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08年《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编辑整理: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课文默写(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2008年丽水市)(2),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008年双流县)(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义”与“利”的选择,面对选择我们常引用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一句话来自勉,这句话是:。
(2008年吉林省)【参考答案】(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二、课文阅读(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08年青岛市)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总分:150 时间:120分钟一、口语交际听说10分1、听写;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体字或行楷字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2分2、听一则报道,完成下面填空题;3分本则解说词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它是用__________精细加工而成的,虽然制作工序麻烦,但具有食用__________的特点;3、听一场对话,回答问题;5分1女儿和父母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争论时你也在场,作为“女儿”的同学,你想对她母亲说些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阅读70分一古诗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7北京奥运会将至,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十则中原句回答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个相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1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1鱼,我所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2分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10疯狂粉丝的背后潇雨刘贤一项媒体联合调查结果称,目前中国粉丝的数量超过两亿人;“粉丝”已替代“追星族”,而成为所有人、事、物的迷恋者、狂热者、喜爱者、支持者的统一代名词,成为狂热迷一族的最强代名词;“粉丝”,已然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现象;正如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所言,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价值观念的尺度已完全改变——这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生活和渴望,不仅每日是新的,而且,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伴随着当今娱乐时代产生的“粉丝”群体出现的,越来越一起人们重视的“粉丝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新文化; 无论健康、极端,还是疯狂,粉丝文化受到公众的广泛承认并迅速蔓延;2006年8月出版的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用许多词条多是用来解释、说明追星现象的;这或许意味着,“粉丝文化”开始通过教育的通道,走上中国文化的“正文”;事实上,真正应该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各种选秀活动中越来越猖獗的“粉丝秀”,即各个媒体开始关注的所谓“职业粉丝”现象;2007年3月31日环球人物的报道说:台上选手谈笑风生,台下“粉丝”则服装统一,加油助威,他们会为了选手的一次情绪波动而微笑、哭泣……中国人突然被“粉丝”的疯狂举动镇住了;但如果你真以为这些选手魅力无边到让人一见钟情,那就大错特错他们从素不相识的面孔一夜之间成了“万人迷”,全仰仗“职业粉丝”;据调查,“职业粉丝”大多来自13岁—25岁之间的年轻人,身强力壮,有饱满的精力,洪亮的嗓门,热爱“粉丝”职业;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揣好某个明星的照片,认准模样以后,在他每次公开亮相的时候,忘我投入外加歇斯底里地欢呼对方的名字;而“职粉”也有自己的等级,最普通一级就是举举海报,喊喊名字,为选手造势、造人气;中级“粉丝”就有技术含量了:他们前赴后继地去热门网站发帖子,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拉高人气;顶级的“职粉”,甚至能与选手和主办方保持紧密联系,指挥“粉丝”、组织拉票、制作宣传品、与其他选手的“粉丝”团合纵连横;当然,活儿不能白干,视每个人参与的次数和现场表现打赏钱银不等;当曲终人散之际,职业粉丝们擦干眼泪,润润喉咙,带着兴奋后的疲惫,从顶级“职粉”那里领薪水;如果说,“职业粉丝”也是泛娱乐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谋生手段,它在经济层面是无可厚非的,凭汗水、凭泪水、凭气力吃饭,没什么不妥;但毕竟,“职粉”以金钱打破了开蒙时期粉丝文化的纯粹度,似乎有违娱乐精神的初衷;很多人对越来越职业的“粉丝精神”表示担忧,也有粉丝开始反思自己的“职粉”身份;一位曾经沉迷超女拉票的粉丝对记者说:“我们的痴情只会变成商家和高层捞钱的筹码;偶像说一句‘支持我’,我们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后台是谁在数钱数到手软”选自读者2007年合订本,有删减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9、“职业粉丝”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四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28分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6期10、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1、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2、“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3、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14、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五名著赏读10分16、法国作家罗曼·曼兰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雕塑兼画家;三部传记中,______________最著名;作者称其写作的目的在于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勇敢地跟命运作斗争;3分17、下面对水浒中三个人物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3分①“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写的是武松;②“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说的是林冲;③“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指的是宋江;18、简述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或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情节;任选一个故事情节,100字左右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综合性学习10分在这个泪湿衣襟的初夏,汶川的震波震碎了多少人的梦想;我们流泪,我们感动,我们更在行动……为了给灾区的孩子送去力量和希望,某学校开展了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9下面是本次活动中展出的“5·12”地震后记者拍摄到的三张照片;请仔细观察,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照片反映的内容;3分各届为灾区捐赠急需物资医护人员安抚受伤的儿童专家咨询团赴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0、下面是学校宣传栏里登出的一则来自灾区的报道,请你读后写一句感言;3分爱的姿势节选救援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废墟的间隙,救援人员看到她以膝跪地,整个上身向上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怪异;经过努力,救援人员小心地把埋压她的瓦砾清理开,在她的尸体下发现了一个包裹在红色带黄色小被子里、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有她的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无损;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检查里,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自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用以下三个词语写一段话,向灾区的孩子送去你的安慰与鼓励;词语顺序不拘,字数50字左右4分微笑珍惜坚韧不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四、作文60分22、以“记一件难忘的事”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写一篇作文;要求:1请填写上正标题;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目:___________——记一件难忘的事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2、兴化米粉大米方便3、跳校园集体舞蹈会不会引发早恋问题示例:阿姨,跳校园集体舞真的有许多益处,而且我们都觉得跳跳舞与平时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差不了多少,根本不会引起感情问题;4 