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格式:ppt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23
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手术时间:YYYY年MM月DD日手术医生:XXX助理医生:XXX手术护士:XXX患者信息:姓名:XXXXXX性别:XX年龄:XX岁住院号:XXXXXX主诉:XXXXX病史:XXXXX体格检查:XXXXX辅助检查:XXXXX术前准备:1. 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全身清洁消毒。
2. 术前进行局部麻醉。
手术步骤:1. 骨折部位定位:根据术前CT或X光片,确定骨折的具体位置。
2. 切口:在骨折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切口。
3. 骨折复位:根据骨折的类型,采取适当的手法进行骨折复位。
注意避免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
4. 骨折固定:根据骨折的特点和复位情况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常见的固定方法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
内固定可以通过钢板、钢钉、螺钉等将骨折片固定在一起;外固定则是通过钢针等将骨折片与外部固定器相连。
5. 切口缝合:确保骨折部位完全复位并固定后,将切口进行严密缝合,注意切口血肿的处理。
6. 术后处理:根据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后处理方法,例如进行石膏绷带包扎或者安装外固定器。
术后观察与处理:1. 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3. 安排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4. 术后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骨折复位和固定情况的稳定性,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术后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可以获得骨折的稳定复位,恢复相关功能的良好效果。
注意事项:1. 术后患者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2. 术后患者应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3. 术后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摔倒等导致骨折复发的情况。
以上是对骨科手术记录模板的骨折复位与固定的详细操作步骤和处理要点的叙述。
这个模板可以为医生提供标准的手术记录格式,便于术后的观察和随访,并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跟骨骨折占附骨骨折的60%,多由垂直暴力所致。
我院自2005年8月-2008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
均为高处坠落伤所致。
按Sanders分型:二型6例,三型3例,四型1例。
其中1例伤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为四型骨折。
1.2手术方法采用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驱血止血带下进行。
手术取足跟外侧L形可延长切口,全层切开皮肤、皮下至骨膜,于骨膜下锐性剥离,向前掀起皮瓣,以克氏针于腓骨、距骨钻入折弯后牵开皮瓣,注意保护腓肠神经,显露跟距关节合跟晒关节。
翻开外侧壁骨块,翘起塌陷之后关节面,牵引外翻内移纠正内翻、短缩,以克氏针临时固定。
复位前突骨折和后关节面与载距突对位并临时固定,复位外侧壁。
C型臂透视跟骨侧位、轴位及Broden位,了解跟骨高度、宽度、后关节面及Bohler氏角和Gissane氏角恢复满意,无内外翻畸形,于跟骨外侧以跟骨钛板固定。
伤口内置引流管引出皮外,分层缝合伤口,石膏托固定。
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管(在一个工作日内引流量少于30毫升),三周去线。
石膏固定6-8周不负重功能练习,12周逐步练习负重。
2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皮肤坏死感染,合并腓肠神经损伤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4-20个月。
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知足踝临床评分系统,好:8例;一般:2例。
术后一年取出内固定3例,其中2例要求取出,1例因外侧疼痛取出固定后缓解。
3讨论跟骨骨折中75%为关节内骨折,如不纠正跟骨的增宽、后关节面对位差,均会导致腓骨肌腱撞击、创伤性关节炎等。
虽然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均可导致慢性疼痛,但对于波及关节的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距跟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日后必将造成关节炎。
采用手术方法尽可能恢复关节对位、纠正内翻畸形,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功能,延缓关节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对于四型骨折,手术效果差,建议保守治疗。
骨科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下肢包、各种髓内钉或钢板螺钉、下肢钢板固定器械或带锁股骨髓内针器械、电钻、敷料、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
2.一次性物品:无菌手套、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缝合针、敷贴、引流管、引流袋
3、仪器准备:C形臂
二、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
四、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2.手术过程
(1)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在股骨下端外侧纵行切口,显露骨折端,以深部拉钩牵开显露,清除血凝块,选择合适的钢板用折弯器折弯,使钢板与股骨下端弧度相适应,用持骨钳固定钢板与股骨,电钻钻孔,测深,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固
定。
(2)带锁髓内钉固定:大粗隆顶点至髂嵴水平的直切口,在梨状窝用骨锥钻透皮质开口,以圆头导针插入,通过骨折端后到达股骨髁,接好电钻,扩髓软锉扩髓,由细致粗,以0.5mm递增,扩髓后换直头导针,记住最后一次扩髓软锉的直径大小,一般选择细于扩髓器1mm的髓内钉,链接瞄准器,认清钉的长度,最后通过皮肤切口,钻孔、测量、锁定锁钉,固定牢靠
3.骨缝大,骨折处有缺损,可取同侧髂骨或人工植骨,以利于骨的愈合
4.冲洗切口,检查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用10×28圆针7号线缝合肌肉和筋膜,用10×28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用10×28角针1号线缝合皮肤
五、注意事项:
1.手术切口深大,应仔细清点用物
2.保证电刀、吸引器功能良好
3.术中出血较多,应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做好输血准备
4.术中正确使用C形臂,避免污染手术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板(locking plate,LCP)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扩大“L”形外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1例,男30例(单侧29例,双侧1例),女1例,供32足,年龄18~50岁,平均32岁,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32足均为闭合骨折。
结果: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5例失访。
术前B?hler角<10°,术后20°~40°;Gissane角<100°,术后120°~145°;切口25足甲级愈合,1足乙级愈合。
术后无撞击,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骨折移位及内固定失败等情况。
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评估,术后功能评价,优13 良12 中2 差0,优良率92.6%。
