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14.95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一、单项选择题1.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部位与相应抗原决定基之间的结合强度被称之A. 吸引力B. 亲与力C.亲合力D. 聚合力E. 杀伤力2.抗血清中的抗体所针对的特异性抗原是A. 特殊型抗原B. 异嗜性抗原C. 细菌性抗原D. 同种型抗原E. 同种异型抗原3.常可用于测定血清抗体、补体含量的实验是A. 单向免疫扩散B. 双向免疫扩散C. 免疫电泳D. 凝集反应E. 免疫标记4.下列哪项不是免疫标记技术的特点A. 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B. 反应的特异性更强C. 能进行定量检测D. 能进行定位检测E. 具有快速的优点5.欲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获得纯化的淋巴细胞,最简单易行的去除单核细胞的方法是A. 密度梯度离心法B. 流式细胞术C. 磁珠分离法D. 玻璃平皿法E. 免疫荧光法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A. 熟悉与鉴定抗原类型B. 熟悉机体的免疫状况C. 确定细胞亚群D. 监测移植排斥反应E. 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7.辅助诊断伤寒病的肥达反应属于A. 直接凝集反应B. 间接凝集反应C. 单向琼脂扩散D. 双向琼脂扩散E.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8.用于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的皮肤实验是A. 结核菌素实验B. 肥大实验C. 锡克实验D. 青霉素皮试E. 白喉抗毒素皮试9.能与绵羊红细胞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A. B细胞B. T细胞C. NK细胞D. 巨噬细胞E. 粒细胞10.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实验是A.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B. E花环实验C. 细胞毒实验D. 协同凝集实验E. 溶血空斑实验11.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 抗体带正电荷B. 抗体带负电荷C. 抗体不带电荷D. 抗体的电泳作用大于电渗作用E. 抗体的电渗作用大于电泳作用12.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固相载体的标记物是A. 待检抗原B. 已知抗原C. 已知抗体D. 酶标抗体E. 酶标抗原13.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在*A. 被检抗原上B. 已知抗体上C. 抗Ig抗体上D. Ag—Ab复合物上E. 已知抗原上14.溶血空斑实验的一个空斑代表A. 一个Th细胞B. 一个Tc细胞C. 一个B细胞D. 一个抗体形成细胞E. 一个NK细胞15.能够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是A. CD2+/CD3+细胞比值B. CD3+/CD4+细胞比值C. CD4+/CD8+细胞比值D. CD3+/CD8+细胞比值E. 以上都不是16.下列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最高的是:A. 沉淀反应B. 凝集反应C. ELISAD. 放射免疫测定E. 补体结合试验17.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 电解质、pH 值与反应体积、温度B. 温度、pH 值与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C. 温度、电解质与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D. 电解质、pH 值与温度、抗原抗体比例E. 电解质、pH 值与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18.抗原抗体反应最适宜的pH值为:*A.2.5~4.5B.4.5~5C.5~6D.6~8E.8~919.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是检测标本中哪种成分?A. 抗体B. 补体C. 抗原D. 抗原-抗体复合物E. 以上都不是20.抗原与抗体结合力中起要紧作用的是:*A. 氢键B. 共价键C. 疏水作用D. 范德华引力E. 静电引力21.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A. 抗原B. 相应抗体C.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 抗原-抗体复合物E. 抗C3 抗体22.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A. 酶标抗A抗体B.未标记的抗A抗体C. 酶标抗原AD. 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E. 酶标抗球蛋白抗体23.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能够检测下列哪种抗原?*A. HLA-A、B抗原B. HLA-DP抗原C. HLA-DQ抗原D. HLA-DR抗原E. HLA-C抗原24.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如抗体浓度大于抗原浓度,则沉淀线:A. 靠近抗原孔B. 靠近抗体孔C. 在两孔中间D. 呈多条沉淀线E. 以上都不是25.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 抗体带正电B. 抗体带负电C. 电渗作用D. 电泳作用E. 抗体不带电荷26.SPA 协同凝集试验中的抗体类别是:A.IgMB.IgGC.IgAD.IgEE. IgD27.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间接法是将荧光素标记在:*A. 补体B. 抗补体抗体C.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 特异性抗原E. 特异性抗体28.在放射免疫测定中,已知抗体与同位素标记抗原的量一定,假如未标记的待测抗原量增多,则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B.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C.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D. 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E. 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29.外周血E花环阳性率约为:A.20%~30%B.30%~40%C.40%~50%D.50%~60%E.70%~80%30.用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其结果代表的是:A.T 淋巴细胞总数B.Th 细胞数C.Ts 细胞数D.CD4+ 细胞数E.CD8+ 细胞数31.B 淋巴细胞形成EA 花环是由于B淋巴细胞表面有:A.IgG 的Fc受体B.补体受体C.绵羊红细胞受体D.丝裂原受体E.病毒受体32.EAC 试验中的"C" 代表:A. 红细胞B. 抗体C. 抗原受体D. 补体E. 抗原33.与B淋巴细胞表面补体受体有关的试验是:A.E 花环试验B.EA 花环试验C.EAC 花环试验D. 细胞毒试验E.