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6
⽯灰改善⼟总结⽯灰改善⼟总结集团⽂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路**标路基5%⽯灰改善⼟⾸件试验段总结我项⽬部于2014年5⽉9⽇进⾏K0+382~K0+630右幅5%⽯灰改善⼟试验段的施⼯,通过对施⼯过程的监控以及对测量、试验等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及⽯灰改善⼟试验段的施⼯我部总结如下:⼀、机械的最佳组合⽅式在施⼯过程中通过对每⼀台机械的具体操作均作了详细的记录,并通过换算和根据我标段的实际情况,得出机械的最佳组合:灰⼟拌合机⼆台,160平地机⼀台,振动压路机18T⼀台,光轮压路机18~21T两台,洒⽔车2000L⼀辆,推⼟机160HP⼀台,装载机40型⼀台。
⼆、施⼯含⽔量及混合料延迟时间的确定2014年4⽉20⽇,天⽓晴朗,平均⽓温为15℃~21℃根据混合料拌和时每半个⼩时检测⼀次含⽔量的试验检测记录,以及5%⽯灰改善⼟标准试验最佳含⽔量,确定混合料拌和时间为三个⼩时,5%⽯灰改善⼟施⼯最佳含⽔量为:15.9%~16.3%。
含⽔量检测记录表三、松铺系数的确定通过布设测点,并对布置点的下承层⾼程、松铺⾼程、压实后的⾼程进⾏了跟踪测量,经统计确定⽯灰改善⼟施⼯中的松铺系数为1.4。
松铺系数检测记录表见附后⾼程表。
四、碾压遍数的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压实度9896949290振压⼆遍静⼀静三静五静七压实遍数根据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确定碾压遍数为:振动压路机静压⼀遍,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再⽤18~21T压路机静压七遍后达到96区压实度要求。
五、最佳施⼯⽅案的确定:1、测量放线及布桩带线⽤全站仪放出该试验段每20m的中桩、边桩,⽤⽯灰打出纵向两条线,在中、边桩点位上钉桩。
在钉桩处测量出路基原地⾯⾼程,根据5%⽯灰改善⼟的设计标⾼计算出该点的压实厚度。
2、备料⽯灰⽯灰集中堆放在K117+380左侧拌合站的场地,有防⾬保护措施;⽣⽯灰块应在使⽤前7~10天充分分消解,⽤⽔量为500~800kg/t,避免过⼲飞扬,过湿成团,消⽯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尽快使⽤。
5%石灰稳定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淮安港洪泽港区工业园区通用码头工程道路及堆场部分的底基层为5%石灰土,为了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机械的组合方式;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适应性;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同时确定石灰的消解时间、每延米消石灰的用量及适宜的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在石灰土大规模施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
一、工程概况:1、设计标准道路:(1)、设计荷载:20t汽车,局部路段55 t汽车.(2)、沥青砼路面15年,混凝土路面30年。
堆场:(1)、堆货荷载:件杂货堆场30KPa ;散货堆场80KPa。
(2)、流动机械荷载:20t汽车、10t平板车、16t轮胎吊、3t叉车。
试验要求:5%石灰土(厚度80cm):0~30cm压实度为95%,30~80cm压实度为93%。
.2、主要断面结构图沥青砼道路结构3、试验段部位试验段施工起讫桩号:Z1 K0-050~K0+110,长度:160m ,宽度:15m ,试验时根据压实的遍数不同,分四个区进行典型试验施工,计划分层的压实厚度为18cm ,取松铺系数为1.3,则土的松铺厚度为23.4 cm ,采用路拌法施工。
试验段分区平面图如下:试验段平面图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单位:厘米二、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图如下:2.1、准备下承层2.1.1、用18t压路机对下承层进行碾压,不得有松散和弹簧现象,发现表土过干,松散应适当洒水碾压密实。
如有弹簧土,应坚决进行开挖、换填等措施处理。
2.1.2、准备下承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压实度、平整度等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方可进行石灰土的施工。
2.2、原材料准备2.2.1、石灰:采用徐州睢宁的石灰,经试验检测确定满足Ⅲ级以上的石灰标准。
石灰采用插管法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存放7~10 天。
施工中进场的石灰首先进行有效成份的检测,看是否满足技术指标,不合格品坚决清除出场。
为减少因存放引起的钙、镁含量的损失,施工中按计划购买石灰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工程N0.2合同段K12+400~K12+600段石灰土中铁工程总公司新阳高速B2项目部二00五年六月十七日路基土方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地质情况:我部施工的新阳高速公路二标段起止桩号为K11+000~K21+800,本段地处以双层结构为主的洪汝河冲积平原,路段内地形起伏较大,为岗地及微丘地貌。
地基土以亚粘土为主,局部夹粘土及亚砂土,多为褐黄色、褐色及棕红色,杂青灰色及浸染状铁锰氧化物,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局部地表为1.0米为灰色及深灰色,呈硬塑状。
从上至下可分为三层,层位变化较大。
