二节声音•一、人声•二、音响•三、音乐•四、声与画•第三节蒙太奇•一、蒙太奇的功能•二、蒙太奇的类型和特征•三、长镜头第3版块:基础理论,从头说起。
(23分钟)•第一节画面•一、影视画面的符号性•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三、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第一节画面•一、影视艺术画面•(一)什么是影视艺术画面?•通过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记录在感光胶片或磁带上,最后在银幕或屏幕上还原出来的视觉形象。
第一节画面(二)影视画面的特性1、再现性:影视画面是对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
2、表现性: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对现实的重新表现。
第一节画面•二、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一)影视画面从内容上看:主要由人物形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物质状态等构成。
•(二)从形成上看:影视画面则由镜头运用、空间造型所创造。
第一节画面•(三)对影像效果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四个元素:景别、焦距、运动、角度。
•1、景别:镜头与被拍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
•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第一节画面•2、焦距:镜头外射入的光通过透镜以后会被聚合成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被称为焦距。
•焦距记录和复制现实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参与影像造型、气氛营造、人物刻画、思想和情感表达,成为影视作品风格形成的有机元素。
第一节画面•焦距分类•(1)标准镜头:焦距为40—50毫米的镜头(接近于人的肉眼感觉和视野)•(2)短焦距镜头:焦距<40毫米的镜头,又称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拍摄对象被横向夸张,强化横向场面的宏伟性,增强纵向运动的速度感),可以达到180度的视角范围。
(完整版)影视鉴赏笔记影视鉴赏笔记1导论:⼀、电影就是我们的⽣活A、观影是我们⽇常⽣活的⼀种⽅式,⼀种⽇常⽣活的仪式、⼀种不可抗拒地进⼊我们⽣活的话题和现实、经验、超验B、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活很多都来⾃影视(间接经验、虚拟现实、类像、超验、想象)C、电影还是⼀种智⼒的游戏。
《⿊客帝国》、《⼤话西游》、《蝴蝶效应》、《疾⾛罗拉》D、电影是现实的窗户(纪录电影、纪实风格的电影)、镜⼦【“认识⾃⼰”的⽅式,国族认同以⾃我认同】、梦、寓⾔E、影视创造我们的⽣活,也虚拟或扭曲我们的⽣活,影像会成为⽣活本⾝。
【王尔德:不是艺术摹仿⽣活,⽽是⽣活模仿艺术】⼆、电影是⼈类梦想的实现、⾝体的延伸三、影像⽂化及其⾰命性意义形象思维、蒙太奇思维、原始思维四、电影的复杂性“电影是⼀项企业,也是⼀门艺术,是⼀门艺术,也是⼀种语⾔,是⼀种语⾔,也是⼀种存在。
”—— [法]马赛尔马尔丹五、电影的艺术定位1、形象存在⽅式:时空综合艺术(3 D化存在)2、艺术感知⽅式:视听综合艺术(体验化存在与超验性感知)3、艺术存在形态:动静综合艺术*艺术:实⽤的分类⽅法⼀、语⾔艺术:⼩说、诗歌、散⽂、(戏剧、电影剧本)⼆、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三、表情艺术:⾳乐、舞蹈电影的艺术⽂学:情节、故事、⼈物、对话语⾔、抒情性戏剧:戏剧性冲突、结构、表演艺术美术:造型(场景)、⾊彩、构图、服装设计(技术化趋势)⾳乐:有声源、⽆声源⾳乐、插曲、主题歌舞蹈:歌舞⽚、“武之舞”、王家卫、张艺谋电影中的某些⽚段或精神电影负⾯性批判批判之⼀:深度的丧失、平⾯化、单⾯化、同质化的问题:(想象⼒缺失、⾼智商电影缺失。
参阅陈旭光博客《中国电影想象⼒缺失问题反思》)批判之⼆: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欺骗性(影像的虚假性:《摇尾狗》、《楚门的世界》的反思、《纸牌屋》的现实批判(美国电影、奥斯卡风向标、中国的“⾦鸡百花”症候)批判之三:价值观导向问题。
过度的商业性导致的伦理道德底线丧失或娱乐化(娱乐化历史)过度、消费性过度等问题:(《满城尽带黄⾦甲》、《⾚壁》、《泰囧》?、《⼩时代》?《⼤丈夫》、《绝命毒师》?)思考:《泰囧》与《⼀九四⼆》的困惑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