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口温)之间。体温在39℃以上称为高热,超过41℃称为过高热。发热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治,除

此之外,掌握

高热护理知

识对家庭而

言也是非常

重要的。

降温方法

1.保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2.物理降温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退热措施主要有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

部,5~10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试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3.药物降温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一般家庭都会备有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按照说明书口服即可。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降温时护理

1.卧床休息:高热时体能消耗较快,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体力,以利康复。

2.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汤类、粥类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以增强抵抗力。

3.水份的补充:高热会导致水份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毫升,以促使毒素排泄,带走体内部分热量,可选用糖盐水,各种水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等,忌酒、浓茶、咖啡。

4.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小方巾沾上盐水抹拭口腔黏膜及牙龈,以防细菌滋生,口唇干燥可涂少量油脂。

5.皮肤护理: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家人应及时用干净毛巾擦拭和更换衣服,防止着凉。降温时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如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白血病等)患者禁用酒精及温水擦浴。

2.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密切观察病情。

3.冰块降温时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4.物理降温(除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口温)之间。体温在39℃以上称为高热,超过41℃称为过高热。发热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治,除 此之外,掌握 高热护理知 识对家庭而 言也是非常 重要的。 降温方法 1.保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2.物理降温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退热措施主要有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

部,5~10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试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3.药物降温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一般家庭都会备有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按照说明书口服即可。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降温时护理 1.卧床休息:高热时体能消耗较快,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体力,以利康复。 2.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汤类、粥类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以增强抵抗力。

咳嗽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咳嗽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咳嗽是胸腔突发性地收缩,造成肺部猛烈释放空气的动作,通常伴随声音,并反复出现。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当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咳嗽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咳嗽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请看具体介绍: 一、咳嗽的性质分类 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称为干性咳嗽。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常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气管受压、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胸膜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及二尖瓣狭窄等。咳嗽伴有咳痰称为湿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 二、咳嗽的时间与规律 突发性咳嗽常由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异物、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处所引起。发作性咳嗽可见于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等。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结核。夜间咳嗽常见于左心衰竭和肺结核患者,引起夜间咳嗽的原因,可能与夜间肺淤血加重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三、咳嗽的音色(咳嗽声音的特点) 如咳嗽声音嘶哑,多为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鸡鸣样咳嗽,表现为连续阵发性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声,多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或气管受压;金属音咳嗽,常见于因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所致的咳嗽;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见于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四、咳嗽的伴随症状 1、咳嗽伴发热:多见于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胸膜炎等。 2、咳嗽伴胸痛:常见于肺炎、胸膜炎、支气管肺癌、肺栓塞和自发性气胸等。 3、咳嗽伴呼吸困难:见于喉水肿、喉肿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淤血、肺水肿及气管或支气管异物。 4、咳嗽伴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支气管结石、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咳嗽伴发热不常见于

襄阳市中心医院 2011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基础考试 1. 咳嗽伴发热不常见于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C.肺结核 D.胸膜炎 E.自发性气胸 2.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 A.心房颤动 B.房室传导阻滞 C.室性期前收缩 D.窦房传导阻滞 E.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3. 下列哪种情况常有震颤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C. 动脉导管未闭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4. 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预防和抢救休克 B.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C.高压氧治疗 D.应用破伤风类毒素 E.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 5. 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A. 脑外伤 B. 甲状腺肿大 C. 心肌病 D. 大量胸腔积液 E.有机磷中毒 6. 呼吸过缓见于 A.发热 B.胸膜炎 C. 贫血 D.镇静剂过量 E.腹水

7. 男,42岁,冬季咳嗽4年,诊断为慢性气管炎,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 咳嗽无咳痰 B. 咳嗽有痰液 C. 咳嗽伴咯血 D. 咳嗽伴发热 E.吸烟史, 8. 男性,28岁,糖尿病史及应用胰岛素10年,1周前自行停药,3小时来昏迷,呼吸深且慢。 可能的原因 A.呼吸肌麻痹 B.肺炎 C.大量胸腔积液 D.急性左心衰 E. 酸中毒 9. 男性,34岁。车祸外伤致脾破裂,腹内大出血急诊做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左肾严重碎裂需 做左肾切除,在除在肾前必须 A. 输血扩充血容量 B.膀胱造瘘 C.检查右侧肾是否良好 D.抗生素治疗 E.给予止血剂 10. 男,23岁,运动时突然出现胸痛,随出现呼吸困难,其病因最可能是 A. 大叶性肺炎 B. 自发性气胸 C. 左心衰竭 D. 气管异物 E. 右心衰竭 11. 奇脉见于 A.右心功能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高血压 D.大量心包积液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2. 关于典型心绞痛发作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A.多于夜间睡眠时发作 B.发作时间多超过30分钟 C.疼痛性质为针刺样疼痛 D.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