地下水位埋深1.2~2.2米。
二、路基土方试验段依据:1、设计要求在施工之前认真研读土质资料,结合不同的土质条件进行路基土方试验段,以掌握该地段土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以及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确定好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
2、相关的技术规范和管理部文件。
三、试验段地点、数量、时间及机械:1、土方试验段地点:K12+400~K12+6002、试验段施工时间:2005年6月8日~2005年6月12日3、试验段长度及宽度:长度:200m,宽度:33m~36 m(已包括两侧各加宽50cm)4、试验段施工机械及人员配备:⑴、路基试验段配套施工机械如下:T120-1推土机2台,PY190平地机1台,ZL-50装载机1台,现代220型挖掘机2台,5T自卸汽车13台,YZ20型压路机台,20T羊足碾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旋耕机1台。
⑵、人员配备具体见路基(路面)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
四、土方试验段目的:1、确定土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以及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2、验证我部所采用的土方试验段施工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3、检验施工机械性能、施工技术水平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指导后续施工,防止批量生产中产生质量问题。
保证后续工程不得低于作为示范的首件工程的标准。
五、试验段压实度检测:试验段压实度检测时间:2005年6月14日~2005年6月15日。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合同号:承包人: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号:SG02-2z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项目部2017年4月27日6%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一、试验段概况我部于2017年4月26日对K2+620~K3+071右幅拼宽段进行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并将该段的试验、测量以及压实设备的碾压遍数进行收集整理。
从回填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规定。
现对该试验段进行总结,用成功的试验段实际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施工,将原材料检测情况、配合比以及试拌、试铺情况汇总如下:二、原材料检测情况1、石灰:采用凤阳武店石灰。
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2、素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3、石灰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石灰土施工前,灰拌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主要机械设备均已进行了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石灰土试验段我部将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四、试验检测仪器的配置试验室和测量组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职能部门,已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所需的试验检测仪器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已经国家计量部门的检验校正,建立了仪器使用和保管制度,保证其业务正常运转。
6%石灰土施工配备的主要试验仪器表五、施工组织人员配置施工总指挥: 常前林施工总负责:叶凡现场及技术总负责:金伟试验工程师:暴安东安全员:潘磊现场人员:席庆权、杨晨、李干操作工人(含机械人员):25人六、工艺、工序流程说明1、试验段施工工艺填筑每层工作顺序依次为:上土→初平→翻犁→旋耕→晾晒→翻犁→旋耕→晾晒(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摊铺石灰→灰拌机拌和→初平→精平→稳压(弱振)→强振→静压→验收2、工序流程图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七、 1(1不合格我部针对本试验段取土坑的土源已做了土样试验。
石灰改良土报告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一级重载铁路,所承建区域段位于太行山脉上,该地区含有大量粘性土,其中软土地基较广。
铁路沿线土资源较为丰富,但要作为路基填料,其力学性质较差。
因此,必须对路基填料进行改良。
而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改良土最重要的强度指标之一,通常用来作为评价改良土性能的关键性指标。
测定改良土的无侧限强度时参照(JTG E51-2009)来进行,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生,养生期是7d,最后一天浸水。
经浸水后测定其无侧限抗压强度。
粘性土掺石灰属于稳定性材料,其结果较准确的反映了研究对象的强度特性。
