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34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胸腔穿刺术(一)适应证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
2.胸腔大量积液或气胸者。
3.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
(二)方法1.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利多卡因麻醉。
2.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肋间,右手持穿刺针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胸壁直达胸膜,将50ml注射器接至胶管上,在协助下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
当注射器吸满后注意先夹紧胶管,再取下注射器排液或排气,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3.①每次抽液、气时,不宜过快、过多,防止胸腔内压骤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隔移位等意外。
②减压抽液、抽气,首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1000ml;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置入无菌试管送检。
4.观察病人情况①病人如有任何不适,应减慢抽吸或立即停止抽液;②如病人突然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病人可能出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使病人平卧、保暖、吸氧,密切观察血压,建立静脉通道,防止休克。
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5.术毕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三)护理1.胸腔积液的穿刺点:为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或结合X线、超声波检查确定。
一般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
气胸者穿刺点:为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
2.术后护理(1)嘱病人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观察呼吸、脉搏等情况;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或渗液。
(2)注入药物者,应嘱病人卧床2~4小时,并反复转动体位,以便药液在胸腔内均匀涂布。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一)适应证1.胸部X线阴影原因不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狭窄或阻塞、胸腔积液等病因诊断。
2.原因不明的刺激性咳嗽,经3周抗生素治疗不缓解,疑为异物或肿瘤者。
3.原因不明的咯血,需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者。
4.引流呼吸道分泌物、做支气管肺泡灌洗、去除异物、摘除息肉、局部止血及用药、扩张狭窄支气管或激光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