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第一部分. 听力部分

听力技巧一:学会取舍,理解内容

听力考试中最忌讳的就是词词计较,力求听懂所有词。其实,听懂所有词首

先没必要,其次也不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中文时,无论听什么,注意力都不会在每一个字或词上面,而是对文段或对话内容的整体的理解上。何况我们听的是英文,在英文句子中,对不同的词本身就有弱读和重读。

听力技巧二:扫视材料,预测内容

当广播中朗读听力要求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迅速扫视书面文字中

的题干及选项,通过扫视联系上下文,有根据地预测文段发生的时间、场所、人

物,并预测出谈话的大致内容。并且,在扫视中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尤其要注意。

这样做的结果是听录音时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做到有备而来,心中有数。

听力技巧三:注重首句,抓住主旨

在听长文段时,由于信息多,而且听力不同于阅读,朗读速度非常快,需要

我们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在听的时候就更应当注意主旨大意。在阅读中我们知道

作者一般会在首句或首段道出文段的中心大意、或对所阐述内容进行概括,有些

作者也会在结尾时再一次点题。文段中间部分主要是细节,或是作者为了证实自

己的观点,进一步举出例证,这一部分基本上是事实或是细节。了解了这个特点

后,我们在听录音材料时就可以有目的地听。如果为了解答主旨问题就要着眼于

首句,如果为了回答细节问题就要注意中间部分。

听力技巧四:简单记录,便于辨认

长文段听力中细节很多,所以只靠脑子记忆确实有困难。我们在做长文段听

力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这种记录要非常简练,要记重要环节。如文中提及

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数字、选择等信息都非常重要。

笔记要提纲挈领,达到帮助记忆、推断和答题的目的即可。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使用符号、画图、缩写形式等,只要自己能辨认就可以了。

听力技巧五:连贯记忆,准确推理

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贮信息,又要不打断听的过程;既要集

中精力听,又要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号词,连贯记忆

主要信息。听完试题后,要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漏听的或有

疑问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和判断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

准确性更高。最后提醒大家,在做听力考试试题时,要消除紧张情绪,集中注意

力。听力考试对我们不仅仅是听的能力的考查,同时是对我们心理素质的测验。

所以在做听力题前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以愉快轻松的状态应对考试。只要我们加

强训练,训练得法,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就能够在听力中取得高分。

But 题型

形式:A:……

B:……,but …….

重点听第二个说话人 B 说话,but 后面所说的话为重点,出题点往往在but 后面。场景题

(1)每一类场景,常考出题思路——用于解题

(2)线索词

场景题提问方式:

(1)what (过去,现在,将来)

(2)Where is the conversation taking place? /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3)Whenis the conversationtaking place?

(4)Who——>where (location) 问人是谁,可以从他所在的地方来判断。

各类场景(把各类场景容易出现的词给记住,选选项时往常考思路上靠)

重复反问题型

形式:A:……

B:……(形容词,重复A 部分的话),…….

Q:……

直接把B 所说的形容词加深程度的选项为正确选项。

例1:A:It’s a little bit warmout today.

B: Warm. Youcould fryanegg onthe sidewalk.

正确选项应是强调warm的。

例2:A: Marysees happywithhergrades.

B: Happy. She could hardlycontainherself.她简直乐翻了。

正确选项应该是强调happy的。

态度方向题Yes/ No? ?

A:讲述一个idea/opinion(一般疑问句)。

B:Yes/No,……(阐述理由)。

选项特点: 有两个两两相反的选项(另外提醒一下,在听力题四个选项中,如果

有其中两个选项说的内容刚好是相反的,那么正确答案必定为其中一个)。

建议题

A:……trouble……(讲述一个trouble)

B1: Advice.

B2: Don’t worry. / Calmdown. / Take it easy.

B: 先安慰,后给advice.

表示建议的表达方式

*Youshould…./ shouldn’t….

*You ought to….

*Whynot…/ whydon’t…?

*If Iwere you,Iwould….

*Howabout doing…/ What about doing…?

*It’s (about/high) time that …(用过去时)。

虚拟语气:

1)might have,could have,should have 本应该

2)表与现在相反If Iwere you,Iwould …=Youshould….

语气词

1)表示糟糕的语气

It’s too bad. / It’s tough. / Oh,no. / What a pity. / Toughluck. / Uh-oh.小麻烦2)表示惊讶的语气

Boy. / Oh,boy. / Oh, mine. / MyGod. / MyGoodness. / WOW! 非常惊讶

3)表示赞美的语气

Wonderful. / Terrific. / My favorite. = My fav.我的最爱。/ Cool. / Supercool. 酷呆了。/Ultra cool.酷毙了。

4)表示肯定的语气

Yeah. = Yes. / Youbet. / Uh-huh. / And…/ I’ll say. / Yousaid it. / Youcansay that again. / And how. / Isn’t it (though). / Aren’t they(though).

5)表示否定的语气

nope.(升调)=no./ But. / Are you kidding? / Are you joking? / Are you serious? / No kidding. / no joking. / Who told youthat? / Says who. / Says you.

注:长对话是短对话的扩展,所以以上技巧也基本上适合长对话。

独白(较难题)

文章类型

(1) 介绍性

1)讲故事

2)说明性——>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 讨论性conclusion说出一个结论。

(3) 对比性my opinion.讲述我的观点。

解题思路

(1)结构(2)行文(3)思维

解题步骤

(1) 听之前看选项

1)看选项长短。

2)找出选项中的相同词——以便确定文章的内容和范围。

3) 找数字题——年代,时间,数目,金钱。

(2)抓两头

1)听到结尾——>回忆结尾的一两句话。

2)重复词(重复出现的词就是文章所讲述的重点内容),同时提示文章快要结束了。

3)As a result,so , therefore,thus 均提示文章快要结束了。

(3)中间抓小词

1)要牢记以下七个小词:

first, most , because 出现,99%会出考题。

only,just 也会出考题。

but, however也会出考题。

2)常考的逻辑关系:

并列:and

因果:because

转折:but , however

递进:the more ,the more

让步:despite, although,though

(2)补救措施

如果没听清楚文章内容,就必须听清楚题目问什么,然后用common sense 常识来判断正误

【题型】

(2)中心思想题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talking about?