石灰改良土的基础性能,是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研究了在相同养护条件,对不同石灰掺入量的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的影响。
1、试验目的及方案对石灰改良土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包括物理性质试验、湿限性试验、强度试验,其中物理试验是为了确定出石灰改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分析其物理特性,为强度试验提供一定的设计参数;湿限性试验是为了分析其湿限程度,是否具有湿限性;强度试验是为了研究影响石灰改良土强度的敏感因素,并确定出合理的石灰掺合比。
物理性质试验和强度试验是对掺5%~8%的石灰改良土来进行,试样的石灰掺合比a w=5%,6%,7%,8%;其压实系数为0.93,地基系数为100MPa/m;2、结果与分析粘性土的物理性质由距离铁路沿线最近取土场取土样,经细筛分析为细粒土,天然含水率为18.7%,液限为38.9%,塑限为20.9%,定名为低液限黏土,最大干密度为1.81g/cm3,最优含水率为14.8%。
石灰改良土的物理性质由重型击实试验得出不同石灰剂量的试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压实系数0.93,设计强度0.35MPa,由不同石灰剂量,经试验得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如下表:由上表所得,在石灰剂量为6%时,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可以达到经济效果。
3、现场施工准备a、材料准备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在使用前7天集中进行消解,石灰的存放、消解、使用都在搭设好的厂房内作业,可以避免日晒雨淋。
1目录1 试验段概况 (2)2 试验目的 (2)3 施工前准备 (3)3.1 试验准备 (3)3.2 质量检测 (3)3.3 试验段机械设备配置 (4)3.4 现场准备 (5)3.4.1 基底处理 (5)3.4.2 测量放样 (5)3.4.3 石灰的选择 (5)3.4.4 石灰掺入比选定 (5)4 路拌法改良土实施方案 (5)4.1 石灰消解 (6)4.2 石灰撒布 (6)4.3 拌和 (6)4.4 运输 (6)4.5 摊铺、平整 (7)4.6 碾压、整平工艺及措施 (7)4.7 环境保护 (7)5 检测及分析 (8)5.1 取样检测点位布置 (8)5.2 含水量 (9)5.3 含灰率 (10)5.4 松铺厚度 (11)5.5 碾压遍数 (13)6 施工质量控制 (14)6.1 材料控制 (14)6.2 工艺实施过程控制 (14)6.2.1 控制含水量措施 (14)6.2.2 控制土团粒径 (14)6.2.3 石灰消解 (14)6.2.4 含灰量及均匀性控制 (15)7 路拌法改良土试验总结 (15)8 质量保证措施 (16)9 雨期施工措施 (17)路拌法石灰土试验段总结2 试验段概况工程地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县大王店工业园内。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物流办公楼广场硬化、生态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棚、篮球场硬化, 总面积约57000㎡。
3 根据本合同的设计和招标文件要求, 基床底层30cm为6%场拌石灰改良土, 基床以下35cm为12%路拌石灰改良土,分四层填筑。
根据取土场位置、运输条件及现场实际的情况, 我项目部拟在广场南侧进行6%石灰土填筑试验。
拟采用路拌法工艺性试验施工。
通过试验段施工, 确定压实灰土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配套机械和施工组织,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指导全线上路床灰土填筑。
4 试验目的(1)石灰含量控制方法(剂量控制、均匀性控制)。
中牟县东风路道路工程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批准:审核:校核:编制: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牟项目总承包部年月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取得指导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全面施工的相关数据,确定标准施工工艺,我处于2014年8月11日在东风路K1+320~K1+420段机动车行道完成了18cm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作业。
水泥石灰土填料选用道路沿线路槽开挖的可利用土方,水泥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1.78g/cm3,最佳含水率12.6%。
配合比为:4:12:84。
长度100m、宽16.4m、面积1640m2。
通过试验段施工来确定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所用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施工工艺进行验证及归纳总结,形成了标准的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全线的施工,现将其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上报。
一、施工情况简介总体施工方案:本次试验段为18cm厚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铺筑施工100m;采用1台装载机倒运石灰、水泥,1台宝马路拌机进行混合料拌和,人工配合平地机整平,25吨振动压路机压实,25吨胶轮压路机收面。