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34.外周血E花环阳性细胞总数代表的是:A. CD4+T 细胞数B. CD8+T 细胞数C. B 淋巴细胞数D. NK 细胞数E. T 淋巴细胞总数35.人T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最常用的剌激因子是:A.PHAB.SPAC.PWMD.LPSE.特异性抗原36.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哪类细胞的功能?A.T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NK 细胞D.B 淋巴细胞K 细胞37.评价病人T淋巴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B.溶血空斑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E.E 花环试验38.用3H-TdR掺入法检测IL-2的活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测得的cpm 值愈高,IL-2的活性愈差B. 测得的cpm 值愈高,IL-2的活性愈高C. 测得的cpm 值愈低,IL-2的活性愈高D. 测得的cpm 值与IL-2的活性无关E. 以上都不是39.依靠IL-2 的细胞株是:*A. 人胚肾细胞B. 人肺癌细胞C. Raji 细胞D. 小鼠肿瘤细胞E.CTLL 细胞40.LPS 可激发下列哪种细胞转化?A.B 淋巴细胞B.T 淋巴细胞C.NK 细胞D.E 噬细胞K 细胞41.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A.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B. 溶血空斑试验C. B 淋巴细胞数目测定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SmIgG 的测定42.检测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方法是:*A. 四唑氮蓝还原试验B. 白细胞计数C. 溶血空斑试验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43.下列哪种试验不能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测?A. 间接凝集试验B.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C.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D.直接凝集试验E. SPA协同凝集试验44.关于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诊断试剂为己知抗原致敏的载体及相应的抗体B. 先将标本与试剂抗体混合,然后再加入抗原致敏的载体C. 出现凝集现象为阳性结果D. 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E. 能够定性检测标本中的抗原45.下列哪项与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无关?*A. 静电引力B. 氢键C. 共价键D. 范德华引力E. 疏水作用46.单向琼脂扩散试验通常不用来检测:A.IgMB.IgAC.IgGD.C3E.IgE47.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反应?A.ABO 血型鉴定B. 免疫妊娠试验C.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D. 肥达反应E. 病毒血凝试验48.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相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都是抗原抗体的反应B. 都需要电解质参与C. 沉淀反应的抗原是可溶性抗原或者颗粒性抗原D. 两种反应均可用来定性或者定量检测抗原或者抗体E. 凝集反应的抗原是颗粒性抗原49.下列哪项不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A. 特异性B. 不可逆性C. 最适比例性D. 反应第一阶段是抗原抗体结合阶段E.反应第二阶段是抗原抗体反应可见阶段50.关于补体依靠的细胞毒试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B. 可见台盼蓝染色阳性细胞C. 死细胞体积增大D. 以计算活细胞百分率为结果E. 以计算死细胞百分率为结果51.关于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可由Tc细胞引起B. 可由NK细胞引起C. 可由TIL 细胞引起D. 常用的检恻方法是3H-TdR掺入法E. 可破坏靶细胞二、多项选择题1.抗原抗体反应除了与两者结构有关外,还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 温度B. 酸碱度C. 离子浓度D. 抗原的量E. 抗体的量2.T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剂包含A. PHAB. ConAC. PWMD. 抗CD3单抗E. LPS3.不能用于T细胞功能测定的实验是A. 溶血空斑实验B. 皮肤实验C. MTT法细胞增殖实验D. 细胞毒实验E. 琼脂扩散实验4.细胞因子检测的常用方法有A. E花环实验B. ELISA法C. PCR法D. 凝集实验E.生物活性测定法5.检测可溶性抗原能够用A. 直接凝集反应B.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C. 单向琼脂扩散实验D. 协同凝集实验E. 反向间接凝集实验6.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是A. 对流免疫电泳B. 单向琼脂扩散C. 环状沉淀反应D. ELISAE. 荧光标记法7.测定人血清IgG 含量的方法有:A. 直接凝集反应B. 补体结合反应C. 免疫比浊法D.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E. 免疫电泳8.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A. 具有特异性B. 为分子表面的结合C. 为不可逆结合D. 比例适当时出现可见反应E. 结合反应分两阶段进行9.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有:*A. 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B. 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C. ELISA( 夹心法)D. ELISA( 间接法)E. 反向间接血凝反应10.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包含下列什么?A.T 淋巴细胞数量测定B.B 淋巴细胞数量测定C.T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D.Tc 细胞的效应功能测定E. 细胞因子的测定11.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体内检测方法有哪几种?A. 细胞毒试验B.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 皮肤试验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接触性过敏试验12.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常用的方法有:*A. 免疫荧光法B. 流式细胞仪测定C. 酶免疫组化法D. 放射免疫法E. 间接凝集法13.