What’s the main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s 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

(3)paraphrase 替换题

1)词组与词的替换

cancel= calloff

late/delay=behind schedule

2)词与词的替换

a.同义词

interesting =stimulating =fascinating =exciting

b.反义词

下面是答题顺序及技巧:

听之前( ( pre- - listening) )

(1) 对全文进行全局性预览:尤其是第一句(topic)和最后一句(conclusion)。

(2) 观察空格前后的特殊现象,判断词性,单复数,时态语态。

听之时( ( while- - listening) )

原则:精听,速记,以听为主,以记为辅。

如何速记

(1) 省略虚词如:如冠词,助动词等。

(2)遇到词组记每个单词首字母如breakdown 就记作B D ,但一定要自己看得懂的。

(3)长单词记前三个字母如:experience 就记作exp。

(4) 符号记忆如:more than 就记作”>”less than 记作“<”equal to 记作“=”等等。

(5) 混合记忆就是把上面几种方法混合起来用,还可以夹杂中文字等等。

(6) 随便记忆如果实在一时想不出是什么词,就用拼音,音标或者读音相近的词先把它记下来。总之就是不管对错,先把大致读音记下来再说,然后等有时间再慢慢研究。

(7)无论采取何种记录方法最重要的原则是记得自己看得懂,待会能很方便的回想和复原出来。不要记得到时候自己也想不起来是什么东西。这就需要平时自己多联系,得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速记方法。

听之后 ( after–– listening)

全面检查和补全前面记录下的东西。

(1) 检查漏词

a 检查漏掉的:介词(in\ on\ at ……),冠词(a \ an\ the),代词( it \ this \ that ……)。

b 漏词缀:漏掉单词前缀,漏掉非谓语形式(“ing”……),漏掉过去时态(最

容易出错的是以下四个短语decided to / surprised to / learned to / started to)。

(2) 检查错词

a 长单词容易发生拼写错误,要仔细检查一遍。

b 短单词容易和同音异义词混淆,检查时要和上下文连起来看看意思是不是对。

(3) 检查大小写

人名、地名、国家名、时间名(月份什么)、节日名、书名、文件名、商标名、历史事件名、宗教名等首字都要大写;句首单词首字母也要大写。

(4) 检查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动词事态、语态

第二部分·完型填空

(一)做题技巧和步骤

I.做题步骤: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文章两种模式:总分、对比;2、初选答案(排除法、优选法);3、寻找线索;4、回头补缺;5、核实答案。II.出题重点:

1.词语的辨析:

1)同义词;2)反义词;3)形近词;

注:说谎:lie lied lied lying

躺:lie laylainlying

放置,下蛋:laylaid laid laying

2.逻辑关系:

1)列举/种属关系:

such…as; especially; in particular; specifically;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likely;

2)因果关系:

because (for);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since; for; as; forthe reasonthat; seeing that;

3)并列/递进:

besides; likewise; moreover; also; too; what’s more; ap art from; except; furthermore;

not noly…but also….; inaddition;

4)转折/让步关系:

however; but; never the less; nonetheless; whereas; still; though; although; anyhow; anyway; inanycase; yet;

5)对比关系:

by contrast; incontrast; by comparison; like; as…as; onthe contrary; conversely; oppositely; ….than….;

3.固定结构的识别:提高阅读的速度、对于内容有合理的预期、有利于总体把握文章:

either…or…; neither…nor…; too…to…; so…that…; not…until…; hardly…when…; no sooner…than…; not only…but also…

2.搭配:

例如:a. + n.; ad. + v. ; take advantage of….; make use of….等;

3.动词用法:

1)主谓一致;2)时态;3)语态;4)非谓语动词;

4.介词用法:

1)介词与名词;2)介词与动词;3)介词与形容词;

第三部分·写作精彩句型

一、比较

1.The advantages faroutweighthe disadvantage

2.The advantages of A are muchgreaterthanthose of B.

3.A maybe preferable to B,but A suffers fromthe disadvantages that...

4.It is reasonable to maintainthat ...but it would be foolishto claimthat...

5.Forallthe disadvantages,it has its compensating advantages.

6.Like anything else,it has its faults.

7.A and B has severalpoints incommon.

8.A bears some resemblances to B.

9.However,the same is not applicable to B.

10. A and B differinseveralways.

11. Evidently,it has both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12. People used to think...,but things are different now.

13. The same is true of B.

14. Wondering as A is ,it has its drawbacks.

15. It is true that A ... , but the chief faults (obvious defects )are ...

二、原因

1.A numberof factors are accountable forthis situation.

A number of factors might contribute to (lead to )(account for ) the phenomenon(problem).

2. The answerto this probleminvolves manyfactors.

3. The phenomenonmainlystems fromthe fact that...

4.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is situationinclude...

5. The change https://www.doczj.com/doc/005127983.html,rgelyresults fromthe fact that...

6. We mayblame ...,but the realcauses are...

7. Part of the explanations forit is that ...

One of the most commonfactors (causes ) is that ... Anothercontributing factor(cause ) is ...

Perhaps the primaryfactoris that …

But the fundamentalcause is that ...