1白露为霜2天涯若比邻3春蚕到死丝方尽4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等5、鱼,是我所喜欢的;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6、舍生取义7、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8、“粉丝现像”忆形成一种文化;“职业粉丝”的出现令人担忧;9、职业粉丝有组织和造星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样就有违娱乐精神的初衷;101当我好奇地问父亲喝凉水的味道时,父亲笑着哄我说是甜的2当我掉进水缸后,父亲对我的惩罚仅仅是用一根草在我的脸上拂过,而且过后还怕我疼3当父亲病危里,他还叨念着“打”我的那件事11、口渴时喝凉水也甜逗女儿开心女儿的亲热举止和可爱神情让父亲从心底感到甜蜜;12、又气又急13、吓得半死哭着求饶破涕为笑14、蕴含着浓浓的父爱15、开放题赞赏与否均可要谈谈自己的看法16、音乐家小说家作家贝多芬传17、√×√18、三打白骨精:能写出孙悟空三次打死“变村姑”“变老妇人”“变老头”的白骨精即可;三借芭蕉扇:能写出孙悟空“变虫子”“变牛魔王”“借天神”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即可;19、社会各届以各种形式帮助灾区人民;20、如: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21、如:朋友,用我的微笑温暖你的心,愿你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用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生活,明天的路将越走越宽;22、略附:听说材料1 读两篇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2 读两篇同学们,在莆仙民间有个童謎:“四角四角方,用草缚腰间;”你能猜出它的谜底吗它就是我们莆仙的特产之一—“兴化米粉”兴化米粉的生产始于宋代;它是一种用大米精细加工而成的粉丝,像头发一般粗细,洁白晶亮,如今在莆仙各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购买到它;所说,在钱四娘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时,当时兴化军知军为民工们废寝忘食的精神所感动,希望能研制出一种食用方便又可口的食物;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用大米研制出一种新的食品--米粉;随后,这种米粉便成为修陂工地上最受欢迎的快餐,并在莆仙民间大量推广开来;兴化米粉整个制作工序虽然麻烦,但具有食用方便的特点;我们只须把调料配好,用开水一冲,稍闷片刻就可食用,常见的莆仙小吃“豆浆米粉”就是用烧开的豆浆冲泡米粉而成;这种食用方便的米粉,可称得上中国饮食史上最早最流行的快餐;3 读两篇对话女儿:爸,妈,这学期开始,我们学校教大家跳校园集体舞了;母亲:什么学跳舞你不要学,我不许你学女儿:为什么我们老师说了,这是教育统一要求的;父亲:是啊,这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是教育部组织专家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编创的,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母亲: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不怕因此引发情感问题>父亲:怎么会呢难道说跳舞了就会引发早恋,不跳舞就不会早恋吗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出校园集体舞,就是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生活,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舞蹈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提高社交能力;这有什么不好女儿:就是,我还挺喜欢跳呢我们不过是拉拉手,舞伴也是随时交换的;跳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有情感的冲动;妈,您放心,女儿我完全能够把握好分寸的;母亲:我还是不放心,我要找你们学校领导提意见;。
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1)2008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题 (11)2008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试题 (24)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题 (31)2008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 (38)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46)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语文试题 (53)2008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61)2008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题 (69)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全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味佳肴.(yáo)寻觅.(mì)迸.(bèng)溅B.小心翼翼.(yì)和煦.(xù)心扉.(fēi)C.棱.(léng)角分明蹒.(mǎn)跚堕.(zhuì)落D.骇.(hài)人听闻孕.(yùn)育凛冽.(liè)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千姿百态花枝招展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息息相通交头结耳C.粗制烂造相得益彰追不急待 D.古朴美观焦燥不安不记其数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圆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百折不挠C.风雨同舟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百折不挠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1)2008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题 (11)2008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试题 (24)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题 (31)2008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 (38)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46)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语文试题 (53)2008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61)2008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题 (69)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全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味佳肴.(yáo)寻觅.(mì)迸.(bâng)溅B.小心翼翼.(yì)和煦.(xù)心扉.(fēi)C.棱.(lãng)角分明蹒.(mǎn)跚堕.(zhuì)落D.骇.(hài)人听闻孕.(yùn)育凛冽.(liâ)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千姿百态花枝招展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息息相通交头结耳C.粗制烂造相得益彰追不急待 D.古朴美观焦燥不安不记其数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圆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百折不挠C.风雨同舟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百折不挠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感受平凡亲情享受非凡幸福——对中考语文中“亲情”类考题的思考与对策(第一辑)【前言】〖热点见证〗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笔者发现“亲情”的主题在阅读理解中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亲情类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文,不外乎写人叙事、描景抒情,一般都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回答时要善于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来归纳。