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可用于什么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A.免疫缺陷病B.免疫增殖病C.自身免疫病D.移植免疫E. 肿瘤14.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可用于:*A. 体外评价B淋巴细胞的功能B. 体外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C. 体内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D. 筛选骨髓移植的供体E. 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目15.参与反向溶血空斑试验的要紧试剂有什么?*A. SPAB. 绵羊红细胞C. 抗人Ig 的抗体D. 单个核细胞E. 补体16.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什么?*A. 流式细胞仪法B. 形态学方法C. 51Cr 释放法D.MTT 检测法E. 3H-TdR 掺入法17.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有什么?*A. 单克隆抗体检测法B. 依靠细胞增殖法C. 靶细胞杀伤法D. 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E. 细胞病变抑制法三、填空题1.在免疫诊断中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的_________与________。
【单选题】(3分)1.不能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是。
(A)A.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B.动物接种C.细胞培养D.鸡胚接种E.器官培养所属章:第二十四章【单选题】(3分)2.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选用。
(C)A.原代细胞培养B.传代细胞系培养C.二倍体细胞株培养D.动物接种E.鸡胚培养所属章:第二十四章解析: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的细胞是人胚二倍体细胞,因为它是正常人体细胞,不像传代细胞有致癌的潜能,同时二倍体细胞能在体外传50~100代,产量大,不像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传代次数少,产量受限制。
【单选题】(3分)3.病毒血凝的机制是。
(B)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结合B.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C.红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D.病毒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E.红细胞吸附在宿主细胞上所属章:第二十四章解析:许多病毒能凝集鸡、豚鼠、人等的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
这种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所抑制,称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血凝的机制是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引起红细胞的凝集。
【单选题】(3分)4.检测病毒抗体的三种方法是。
(A)A.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B.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试验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血凝抑制试验D.中和试验、血凝试验、免疫电泳技术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凝胶免疫扩散试验、PCR所属章:第二十四章【单选题】(3分)5.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是。
(B)A.用干扰素B.疫苗接种C.用免疫血清D.隔离治疗带毒者E.使用核苷类药物所属章:第二十四章【单选题】(3分)6.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或制剂是。
(A)A.核苷类药物B.反义寡核苷酸C.核酶D.治疗性疫苗E.抗生素所属章:第二十四章【单选题】(3分)7.能抑制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的是。
(C)A.金刚烷胺B.无环鸟苷(ACV)C.AZTD.干扰素E.丙氧鸟苷所属章:第二十四章【单选题】(3分)8.使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时,哪一项不属于潜在性的危险因素。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白细胞异常形态中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江南博哥)胞核分叶能力减退的是A.Alder-Reilly畸形B.Pelger-Hüet畸形C.Chedialk-Higashi畸形D.May-Hegglin畸形E.毒性变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Pelger-Hüet畸形,细胞核为杆状或分两叶,呈肾形,染色质聚集成块或条索网状。
掌握“第三章白细胞检查3”知识点。
[单选题]5.破伤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腹泻B.菌血症C.骨骼肌痉挛D.化脓性感染E.脑脓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破伤风杆菌可引起人类破伤风,对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它产生的外毒素。
细菌不入血,但在感染组织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其毒素入血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本菌产生的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痉挛。
掌握“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1”知识点。
[单选题]6.钩虫病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上皮细胞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为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时)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掌握“第十一章粪便检验3,4”知识点。
[单选题]7.ABO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除了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CD都是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的常见原因,而E选项本身说法也是错误的,老年人一般血清效价会下降而非增强。
掌握“第五章血型和输血2”知识点。