三、后果

1. It maygive rise to a host of problems.

2. The immediate result it produces is ...

3. It willexercise a profound influence upon...

4. Its consequence canbe so great that...

四、批驳

1)It is true that ..., but one vitalpoint is being left out.

2) There is a grain of truth in these statements, but they ignore a more important fact.

3) Some people say..., but it does not hold water.

4) Manyof us have beenunderthe illusionthat...

5) A close examinationwould revealhowridiculous the statement is.

6) It makes no sense to argue for...

7) Too muchstress placed on... maylead to ...

8) Sucha statement mainlyrests onthe assumptionthat ...

9) Contraryto what is widelyaccepted,Imaintainthat ...

五、举例

1) A good case inpoint is ...

2) As anillustration, we maytake ...

3) Suchexamples might be giveneasily.

4) ...is oftencited as anexample.

六、证明

1) No one candenythe fact that ...

2) The idea is hardlysupported byfacts.

3) Unfortunately, none of the available data shows ...

4)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

5)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howthat ...

6)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proved by...,it canbe seenthat ...

英语语法最好学的方法范文

英语语法 教你一眼认出英语单词的意思(太绝了,可惜知道太晚了 请大家想一想,英语是谁发明的?英国人呗!英国人认不认识汉语?不认识!那么英国人在学英语单词的时候需不需要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不需要,英国人的英语课本里根本就没有汉字,何谈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那么既然英国人学英语不需要记住(甚至根本就见不到)单词的汉语意思,那么中国人学英语为什么要去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呢?这种做法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然而由于中国人学英语时都在背单词的汉语意思,因此大家反而觉不出“背汉字”有什么奇怪的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行为真的很奇怪,奇怪的根源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中国人普遍不会直接识别英语单词的意思,因而只好靠汉语符号来机械地帮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意思,这样去学英语不仅多此一举,而且必然会陷入苦海无边的符号记忆灾难中。 其实英语单词和汉字一样,存在着很多的“偏旁部首”,知道了偏旁部首你就可以根据它们直接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虽不说百分之百猜准,但起码可以猜测个大概,至少在别人告诉过你单词的意思后你可以恍然大悟地领会它,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你对英语单词“见字识意”的能力,做到真正认识一个单词,而把它的汉语意思仅做为一般参考。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单词representative,请别急着告诉我你认识这个单词,其实你不见得“认识”这个单词,你仅是凭着你的记忆力记住了这串英语字母和两个汉字符号“代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去学英语你会多费劲?下面我来告诉你这个单词为什么是“代表”的意思。re在英语里是一个偏旁部首,它是“回来”的意思;pr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向前”的意思;sent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发出去、派出去”的意思;a仅是偏旁部首之间的一个“连接件”,没了它两个辅音字母t就要连在一起了,发音会分不开,会费劲,因此用一个元音字母a 隔开一下;tiv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人”的意思。那么这几个偏旁部首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re-pre-sent-a-tive,就是“回来-向前-派出去-的人”,即“回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又被派出去替大家讲话的人”,这不就是“代表”的意思吗!这么去认识一个单词才是真正“认识”了这个单词,把它认识到了骨子里。 再举一个例子吧:psychology。 psy=sci,是一个偏旁部首,是“知道”的意思;ch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心”的意思;l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说”的意思;g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学”的意思,logy合起来是“学说”的意思。因此psy-cho-logy连起来就是“知道心的学说”,因此就是“心理学”的意思。 依此类推,不多举例了,我要表达的观点已经清楚了,那就是,不要去死记硬背单词的汉语意思,而要用识别“偏旁部首”的方法去真正认识一个单词,真正认识了单词后,你会发现单词表里的汉语翻译原来其实很勉强,有时甚至根本翻译不出来,因为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两者在文字上本来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只背英语单词的汉字意思是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单词的,会造成很多的后续学习困难,会造成你一辈子看英语单词如雾里看花,永远有退不掉的陌生感。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英语里有多少个“偏旁部首”,怎样知道和学会它们? 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才发现中国人对英语偏旁部首陌生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这些重要内容不在学校的英语教材当中,大家在课堂上学不到(这是目前学校英语教材急需弥补的缺陷);二是少数书店里销售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书过分复杂化,动辙几百上千页,内容苦涩庞大,影响了这些常识的普及,使得本来是常识的东西不常识。其实英语里偏旁部首的学名叫“字根”,常用的也就二百多个,它们就像26个字母一样普通而重要,就像汉语里的偏旁部首那样普通而重要,它们是学英语第一课里就应该学习的重要内容,学英语者应及早地掌握这些重要的常识,及早地摆脱死记硬背的蛮干状态,及早地进入科学、高效的识字状态。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英语学习考试方法 第一部分. 听力部分 听力技巧一:学会取舍,理解内容 听力考试中最忌讳的就是词词计较,力求听懂所有词。其实,听懂所有词首 先没必要,其次也不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中文时,无论听什么,注意力都不会在每一个字或词上面,而是对文段或对话内容的整体的理解上。何况我们听的是英文,在英文句子中,对不同的词本身就有弱读和重读。 听力技巧二:扫视材料,预测内容 当广播中朗读听力要求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迅速扫视书面文字中 的题干及选项,通过扫视联系上下文,有根据地预测文段发生的时间、场所、人 物,并预测出谈话的大致内容。并且,在扫视中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尤其要注意。 这样做的结果是听录音时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做到有备而来,心中有数。 听力技巧三:注重首句,抓住主旨 在听长文段时,由于信息多,而且听力不同于阅读,朗读速度非常快,需要 我们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在听的时候就更应当注意主旨大意。在阅读中我们知道 作者一般会在首句或首段道出文段的中心大意、或对所阐述内容进行概括,有些 作者也会在结尾时再一次点题。文段中间部分主要是细节,或是作者为了证实自 己的观点,进一步举出例证,这一部分基本上是事实或是细节。了解了这个特点 后,我们在听录音材料时就可以有目的地听。如果为了解答主旨问题就要着眼于 首句,如果为了回答细节问题就要注意中间部分。 听力技巧四:简单记录,便于辨认 长文段听力中细节很多,所以只靠脑子记忆确实有困难。我们在做长文段听 力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这种记录要非常简练,要记重要环节。如文中提及 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数字、选择等信息都非常重要。 笔记要提纲挈领,达到帮助记忆、推断和答题的目的即可。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使用符号、画图、缩写形式等,只要自己能辨认就可以了。 听力技巧五:连贯记忆,准确推理 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贮信息,又要不打断听的过程;既要集 中精力听,又要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号词,连贯记忆 主要信息。听完试题后,要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漏听的或有 疑问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和判断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 准确性更高。最后提醒大家,在做听力考试试题时,要消除紧张情绪,集中注意 力。听力考试对我们不仅仅是听的能力的考查,同时是对我们心理素质的测验。 所以在做听力题前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以愉快轻松的状态应对考试。只要我们加 强训练,训练得法,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就能够在听力中取得高分。 But 题型 形式:A:…… B:……,but …….

