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56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_查房重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电传导障碍,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被完全阻断,导致心房与心室失去同步收缩,严重时可导致心室停搏和晕厥,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既要及时识别和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又要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监护,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首先,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查房,特别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查房时,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和心电图表现,并记录下来以进行对比和分析。
此外,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头晕、乏力、胸闷、恶心等,以及血压和呼吸情况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晕厥、意识丧失、心动过缓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其次,对于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监测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和管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手段,护士要了解和掌握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技巧,并根据医嘱设定和调整起搏器的参数。
同时,护士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的心率和心律稳定,提供良好的生活护理和情绪支持。
要注意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劳累。
饮食方面,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最后,护理人员还要加强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措施,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警示患者及时就医和规避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心脏起搏器等。
晨间查房查房时间: 2014-8-11 查房人:王利查房地点:胸心外科病治疗室查房内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窦房结发出冲动: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原因,在房室连接区受到部分或完全,暂时或永久性的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3度:第一度为房室间传导时间延长,但心房冲动全部能传到心室;第二度为部分冲动不能传至心室;第三度则全部冲动均不能传至心室,故又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一、概念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
二、病因1.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如地高辛、胺碘酮、心律平等,多数房室传导阻滞在停药后消失。
2.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及导管消融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时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3.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
4.迷走神经兴奋,常表现为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
5.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
6.高钾血症、尿毒症等。
7.特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即老化)等。
三、并发症1、晕厥2、阿-斯综合征3、心脏性猝死4、心力衰竭5、脑栓塞四、临床表现I度:症状不明显,听诊发现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见P-R间期超过0.20秒。
Ⅱ度:可有头晕、心悸、乏务及活动后急,听诊有心音脱漏。
心电图检查有两类表现文氏现象,即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一次QPS波群,周而复始;莫氏Ⅱ型,P-R间期恒定,每隔1或数个P 波后有一次QBS波群脱落。
Ⅱ度:患者其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和伴随疾病相关,患者可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等,如并发心力衰竭时会有胸闷、气促及活动受限。
五、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1.P波为心房除极过程;2.QRS波为心室除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