我处在试验段施工前完成了所有试验段所需资料的编制及批复工作;所用原材料均按规定频率进行了自检,监理进行了独立抽检,并以《建筑材料申报单》上报并已完成批复工作,开工前所需的所有准备工作及相关程序均有完善,具备试验段开工条件。
按总监办批准的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了试验段的施工。
整个试验段施工过程组织有序,各工序衔接正常,机械设备配备合理,人员分工明确并能够各尽其责,成型底基层外观较好,几何尺寸及内在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施工组织为保证水泥石灰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顺利完成,施工前召开了技术交底会,出席人员项目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各施工队队长和技术主管,以及各施工工区负责人;并在人员安排,机具设备等方面均做了充足的准备。
三、人员、机械、材料情况1、主要施工人员2、试验段机械设备3、试验情况:(1)现场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T0111-93灌砂法。
3%石灰改善土施工方案及总结3%路基石灰土改善土首项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J-98《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青银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图纸二、施工准备情况目前,95区第一层土经检验合格,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人员、机械设备已经到场,施工便道全线贯通,取土场已经确定,而且通过试验该土的各项指标符合灰土要求,适合做灰土;石灰的钙镁含量试验已经完毕,符合设计要求;3%石灰土的击实试验、石灰含量的检测试验、EDTA灰剂量滴定曲线等均已完成。
见附表。
三、首项工程施工段落的选择及目的选择K60+867.2~K61+060段作为3%石灰改善土的首项工程施工段落。
通过首项工程施工,验证施工方案并取得施工经验,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确定松铺系数,并取得施工效率;找出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压实厚度、压实度之间的关系。
四、参加首项工程施工的主要人员技术负责人:杨继庚质检工程师:许友刚试验工程师:孟广兴测量工程师:曹怀伟现场负责人:王培剑现场技术员:时涛五、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见附表六、主要技术指标所进熟石灰进场后经消解粉化并经过筛,检验其Cao+Mgo含量,其应符合III级消石灰的技术指标。
七、施工方案及工艺本结构层厚度为20cm,采用路拌机在现场拌灰施工。
(一)、工艺流程如下:(二)、各工序质量控制1、测量放样1)、在已检验合格的95区素土路基上,用全站仪恢复中桩,中桩加密到到每20m一桩。
2)、根据中桩及石灰土的设计宽度,放出边桩,石灰土的铺筑宽度每侧至少超过设计宽度5cm。
2、准备下承层1)、对路基进行检查,如发现表面过干、松散,应适当洒水,再用压路机碾压,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等措施进行处理。
2)、检查路基标高、横坡度、压实度、宽度、平整度等,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处理,使之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报验资料齐全,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二、试验原理灰土是一种由土壤和石灰混合而成的材料。
在试验中,我们主要关注灰土的以下几个性质:压缩性、抗剪强度和抗渗性。
首先,我们通过标准贯入试验测量土壤的贯入阻力,以评估其压缩性。
通过测定不同压实度下的贯入阻力,可以确定土壤的压实特性。
其次,我们进行抗剪试验来研究灰土的抗剪强度。
我们使用剪切试验机对灰土进行垂直和水平应力的施加,测量土壤的剪切应力和变形。
通过分析剪切曲线,可以确定土壤的抗剪强度。
最后,我们进行抗渗试验来评估灰土的抗渗性能。
通过施加一定的水压差,测量土壤的渗透速率,以评估其抗渗性。
三、试验方法1.压缩性试验: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测量不同压实度下的贯入阻力。
2.抗剪试验:采用剪切试验机,对灰土施加不同的垂直和水平应力,测量土壤的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
3.抗渗试验:施加一定的水压差,测量灰土的渗透速率。
四、试验结果1.压缩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土壤的贯入阻力逐渐增大。
说明土壤的压实特性良好。
2.抗剪试验结果表明,灰土的抗剪强度较低,水平剪切应力远小于垂直剪切应力。
这可能是由于土壤颗粒在剪切过程中发生破碎和移动。
3.抗渗试验结果表明,灰土的渗透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导致渗透性增强。
五、改善方法为了改善灰土的力学性质和抗渗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灰土配比:通过合理调整石灰与土壤的比例,可以改变灰土的组成和结构,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质和抗渗性能。
2.加入改良剂:添加适量的改良剂,如水泥、石粉等,可以增强灰土的粘结性和抗剪强度,并改善其抗渗性能。
