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糖代谢
- 格式:docx
- 大小:27.59 KB
- 文档页数:14
⽣物化学第四章糖代谢第四章糖代谢⼀、糖的主要⽣理功能是氧化供能1、⽣命活动中的主要作⽤是提供碳源和能源2、提供体内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汤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肠进⾏三、糖的⽆氧氧化:在机体极度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经⼀系列酶促反应,⽣成丙酮酸,进⽽还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亦称为糖的⽆氧氧化。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1、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2个),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2、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1、糖酵解总结: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糖酵解是⼀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G------(ATP)→(ADP)------G-6-P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糖激酶F-6-P------(ATP)→(ADP)------F-1,6-2P6-磷酸果糖转化为1,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1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ATP)-------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产能的⽅式和数量:⽅式:底物⽔平磷酸化净⽣成ATP数量:从G开始2*2-2=2ATP从Gn(糖原)开始2*2-1=3ATP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进⼊肝脏再进⼀步代谢------分解利⽤乳酸循环(糖异⽣)调节⽅式:别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3、糖酵解的主要⽣理意义是在机体缺氧的情况下快速供能四、糖的有氧氧化:机体氧供充⾜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是机体主要功能⽅式。
部位:胞液、线粒体1、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包括:糖酵解途径(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进⼊线粒体氧化脱羧⽣成⼄酰C o A三磷酸循环(⼄酰C o A进⼊三羧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成ATP)氧化磷酸化2、三羧酸循环(TCA)是以形成柠檬酸为起始物的循环反应概念:⼄酰C o A与草酰⼄酸缩合⽣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脱氢脱羧⼜⽣成草酰⼄酸,再重复循环反应过程部位:线粒体TCA反应由8步代谢反应组成三羧酸循环要点:经过⼀次三羧酸循环,消耗⼀个⼄酰C o A经过四次脱氢,两次脱羧,⼀次底物⽔平磷酸化⽣成1分⼦FADH,3分⼦NADH+H+ ,2分⼦CO,1分⼦GTP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三羧酸循环的中间反应起催化作⽤TCA循环受底物、产物和关键酶活性的调节TCP循环是3⼤营养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理意义:TCA循环是3⼤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其作⽤在于通过四次脱氢,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成ATP提供还原当量。
第二单元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第四章糖代谢二、生化术语1.中间代谢:通常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体内原有的物质在一切组织和细胞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
2.糖原(glycogen):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贮存形式。
肌糖原主要供给肌肉收缩时能量的需要,肝糖原主要维持血糖的稳定。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其水平的稳定对确保细胞执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正常人的血糖值为每100ml血含有80~120mg葡萄糖)。
4.糖酵解(glycolysis):在无氧条件下,由葡萄糖氧化分解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
5.发酵(fermentation):指葡萄糖及其他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生成乳酸称乳酸发酵,生成乙醇称生醇发酵。
6.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一种多酶复合体,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在大肠杆菌中,这种复合体包括3种酶(丙酮酸脱氢酶E1、和6种辅因子(TPP+、硫辛酸、辅酶A、FAD、NAD 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Mg2+)。
7.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简称TCA循环):以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后再经一系列反应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环状途径。
该途径的第一个代谢物是柠檬酸,所以又称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含有三个羧基,故称三羧酸循环;德国科学家H.Krebs发现,又称Krebs循环。
8.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也是其他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当它们为了同化的目的而被移去时,必须进行“补充”或“填充”,才能维持TCA循环的正常进行。
如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反应。
9.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将2个乙酰CoA转变成一分子草酰乙酸的环状途径。
循环中有乙醛酸,所以称乙醛酸循环。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第四章糖代谢教案第一节糖的分类及生理功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的分类。
2.了解糖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3.掌握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糖的生理功能。
3.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回顾上一章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知识,形成知识链条。
2.知识讲解(1)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a.单糖:葡萄糖、果糖等b.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c.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d.结构特点:含有2个或多个羟基,是羟基代谢的主要物质。
(2)糖的生理功能a.能量供给: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源,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
b.结构组成:糖是构成细胞壁、核酸、骨骼、关节软骨等的重要成分。
c.调节体内物质平衡:糖可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血液渗透压。
d.保护细胞膜:糖能稳定细胞膜结构,防止脂质氧化。
(3)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a.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糖类,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底物。
