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62课时《期末复习(5)》
- 格式:ppt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乘法。
(1)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
(2)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二、笔算乘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哪一个数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
四.用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题意,找出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时,可以用一种方法去检验另一种方法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趣的计算1.头同尾合十(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等于十),计算口诀:头加1乘头,两尾相乘接后头。
如22×28=头加1乘头=(2+1)×2=6 两尾相乘-2×8=16 所以 22×28=616 56×54=头加1乘头=(5+1)×5=30 两尾相乘-6×4=24 所以 56×54=3024 2.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
口诀:两边一拉,中间相加。
如53×11= 把53拉开5 3,5和3中间数是5+3=8,所以53×11=583,如果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数进一。
如57×11=627。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一、认识千米1.千米的认识:①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②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 1000 米;数乘以10003.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 千米米数除以1000二、认识吨1.吨的认识:①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②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三年级知识点梳理|期末总复习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三下教材在“数的运算”上编排了三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两步混合运算以及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中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重点是理解其本质和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其实是两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有机结合。
如,34×27是34×7与34×2(2个十)两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按规则组合。
在理解了本质的基础上认识算理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两位数乘两位数”涉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在计算的时候都有简单规律的,我在这一一列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用两位数乘几个十即可,如:24×30就是24×3个十得到72个十,是720,所以24×30=72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位数看作离它最近的整十数进行计算即可,如82×49,可以看成80×50=4000,所以82×49≈400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简单的来说就是:竖式计算分三步,一二乘法三步加。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册教学的混合运算主要包括两类:“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的运算顺序有:(1)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2)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或者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者先算除法;(3)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其余的同上(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三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用三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分米。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_____)秒。
3、星期日,平平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早晨7:20从家出发,8:35到姥姥家,一共用了(______)小时(______)分钟.4、方向是两两相对的,西与________相对,________与南相对,东南与________相对,西南与________相对。
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厘米,底是5厘米,高是厘米.6、用4、5、6可以组成(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_____),最小的是(_____)。
7、把你们教室里的推拉窗户打开,窗户的运动是(________);把你们教室里的门打开,门的运动是(_______).8、时针走1圈是(_________)小时,分针走1圈是(______)分钟,秒针走1圈是(_______)秒。
9、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_____。
10、4分=_____秒 180秒=_____分一刻钟=_____分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面算式的商最接近80的是( )。
A.540÷6 B.230÷3 C.481÷6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计算。
A.加法B.乘法C.除法3、小东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下午2时10分上课,他的出发时间最迟是下午()。
A.1时55分B.2时55分C.1时50分4、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捂零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 “够不够” ,“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7、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位数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出它们的积。
(用“四舍五入”法找出与两个乘数最按近的整十数)2、两位数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箅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
3、在来法运算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第二单元认识千米和吨1。
计量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做公里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
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2。
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
分米(dm)。
米(m)、千米(km) 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4。
千米和米的换方法:把千米换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而上3个0:把米换成千米在米数的来尾去掉3个05。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6。
质量单位有:克(g)。
千克(kg)。
吨(t)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8。
吨和千克的换种方法:把吨换成千克,在干克数的末尾上3个0:把千克换成吨,在吨数的末尾去掉3个09、单位换算:大单位换成小单位(乘以他们的进进率):小单位换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时关键。
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所列出的灭一个式子都要充分理解所表示的意义。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 个月有7个大月 4个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2 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24时计时法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复习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情境教学(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六、作业布置1. 完成本册数学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1. 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情境教学”部分。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2024-2022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下学期期末总复习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期末总复习数学学科期末复习指导单元知识点及重难点:第一单元:一.重要考点及考点解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用第二个乘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2)用第二个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3)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1.仔细审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是否正确。
二.典型例题:例1 (易错题)用竖式计算。
94×38= _36×50=【解答】94×38=3572 _________ 36×50=18009 4× 3 87 5 22 8 23 5 7 23 6× 5 01 8 0 0例2植树节期间,每个班级栽3捆树苗,每捆树苗15棵,4个班级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苗【解答】方法一:3×15=45(棵)45×4=180(棵)方法二:3×4=12(捆)12×15=180(棵)答:4个班级一共栽了180棵树苗。
第二单元:一.重要考点及考点解析:千米:1.千米可用字母“km”表示。
2.1千米=1000米。
吨:1.1吨=1000千克。
2.吨(t)、千克(kg)、克(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二.典型例题:例1 希望小学操场的跑道每圈是200米,小刚正好跑了5圈,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解答】200×5=1000(米)1000米=1千米答:是1000米,合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