常见症状与体征—咳嗽与咳痰

一、概念咳嗽是一种突然的、暴发式的呼气运动,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其本质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分为干咳和有痰的咳嗽,又称湿性咳嗽。引发咳嗽的感觉神经末梢多分布于咽部和第二级支气管之间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的三种常见刺激类型为:物理性、炎症性和心因性。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造成很大影响。剧烈而持久的咳嗽可能会造成患者胸壁软组织损伤,甚至肋骨骨折。剧烈咳嗽还可引起胸内压显著增加,发生咳嗽性晕厥。80%的咳嗽患者可以通过问诊获得较为明确的病因。二、常见病因(一)呼吸系统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COPD 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胸膜炎、肺结核。(二)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过敏性鼻炎、变应性咳嗽(AC)、支气管肺癌、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等)、间质性肺病。(三)其他肺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结缔组织病、胃食管反流病等;药物所致咳嗽(ACEI类、β受体阻滞剂);心因性咳嗽(焦虑等)。三、临床表现 1.咳嗽发生的时间小于3周的为急性咳嗽,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急性鼻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等;持续时间在3~8周的为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为感冒后咳嗽(又称上气道综合征)、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病程超过8周,而胸片没有异常者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等。急性起病的咳嗽往往提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持续存在的咳嗽则提示患者有慢性疾病。反复发生、冬春季加重是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重要特征。 2.咳嗽的诱因接触冷空气、异味或运动时出现咳嗽常见于哮喘。 3.咳嗽的性质发生于上呼吸道和大气道疾病的咳嗽,往往是一种短促的刺激性咳嗽。发生于较小气道和肺部的咳嗽则往往是深在的、非刺激性咳嗽。 4.干咳干咳常常是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最开始的表现。吸入刺激性烟雾或异物也可以引起持续性干咳。临床上持续干咳的常见原因有感冒后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支气管内肿物或肺淤血等疾病。其他原因有肺间质病变、胸膜病变等。 5.咳痰及痰的性状脓性痰常常提示气管支气管树或肺部感染。痰液性状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如,铁锈色痰可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砖红色胶胨样痰见于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带有臭味的脓性痰常常见于厌氧菌感染,如肺脓肿。持续性脓痰见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痰液往往较多,留置后可出现分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半透明黏液,下层为坏死物质。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大量白色泡沫样痰是细支气管肺泡癌一种少见但有特征性的表现。黏液痰对诊断帮助不大,任何原因所致的长期支气管刺激都可以产生黏液样痰。 6.一天之中咳嗽发生的时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脓肿、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咳嗽、咳痰经常发生于早晨起床时。肺淤血、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咳嗽往往在夜间发生,咳嗽常常会使患者醒来。其中肺淤血所致的咳嗽在患者坐起后可明显缓解。在某些特定体位才出现的咳嗽见于带蒂的气道内肿瘤。进食时出现咳嗽提示吞咽机制紊乱、食管憩室炎或食管支气管瘘。四、伴随症状 1.咳嗽伴发热:提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胸膜炎等。 2.咳嗽伴哮鸣音:双肺有哮鸣音见于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某一部位持续存在的局限性哮鸣音见于气道狭窄,如气道内肿物。 3.咳嗽伴杵状指:常见于慢性化脓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也见于肺间质纤维化或支气管肺癌。对咳嗽患者吸烟史的详细询问具有重要意义,长期吸烟史不但有助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而且对于肺癌的诊断有提示意义。