b.人体细胞通过葡萄糖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3.案例分析提供一个案例,由学生分组讨论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与糖代谢相关的疾病。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糖作为生物体内重要能量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糖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能够理解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3.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改进1.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提取糖,并观察糖的相关特性。
2.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糖代谢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以上是关于第四章糖代谢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4章糖代谢学习要求1.掌握糖有氧氧化、无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的概念、定位、基本过程、特点、生理意义;掌握血糖的概念、来源与去路。
2.熟悉糖的生理功能、糖代谢的调节及血糖的调节。
3.了解糖的消化吸收、代谢概况、葡萄糖以外的其他单糖的代谢和糖代谢失常的疾病。
基本知识点糖类是自然界一类重要的含碳化合物。
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源和碳源,也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食物中可被消化的糖主要是淀粉,主要在小肠被一系列酶消化后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依赖特定转运载体主动耗能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
糖代谢主要包括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其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主要有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径等。
糖酵解是指在机体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成乳酸的过程。
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过程,又称为糖酵解途径。
在此过程中,共发生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二阶段为丙酮酸加氢还原为乳酸。
糖酵解全部反应在胞质中进行。
调节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和为一些特殊组织细胞供能,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可净生成2分子ATP。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
其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 A、NADH+H+和CO2;第三阶段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三羧酸循环是以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开始,经脱氢脱羧等一系列反应又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过程。
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有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它是三大营养物质的共同代谢通路;也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变的联系枢纽;还为其它合成代谢提供原料。
第四章糖代谢【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glycolysis)11.糖原累积症2.糖的有氧氧化12.糖酵解途径3.磷酸戊糖途径13.血糖(blood sugar)4.糖异生(glyconoegenesis)14.高血糖(hyperglycemin)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5.低血糖(hypoglycemin)6.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16.肾糖阈7.巴斯德效应(Pastuer效应)17.糖尿病8.丙酮酸羧化支路18.低血糖休克9.乳酸循环(coris循环)19.活性葡萄糖10.三碳途径20.底物循环二、填空题2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和()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最终产物为()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或()分子ATP。
32.6—磷酸果糖激酶—1有两个ATP结合位点,一是ATP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3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的调控。
第四章糖类代谢一名词解释糖异生/ 糖酵解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 UDPG(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
(2)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此反应过程一般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又称为无氧分解。
(3)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全部反应分为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
(4)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糖原合成酶的糖基供体。
二填空题1.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2分子ATP;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6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磷酸戊糖途径。
7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2阶段,分别称为氧化反应阶段和非氧化阶段,其中两种脱氢酶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它们的辅酶是NADP。
8.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是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9.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
10.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琥珀酰CoA。
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___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是FAD。
11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 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2.参与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TPP,硫辛酸,FAD,NAD和CoA。
第四章糖代谢重点内容:1.糖代谢的途径2.糖代谢的生理意义3.要注意的几个知识点糖的代谢开始于口腔,结束于小肠。
—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1.糖代谢的途径1)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是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它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
糖酵解途径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发阶段。
葡萄糖的磷酸化、异构化:①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由己糖激酶催化。
