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条裙子》导读课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3
《一百条裙子》导读课第一篇:《一百条裙子》导读课《一百条裙子》导读课教案导读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阅读整本书,了解故事内容。
导读过程:(一)交流导入,引出话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漂亮的衣服吗?女孩子喜欢裙子吗?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本经久不衰的书:《一百条裙子》,其中提到了许多漂亮的裙子。
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书中提到的裙子?(二)走进书本,认识旺达。
1.出示图片,欣赏裙子。
2.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这些裙子是怎么回事,更想知道它们的主人吧?(三)了解本书及相关信息。
拿到一本书,我们可以从它的封面、作者、目录等方面入手,对故事有个全面的了解。
1.了解封面信息。
出示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时,想到什么想说些什么?要想深刻的了解一部作品,我们应该对它的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出示作者简介:3.看目录。
(1)、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
让我们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出示目录。
抽生读目录。
目录第一章旺达第二章关于裙子的游戏第三章晴朗的一天第四章竞赛第五章一百条裙子第六章在波金斯山上第七章给十三班的一封信(2)读了目录,你有没有大概猜到这本书写的是什么样的故事?你们读过这本书吗?4.出示故事梗概(四)留下悬念,引发阅读期待1.旺达,一个贫穷的女孩,一个倍受冷落的女孩,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呢?2.书中还有哪些人物呢?他们和那一百条裙子又有些什么关系呢?3.“一百条裙子”到底象征着什么?这一切问题,都会在你打开书后得到答案。
第二篇:《一百条裙子》导读课《一百条裙子》导读课方案导读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导读流程:(一)交流导入,引出话题。
1、谈话:大家喜欢裙子吗?你想拥有一百条裙子吗?为什么?2、引出旺达的一百条裙子的作品。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本经久不衰的一本书,其中提到了裙子。
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书中提到的裙子?(二)走进书本,认识旺达。
《一百条裙子》导读设计文本解读故事的主人公旺达.佩特罗斯基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女孩,她每天穿着一条褪了色的蓝裙子,没有谁注意她。
旺达渴望得到友谊和关注,告诉同伴们自己有一百条各式样的裙子,却招致嘲笑和捉弄,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
玛蒂埃回忆起同伴们对旺达的种种嘲弄,内心懊悔不已。
旺达离开后,同伴们才发现旺达是个多么优秀的女孩,她的“一百条裙子”多么独特,每一条裙子都散发出美丽的光芒,每一条裙子都倾注了旺达的梦想和对美的向往。
文本阅读重点1.人物形象生动独特。
文本语言耐人寻味,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描写细腻逼真。
文本叙述角度特别,通过玛蒂埃的回忆,从侧面刻画了一个特别的旺达。
她外表普通甚至卑微,但内心倔强骄傲,把美好的梦想深藏在心底。
面对嘲弄,旺达无奈远走,却用一百条美丽的裙子证实了自己的存在,把包容和原谅、友爱和希望留在了同伴心里。
2.插图意蕴丰富。
垂首低眉、微微佝偻着身子的旺达,夹着书本,或者孤单地走在悠长的小路上,或者落寞地游离在人群之外,形单影只。
淡棕色的黯淡色调无言地传递着淡淡的忧伤与酸涩。
3.读懂愧疚。
在佩琪和其他同学嘲弄旺达时,玛蒂埃一直保持缄默,从未鼓起勇气去阻止伤害的发生,在旺达被迫离开后,她意识到自己曾是一个冷漠的“帮凶”,决定以后不再做一个旁观者。
教学设计思路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但在理解文本深层次的意蕴上,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以下问题:1. 巧妙设疑,以书名、精彩语段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 通过品读故事,引领学生走进旺达心灵,懂得普通甚至卑微的人心里仍然有着无比美好的梦想;从中学会尊重、赏识身边的小伙伴。
3.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思维碰撞中解构主题,领悟“一百条裙子”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熟读《一百条裙子》、准备PPT一认识人物导语:最近,老师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读了一遍以后,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又读了两三遍。
《一百条裙子》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提问、推测等阅读策略的运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通过初步的人物了解和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心声。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教学难点:从初步的了解中感知人物的形象。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活动一1,请女生描述她拥有的裙子2,说说自己还希望有一条什么样的裙子3,师:呵呵,男孩子,老师也想给你们一个讨论裙子的机会,如果给妈妈设计一条裙子,你希望是什么样的?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一百条裙子》。