考试规章制度

考试规章制度 1

考试规章制度 【篇一:考试工作规章制度】 江苏悦达技工学校 考试工作规章制度 为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学成绩,特制定江苏悦达技工学校考试工作规章制度。 (一)监考要求 1、前20分钟,监考员到教务处办公室签到,由考场负责人安排当堂考试科目,讲注意事项。 2、考前15分钟,监考员领取经检验的试卷、草稿纸等直接入考室。 3、考前10分钟,监考员核查考号,另一监考员宣布纪律,当众拆试卷袋。 4、考前5分钟分发试卷,提醒考生写姓名、班级、考号等。 5、各考室把有桌子档板的那一面朝学生,教室内前后黑板擦净,学生物品一律放在讲台前面。考生坐定后,当众拆卷若份数有缺少,立即报告考场负责人以作处理。

6、监考时,监考员一前一后呈对角线坐,非监考人员不得进入考室内,监考者不许看书报、不许关教室门、不吸烟、不走动。 7、若试题有“更正”或不清楚的地方,应用粉笔抄在黑板上。 8、监考员按考室分年级清点试卷后,再交装卷组复查无误后在考场记录表上签字。 (二)考生守则 1、每科考前10分钟,考生进考室。 2、按考室、考号对号入座,考生自备垫纸板,学具。考生一律用蓝黑墨水笔答题或用2b铅笔涂答题卡,不能使用涂改液或改正纸,不用添卷纸,若作文写不下可写在作文纸的背面。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3、考前5分钟发试卷,考生写姓名、班级、考号等。 4、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才能答题。 5、在考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喧哗。考试中,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 6、考生提问,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可提问有关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污迹等问题。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附录1语音项目表 1. 基本读音 (1) 26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读音的变化 (1) 连读 (2) 失去爆破 (3) 弱读 (4) 同化 4. 语调与节奏 (1) 意群与停顿 (2) 语调 (3) 节奏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附录2语法项目表 1.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不可数名词 (3) 专有名词 (4) 名词所有格 2. 代词 (1) 人称代词 (2) 物主代词 (3) 反身代词 (4) 指示代词 (5) 不定代词 (6) 疑问代词 3. 数词 (1) 基数词 (2) 序数词 4. 介词和介词短语 5. 连词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 冠词 9. 动词 (1) 动词的基本形式 (2) 系动词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 助动词 (5) 情态动词 10.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 (2) 一般过去时 (3) 一般将来时

英语语法学习方法..

一、英语和汉语比较着学习:相同的地方保留下来,不同的地方作出变更,把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母语——汉语(包括古汉语)作为学习的工具,会有帮助,并且同时加强了母语掌握的深化程度。 1、比如:句子成分: 英语:主、谓、宾、宾补、表、定、状语。 汉语:主、谓、宾、补、定、状语。 2、又如:句型: 英语: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三种。 汉语:单句、复句两种。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英语句型的分类是按非谓语动词和谓语动词的个数作为划分的标准的:简单句没有非谓语动词,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复合句至少有一个非谓语动词,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并列句有两个以上谓语动词。 当然句型的分类还有其他角度: 比如按语气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陈述句(英语中又叫Yes\No问句)又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疑问句英语中又分为一般、特殊、选择、反疑四种。这里作为简述,主要回答您说的学习方法,这里也能看出英语和汉语的联系和区别。 3、又如不同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英语和汉语也有相同和

不同。 我学其他方面的知识也一样,重点记住陌生的、不同的、特殊的,那么剩下的全部都是已经掌握的,或相同的,这很容易。 比较的方法用的范围很广,这里我只说了具体的一种——英语和汉语语法比较,还有很多种比较,实质都是找相同和找区别,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综合的方法: 如任何一种语言无外乎四个要素:音、形、义、用法(即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比如:[shu]、书、一种的读物、名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宾语等。 [音标]、book...、n、... 课本、字典里也都是这样。也就是说,一个词汇,会念、会写、知道什么意思、会用(组词造句等应用),就等于掌握这个词汇了。反过来遇到一个词,也要从它的这四个方面“分解”,关注、去掌握,才称得上学会了这个词汇。