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一,是葡萄糖进入任何代谢途径的起始反应,消耗1分子ATP.②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③果糖-6-磷酸磷酸化,转变为1,6-果糖二磷酸,由6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是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二,是葡萄糖氧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调节点。
第二阶段:裂解阶段。
1,6-果糖二磷酸折半分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醛缩酶催化,二者可互变,最终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阶段。
能量的释放和保留:①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和NAD+的还原,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同时生成NADH用于第七步丙酮酸的还原。
②1,3-二磷酸甘油酸的氧化和ADP的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酸和ATP.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
③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④2-磷酸甘油酸经烯醇化酶催化脱水,通过分子重排,生成具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⑤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烯醇式丙酮酸和ATP,为不可逆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三。
⑥烯醇式丙酮酸与酮式丙酮酸互变。
⑦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一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三磷酸腺苷(ATP),这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
2)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章糖代谢一.单项选择题1.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E. 葡萄糖激酶2. 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B.脂肪酸氧化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D.磷酸戊糖途径E.以上都是。
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 E.ATP 4.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E.以上都是5.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6.丙酮酸脱氢酶存在于下列那种途径中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D.糖原合成与分解E.糖酵解7.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E.脂肪酸合成8.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9.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A.B 1 B.B2 C.B6 D.PP E.泛酸10.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A.ADP B.GDP C.CDP D.TDP E.UDP11.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12.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3.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酶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14.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15.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16.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A.脂肪酰辅酶A 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D.乙酰辅酶A E.柠檬酸17.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最多的是A.2分子甘油B.2分子乳酸C.2分子草酰乙酸D.2分子琥珀酸E.2分子α-酮戊二酸18.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19.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糖酵解D.糖原分解E.磷酸戊糖途径20.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酸21.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A.糖异生B.糖酵解C.三羧酸循环D.磷酸戊糖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22.关于三羧酸循环那个是错误的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受ATP/ADP比值的调节C.NADH可抑制柠檬酸合D.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代谢联系的枢纽E.NADH氧化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23.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可发生氧化脱羧A.柠檬酸B.乙酰CoA C.琥珀酸D.琥珀酰CoA E.α-酮戊二酸24.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25.醛缩酶的产物是A.G-6-P B.F-6-P C.F-D-PD.1,3-二磷酸甘油酸E.三磷酸甘油醛26.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A.α-酮戊二酸B.琥珀酸C.延胡索酸D.琥珀酰CoA E.苹果酸27.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A.乙酰CoA B.硫辛酸C.TPP D.生物素E.NAD28.生物素是哪个酶的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烯醇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2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助因子是++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3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己糖激酶E.果糖1,6-二磷酸酶31.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磷酸葡萄糖及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32.在有氧条件下,下述反应中能产生FADH2步骤是A.琥珀酸→延胡索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 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D.琥珀酰CoA→琥珀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3.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目为A. 1B. 2C. 3D. 4E. 534.厌氧条件下,下列哪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A. 丙酮酸B. 乙醇C. 乳酸D. CO2 E .ADP35.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A. NADPH+H B. NAD C. ADP D. CoASH E. NADH+H36.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酶是A.异柠檬酸脱氢酶B. 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转氨酶E. 葡萄糖6磷酸酶37.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A. 糖酵解B. TCA循环C. 磷酸戊糖途径D. 氧化磷酸化作用E.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作用38.