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

一、发生机制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上限。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正常人上午体温较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后体温较高。发热的主要机制为:外致热原(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等)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尿酸结晶等)等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是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这些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然后机体出现骨骼肌收缩、寒战,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出现发热。发热可以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活动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严重发热可对器官和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因心率快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体温在42℃以上可使一些酶的活力丧失,使大脑皮层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导致昏迷,直至死亡。二、常见病因发热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发热更为常见。(一)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均可导致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包括多种不同的疾病: 1.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热、成人Still病等。 2.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以消化道肿瘤、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多见)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3.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脾梗死、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所致组织损伤、内出血、急性溶血等。 4.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甲状腺危象)、嗜铬细胞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丘脑病变等。 6.物理因素:如中暑、放射线病等。7.其他: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和功能性低热。三、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诱因、起病缓急、病程、加重或缓解因素急性起病,病程少于两周者为急性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两周以上体温超过38℃为长期发热,常由感染、肿瘤和结缔组织病引起,但仍以感染为主要原因;体温在38℃以内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低热,可见于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低热。 3.热型对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常见的热型包括:(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等;(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达2℃以上,最低体温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和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经过1天或数天后又骤然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数天后又骤升,持续数天后又骤降,如此反复。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6)不规则热:发热无明显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四、伴随症状与体征 1.伴有寒战病程中只有一次寒战,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病程中反复于发热前出现寒战,见于疟疾、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和恶性淋巴瘤。 2.伴出血现象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炭疽、鼠疫等。 3.伴明显头痛:见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4.伴有胸痛: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胸膜炎、肺脓肿等。也可见于心包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 5.伴有腹痛:见于各种原因的消化道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肝脓肿、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腹膜炎,以及腹部恶性实体肿瘤和恶性淋巴瘤。 6.伴尿痛、尿频、尿急:

儿童发热诊断和处理

儿童发热诊断和处理 提到发烧,不少患者就会表现出「发烧恐惧症」。有研究表明,患者对发烧的「恐惧」主要担心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24%)、癫痫发作(19%)、死亡(5%)[1] 。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防御作用的表现之一,发烧并不一定是有害的,那烧到什么程度需要药物退热呢?临床上,有医生将38.5 ℃视作药物退热的分界点,这个说法靠谱吗?。 1.再议发热:发热≠体温过高:体温的正常范围: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范围一般为36~37 ℃,波动不超过1 ℃。诊断学(第8 版)上未提及成人、儿童有何体温差异。但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会略低。测量值因方法不同会略有差异。诊断学(第8 版)指出:腋测法正常值为36~37 ℃,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 ℃,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 ℃。 2. 发热如何分级?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4 个等级: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2]。同时,2016 年版意大利《SIP 指南:儿童发热管理》指出:建议儿童年龄<4 周,使用数字体温计测量腋温;年龄≥4 周,使用数字体温计或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腋温[3]。

3. 发热≠体温过高:发热并非一种疾病,它有助于机体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的升高及T - 淋巴细胞的增殖等来对抗感染。目前并无证据显示发热(非体温过高)会引发诸如大脑损伤等不良后果。机体在不脱水、且有一个开放环境散热的前提下,会将体温调控在相对安全的范围[1]。然而,体温过高则是机体稳态紊乱的表现,此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呈现皮肤干燥发烫、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谵妄,抽搐和昏迷)等特征。体温过高应及时处理,当体温高于40 ℃的时候,与发热相关的不良结局风险将上升[4]。 2. 退热治疗:把握退热时机与方法:退热处理属于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在使用药物退热时需多方考虑。 1. 药物退热讲时机 (1)看体温变化:未查找到成人使用药物退热的体温范围推荐,该部分主要就「儿童」及「危重症患者」进行讨论。 2011 年版美国AAP《儿童发热及退热药使用》指南指出:高于38.3℃可使用退热药物以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 2016 年版《中国0 至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出: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小儿发热的诊断思路