(完整版)(小升初)小学英语考试九大题型及答题技巧

小学英语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听力部分) 一般来说,听力部分的比重为30%--40%.题目类型有:听音选图片、听音选单词、听音看图判断、听音看图排序、听问句选答句、听答句选问句、听音为句子排序、听短文排序、听短文判断、听短文选择、听写类等等。 一、听音选单词或者与图片相关的听力题。 1、单词全认识,没有问题。 2、偶遇一个不认识的,其他几个全认识,用排除法。 3、四个中有两个不认识的,注意它们的开头第一个字母,听准开头和结尾的音。 4、四个全不认识。认真听开头的音吧,如果你能听清开头和结尾的音,也差不多。 二、听问选答句或者听答句选问句。 1、听的句子都知道什么意思,备选项也全明白什么意思。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分数是你的。 2、偶尔一个不太明白的,其他都明白。用排除法。 3、似是而非,不敢确定。遇到一般疑问句,找相对应的标志性词语。 如问句中有Do you…? 答句就一定有do或don’t. 问句中有Can you / he / she …?答句中就一 定会有can 或者can’t.问句中有Does ,答句中就会有does 或doesn’t. 问句中有Is …? 答句 中就会有is 或isn’t. 等等。 4、特殊疑问句要听清楚疑问词,根据疑问词选择答句。 疑问代词:what什么,who谁,Which哪一个,whose谁的,whom谁 疑问副词:when什么时候,where什么地方,why为什么,how怎么样 疑问形容词:what(which,whose)+名词 三、听句子写单词补充短文或者补充句子。 1、一听就明白,单词全会写。这题是给你送分的。 2、能听明白句子的意思,单词有印象,但不敢确定。先把你想到的单词写下来,回头检查时再好好想。 3、有点蒙,不会写,但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先把它的汉语意思写在一边。回头检查时,说不定试卷上哪个地方就有这个单词,或者做题的过程中你突然想起来了。到最后还不会,那就尽量根据单词拼读的规律去写。 四、听短文判断、排序或选择。 1、听之前一定要先把试卷上的几个句子认真看一遍,弄明白每个句子的意思。 2、听的过程中,要一边听一边和要判断的句子相对应。 3、让你判断的句子顺序不一定按听到的顺序排列,要注意跳读。 4、听短文的题目一般都是听三遍,第一遍时没有绝对把握的题别先忙着做,但第二遍时要尽量做完,第三遍边听边检查。 笔试部分的比重一般为60%--70%,题目类型比较多。像根据要求写单词就可以包括: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名词的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名词的形容词形式(天气类)、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三单形式、动词的名词形式(职业类)、人称代词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等等。单项选择、用所给

英语评分细则

高一(六)英语学习评分细则 1.早读: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声音最大声的组+2,其次+1,最小声的组-2。组内有讲话、做作业等一人-1.不开口念书的-2。早读听听力的材料没带的个人-1. 一个月统计一次,最高分的组组员一人+5,第二的组组员一人+3,第三的组组员一人+1,最后的组组员一人-5 2.听写:一次100+2,95以上(包括95)+1,低于90的一次-2分。补测还是不及格-2,满分+1,95以上+0.5 3.句子与笔记测试:一次100+3,95以上(包括95)+2,低于90的一次-2分。补测还是不及格-2,满分+1,95以上+0.5 4.佳句背诵:熟练+2,不熟练不加不扣,不会背的-3 5.课外自我加强:成绩在平均分以上的同学周完成三篇完型填空训练,六篇阅读训练;成绩在平均分以下的同学周完成5篇完型填空训练,10篇阅读训练;每周要求做到能认真及时完成,每人次+5分,反之,除了扣本人的分数,并要求及时补足,同时绑定小组的扣分。凡是能追求上进并自发自觉多完成的同学,多完成一篇多加一分。此项一周检查一次,安排在周一,凡未带来的同学-5分,第二天重检-3分,不存在第三天及以后的重检,若此项作业没有查词,各题解题的依据体现,一律当做抄袭或应付检查,每人次-5。 6. ①课堂提问:知识点等不会的-2,熟练的+2。(被提问的同学由陈静负责记名加减分) ②课堂竞赛:一个月统计一次,最高分的组组员一人+5,第二的组组员一人+3,第三的组组员一人+1,最后的组组员一人-5。(课后陈静负责评比表的计分,请大家督促。)以上1至6项扣分都绑定小组,请大家爱惜小组的荣誉。 7.演讲评分细则:(满分10分) 一、语言能力及应用(满分3分) A. 语音语调标准,口齿清楚,语句流畅,用词正确,无明显语法错误,显示较强的语言功底,记满分3分。 B. 发音有个别错误,语句偶尔有阻碍,或个别用词不当,或个别语法错误,得分在1-2分之间。 C. 整体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或有一些词汇错误或语法错误,得分在0.5-1分之间。 二、演讲内容(满分3分)