例如,2008年莆田市中考语文试卷第10小题,“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
”就属于此类题目。
2、分析具体细节描写的作用。
亲情的体现,往往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
往往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语、一个似有而无的眼神,都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阅读时要用心去感悟。
例:2008年深圳市中考试题第15题“第(3)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感受文章真挚感情。
世间最美的感情是人间的亲情,它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我们的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它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我们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它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我们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
阅读文章时要寻找与作者感情的共鸣点,体味字里行间中蕴含的亲情,并把它诉诸笔端。
例:2008年金华市中考语文第6题“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
这类题目都属于主观性题目,往往都是让考生结合文章并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受。
解答时语言要真挚,观点要正确,做到以情感人。
当然,在中考作文试题中,亲情类文题所占的比例较大。
如2007年连云港市“大爱无声”、花都区“家事”、金华市“这就是幸福”等作文题目和2008年福州市“滴水之恩”、扬州市“回家”资阳市“我爱我的家”河池市“亲人给了我”海南省“牵挂”等作文题目,无一不和亲情有关。
可以说,亲情永远是作文考查的主题。
第一部分在阅读理解中感悟亲情〖典例分析〗(2008年·莆田)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2009年九年级联考试卷语文(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口语交际(听说)(10分)1、听写。
(听录音,用楷体字或行楷字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
)(2分)2、听一则简讯,完成下面填空题。
(3分)(1)湄洲湾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然良港。
(2)湄洲湾预计总吞吐能力可达__________吨以上,建设国际性深水大港的条件十分优越。
3、听下面几位家长的对话,回答问题。
(5分)⑴这几位家长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答:⑵如果你也参与这场讨论,你要说些什么?请写出你想要说的话。
(3分)答:二、阅读(70分)(一)古诗文背诵(10分)4.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5)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6)?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7)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请用课内或课外的诗词名句来表现这一种英雄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用到借物抒情的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探究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2.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令”。
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的塑料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3.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日常饮食中,糖类主要来自下列食物中的()A.米饭B.蔬菜C.牛奶D.豆制品4.爷爷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A.铅笔B.圆珠笔C.红墨水笔D.碳素墨水笔5.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细口瓶盛放固体药品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C.过滤时,倾倒液体用玻璃棒引流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6.北京奥运会将用高科技手段检测兴奋剂。
“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兴奋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兴奋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兴奋剂是由53个原子构成B.该兴奋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2C.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1D.该兴奋剂的一个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16∶17.火灾自救是我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躲在桌子下B.使用灭火器灭火C.尽快呼救或报警求救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8.从“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中发现,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
这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金、铜、铁B.铁、金、铜C.铜、铁、金D.铁、铜、金9.金属钛(Ti)是航空、军工、电子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生产钛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为:TiCl4+2Mg高温Ti+2MgCl2。
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10.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佛山市200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说明:1、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 页,漫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
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 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 分,共8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阴霾.(lí)唱和.(hè)B、菜畦.(qí)炽.痛(zhì)C、狡黠.(xiá)归省.(xǐng )D、参差.(cī)萌.发(míng)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藏独分子”烧杀抢掠,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公安部门严惩他们的恶行。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缔固。
D、国家体育馆“鸟巢”美仑美奂,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中国网民的据理抗争,令美国CNN 电视台不得不就“辱华事件”作出正式道歉。
B、改革开放30 年来,佛山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C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过良好教育,还要刻苦努力。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1、听写。