就是它,薄薄的样子,老师读了三遍。
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读第四遍,第五遍,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更不一样的感受。
(二)出示图片,讲授新课出示封面,说说吧,你看到了什么,同时,想到什么想说些什么?1,封面上有两个女生,她们共撑一把伞。
2,封面上方好象是一个教室,墙上挂了那么多幅裙子图画。
3,书名,作者,翻译,所获奖项。
教师相机介绍,总结我们一起了解这个故事吧。
(三)、走近人物,初步感知人物的特点旺达,就是那个从山路上低头走过来的孩子,她的裙子的确很旧了,是一条兰色得洗得发白的裙子,她只有这一条裙子,所以她不得不每天晚上洗干净来不及熨整齐就再穿上;她家就住在那个看上去不适合人居住的山上,家里还有爸爸、哥哥,她会和这一百条裙子有关系吗?佩琪,十三班最受欢迎的女生,她漂亮,学习优秀,有很多漂亮的裙子,而且,她还会保护小同学不被欺负。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无意伤害了旺达。
玛蒂埃,和旺达一样是个穷孩子,只是庆幸,她没有住在那座山上,她有妈妈的照顾,她是佩琪的好朋友,两人一起上学,一起回家,还有,佩琪经常会把穿旧了或者不喜欢的裙子送给她,但她很怕被同学认出来,所以每次都让妈妈在裙子边上作出修改。
这个关于一百条裙子的故事就是通过她的嘴向大家讲述的。
(四)精彩片段欣精彩片段一(景物)玛蒂埃和佩琪飞快地跑出了学校,两个女孩沿着通往波金斯山的大街走下去——在这样一个十一月的下午,小镇的那一端似乎被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氛围笼罩着,混沌,潮湿而又阴郁、暗淡。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百条裙子》整本书导读【市级
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阅读记录卡】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百条裙子》整本书导读【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阅读记录卡】
【教学目标】
1. 通过插图、作者背景、资料补充等方式初步了解书本内容,运用预测的方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2.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预测的方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质疑内容,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各式各样的裙子,你们喜欢这些裙子吗?
2.如果给你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你希望自己能拥有多少条这样色彩缤纷的裙子?
3.这些花色繁多,各式各样的裙子竟然属于同一个小女孩,那该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啊!你们想认识她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本曾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书籍:《一百条裙子》
二、通过封面,了解作者基本情况。
1.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其实,封面也是一本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你仿佛看到了?(出示封面),学生交流。
2.出示作者简介,了解作者背景,了解“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3.看封面图画,猜故事情节。
《一百条裙子》阅读指导课(四)阅读目标:1.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
2.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经典文学,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
3.通过共读,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学过程:一、谈话切题——导入阅读同学们,在夏天里,我们班里的很多女孩都喜欢穿裙子。
在童话中,无论是白雪公主还是灰姑娘,无不穿着美丽的裙子出现在各种场合,是的,能拥有一条甚至几条漂亮的裙子是我们每个女孩永远的梦。
有一个女孩说,她有一百条裙子,今天我再次把她和她的《一百条裙子》带到了我们课堂中。
(点击课件出示《一百条裙子》这本书。
)三、主体讨论——推进阅读1.再次认识书中的角色。
这是一本获得国际大奖的儿童文学,书中有四个人物:旺达、佩琪、玛蒂埃、老斯文森,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你最像谁”大屏幕上出现了第一个讨论题。
(教室里分成四个方阵,分别代表上面的四个人物,根据所选的答案找位置坐,下面的环节随着对情节的理解,选择有改变时可以跟着改变座位。
)2.品读文章1-4章,进入书中角色。
(1)细细品读读第一章至第四章,找找这几个女孩各自的特。
(请先找出自己方阵的人物的特点,有时间的话,再找其他方阵的人物特点。
)在第一章至第四章中。
当你__P4-5____P15____ 的时候你就是佩琪。
当你__P15-17__P31-32 的时候你就是马蒂艾。
当你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你就是旺达。
(2)讨论比较,深入理解。
(我们先来分享佩琪方阵的阅读成果吧……从哪些句子、段落中看出来的,请大声地读一读。
)在第一章至第四章中。
当你聪明、漂亮、深受同学欢迎、有正义感、骄傲、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你就是佩琪。