大学英语四级全国考试方法和技巧知识点汇总

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方法和技巧(实用篇) 一.听力 1.短对话 ①.答案往往在后半人的话语中(带有转折词、原因词、总结性的 ),重点也会引申推出选项答案。 ②.从答案选项中推敲,往往关键词听到与材料一致的, 很可能是陷阱(答案往往是总结、规纳性、替换词、意思一致性) ③.场景考点(每年必考),即听关键词(材料中心词往往对应于相应的 场合)比如,看电影想到影剧院,吃、点菜想到餐馆,时间飞机定票等 想到机场更多得自己不断总结此类关键词。 以后便能条件反射迅速选出答案 总结:听懂抓住重点部分信息,关键中心词必须会把握(语气、转折性 、总结性词等后为主),答案以同义词转换 +意思一致,不改变义反映。切忌无中生有,凭主观来选择。 实在是没听懂或没把握住意思和中心词,看选项来确定(同词不选, 与对话内容无关不选,意思和其他完全不一致排除,带大写性关键词 独一的也不选) 更多在于根据真题总结,以上尽为参考和练习 (充分利用时间提前看题为之重要 ) 2.短文 正题:听到什么与选项对应,意思不变情况下往往是答案 此类型关键就是一个能听及时,准确,把握此特点那听到什么与选项 一致就是答案;另一点误区选项意思与文章无关、无中生有、作者主 观臆断、某一选项与其他选项无关、相差太大往往是误区项;还有一 点题目是按照文章顺序来的,答案也往往顺着题目来的。 总结重点:关键性、重点和中心词必须听到,听之前各选项一定有所 了解,确定中心词并带着它有针对性去听文章。更多在于自己的总结 ,以上仅为参考和供练习。 3 填词 听之前有所了解文章大意, 第一遍听把单一性词填个大概并写点第一句关键意思和单词 ;第二遍完全填满单词并附带着写下第一长句, 确定和大概写出第二、三句长句关键词 ; 第三遍校对单词,并尽量补满长句。 更多在于自己的总结和听写的练习。 二.仔细阅读 1. 做之前花一、二分钟了解大意思(必要) CET4知识点

写考试制度的英语作文

写考试制度的英语作文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sometimes is full of controversy. When it comes to the CET-6, some people think it is necessary, while some people do not think so. Both of them have their reason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part in the CET-6 examination. For the non-English major, although they can take part in other English level exams to show their ability, CET-6 is the most common certificate for them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many employers think highly of CET-6. As every interview is will not last too long, in most cases, the employer can not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 about the employees. So certificate would be the most powerful certification.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y can have two chances every year for to join this exam. They do not have too much stress for taking this exam. So, when you have chance, why not have a try. 有时候中国的考试制度是有争议的。说到英语六级考试,有些人认为是必要的,而有些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就我而言,我认为有必要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他们可以参加其他英语水平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大学英语六级是最普遍的证明。许多雇主都很看重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由于每次面试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雇主都没法很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新课标)2020年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2020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新课标)

月份星期 January (Jan) Monday(Mon) February(feb ) Tuesday(tyes) March(mar) Wednesday(wed.) April(apr) Thursday(thurs) May(may) Friday(fri) June(jun) Saturday(sat) July(jul) Sunday(sun) September(sept) October(oct)

November(nov) December(dec)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离中华业生和具有同等 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离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Ⅱ.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 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 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英语大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英语大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英语是许多学生难以攻克的短板,各个答题都有其难点,当然也有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以下是物美云知识店铺整理的英语大题解题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1听力题型 听力部分的比重大概为20%。主要涉及:边听选图片或选单词、边听边看图排序或判断、听问句选答句、听答句选问句、听写类等等。 英国知名的听力教学法专家根据听力理论和记忆的心理规律设计了听的三个步骤:“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 要想在听力部分拿到满意的成绩,需这么做: 1.听前争分夺秒读题干,了解题意。 图画中出现的人物、动物、动作、时间或数字等内容,孩子要极其敏感,抓住这些关键信息来提高答题准确率。 2.听时聚精会神,耳手脑并用。

适度紧张,边听边记边思考。如果遇到需要听写的单词太长,则可采用自己能辨识的缩略法进行标记。第一遍听大意,做好标注;第二遍集中精力,边听边写答案。 3.听后仔细推敲,确保正确率。 听完后检查,看看有没有拼写错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注意,不要空题!很可能有些答案通过前后文意,也可以推断出来。 2单项填空 这是一道传统题型,涉及词汇、语法、句型、惯用法等方面。 答题时,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认真审题干,从题干中判断考点,从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联系思考。 2.排除法是很好的解题帮手。自己能明确排除的做好标注,节省答题时间。 3.对话型的单选题,可把自己置身于语境之中进行思考。

4.单选题很多能从课本中找到影子,因此可联想课文内容进行比对。 5.答题完毕后,要将句子连起来读读,看看是否通顺。语感也是很重要的噢! 3完型填空 主要考查孩子的语法与词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既考查词语基本搭配、近义词辨析、动词常用时态、句型结构、关联词等,又考查了理解和逻辑能力。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完形填空是介乎单项填空和阅读理解之间的一种题型,一般设置10个左右的选项。解答技巧如下: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先认真通读文章内容,了解大概意思。 错误做法: (1)遇到生僻的词汇或较难的句子,就停下来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死抠。 (2)一看到这么多空格,就着急边看边填,想早点填完。

关于英语考试答卷策略的几点有效建议

对英语考试答卷策略的几点有效建议 (2007.9.24整理) 各位考生,杭州教学点参加英语辅导考生积极性很高,也非常好学,这是我们非常欣慰的,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合理安排时间,预祝大家顺利过关! 但是也有些英语程度不是很理想的考生来电话,反映了心里的担忧。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帮助他们。为此,我们专程到有经验的英语辅导和去年英语程度不好却已经上线的学生那里,听取了他们有效的英语应试策略和技巧,觉得很有道理,现在考试当即,我们马上汇结成文,给你们参考: 一、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考试是突击性很强的应试,对英语要求本身不高,往年国家指导线40分左右,而试卷总分又是100分,选择题又占75分。因此,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有信心,沉着、冷静应对,策略安排得分,拿到上线的分数并不难的,这点首先要明确,按照以往经验,许多考生考场出来,觉得不够理想,结果成绩都不错,比预期要好。的确如此!要知道,除了你参加考试,认真对待之外,还有每年改考卷,要求都是比较宽松的,毕竟是