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精细的术中操作,应用LCP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标签:跟骨骨折;锁定板;骨折固定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ime,method and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 with calcaneal locking plate(LCP).Methods Thirty-two fractures in 31 patients(30 male including 1 bilateral ,1 female)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using LCP through an extended L-shaped lateral approach.The average age of thirty-one patients was 32 years(range,18 to 50 years).All fractures were close injuries,and Sanders classification was determined. Result Twenty-seven of these fractures in 2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All fractures had greater than three months follow-up ,(range 6 to 12),and these have been followed to fracture healing.The Bohler angle was recovered from less 10°preoperative to 20°~40°postoperative and the Gissane angle was recovered from less 100°to 120°~145°. No patient sustained lateral impingement syndrome or soft tissue complications. With postoperative plain radiographs,the reduction of fractures was maintened,and all of internal fixation were success. According to Maryland et al foot score execellent/good 92.6%,fair 7.4%.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the LCP through extend lateral approach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by grasping correct opportunity of operation and perfect operative technique,offering the combination of good reduction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Keywords:Calcaneal fracture ; Fracture fixation ; Locking plate跟骨骨折大多是由于数高处坠落伤形成跟距轴向爆力所致,多发生在青壮年。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来治疗。
而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下面将分步骤阐述该手术的具体过程。
一、手术准备
1.术前准备骨科手术器械,包括镊子、骨用力钳、骨探、锥形针、股二头肌钩、钢板、螺钉等。
2.麻醉。
3.患肢必须清洗干净,并做好消毒处理。
二、手术切口
1.使用手术刀,在患者肘部皮肤隆起的部位,做出一直性的5厘米长的皮肤切口。
2.用镊子将皮下组织和肌肉切开,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
3.清理软组织和坏死组织,将表面清理干净,以免感染。
三、骨折复位
1.使用骨探和锥形针的组合破坏骨折局部骨小梁,以便进行复位。
2.使用骨用力钳和股二头肌钩进行牵拉,使骨折部位达到理想复位位置。
3.复位后,使用一块小骨板和三个螺钉将骨折部位固定住,以确保骨折复原。
四、伤口缝合
1.在确认骨折部位固定后,清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2.伤口缝合后,进行消毒处理。
五、术后处理
1.将患者送到恢复室,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2.在恢复室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生命体征。
3.恢复室观察完成后,进行康复治疗。
以上就是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步骤,虽然手术内
容较为复杂,但是医生们总是严格按照步骤执行,以确保手术的成功。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请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以便选择适合您的
治疗方式。
手术技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核心要点一、外科解剖01骨解剖1、后关节面是跟骨三个关节面中最大的,另外两个分别在载距突顶部内侧的中间关节面以及前关节面。
2、Gissane角是由距骨外侧突和跟骨的外侧关节面以及前后关节面形成(图1)。
图102神经血管解剖1、尽管局部并不存在神经裸区或者肌肉裸区,但由侧方及上方的腓动脉以及后方足跟来源的胫后动脉构成的血管网中,存在部分裸区,易于手术操作。
2、腓肠神经走形于延伸型L切口全层皮瓣的上方。
03肌肉肌腱解剖1、附着于跟骨结节的跟腱是足跟所有肌腱结构中最为坚强的。
2、跟腓韧带附着于跟骨,可以限制距下关节的活动。
3、腓侧肌腱走形于跟骨外侧,由腓侧结节及支持带结构固定。
图2检查 / 影像01体格检查1、坠落或撞击会导致的足跟与一坚硬平面之间产生压缩,从而导致跟骨骨折并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事实上,因压缩产生的软组织损伤经常要比跟骨骨折本身还要严重。
2、开放伤口需要仔细观察,明确局部情况,特别是内侧载距突下和后方跟腱止点周围的情况。
•软组织水疱通常出现在受伤最初的24小时之后,这些水疱一般是浆液性的或出血性的。
骨折也会产生严重的软组织肿胀。
•定期观察,谨慎査体,对于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十分有意义的。
它可以表现为与损伤不相符的逐渐加剧的疼痛,足部远端感觉功能的改变,伴或不伴伸趾运动疼痛。
02X片:足的侧位和哈里斯轴观1、侧位片(图3)可以明确显示出骨折压缩的程度(Böhler角的丢失)。
正常Böhler角的范围在25°~40°。
通常情况下,Böhler角大于15°且不涉及明显的关节面破坏的跟骨骨折都可以保守治疗,而一旦Böhler角小于15°,则认为是严重损伤。
2、Harris轴位片拍摄效果满意的话,能够显示关节面,主要骨折线以及后方骨折块的数目。
而且还能确定可以用于重建跟骨的剩余骨块的大小和数目。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
患者姓名:XXX 性别:×× 年龄:××岁住院号:
××××××
手术日期:××年××月××日手术名称:肱骨近端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诊断:肱骨近端骨折
术后诊断: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方法:采用静脉全麻下手术,用洁净巾包扎上臂,采用沿肱
骨外侧短切口切开,切断肌腱并暴露骨折端,用适当的干式切开器清
除软组织,做好骨折端准备。
骨折端分别使用钩针、指压或特制器械复位,得到理想的解剖复
位后,使用钢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切口冲洗缝合,覆盖压迫止血后,用绷带包扎并固定上臂,完成手术。
术后处理:手术后将患肢固定于石膏外固定架中,注意肢体的支
撑和保温。
次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并予给予适当的疼痛、消炎治疗等,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确保恢复良好。
术后评估: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手术口无渗血、渗液及感染,
患者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术后第三天拆线并
更换石膏固定,患者表现出良好的康复情况,并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手术医生:×× ×× 助手:×× ×× 合同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