下列哪种因子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A. NAD+B. TPPC.FADD.CoAE.生物素39.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A. 生物素B. FADC. NADP+D. NAD+E. FMN40.在三羧酸循环中,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A. NAD+B. NADP+C. CoASHD. ATPE.FAD4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A. 线粒体基质B. 胞液中C. 内质网膜上D. 细胞核内E. 光滑内质网42.下列哪一种酶与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相反A. 丙酮酸羧化酶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 葡萄糖-6-磷酸酶D.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43.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化学键是A. α-1,6-糖苷键B. β-1,6-糖苷键C. α-1,4-糖苷键D. α-2,4 -糖苷键44.一分子葡萄糖酵解净生成几分子ATPA. 1个B.2个C. 3个D. 4个E. 5个45. 糖原的一个葡萄糖残基酵解时净生成几个ATPA .1个B.2个C. 3个D.4个E. 5个46. 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因为A. 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膜B. 为了保持胞质的电荷中型C. 丙酮酸脱氢酶在线粒体D. 生成的丙酮酸别无其他去路E. 丙酮酸堆积能引起酸中毒47. 糖酵解时丙酮酸不会堆积因为A. 乳酸脱氢酶活性很强B. 丙酮酸可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C. NADH/NAD+的比例太低D. 乳酸脱氢酶对丙酮酸得Km值很高E. 无氧时丙酮酸易发生还原反应48. 果糖磷酸激酶-1最强的变沟激活剂是A. AMPB. ADPC. ATPD. 果糖-2,6-双磷酸E. 果糖-1,6-双磷酸酶49. 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A.己糖激酶B. 磷酸化酶C. 烯醇化酶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E.丙酮酸激酶磷酸化酶E.6- -1,4-糖苷键E.第3 / 10页50.关于糖的有氧氧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糖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B. 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C. 有氧氧化是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D.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E. 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生成36/38个ATP 51.磷酸戊糖途径是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的A. 细胞核B. 线粒体C.胞液D. 微粒体E. 内质网52. 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供体是A. G-1-PB. G-6-PC. UDPGD. CDPGE. GDPG53. 血糖浓度低时,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A.胰岛素的作用B. 脑己糖激酶的KmC. 肝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Km低D. 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E. 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54 .三羧酸循环主要在亚细胞器的哪一部位进行A. 细胞核B. 胞液C. 微粒体D. 线粒体E. 高尔基体55. 饥饿可以使肝内哪一种代谢途径加强A. 脂肪合成B. 糖原合成C. 糖酵解D. 糖异生E. 磷酸戊糖途径56. 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和糖代谢的物质是A. 葡萄糖B . 6-磷酸葡萄糖C. 1-磷酸葡萄糖D. 1,6-二磷酸果糖E. 5-磷酸核糖57.Cori 循环是指A.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B. 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C. 糖原与葡萄糖-1-磷酸之间的转变D. 外周组织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乳酸在肝异生成葡萄糖后释放入血,供周围组织用E. 肌肉内蛋白质分解,生成丙氨酸,后者进入肝异生成葡萄糖,经血液运输到肌肉58. 半乳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A. 半乳糖→半乳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B. 半乳糖→半乳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C. 半乳糖→半乳糖-1-磷酸→UDP半乳糖→UDP葡萄糖D. 半乳糖→半乳糖-6-磷酸→果糖-6-磷酸E. 半乳糖→半乳糖-1-磷酸→果糖-1-磷酸二.多项选择题1.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A.ATP B.GTP C.UTP D.CTP2.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A.6-磷酸葡萄糖B.NADH+H C.NADPH+H D.5-磷酸核糖3.1分子丙酮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A.生成3分子CO2B.生成15个ATPC.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H2OD.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4.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A.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D.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5.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果糖双磷酸酶—1 D.葡萄糖-6-磷酸酶6.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A.糖酵解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三羧酸循环7.糖异生的原料有A.乳酸B.甘油C.部分氨基酸D.丙酮酸8.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9.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A.ATP B.GTP C.UTP D.CTP10.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正确叙述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载体转运葡萄糖入细胞D.促进糖原合成11 .糖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都需要A.乳酸脱氢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系12.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谢是A.糖异生B.糖原合成C.有氧氧化D.糖酵解13. 细胞内ATP/AMP 比值增加可以抑制A.己糖激酶B. 6-磷酸果糖激酶-1C.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14. 进食后葡萄糖可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是由于A. 葡萄糖可抑制磷酸化酶B. 葡萄糖可直接激活糖原合成酶C. 葡萄糖可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D. 葡萄糖可使蛋白磷酸酶1与磷酸化酶结合,使其去磷酸化而失活15.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是A. 促进肌肉脂肪等组织摄取葡萄糖B. 激活糖原合成酶促进糖原合成C. 加速糖的氧化D. 促进脂肪动员16.在有氧时仍需糖酵解供能的组织或细胞是A. 成熟红细胞B. 白细胞C. 神经D. 骨髓三.填空题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________;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