3.加强压实工艺:适当增加压实度和施工工艺,如使用筛孔、振动板压实等,可以提高灰土的密实度和抗剪性能。
4.加入填充材料:对于渗透性较大的灰土,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填充材料,如砂石、砂浆等,以填补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提高抗渗性。
六、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灰土具有较好的压实特性,适宜作为基础填料使用。
灰土试验段总结为确保灰土路基的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并给现场施工提供数据依据,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我部于2008年11月28日在K7+083.3~K7+233.3段铺筑了长度为150m的石灰土路基试验路段。
现将试验路段的施工情况作如下总结:一、下承层交接验收石灰土路基试验段在铺筑施工前,会同监理工程师对路基原地面进行验收。
首先对路基表面30cm的覆盖土保护层用推土机进行清表,清表后的堆土用铲车配合推土机推至路基填土范围以外,最后用推土机将路基填土范围外的清表弃土整平。
清表后用20t压路机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原地面压实度进行检测。
由于原地面高差较大,在原地面压实度检测合格后须对试验段区域原地面调平,调平时为保证不破坏原路床,根据实测标高对局部低洼处采用素土填筑调平,调平土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上述工序完成后,由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然后会同监理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路基进行交接验收,经检测原路基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监理认可后,进行石灰土路基试验段的施工。
二、备料情况在试验段开工7天前,我们就对填筑材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石灰:在试验段开工7天前,进场石灰粉通过试验检测,其含水量为15%左右,石灰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可满足本工程改良土的质量要求。
2、土料:石灰土试验段的土料采用K6+850处左侧新开挖堰塘内的天然土,取土场内天然土具有塑性指数高,难以破碎,含水量大的特点。
灰土拌和时,在场内先加 4.5%的石灰拌和,拌和好的土料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堆积成大堆进行闷料。
闷料达48小时后,用挖掘机再进行二次翻拌,确保拌和料的粒径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室对拌和好的石灰土进行检测:含水量为21%,灰剂量为4.6%。
二次掺灰在路基上进行路拌,拌和后灰剂量达到6%。
三、通过试拌确定:1、取土场内原状土拌和前含水量为:24.6%;拌和后石灰土的含水量为21%,此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13.8%)偏大,因此,在以后的施工中须进一步提前采取措施降低原状土的含水量。
合肥市重庆路第二合同段建设工程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合肥市路桥公司重庆路第二合同段项目部二00九年十一月四日试验段总结报告目录一、试验段总结报告二、施工人员状况表三、承包商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四、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投入机械及人员设备一览表五、试验资料六、测量资料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因本标段路基填筑以6%石灰改善土为主,按业主及监理意见,取K1+500-K1+600段为石灰灰改善土(6%)试验段,长度100M。
所取得的6%石灰改善土松铺系数为1.27,压路机碾压合格遍数为6遍,同时确定了有效的机械组合(后附机械组合表)。
通过试验段验证了6%石灰改善土施工的可行性,并对标准试验各指标进行修正,确定机械设备最佳组合方式(型号、数量、行驶速度、碾压遍数)及取得相关参数(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土颗粒细度),从而确立了6%石灰改善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为以后大面积6%石灰改善土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一、试验段应取的技术参数:1、松铺厚度, 2、机械组合型式,3、粒径大小及含量, 4、含水量, 5、拌和,6、最佳含水量,7、碾压,8、压实度。
二、机械设备及人员施工采用汽车配合挖掘机挖运,再用挖掘机和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稳压、光轮压路机重压、灰土拌合机拌合、洒水车等为主要施工工具。
测量及检测设备列表(详见附表)。
三、取土场选择及配料本试验段:素土填料选择K1+700-K1+900处挖方段:上料前对本段挖方进行清表及挖除表面的种植土、建筑垃圾,淤泥等。
四、上料前准备工作1、首先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对底部进行高程、中线、宽度、横坡度、纵坡、平整度、等全面验收(本段填土高度1M左右,为94区宽度为80m)。
2、上料前先恢复路基中线,放出中线及边线石灰线,纵向每10米打出方格网,横向40M,(因为路基半幅宽度40m,层厚20cm,每车按3m3计算,每个方格网内需26车)。