三、小儿发热的诊断思路 (一)短期发热 1.病史要点首先考虑急性感染性疾病,注意各器官感染的症状询问,特别是呼吸道、消化道的症状。发热时的体温波动特点,退热药物的应用情况。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热的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腹痛,呕吐,尿急,尿频,头痛、惊厥等。 (2)是否出现皮疹,以及皮疹特点。 (3)发热时的精神、食欲等全身情况。 (4)传染病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2.体格检查全面、细致查体,注意查找感染部位,如有无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肺部啰音,有无肝脾肿大,颈部抵抗等。 3.辅助检查 (1)三常规:均应做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时血WBC计数的临界阈值为<5×109/L或>()×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甄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有诊断价值,其临界阈值分别为×109/L~×109/L。小儿的泌尿系感染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为突出症状,故发热超过3天应做尿常规检查,必要时检查粪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CRP明显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3)。 (4)降钙素原(PCT):对于3个月以上患儿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脑膜炎时,PCT 的判断价值优于CRP和血WBC计数;在发热起病12小时内预测细菌感染,PCT 优于CRP。PCT是鉴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理想指标,细菌感染时PCT升高,临界值为2μg/L。 (5)腰椎穿刺:怀疑颅内感染时应该选择腰椎穿刺;当新生儿、1~3个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或1~3个月婴幼儿WBC<5×109/L,或>15×109/L时也应考虑腰椎穿刺。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之前。 (6)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胸部X片、血沉、血尿及粪培养等。 (二)长期发热 1.全面了解病史 2.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 (1)不可放过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体征。 (2)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啰音,局部叩痛等。 (3)某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比如口腔、咽喉、甲状腺、指端、外生殖器等。 3.辅助检查 临床上的检查项目繁多,应根据初步诊断有目的的选择检查手段。应首先检查血、尿、粪便常规及胸片、B超、血沉。 (1)@ (2)感染性疾病:可根据情况选择血、中段尿、粪便或痰液等进行病原体培养;病原特异性抗体,PPD试验、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便涂片找真菌;痰、粪便找寄生虫卵;寄生虫抗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找感染病灶等。 (3)风湿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抗体、类风湿因子;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

风寒咳嗽与热咳嗽的症状判断和用药

常见咳嗽种类、治疗方法和忌食大全 一、风热咳嗽 症见发热,流涕,咳嗽,喉中痰鸣,咯吐黄痰,日重夜轻,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脉浮数,舌红苔厚腻,指纹红紫。治以疏风清肺,化痰止咳。方用鱼蛤石花汤:生石膏30g,鱼腥草10g,金银花10g,海蛤粉10g,杏仁10g,前胡10g,川贝母6g,桔红6g,木蝴蝶6g。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ml,分3~4次服,少加白糖为引。(适合于5岁用量)。 二、风寒咳嗽 症见咳嗽频作,痰色白稀薄,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塞鼻不通,喷嚏流清涕,喉痒声重,全身酸痛,小便清长,脉象浮紧,舌苔薄白,指纹红。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苏桔甘草汤:苏叶10g,桔梗6g,麻黄3g,甘草6g,桔红6g。水煎,服法同前。 三、阴虚燥咳

症见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哑,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大便秘结,脉象细数,舌红少苔,指纹紫青。治以清肺养阴,化痰止咳。方用养肺止咳汤:生地15g,北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小茴香6g。水煎,服法同前。 四、肺寒咳嗽 秋冬天气寒冷或骤受风寒引起咳嗽,日久不愈,日轻夜重,咳嗽痰鸣,咯痰白稀,便溏溺清,纳呆神疲,脉细缓,舌淡苔薄白,指纹暗淡。治以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方用冬花五炙饮:炙冬花10g、炙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紫花6g、炙米壳6g。水煎,服法同前。 风热咳嗽的食疗 1.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为现在的宝宝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宝宝明显减少。

