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探索性实验开题(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677.0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目的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则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创新的重要途径。
于是中学生物课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重视和做好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正是课改方向的体现。
据了解,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课本中大多数的探究性实验是没有按照教学目的要求完成的。
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能力较差,尤其在农村中学中,教育教学相对贫瘠的地方,学生的知识贫乏、动手动脑能力较差、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更重,因此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大多数是根据书上的提示和教师的指导采用“依葫芦画瓢”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对实验结果对答如流,实验操作却不尽如人意,而后者的培养正是实验课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那么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已深刻感受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严重问题,那么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基于国家教育形式的要求,和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所看到的情况,我决定做本课题。
2、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生物探究性实验的真正目的就是学生能大胆的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合理的针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能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的正确与否。
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题就是要研究如何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等都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本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实验(1)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的研究。
在生物教学中,体现出明显问题的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实验的严谨性也差,这对实验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2)灵活积极合理地培养学生根据实验问题,大胆进行假设提出问题的能力的研究。
研究意义1 脑n XX药物对大鼠智力的影响n XX药物对大鼠痛觉的影响n 影响脑耗氧量的因素探讨n ……2 心n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血管收缩性(or血流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心肌收缩性(or舒张性)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心肌收缩性(or舒张性)的体液因素分析n 缺血(or感染)对心肌舒缩功能的影响n ……3 肺n 影响动、静脉血氧分压(PO2)和血氧饱和度的因素探讨n 影响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因素探讨n 影响肺通气功能的因素探讨n 影响肺换气功能的因素探讨n 交感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n 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4 肝胆胰n 肝损害对血浆蛋白质与量的影响n 肝损害对凝血功能的影响n 肝损害对解毒功能(or药物半衰期)的影响n 影响胆汁(or胰液)分泌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胆汁(or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分析n 食物成分对胆汁(or胰液)分泌的影响n 病理情况下对胆汁(or胰液)分泌的影响n ……5 胃肠n 影响胃(or肠)液分泌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蠕动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胃(or肠)蠕动的体液因素分析n XX药物对胃(or肠)功能的影响n ……6 肾n 影响尿液生成的神经因素分析n 影响尿液生成的体液因素分析n XX(疾病或)病理过程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n XX药物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n ……7 血液n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机理探讨n 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分析n 影响血液红细胞生成速度或数量的因素分析n 影响血液中性粒细胞(or单核细胞or淋巴细胞)生成或数目的因素分析n 促进血小板生成的因素分析或药物筛选n ……。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在机能学实验的课堂上,想要让大家耳目一新,简单的实验不够,还得有点创意。
要说我这次的实验设计,那真是脑洞大开,灵感飞扬。
想想我们的身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职责。
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台机器里的“故障点”,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体和机器的运作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就像家里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你得找出问题来,才能让它重新运转。
我们这次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看看不同的因素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机能的。
我们可以选择“运动与心率”的主题。
想象一下,大家在操场上飞奔,感觉风在耳边呼啸,心跳声就像打鼓一样,那种感觉可真爽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分成几组,分别进行慢跑、快跑、和走路的活动,然后记录下每个人的心率变化。
谁的心跳最快?谁又是慢动作的“蜗牛”?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点像比赛,大家可以争着看谁的心率最高,顺便还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呀。
聊聊饮食对机能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吃得好,身体才棒。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量大挑战”的实验,分成两组,一组吃高糖高脂的零食,另一组吃健康的水果和坚果。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智力测试,看看哪一组的表现更好。
是的,大家会发现,零食吃了也许一时爽,但没多久就会出现“能量崩溃”,脑袋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健康饮食就像给大脑加了油,思路清晰,真是“眼睛一亮”。
还有压力与机能的关系。