(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体字或行楷字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
)(2分)2、听一则报道,完成下面填空题。
(3分)本则解说词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它是用__________精细加工而成的,虽然制作工序麻烦,但具有食用__________的特点。
3、听一场对话,回答问题。
(5分)(1)女儿和父母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争论时你也在场,作为“女儿”的同学,你想对她母亲说些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一)古诗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
(《诗经》)(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孟子三章》(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8年中考真题盘点1、河南省:(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2分)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2)感激(1分)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分)(共4分)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2分)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2分)2、莆田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总分:150 时间:120分钟)总分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口语交际(听说)(10分)1、听写。
(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体字或行楷字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
)(2分)2、听一则报道,完成下面填空题。
(3分)本则解说词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它是用__________精细加工而成的,虽然制作工序麻烦,但具有食用__________的特点。
3、听一场对话,回答问题。
(5分)(1)女儿和父母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争论时你也在场,作为“女儿”的同学,你想对她母亲说些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阅读(70分)(一)古诗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
(《诗经》)(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7)北京奥运会将至,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十则》中原句回答)(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个相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
(1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1)鱼,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分)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10)疯狂粉丝的背后潇雨刘贤一项媒体联合调查结果称,目前中国粉丝的数量超过两亿人。
“粉丝”已替代“追星族”,而成为所有人、事、物的迷恋者、狂热者、喜爱者、支持者的统一代名词,成为狂热迷一族的最强代名词。
“粉丝”,已然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现象。
正如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所言,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价值观念的尺度已完全改变——这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生活和渴望,不仅每日是新的,而且,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
伴随着当今娱乐时代产生的“粉丝”群体出现的,越来越一起人们重视的“粉丝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新文化。
无论健康、极端,还是疯狂,粉丝文化受到公众的广泛承认并迅速蔓延。
2006年8月出版的《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用许多词条多是用来解释、说明追星现象的。
这或许意味着,“粉丝文化”开始通过教育的通道,走上中国文化的“正文”。
事实上,真正应该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各种选秀活动中越来越猖獗的“粉丝秀”,即各个媒体开始关注的所谓“职业粉丝”现象。
2007年3月31日《环球人物》的报道说:台上选手谈笑风生,台下“粉丝”则服装统一,加油助威,他们会为了选手的一次情绪波动而微笑、哭泣……中国人突然被“粉丝”的疯狂举动镇住了。
但如果你真以为这些选手魅力无边到让人一见钟情,那就大错特错!他们从素不相识的面孔一夜之间成了“万人迷”,全仰仗“职业粉丝”。
据调查,“职业粉丝”大多来自13岁—25岁之间的年轻人,身强力壮,有饱满的精力,洪亮的嗓门,热爱“粉丝”职业。
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揣好某个明星的照片,认准模样以后,在他每次公开亮相的时候,忘我投入外加歇斯底里地欢呼对方的名字。
而“职粉”也有自己的等级,最普通一级就是举举海报,喊喊名字,为选手造势、造人气。
中级“粉丝”就有技术含量了:他们前赴后继地去热门网站发帖子,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拉高人气。
顶级的“职粉”,甚至能与选手和主办方保持紧密联系,指挥“粉丝”、组织拉票、制作宣传品、与其他选手的“粉丝”团合纵连横。
当然,活儿不能白干,视每个人参与的次数和现场表现打赏钱银不等。
当曲终人散之际,职业粉丝们擦干眼泪,润润喉咙,带着兴奋后的疲惫,从顶级“职粉”那里领薪水。
如果说,“职业粉丝”也是泛娱乐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谋生手段,它在经济层面是无可厚非的,凭汗水、凭泪水、凭气力吃饭,没什么不妥。
但毕竟,“职粉”以金钱打破了开蒙时期粉丝文化的纯粹度,似乎有违娱乐精神的初衷。
很多人对越来越职业的“粉丝精神”表示担忧,也有粉丝开始反思自己的“职粉”身份。
一位曾经沉迷超女拉票的粉丝对记者说:“我们的痴情只会变成商家和高层捞钱的筹码。
偶像说一句‘支持我’,我们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后台是谁在数钱数到手软!”(选自《读者》2007年合订本,有删减)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职业粉丝”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28分)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
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
”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
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
”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
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
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
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
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
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
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
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
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
”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
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
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
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
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
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
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
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
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