…当你缺乏勇气、害怕失去朋友、害怕别人嘲笑的时候,你就是玛蒂埃。
当你贫穷、成绩不好、名字古怪、受同学冷漠与歧视、向同学“说谎”的时候,你就是旺达。
《一百条裙子》推进课(5篇)第一篇:《一百条裙子》推进课三年级童书共读《一百条裙子》——推进《一百条裙子》推进课设计(一)探讨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本书“理解”“反思”两个主题。
探讨过程:一、总结推进测试题的完成情况1、总结:一周的时间,我们读完了《一百条裙子》的第一到四章,从你们答的测试题老师可以看出,你们确实很喜欢读这本书,而且读的很认真,很细致。
老师为你们高兴啊。
2、奖励答题认真,正确率高的孩子每人一枚贴画。
二、解读人物,感悟主题(一)、读完第一到四章,你认识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A、旺达:1、在一至四章中,旺达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生活贫困P4名字古怪 P12被人漠视,受人嘲笑 P1 P2对比P26 P29胆小孤独沉默寡言但内心渴望与大家交往 P29 P14)2、为什么会觉得旺达、佩特罗斯基这个名字很奇怪?你认为呢?你觉得自己的名字起得好么?为什么?3、旺达的座位在哪里?佩琪和玛蒂埃的座位又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你认为我们班的座位又是根据什么来编排的呢?4、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旺达一样的同伴?你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班上学习成绩差,不善于表现的同学)5、你有被人嘲笑的时候吗?你的心情如何?6、师升华:孩子们,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想旺达一样的同学,他们是那么渴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关注.记得陈大伟教授说过:不被看见的人,多么渴望被人看见.是的,在我们生活的群体里,我们不应该排斥他人。
不管他是不是乡下的,脚上是否“沾满了泥土”,不管他的名字有多么奇怪,他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被平等接纳和交流的权利,我们不应该“看不见”他们。
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世。
生在富贵人家,还是生在贫苦人家,都是上天的安排。
然而,无论贫穷与否,无论聪明与否,人和人永远是平等的。
B、佩琪:1、佩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有正义感(P18)漂亮受欢迎生活优越(P6)骄傲,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旺达内心的痛苦,也听不到玛蒂埃内心的挣扎(P19))2、佩琪是我们中间的谁呢?你喜欢像她一样的人吗?为什么?3、师升华:C、玛蒂埃1、玛蒂埃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因为贫穷,她了解旺达的内心感受,但她没有勇气站出来制止,她怕失去朋友,她更怕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一百条裙子》导读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课,潜移默化之中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1)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故事主人公。
(2)通过阅读对人物的语言、外貌、活动的文字描写,感知人物形象特点。
2、指导学生通过构建人物形象、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悟作者心声。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烂漫如花的夏季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把那夏季打扮的如此美丽的花色繁多、各式各样的裙子肯定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知道吗,有一本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书就与裙子有关,书名叫《一百条裙子》。
2、(出示投影)二、猜测故事情节:1、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别着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来自己猜一猜:《一百条裙子》讲的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生思考,交流。
3、同学们想象中的故事,拥有着美好的愿望,有坚强、有温情、有快乐。
其实,这是一个读起来有些伤感的故事。
三、介绍书籍相关写作背景:1、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叫安妮塔.西尔维。
由于工作需要她先后阅读了125000本儿童文学书籍,并从中精心挑选了一百本书籍推荐给全球的少年儿童,其中就包括《一百条裙子》。
2、想听听她对这本书的评论吗?儿童文学作品中,作家很少写阶层和金钱方面的题材。
大概就像宗教和政治这些题材一样,似乎与孩子的心灵无关,因此很少出现在儿童文学作品中。
埃里诺.埃斯特斯却偏偏以一本薄薄的32页手稿趟了一次水,32页的书稿她仅仅用了六个月就完成。
最后,画家路易斯.斯洛博德用水彩为书稿“添彩”,编辑马格丽特.麦科勒德瑞为书稿“整形”,《一百条裙子》变成了一本81页的小书。
书虽然薄,却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百条裙子》仍然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作品,它很好地回应了孩子这样的请求:我们能读一点伤感的作品吗?3、老师知道,同学们平日读的文学作品,或充满欢乐,如《淘气包马小跳》;或充满天马行空的神奇想象,如《哈里.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