想象一下,考试前那种紧张的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压力测试”,给大家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看看大家在压力下的表现如何。
有趣的是,可能有些同学在压力下表现得特别出色,而有些同学则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掉链子”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不仅能体验到压力的真实感受,还能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简直是给生活上了一课。
当然不能少了社交的影响。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氛围可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团队合作挑战”,分成小组,完成一些任务,看看在愉快的氛围下,大家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机能实验设计(一)课题名称:新斯的明对筒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二)选题目的和思路1、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新斯的明在体外对蟾蜍腹直肌松弛的影响,分析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2.设计理念乙酰胆碱可以激动骨骼肌上的n2胆碱受体,是骨骼肌收缩;筒箭毒为非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骨骼肌n2胆碱受体,而引起肌松作用。
琥珀酰胆碱为去极化型n2胆碱受体阻断剂,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去极化作用,但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妨碍了复极化,而引起肌松作用。
新斯的明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破坏,积累乙酰胆碱,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竞争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受体,从而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传递。
新斯的明的抗胆碱酶活性使琥珀酰胆碱更难水解,并加剧其肌肉松弛作用。
本实验通过新斯的明和琥珀酰胆碱,新斯的明和筒箭毒同时作用于蟾蜍腹直肌而产生的抗肌松作用,探究新斯的明对筒箭毒,琥珀酰胆碱的肌松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动物60只蟾蜍(来自动物室)(四)实验材料1、试剂(由医学院实验室提供)10-3氯乙酰胆碱溶液,10-3琥珀酰胆碱氯化物溶液,2x10-4姜黄素氯化物溶液,任氏溶液,氧气。
2.设备(医学院实验室提供)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板,蛙钉,麦氏浴槽,铁支架,双凹夹,培养皿,烧杯,丝线,注射器,滴管等。
(五)观察指标蟾蜍腹直肌的活动曲线。
(六)实验步骤与方法1、动物处理将60只蟾蜍随机分为6组:a组、a组、B组、B组和B组,每组10只。
2.实验操作a对6组蟾蜍分别制备离体腹直肌标本。
B实验装置将张力传感器与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并通过双凹夹固定在铁支架上。
向米氏浴中加入50ml常温Ren’s溶液。
c仪器准备msp-007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信号选择:张力;控制:增益4、纸速1mm/s;滤波:50hz。
D样本连接将张力传感器的一部分连接到隔离的腹直肌样本上,将另一端连接到氧气钩上,将其放置在50ml常温Ren's溶液米氏浴中,打开氧气并调节气流,使其不影响样本。
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作者:熊英,李玲,王岚,吴艳俊,张金娟,叶兰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5期熊英1,李玲*1,王岚2,吴艳俊1,张金娟1,叶兰1(1.贵州医科大学机能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0)摘要: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
面对当前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尝试选拔优秀的实验设计,深入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实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系统培养,有效提升了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274-02作者简介:熊英(1977-),女(汉族),湖北武汉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机能实验学;李玲(1963-),女(汉族),四川仪陇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机能实验学。
*通信作者:李玲,Liling63@。
机能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现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平台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课程。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近年来推出并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
我校机能实验室自2003年起在临床医学等专业中开设了学生设计性实验课程[2],旨在通过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
总结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设计性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选题重复率高,在每届学生中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设计不多;(2)实验设计中方法相对简单,基本为定性实验,课题研究不够深入;(3)实验论文缺乏科学性,数据缺乏统计学意义;(4)由于课程学时数和实验室资源有限,以至于部分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无法深入开展。
实验开题报告(精选8篇)实验开题报告篇1一、研究的目的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二、指导思想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xx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佟岳组员:全体干部,刘长荣、段景明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2)、自我总结xx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实验开题报告篇2开题报告实验方案一、研究背景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不仅能够提供食物、药材、纤维等,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因此,对于植物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木糖降血糖作用研究一、立项依据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目前医学科学技术正在一步步的发展中探索很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