常见咳嗽有六种

常见咳嗽有六种 1.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要用温化寒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杏仁止咳糖浆、蛇胆陈皮口服液、桂龙咳喘宁、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2.风热咳嗽:特点是频咳、气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黄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要用清热化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急支糖浆、罗汉果止咳冲剂、蛇胆川贝露(液)、川贝枇杷露、镇咳宁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祛痰灵、鲜竹沥口服液等。 3.风燥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要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药,可选择的有羚羊清肺丸、杏苏二陈丸等。 4.痰湿咳嗽: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症状。要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可选择的主要有半夏露、桔贝半夏曲、橘红痰咳冲剂、二陈丸等。 5.久咳阴伤:特点是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要用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可选择的主要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鸡苏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6.肺气虚而咳:表现为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要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药,可选择的有固本咳喘片、百令胶囊等。 应用止咳中成药注意事项 在应用止咳中成药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咳嗽是一种机体保护性活动,它能把呼吸道内的痰液、异物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偶发的轻微咳嗽,会随着痰液的排出而缓解,不必盲目使用止咳药。但较频繁和剧烈的咳嗽,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这时应根据症状选用对症的止咳化痰药。 2.一些较严重的疾病也伴随有咳嗽,如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心力衰竭等,如咳嗽症状经治疗未能有效控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3.3岁以下的小儿,其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咳嗽反射较差,切忌随意使用止咳药物,否则易出现缺氧、脉搏加快等并发症,对于剧烈咳嗽者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 4.老人剧烈咳嗽时若服用镇咳药,有时候咳嗽止住了,但是一口痰常常给老人带来危险。如果咳嗽的病人痰比较多,应该使用一些祛痰、化痰、支气管扩张剂等药,以改善气道的通畅性。

(完整版)咳嗽的分类与症状

受风寒所致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清涕,初起咳嗽咽痒,吐白色稀薄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洋洋就属于这种症候。治疗应该辛温散寒,止咳化痰。妈妈给洋洋用药的错误在于:需要温化肺脏,反而清热,犹如雪上加霜,寒上加寒。 洋洋可以选用以下的中成药: 儿童清肺口服液: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导致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消咳喘:药性偏热,具有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喘息和感冒咳嗽、痰白质稀等症。 解肌宁嗽丸:具有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咳嗽初起,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咽喉疼痛。 半夏露:所含药物药性都偏温,具有解表化痰,温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气喘、伴咯痰不爽者。 通宣理肺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较重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咳嗽痰白、无汗而喘等。 射麻口服液:具有清热宣肺利咽,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或感冒后咽痒咳嗽、痰多,夜间阵发性咳嗽。 杏苏止咳糖浆:具有辛温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畏寒、头痛、流清涕、咳嗽、白色稀薄泡沫痰。 风热咳嗽主要表现为: 发热、口干咽燥、胸闷、咳嗽痰多,咳黄痰(或浓痰),且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舌质红,舌苔黄。妞妞就属于这种症候。治疗宜采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妈妈给妞妞用药的错误在于:妞妞需要清热,反而加热,犹如火中加炭,热上加热。 妞妞可以选用以下的中成药: 蛇胆川贝液:具有驱风清肺,散结疏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造成胸闷气喘、痰多且痰液黄稠,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口渴咽痛。 川贝枇杷露: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肺热所致咳嗽、咽干疼痛、口渴、痰稠或痰多咯出不爽等。 小儿急支糖浆: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桑菊银翘散:具有辛凉解表,疏风宣肺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 罗汉果止咳冲剂: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之咳嗽、痰多、咽痛等症。 银黄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病症。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利尿通淋等。 小儿金丹:具有解表祛风,请热止咳化痰,镇惊熄风之功效。适用于发热、咳嗽痰黄、口干舌燥,腹胀便秘,热极生风,隐疹不出等。 猴枣散: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镇惊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惊风、痰涎壅盛、喘满、神志昏迷、烦躁不安等症。

咳嗽的常见症状

咳嗽的常见症状 病因 咳嗽的形成和反复发病,常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吸入物 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咳嗽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2.感染 咳嗽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 应的抗原可激发咳嗽。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咳嗽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咳嗽,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地区可见到。 3.食物

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咳嗽发作的现象在咳嗽患者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 4.气候改变 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咳嗽,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5.精神因素 患者情绪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都会促使咳嗽发作,一般认为它是通过大脑皮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过度换气所致。 6.运动 有70%~80%的咳嗽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诱发咳嗽,称运动诱发性咳嗽,或运动性咳嗽。临床表现有咳嗽、胸闷、气急、喘鸣,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有些患者运动后虽无典型的哮喘表现,但运动前后的肺功能测定能发现有支气管痉挛。 7.咳嗽与药物 有些药物可引起咳嗽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咳嗽。 咳嗽临床表现 咳嗽因原发疾病不同,表现亦有差异。可有发热、胸痛、咳痰、咯血、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