[单选题]8.重症型军团病的主要特征是A.脑感染B.肠道感染C.上呼吸道感染D.肺感染E.胸腔感染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军团病重症型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常导致多器官损害。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Rh血型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江南博哥).异嗜性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自身抗原E.外源性抗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
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HLA抗原、ABO抗原、Ig的同种异型抗原、Rh抗原。
掌握“第五章血型和输血2”知识点。
[单选题]2.SDS-Hb测定法血红蛋白最大的优点是A.呈色稳定B.操作简便C.准确性高D.精确性符合要求E.没有公害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SDS-Hb测定血红蛋白法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
掌握“第二章红细胞检查3”知识点。
[单选题]3.补体系统是A.异常血清中的多种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合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含量与抗原刺激有关D.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不稳定E.存在人或动物血清及体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有自我调节能力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掌握“第十九章补体检测的概述1”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属于内毒素的是A.细胞内作用的酶类B.膜作用酶类C.诱导性物质D.脂多糖E.细胞外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细菌产生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
外毒素是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掌握“第三章细菌的生理1”知识点。
[单选题]5.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A.脂蛋白(a)B.VLDLC.IDLD.LDLE.HDL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CM和VLDL中都是以甘油三酯为主,所以这两种脂蛋白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LDL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其胆固醇含量在一半以上,故LDL被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血液一般检查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江南博哥)有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血小板计数C.白细胞分类D.血细胞比容E.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血液检验中,有性别差异的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沉。
掌握“第二章红细胞检查4”知识点。
[单选题]5.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B.石蜡油、氢氧化铝、卡介苗C.羊毛脂、卡介苗、氢氧化铝D.石蜡油、卡介苗、磷酸铝E.石蜡油、羊毛脂、磷酸铝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加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
常用有福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
前者又分为两种,福氏不完全佐剂由石蜡油和羊毛脂组成;福氏完全佐剂由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组成。
掌握“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3”知识点。
[单选题]6.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与七叶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是A.Cu2+B.Mn2+C.Fe2+D.NH4+E.Ag+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七叶素与Fe2+反应使培养基变黑。
掌握“第十章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1,2,3,4”知识点。
[单选题]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A.白蛋白B.T-H糖蛋白C.免疫球蛋白D.免疫球蛋白轻链E.β球蛋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轻链(B-J蛋白)。
掌握“第十五章浆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2”知识点。
[单选题]8.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主要用于A.测定肾小球的滤过率B.测定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C.发现早期肾损害疾病D.发现肾脏浓缩稀释功能E.反映肾缺血性坏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是指尿液中的清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尤其是尿清蛋白排泄率超过20μg/min,常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一、单项选择题1.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部位与相应抗原决定基之间的结合强度被称为A. 吸引力B. 亲和力C.亲合力D. 聚合力E. 杀伤力2.抗血清中的抗体所针对的特异性抗原是A. 独特型抗原B. 异嗜性抗原C. 细菌性抗原D. 同种型抗原E. 同种异型抗原3.常可用于测定血清抗体、补体含量的实验是A. 单向免疫扩散B. 双向免疫扩散C. 免疫电泳D. 凝集反应E. 免疫标记4.下列哪项不是免疫标记技术的特点A. 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B. 反应的特异性更强C. 能进行定量检测D. 能进行定位检测E. 具有快速的优点5.欲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获得纯化的淋巴细胞,最简单易行的去除单核细胞的方法是A. 密度梯度离心法B. 流式细胞术C. 磁珠分离法D. 玻璃平皿法E. 免疫荧光法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A. 了解和鉴定抗原类型B. 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C. 