但是到目前为止糖尿病仍然是一种慢性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而对于糖尿病的完全康复性治疗也是科学家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发生于人群中的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分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其中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Ⅱ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国内外对于新型的治疗糖尿病降糖药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比如口服的降糖药物胰岛素的增敏剂、双胍类药物以及α-糖苷酶的抑制剂等的推广应用。
此外,目前医学界对于D木糖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降糖作用多有研究。
木糖(C5H10O5)是一种戊糖。
天然D-木糖是以多糖的形态存在于植物中。
因为它们特别在农产品的废弃部分中(例如玉米的穗轴、秸秆、棉桃的外皮)含量很多,所以自古以来对它的利用法就有很大兴趣。
在细菌中有的能利用D-木糖为碳源,曾试图利用它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成分。
在动物中羊几乎能完全地利用木糖,而猪仅能利用70%左右。
有研究表明,D木糖可刺激胰脏分泌胰岛素,抑制由精氨酸引起的升血糖素释放,抑制生物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及丙酮酸生成,具有调整脂类代谢、抗酮体、控制体重、防止肥胖、促进肝糖原合成、提高葡萄糖及氨基酸利用率等作用。
机能实验学开题报告(一)研究课题名称:(二)选题目的、意义:人体在低氧环境下,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缺氧应激反应从而使氧自由基浓度异常增高,这是造成机体组织缺氧情况下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食品主要是通过其有效成分清除活性氧等以减少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
现在研究已证明不少药物如藏红花、红景天等对于提高机体缺氧耐受能力有明显效果。
其中红景天可通过提高机体组织氧的利用率、增加有氧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带氧和供氧能力等以及清除自由基或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来提高机体抗缺氧耐受能力。
另外,我组发现番茄的有效成分之一番茄红素(属类胡萝卜素)也是一个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只是曾经因为其不含维生素A 而一度未被重视。
由于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且能多方位促进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并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是极具有开发价值的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本组猜想番茄红素也能通过清除自由基等作用而较明显地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且红景天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当前对于该药材的来源不够明确,且缺乏统一完备的质量规范,相比之下,番茄红素容易提取制作也较方便,性价比也许更高。
因此本组拟用红景天和番茄红素进行比较实验,以观察番茄红素是否对提高机体缺氧耐受能力的作用更明显或者性价比更高从而更好地开发番茄红素的潜在价值。
(三)实验动物: 健康近交系成年小鼠性别:单一性别?体重: (20±2)g年龄:二月龄数量:预实验10只,正式实验6只(四)所需特殊器材、试剂的种类与数量:实验试剂:复方高山红景天口服液,番茄红素(两者的浓度待定)、钠石灰105g、凡士林、乙醚、棉花实验器材:注射器、灌胃针、计时器、250ml广口瓶8个,大剪刀(五)主要观察指标常压耐缺氧时间( A-time)、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 B-time)、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时间( C-time)、(六)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1.提取液制作:直接购买2.分组与给药:预实验确定番茄汁和苹果醋的最佳灌胃量(较粗略):组别剂量小鼠序号常压耐缺氧时间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时间( A-time)(s)( B-time) C-time—————————————————(20只)20 20番 A1 /茄低(原浓度番茄 A2红素汁0.2ml/10g) A3 /灌 A5胃 A6 /组高(半稀释番茄 A7汁0.2ml/10g) A8 /A9A10B1 /红B2景 B3 /天B4灌 B5 / 胃组 /C1正生理盐水 C2 /常 0.2ml/10g C3组 C4C5 / ———————————————————————————————————————正式实验:组别剂量小鼠序号常压耐缺氧时间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时间( A-time)(s)( B-time) C-time —————————————————(20只)20 20番 A1 /茄低(原浓度番茄 A2红素汁0.2ml/10g) A3 /灌 A5胃 A6 /组高(半稀释番茄 A7汁0.2ml/10g) A8 /A9A10B1 /红B2景 B3 /天B4灌 B5 / 胃组 /C1正生理盐水 C2 /常 0.2ml/10g C3组 C4C5 / ———————————————————————————————————————在正式实验中,如表所示,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番茄红素灌胃组与红景天灌胃组,每组20只小鼠。
机能实验学开题报告模板
机能实验学开题报告模板
探索性实验设计大纲 2021.7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成绩:
(一) 研究课题名称:
水温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抗疲劳实验)
(二) 选题目地、意义:
1学习小白鼠游泳试验方法;
2. 探究一定水温是否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时的疲劳;
3. 证明动物游泳需要执行一定的标准;
参考:书本P404实验十六、《不同水温游泳对小鼠行为记忆和脂质过氧化影响差异的研究》、《不同水温下游泳应激对小鼠开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三) 实验动物:性别:体重:年龄:数量:
(四) 所需特殊器材、试剂的种类与数量:
(五) 主要观察指标
(六) 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材料准备:
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12℃、18℃、24℃、30℃各为一组(阶梯为6℃)。
分组分笼饲养,自由饮水进食,自由节律光照。
每天游泳15MIN(水深15CM已建立应激模型),60天后进行行为测试。
二,检测方法:
1.小鼠爬杆实验法: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在有机玻璃棒,是肌肉处于静力紧张状态。
记录小鼠由于肌肉疲劳从玻璃棒上跌下的时间,第三次跌落时终止实验,累计三次的时间作为小鼠怕赶时间,记录数据。
2.小鼠称量肝重:解剖小鼠,取出肝脏,进行称重,记录每组小鼠肝重。
3.小鼠负重测试(课本404页的实验)让小鼠共同游泳记录其疲劳时间。
因其要在统一水缸环境下进行实验,而前两个月的训练是是在不同水温下进行的,故不适合本实验。
三,数据处理:所有实验数据采用xˉ±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或P<0.01。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江苏省丹阳六中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是我校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