3、备料:在路基中心线和边线处:每隔10m断面设置高程指示桩,指示桩上用漆标出松铺厚度(拟定松铺系数为 1.3),并用尼龙线连接,我部在K1+520、 K1+540、K1+560、K1+580、作为特别高程控制点得出松铺系数(后附高程测量表);4、布石灰:为了使石灰撒布均匀,用平地机把表面整平后,再在土层上打出横向40m,纵向10m的方格网(因为路基半幅宽度40m,层厚20cm,用50铲车布石灰,按每铲石灰4m3,计算,每个方格网内需要两铲石灰),本试验段掺灰量为6%,计算出理论配灰量,人工结合推土机和平地机,将石灰均匀摊铺在土层表面上。
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我项目部于2015年6月12日至2015年6月13日完成K24+620~K24+820段全幅5%石灰土试验段的施工,根据试验段施工积累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对测量、试验等相关数据采集,我们总结出了我标段灰土施工的一些基本施工参数,具体内容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施工目的:本试验段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所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合及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压实设备的类型及最佳组合方式,确定碾压遍数、速度等工序;确定每层灰土的松浦厚度,以指导以后大规模的灰土土方路基施工。
二、施工准备 2.1施工场地布置:2.1.1选择路基各项指标合格路段作为此次试验段,即K24+620~K24+820段,共计200米,671m3。
此段路基所需5%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46g/cm3,最佳含水量16.9%。
2.1.2组织测量人员进行试验段第一层标高的复测和中桩放样,并且用灰线画出灰土施工区域,具体确定试验段的位置。
2.2材料的准备:试验室对进场石灰进行检测,对达到Ⅲ以上石灰方可使用。
石灰在使用前7-10d内充分消解,并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石灰飞扬,并将消解后的石灰用彩条布覆盖,防止石灰出现水化现象,影响石灰改善土的强度。
2.3施工机械配置:注:每个翻斗车装灰3.4t,30装载机斗铲容量画线标记装灰为1.0t,稳定土拌和机拌合宽度为1.7米,拌合深度为30cm。
2.4人员及检测仪器、试剂配备:本次工艺性试验,配备人员如下表:其中包括各种机械操作手18人。
检测仪器、试剂配备,全站仪、水准仪、灌砂筒及EDTA试剂等。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3.1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图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2.1标高复测及灰土施工区域的确定:2014年6月13日组织测量和相关人员进行上土前中桩放样和标高的复测,确定初始标高,并且用灰线打出灰土施工区域。
3%石灰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①、环巢湖旅游大道Ⅱ标招投标文件及相关资料。
②、环巢湖旅游大道Ⅱ标施工图设计文件③、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19)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9)⑤、施工现场调查情况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
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的要求并服从业主统一安排。
(2)在认真领会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及补遗书的前提下,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安排,保证工期。
(3)根据业主规定的总工期以及阶段性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区段划分合理,适时根据重点、难点,施工工序及气候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组织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
(4)依靠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可靠的措施,严格的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
(5)根据本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将组织一批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调集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先进的测量、试验仪器,组建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领导小组。
(6)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7)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路基试验段施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本合同段K27+600-K27+800段3%石灰土路堤试验段的铺筑,采用设计要求的填料,利用各种施工方法,达到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标准为止。