在职硕士,都是在工作的考生,程度都差不多,而且国家要求也不会太高,太严格的!所以,认真对待,尽量参加考试,给自己机会,这是最最重要的!至于,策略拿分,是有讲究的,以下会分析。 二、对于情景对话15分。 这是试卷中比较容易的题目,原是听力改过来的,以前要求高,得分低。现在可不同,要求降低,难度降低,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和权衡选项。辅导老师也是重点讲解的,而且又印发了针对性很强的讲义给过大家,答题时只要化点时间,对有难度的题目,力争猜测,不漏做题目。按照去年情况看,正常发挥,即使对半拿分,也有5道题做对,就是7.5分,运气好可以拿到10分以上。在卷一中这是最容易得分的题目,也是你拿分的好机会。所以,你一定要珍惜,尽量多拿分。对参加过辅导的学员,一定要将老师的讲义和练习多复习几遍,没有参加辅导的,除了看老师演示讲义外,综合辅导用书本章节一定要好好消化,对于程度不够的考生,尤其是重要的,而且考试的时间安排上,要多化一倍的时间来细做,因为阅读较难的题目,你用不着化太多时间。 三、再易得分的是卷二中的写作题,15分。 由于辅导老师很策略,将模版给了大家。我认为重点是把握议论文模版,当然,老师也给了万能模版,对于辩论文摸板有时间可以多看(和议论文差不多)。尤其是从中选择一个你比较容易掌握的议论文摸板或讲义中写作实例-填空式作文。这很重要,一定要化大精力将把议论文模版或讲义中写作实例-填空式作文模板熟练到能够默写出来(掌握一个就可以了,对基础不好的我建议选择填空式的作文摸板),因为考试时你要把摸板背上去,并

小学英语考试解题方法与技巧探讨

小学英语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试卷中可能会出现的题目类型及解题方法技巧: 【听力部分】 一般来说,听力部分的比重为30%--40%.题目类型有:听音选图片、听音选单词、听音看图判断、听音看图排序、听问句选答句、听答句选问句、听音为句子排序、听短文排序、听短文判断、听短文选择、听写类等等。 一、听音选单词或者与图片相关的听力题。 1、单词全认识,没有问题。 2、偶遇一个不认识的,其他几个全认识,用排除法。 3、倒霉了,四个中有两个不认识的,注意它们的开头第一个字母,听准开头和结尾的音。 4、倒大霉了,四个全不认识。认真听开头的音吧,如果你能听清开头和结尾的音,也差不多。 二、听问选答句或者听答句选问句。 1、听的句子都知道什么意思,备选项也全明白什么意思。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分数是你的。 2、偶尔一个不太明白的,其他都明白。用排除法。 3、似是而非,不敢确定。遇到一般疑问句,找相对应的标志性词语。如问句中有Do you…? 答句就一定有do或don’t. 问句中有Can you / he / she …?答句中就一定会有can 或者can’t. 问句中有Does ,答句中就会有does 或doesn’t. 问句中有Is …? 答句中就会有is 或isn’t. 等等。 4、特殊疑问句要听清楚疑问词,根据疑问词选择答句。 三、听句子写单词补充短文或者补充句子。 1、一听就明白,单词全会写。这题是给你送分的。 2、能听明白句子的意思,单词有印象,但不敢确定。先把你想到的单词写下来,回头检查时再好好想。 3、有点蒙,不会写,但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先把它的汉语意思写在一边。回头检查时,说不定试卷上哪个地方就有这个单词,或者做题的过程中你突然想起来了。到最后还不会,那就尽量根据单词拼读的规律去写。 四、听短文判断、排序或选择。 1、听之前一定要先把试卷上的几个句子认真看一遍,弄明白每个句子的意思。 2、听的过程中,要一边听一边和要判断的句子相对应。 3、让你判断的句子顺序不一定按听到的顺序排列,要注意跳读。 4、听短文的题目一般都是听三遍,第一遍时没有绝对把握的题别先忙着做,但第二遍时要尽量做完,第三遍边听边检查。 【笔试部分】 笔试部分的比重一般为60%--70%,题目类型比较多。像根据要求写单词就可以包括: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名词的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名词的形容词形式(天气类)、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三单形式、动词的名词形式(职业类)、人称代词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等等。单项选择、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连词成句、改错、句式转换(仅限于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对答如流(问句与答句搭配)、阅读、作文等等。

五种趣味方法帮你学好初中英语语法

五种趣味方法帮你学好初中英语语法死记硬背英语语法,往往效果不佳。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更加抵触。初中科目比小学多了很多,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学习才是硬道理。下面就教大家几个初中英语语法的趣味学习方法。 解题: 无趣是因为众多语法现象、晦涩的语法术语、冗长的规则表述太过繁琐复杂,无法激起兴趣;无味是因为一些传统英语教学过重强调单纯的语法输入,脱离情境枯燥无味。 支招: 这几种学语法方法很有趣 ●顺口溜法 用中文把分散的语法现象编成顺口溜、歌谣等。如,不规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如果分散记忆,很难记全记牢,可以这样处理: 第一步:分类汇总。把几个不规则的词按规律汇总: good/well-better-best;bad(ill)/badly-worse-worst;many/much-more-most;few-fewer-fewest,little-less-least;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far-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第二步:找规律。good和well,一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一样的,它们的反义词bad,badly比较级和最高级也是一样的;many和much,意思一样,一个修饰可数名词,一个修饰不可数名词,但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一样的,它们的反义词分别是few 和little,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不一样,一个规则另一个不规则,为什么把规则的few也放在一起呢?主要是为了对比记忆。至于old和far,分别有两个形似意不同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第三步:创新总结。用中文编个简单的顺口溜把这些不规则形容词和副词“一网打尽”:好好坏坏,多多少少,老远老远。详见下表: good-better-best好well-better-best好 bad-worse-worst坏badly-worse-worst坏 many-more-most多much-more-most多 few-fewer-fewest少little-less-least少 old-older-oldest老old-elder-eldest老 far-farther-farthest远far-further-furthest远 ●思维借鉴法 英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比较,利用数学符号和表述可节约大量记忆细胞。如each,every 表“每一个”作定语时的区别,就可以用这样的符号表示:each≥2,every≥3。both,all的区别both=2,all≥3;neither,none的区别neither=2,none≥3。 数学语言表述法:news不可数名词,paper不可数名词,负负得正newspaper可数名词。 图示法:other,another,the other,the others,others的区别: ○—● one…the other, ○—○●○ one…another , ○—●●● one…the others, ○○○○—●●● some…the others , ○○○○—●●●○○○○ some…others. ●母语迁移法 进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迁移,是学语法的有效方法。如,形容词修饰名词这个概念,