确定细胞亚群D. 监测移植排斥反应E. 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7.辅助诊断伤寒病的肥达反应属于A. 直接凝集反应B. 间接凝集反应C. 单向琼脂扩散D. 双向琼脂扩散E.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8.用于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的皮肤实验是A. 结核菌素实验B. 肥大实验C. 锡克实验D. 青霉素皮试E. 白喉抗毒素皮试9.能与绵羊红细胞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A. B细胞B. T细胞C. NK细胞D. 巨噬细胞E. 粒细胞10.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实验是A.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B. E花环实验C. 细胞毒实验D. 协同凝集实验E. 溶血空斑实验11.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 抗体带正电荷B. 抗体带负电荷C. 抗体不带电荷D. 抗体的电泳作用大于电渗作用E. 抗体的电渗作用大于电泳作用12.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固相载体的标记物是A. 待检抗原B. 已知抗原C. 已知抗体D. 酶标抗体E. 酶标抗原13.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在*A. 被检抗原上B. 已知抗体上C. 抗Ig抗体上D. Ag—Ab复合物上E. 已知抗原上14.溶血空斑实验的一个空斑代表A. 一个Th细胞B. 一个Tc细胞C. 一个B细胞D. 一个抗体形成细胞E. 一个NK细胞15.可以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是A. CD2+/CD3+细胞比值B. CD3+/CD4+细胞比值C. CD4+/CD8+细胞比值D. CD3+/CD8+细胞比值E. 以上都不是16.下列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最高的是:A. 沉淀反应B. 凝集反应C. ELISAD. 放射免疫测定E. 补体结合试验17.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 电解质、 pH 值和反应体积、温度B. 温度、 pH 值和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C. 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D. 电解质、 pH 值和温度、抗原抗体比例E. 电解质、 pH 值和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18.抗原抗体反应最适宜的pH值为:*~6~8 ~919.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是检测标本中哪种成分A. 抗体B. 补体C. 抗原D. 抗原 -抗体复合物E. 以上都不是20.抗原与抗体结合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 氢键B. 共价键C. 疏水作用D. 范德华引力E. 静电引力21.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A. 抗原B. 相应抗体C.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 抗原-抗体复合物E. 抗 C3 抗体22.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A. 酶标抗A抗体 B.未标记的抗A抗体C. 酶标抗原 AD. 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E. 酶标抗球蛋白抗体23.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可以检测下列哪种抗原*A. HLA-A、B抗原B. HLA-DP抗原C. HLA-DQ抗原D. HLA-DR抗原E. HLA-C抗原24.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如抗体浓度大于抗原浓度,则沉淀线:A. 靠近抗原孔B. 靠近抗体孔C. 在两孔中间D. 呈多条沉淀线E. 以上都不是25.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 抗体带正电B. 抗体带负电C. 电渗作用D. 电泳作用E. 抗体不带电荷26.SPA 协同凝集试验中的抗体类别是:E. IgD27.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间接法是将荧光素标记在:*A. 补体B. 抗补体抗体C.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 特异性抗原E. 特异性抗体28.在放射免疫测定中,已知抗体和同位素标记抗原的量一定,如果未标记的待测抗原量增多,则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B.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C. 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D. 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E. 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29.外周血E花环阳性率约为:%~30% %~40% %~50%%~60% %~80%30.用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其结果代表的是:淋巴细胞总数细胞数细胞数 + 细胞数+ 细胞数31.B 淋巴细胞形成 EA 花环是因为B淋巴细胞表面有:的Fc受体 B.补体受体C.绵羊红细胞受体D.丝裂原受体E.病毒受体32.EAC 试验中的 "C" 代表:A. 红细胞B. 抗体C. 抗原受体D. 补体E. 抗原33.与B淋巴细胞表面补体受体有关的试验是:花环试验花环试验花环试验 D. 细胞毒试验E.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34.外周血E花环阳性细胞总数代表的是:A. CD4+T 细胞数B. CD8+T 细胞数C. B 淋巴细胞数D. NK 细胞数E. T 淋巴细胞总数35.人T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最常用的剌激因子是:E.特异性抗原36.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哪类细胞的功能淋巴细胞 B. 巨噬细胞细胞淋巴细胞细胞37.评价病人T淋巴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B.溶血空斑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E.E 花环试验38.用3H-TdR掺入法检测IL-2的活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测得的 cpm 值愈高,IL-2的活性愈差B. 测得的 cpm 值愈高,IL-2的活性愈高C. 测得的 cpm 值愈低,IL-2的活性愈高D. 测得的 cpm 值与IL-2的活性无关E. 以上都不是39.依赖 IL-2 的细胞株是:*A. 人胚肾细胞B. 人肺癌细胞C. Raji 细胞D. 小鼠肿瘤细胞细胞40.LPS 可激发下列哪种细胞转化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噬细胞细胞41.