所得到的施工方法、机械最佳组合和各种试验数据用以指导我标段全部3%灰土层填筑施工。
试验段施工中,主要确定路基填筑过程中以下几项内容:(1)、确定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率、松铺系数。
(2)、根据填料的性质,确定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是碾压设备)的型号、数量、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3)、根据填料土的性质、气候条件、确定洒水量以控制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
路基原地面掺3%石灰改善处理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部于2011年4月14日~2011年4月18日完成K80+400~K80+500 全幅原地面3%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对测量、试验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施工1、施工准备根据试验段情况和施工段落的划分,此段石灰改善土施工由项目部路基二队具体负责施工,现所有施工人员、机械已全部到位。
(1)、人员配置人员配备根据试验路段施工中所投入的人力,以及实际施工需要,将项目部人员优化组合,确定后期施工的人员配备如下:(1)、由试验检测人员检测。
原地表土质含水量为28.5,含水量过大,经铧犁翻晒及旋耕机拌和晾晒后一天含水量降低3.5左右,第二天含水量降低3.9,具体数据如下:(2)、旋耕机配合灰土拌和机拌合后,在碾压前测得含水量为19.9。
3、松铺系数及压实系数的确定采用水准仪测量15个点,通过计算取其平均值定为松铺系数,其松铺系数为:1.631。
在以后施工中按此数据控制。
(2)压实系数采用水准仪测量15个点,通过计算取其平均值定为压实系数,其压实系数为:1.115。
在以后施工中按此数据控制。
4、压实遍数的确定(1)、采用振动压路机弱振二、最佳施工方案的确定(1)、原地面翻犁、晾晒原地表耕植土清除结束后,进行整平,试验室检测20cm厚度内原状土的含水量。
对20cm内原状土进行掺灰处理,如果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3%,用铧犁配合旋耕机翻晒至接近最佳含水量3%范围之内。
(2)、压实度检测点的设定及压实标准原地面掺灰处理前,与监理工程师协商,确定翻挖处理深度,该试验处理深度为20cm。
在试验段范围内每20m设一个断面,在路基两侧设置控制桩,以便及时恢复检测位置。
本路段该范围内的压实度为90%,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
(3)、测量放线在已确定的路基上恢复中线,在中线上每20m设桩,并在路基两侧边缘外设指示桩。
然后用水准测量原地面标高,确定翻松深度。
8%灰土试验段总结一、试验概况: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开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以确定路基压实系数、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置是否合理以及相关的参数。
二、具体地点:三、施工工艺的确定: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上土(8%灰土)→粗平→精平→碾压→检测验收2、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案:1)8%灰土按照设计配比在备土区用挖掘机预拌,拉至现场粗平后用灰土拌和机进行充分拌和,粉碎大块土和灰,检测合格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摊平土方时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在外侧边桩上按30cm画红线以标识。
随卸土随摊铺,摊铺时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每层填料摊铺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2)在清场宽度范围内使用T220推土机散土,松铺厚度为30厘米,为保证用土材料接近最佳含水量,使用T220拖拉机进行翻晒,当含水量适合后,使用T70拖拉机排压,PY180平地机进行精平,横坡及高程等检测项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然后使用CA30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碾压4遍。
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的原则,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千米/小时;碾压时直线段由路两侧向中间进行,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压路机纵向进退式行驶;接头处搭接宽度对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米。
并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2遍后测量土的压实度,具体数据见后相关参数。
经检测虚铺厚度为30cm,压实厚度为20cm。
3)经监理工程师抽检,评定报验段的压实度代表值和单点极值达到标准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土,具体工序要求同上。
四、参数确定:根据以上路基土方试验段的施工情况,该段施工工艺、机械配置及性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土方的施工。