今天进行开题论证,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请各位专家、领导和代表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我校的报告分以下七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和价值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依据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难点四、课题研究的原则、措施和方法五、课题研究步骤和通过本课题研究预期取得的成果六、完成研究课题的条件分析七、所需研究经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现状的要求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可是,教学过程中严重的划一性和同步性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泯灭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
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教学目标,得出同样的结论,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个性、创新的社会现实。
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已迫在眉睫。
2.新时代的要求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莲柯说:“所谓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
”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更多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个性的人才。
而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时代要求而进行的课题研究。
3.课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发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我们课题实验的重要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个性。
在这里我们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差别,认识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其个人的独特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得到全面发展,反对强求划一。
机能实验开题报告机能实验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机能实验成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机能实验通过对物质或系统进行操作和观察,以验证科学理论、探索物质特性、研究技术应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能实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次机能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新型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潜力。
该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有望在能源储存、环境治理、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该材料进行机能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次机能实验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等。
首先,我们将对该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测试,包括热导率、电导率、磁性等方面的实验。
其次,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探究该材料的化学反应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等。
最后,我们将使用生物实验方法,研究该材料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四、研究内容1. 物理实验我们将使用热导率测试仪、电导率测试仪等设备,对该材料的热传导性和电传导性进行测量。
通过改变温度和电压等条件,观察其导热和导电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此外,我们还将使用磁性测试仪,研究该材料的磁性特性。
2. 化学实验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实验,探究该材料与不同物质的反应性。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添加剂等,观察其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变化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该材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探索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潜力。
3. 生物实验我们将使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该材料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和代谢等指标的变化,评估该材料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和毒性。
此外,我们还将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该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影响。
五、研究意义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有望在能源储存、环境治理、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探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篇一:“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上传: 胡剑更新时间:2013-6-3 16:55:29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关注实验与探究能力体现了“要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在实验中比较容易表现出学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和策略已经在生物课程中被广泛采用,在全面实现课程目标上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我国过去的近十年间,许多生物学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为新课程推广探究式教学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本人在生物实验与生物中、高考的关系问题上从事过研究,现想进一步研究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有关问题。
主持人通过万网和中国知网查阅了相关的探究式教学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有53576篇的科研论文和课题,其中和生物有关的有5531篇,和中学生物有关的有1008篇,在这1008篇文章中和中学实验有关的有210篇,涉及到实验教学的有32篇,主持人仔细查阅了这些相关的文章发现:这些文章虽然涉及到实验教学,但主要是从书本上个别试验进行阐述,或者多数上从探究实验的角度去设计实验,从整个中学阶段(初、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过程来研究的不多,而这一方向正是我们研究方向,当然,我们也在《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上也看到一些相关的文章,对我们也有一些帮助。
二、研究目标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此来了解这些方案对学生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影响,对教师的一项。
三、研究内容1、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了解和现状分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