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A.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B. 溶血空斑试验C. B 淋巴细胞数目测定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SmIgG 的测定42.检测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方法是:*A. 四唑氮蓝还原试验B. 白细胞计数C. 溶血空斑试验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43.下列哪种试验不能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测A. 间接凝集试验B.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C.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直接凝集试验E. SPA协同凝集试验44.关于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诊断试剂为己知抗原致敏的载体及相应的抗体B. 先将标本与试剂抗体混合,然后再加入抗原致敏的载体C. 出现凝集现象为阳性结果D. 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E. 可以定性检测标本中的抗原45.下列哪项与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无关*A. 静电引力B. 氢键C. 共价键D. 范德华引力E. 疏水作用46.单向琼脂扩散试验通常不用来检测:47.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反应血型鉴定 B. 免疫妊娠试验C.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D. 肥达反应E. 病毒血凝试验48.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相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都是抗原抗体的反应B. 都需要电解质参与C. 沉淀反应的抗原是可溶性抗原或颗粒性抗原D. 两种反应均可用来定性或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E. 凝集反应的抗原是颗粒性抗原49.下列哪项不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A. 特异性B. 不可逆性C. 最适比例性D. 反应第一阶段是抗原抗体结合阶段E.反应第二阶段是抗原抗体反应可见阶段50.关于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B. 可见台盼蓝染色阳性细胞C. 死细胞体积增大D. 以计算活细胞百分率为结果E. 以计算死细胞百分率为结果51.关于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可由Tc细胞引起B. 可由NK细胞引起C. 可由 TIL 细胞引起D. 常用的检恻方法是3H-TdR掺入法E. 可破坏靶细胞二、多项选择题1.抗原抗体反应除了与两者结构有关外,还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温度B. 酸碱度C. 离子浓度D. 抗原的量E. 抗体的量2.T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剂包括A. PHAB. ConAC. PWMD. 抗CD3单抗E. LPS3.不能用于T细胞功能测定的实验是A. 溶血空斑实验B. 皮肤实验C. MTT法细胞增殖实验D. 细胞毒实验E. 琼脂扩散实验4.细胞因子检测的常用方法有A. E花环实验B. ELISA法C. PCR法D. 凝集实验E.生物活性测定法5.检测可溶性抗原可以用A. 直接凝集反应B.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C. 单向琼脂扩散实验D. 协同凝集实验E. 反向间接凝集实验6.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是A. 对流免疫电泳B. 单向琼脂扩散C. 环状沉淀反应D. ELISAE. 荧光标记法7.测定人血清 IgG 含量的方法有:A. 直接凝集反应B. 补体结合反应C. 免疫比浊法D.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E. 免疫电泳8.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A. 具有特异性B. 为分子表面的结合C. 为不可逆结合D. 比例适当时出现可见反应E. 结合反应分两阶段进行9.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有:*A. 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B. 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C. ELISA( 夹心法 )D. ELISA( 间接法 )E. 反向间接血凝反应10.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包括以下哪些淋巴细胞数量测定淋巴细胞数量测定淋巴细胞功能测定细胞的效应功能测定E. 细胞因子的测定11.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体内检测方法有哪几种A. 细胞毒试验B.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 皮肤试验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 接触性过敏试验12.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常用的方法有:*A. 免疫荧光法B. 流式细胞仪测定C. 酶免疫组化法D. 放射免疫法E. 间接凝集法13.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可用于哪些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A.免疫缺陷病B.免疫增殖病C.自身免疫病D.移植免疫E. 肿瘤14.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可用于:*A. 体外评价B淋巴细胞的功能B. 体外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C. 体内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D. 筛选骨髓移植的供体E. 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目15.参与反向溶血空斑试验的主要试剂有哪些*A. SPAB. 绵羊红细胞C. 抗人 Ig 的抗体D. 单个核细胞E. 补体16.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A. 流式细胞仪法B. 形态学方法C. 51Cr 释放法 D.MTT 检测法E. 3H-TdR 掺入法17.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有哪些*A. 单克隆抗体检测法B. 依赖细胞增殖法C. 靶细胞杀伤法D. 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E. 细胞病变抑制法三、填空题1.在免疫诊断中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的_________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