英语考试标准

2013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 英语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以《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五级目标为依据,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确立的“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的考试指导思想。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英语课程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英语学业考试要体现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要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来确定考查内容,既重视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试卷设计上要遵循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坚持以交际语言测试为主,分离测试、综合测试等多种测试并存,力求在语篇层次上,在尽可能真实情景中,以互动的形式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仅要关注试卷信度,更要注重试卷的效度;在力求试卷结构简约的同时,确保考查内容的覆盖面,杜绝繁、偏、旧试题,科学控制题量和难度。要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知识立意为辅”的原则,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形命题,适当增大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尽可能避免命制以词或句为语言单位的试题,不应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单独考查微观语言知识。在选择语言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地域以及文化差异,选用真实、地道、形式多样的语言素材。要根据试题考查的目的和重点,制定科学、可行的评分标准,使英语水平不同学生的成绩都能得到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充分发挥考试的鉴定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基础之上的。英语学业考试既要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又要兼顾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课程目标的正确引导和适当考查。因此,试卷内容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试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级目标的要求,并结合我省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制定本考试内容如下: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掌握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条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语法考试内容如下: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2)不可数名词(3)专有名词(4)名词所有格 2.代词

英语四级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英语四级阅读方法与解 题技巧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英语四级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 省时间、高质量的阅读方法是:一次完成法。即只细读一次,边读边作题。阅读完成,作题完毕。 阅读步骤 一如果第一段较短,可读完再看第一道题目,看能否做,如不能做,即问题在第一段中未提及,则 接着往下读,读到能做为止。如果第一段较长,则可读一半或一个层次后,找到中心句,看第一 道题,看能做否,不能,接着读。 二以后几段,先看题后看文章,读一段做一题。如果题目涉及多段,则看完所有相关段落后,做题。 三近年来,阅读文章一般是五段,一段一题,但自去年开始有变,有时一题涉及多段,一段涉及多题。但每段的题目分配比较均匀。此种方法的优点:易于精准定位,节省时间,提高正确率。每 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段的第一句,最后一句;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因为这 些往往是中心句,对于文章的思路,架构,作者的态度,有很强的说明性。 解题技巧 一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会放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考。如果放在第一个,则看完全文再做。 主旨题一般会涉及文章最中心的东西。应注意看文章的第一段和每段首句进行总结。 正确解的特征:含有文章所涉及的中心词,简明扼要但概括全面。 切记: (1)只反映文章某一细节或某一段落的选项一定不是解 (2)如果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事物,只在最后用少量的文字提及了一些与前面所论相反的内容或其他与前面所论关系不很紧密的内容,文章的主旨不受后面的影响。 能概括文章主要阐述内容的为解。 二态度题: 态度题一般考作者的态度,有时也考文中某人的态度。态度题最重要的是“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谁对什么的态度”。作者的态度一般会孕于文章的行文之中,一些形容词、副词都能表现 作者的态度。. seem常表示作者对所论问题的否定、批评态度。only也常表示否定态度。 双重否定表示作者的强烈肯定或强烈否定,所以,此时作者的态度便不太可能是objective(客 观的)了,一般多掺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好恶。有时作者也不直接表明态度,会通过举例或引用 他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态度。此时应注意:所引、举的例子与作者所论述的观点是否一致,可借 此来判断作者自己的态度。 注:(1)当问作者其所论内容的态度时,如当备选答案中有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时,可首先排除,因为如果作者是漠不关心的话,就不会写文章论述了。 (2)一些表态度的词汇: subjective主观的objective客观的 positive肯定 negative 否定的 optimistic乐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 biased有偏见的partial片面的、偏见的 impartial公平的、无偏见的 puzzling困惑的relevant适当的、中肯的 apprecial欣赏的indignant愤怒的 supportive支持的apprehensive担忧的 三例证题: 例证题考察的是文章的逻辑结构。这样的文章结构一般是“先举例后论点”或“先论点后举例” 切记:遇到问“作者举xx例子的目的”时,有关例子本身的选项一定不是解。正确解的特征:跳 出例子本身,从宏观上概括,全面而合情合理。但有的时候会专门考所引的话的意思,这样的题 就属于例子本身题,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引证题: 引证题是指对关于于文章中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或是名言,或是他人的观点等等而设置的问题。做此类题一定要注意看作者所引用的观点与作者自己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可从整篇文章的 思路推理,如不一致,可从文章的反向考虑。 五细节题: 细节题是每篇文章中最多的一种题型。做此类题的要点是:返回原文,找准出处。

中考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中考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1998 年 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基本要求。通过上述措施,全国各地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思想、试题命制、考试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具体表现在:在考试的指导思想方面,各地在落实2000 年《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探索按照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向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及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校创新发展、有利于课程改革健康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