相关参数如下:1、松铺系数:1.52、最佳含水量:13.775%3、压实机械:推土机、三轮压路机、单钢振压路机、平地机4、最大干密度:1.796g/cm³5、压实度:试验段压实度结果:95.9%、95.3 %、95.8%、95.5%6、含灰剂量:8.3%五、施工注意事项:1、路基土方填筑的各项工艺参数都必须严格按照路基试验段的要求加以控制,随时做好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压实度。
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我部于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八日完成K27+200~K27+500全幅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对测量、试验等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及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我部总结如下:
一、人员配备
根据试验路段施工中所投入的人力,以及实际施工需要,将项目部人员优化组合,确定后期施工的人员配备如下:
二、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每一台机械的具体操作均作了详细的记录,并通过换算和根据我标段的实际情况,得出机械的最佳组合:灰土拌合机一台,160平地机一台,振动压路机18T一台,光轮压路机18~21T两台,自卸汽车8T三十辆,洒水车6000L一辆,推土机T-100一台,装载机3T一台。
三、施工含水量及混合料延迟时间的确定
2009年4月16日,天气晴朗,平均气温为16℃~25℃根据混合料拌和时每半个小时检测一次含水量的试验检测记录,以及6%石灰
改善土标准试验最佳含水量,确定混合料拌和时间为三个小时,6%石灰改善土施工最佳含水量为:18%~20%。
含水量检测记录表
四、松铺系数的确定
通过布设测点,并对布置点的下承层高程、松铺高程、压实后的高程进行了跟踪测量,经统计确定石灰改善土施工中的松铺系数为1.21
松铺系数检测记录表
五、碾压遍数的确定: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
压实度
98
96
94
92
90
振压二遍静一静三静四压实遍数根据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确定碾压遍数为: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再用18~21T压路机静压4遍后达到95区压实度要求。
六、最佳施工方案的确定:
1、测量放线及布桩带线
用全站仪放出该试验段每20m的中桩、边桩,用石灰打出纵向两条线,在中、边桩点位上钉桩。
在钉桩处测量出路基原地面高程,根据6%石灰改善土的设计标高计算出该点的压实厚度。
2、备料
石灰
石灰集中堆放在K25+700右侧加油站的场地,应有防雨保护措施;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分消解,用水量为500~800kg/t,避免过干飞扬,过湿成团,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尽快使用。
素土
根据每个桩号压实厚度计算出每20米路段所需土方量,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推土机将土方均匀的摊铺在整个断面上,再用平地机初平。
摊铺石灰
在初平的素土上用石灰沿路线纵向打出宽度边线,每20米打出方格计算出石灰用量,石灰用5T自卸车运至现场,人工配合平地机将石灰均匀的撒布在素土上。
3、拌和
在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拌和过程中应配专人随时检查混合料的拌和深度,杜绝素土夹层,含灰量和含水量都达
到规定的要求。
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同时应注意配比准确、拌和均匀。
4、整平
6%石灰改善土应采用平地机整平混合料。
整平过程如下:
振动压路机稳压→平地机初平→恢复中桩→测量高程→平地机整平→测量高程→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
5、碾压
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以求基层的基本压稳。
紧接着用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以求基层的基本压实,随后用18-21T光轮压路机碾压。
试验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线碾压,光轮压路机后轮重叠1/3轮宽并超过两段的接线处,一般须碾压3~4遍。
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调头或急刹车。
,不能出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碾压结束使其纵向顺适,平整度及路拱满足设计要求。
压实度应达到95%。
6、养生
6%石灰改善土在养生期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
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7、总结报告
施工的机械最佳组合为:灰土拌合机一台,160平地机一台,振动压路机18T一台,光轮压路机18~21T两台,自卸汽车30T三十辆,洒水车10T一辆,推土机T-100一台,装载机3T一台。
最佳含水量的确定:在拌和3小时左右6%石灰改善土的最佳含水量为18%—20%
松铺系数的确定:1.21
碾压遍数:振压2遍,静压4遍。
巢湖市路桥公司塔江路无为段改建路面工程项目部
2009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