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自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64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二自测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二自测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㈡自测题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 。
2、《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 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3、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娼、放猖、收娼,还写到了夜间的“__”活动。
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 为多。
5、在 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6、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 。
7、《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节选自沈从文的 ,文章描绘了“我”坐船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
8、《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失语的焦虑,表现
了“ ”的创作特点。(抽象的抒情)
9、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 。
10、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作品,不属于废名的是( )
A、《放猖》 B、《 桥 》 C、《中国文章》 D、《钓台的春昼》
2、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是( )
A、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
B、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杨 绛
C、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何其芳
D、林语堂、郁达夫、史铁生、汪曾祺
3、“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 ( )理想中的散文。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复习自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英国大诗人 (奥登) 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
和 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2、在法国文学史上,较早常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一般认为是法国小说家
,他写了一部名为《 》的小说,运用了意识流小说最常见的“内心独白”的技巧。
3、这个希腊神话讲了一个人物被诸神惩罚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的故事。法国著名作家
运用这个神话写出著名的哲学随笔《 》。
4、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有 《 》、《 》、《 》
5、卡尔维诺毕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著有一部百万言的巨著 。
6、这部作品的构思非常奇特,它的前一部分是一首长诗,后一部分是对长诗的注释,注释同时又是一部小说。这部作品是 的《 》。
7、托马斯·品钦的主要作品有《 》、《49年人群的呼喊》、《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这部小说写本德伦一家为刚去世的女主人艾迪送葬的历程。它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结构的设置上。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共有59个独白段落。这部小说是:
A、《芬尼根的苏醒》 B、《我弥留之际》
C、《到灯塔去》 D、《追忆似水年华》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复习指导完整答案(完整分析题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的最初萌芽。西谛即(郑振铎)。
31.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少年漂泊者》)。32.废名的第一部长篇是(《桥》)。
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祥林嫂)。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
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郭沫若)。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倪焕之》)。
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落华生是指(许地山)。
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胡适)。
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
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 17.“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发问开篇的诗作是(《吹箫人的故事》)。
18.30年代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重要代表作家是(何其芳)。
19.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有(《屐痕处处》)等。
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21.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
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梁实秋)。
22.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自测题五
一、填空题:
1、《诗经·大雅》中的《 》一首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周民族始祖后稷的形象,记叙了他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开创祭礼的历史。
2、《毛诗序》中把风、雅、颂三者中的 看作教化和讽谏的政治工具,把其中著名的恋歌《周南·关雎》解释为“后妃之德”。
3、疑古思辨是宋代经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 》也体现了这一特征。
4、“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 》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悲哀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5、 在评价《离骚》时曾说:“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
6、古人赞语《九歌·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 ”两句是写景的妙句,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7、成语“耳提面命”出自《诗经·大雅》《 》一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一语。
8、《诗经》中的《溱洧》一诗描写男女相约一起春游,彼此嬉戏调笑的情景,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 》。
9、“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 》一诗中的句子,包含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10、《诗经》中《 》一首歌颂了周文王和周武王从开国到灭商的历史。
11、宋代词人欧阳修曾经写过十首《 》,以联章体的形式歌颂西湖之美,而且每首首句最后都是“西湖好”三字,别具一格。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唐代诗人 的《金陵五题》之一《乌衣巷》中的句子。
13、李白笔下的华夏山水气势磅礴,神奇秀丽,如《 》中“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4、“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自学指导》练习题答案
“鲁迅研究四题”练习:
(一)
1、周树人
2、鲁迅
3、四铭
4、《天演论》
5、眉间尺
6、许寿裳
7、离婚
8、离骚
9、张勋
10、故乡
11、鲁
12、阿Q
13、白光
14、忧愤深广
15、无声的中国
16、药
17、吕纬甫
18、伤逝
19、补天
20、诗歌
21、独语体
22、“京派”与“海派”
23、故事新编 24、伤逝
25、旧事重提
(二)BAACBCDCDC
(三)BCD、ABD、BCD、ABC、ABC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练习:
(一)
1、日本东京
2、1928
3、1921、8
4、《新诗集(第1编)》、102
5、胡适
6、俞平伯、草儿
7、名理分析
8、炉中煤
9、华盛顿
10、闻一多
11、惠特曼
12、星空
13、王昭君
14、屈原
15、星空
16、周扬
17、楼栖
18、武则天
19、曹操
20、棠棣之花 (二)BCAADCCBCA
(三)ABD、BCD、AB、ABC、ACD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练习:
(一)
1、叶圣陶
2、子夜
3、种族
4、茅盾
5、时代新女性
6、梅行素
7、时代新女性、民族资本家
8、虹
9、幻灭
10、伙计
(二)BDCDB
(三)AD、ABD、ABCD、BD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练习:
(一)
1、老张的哲学
2、小坡的生日
3、离婚
4、大概如此
5、赵子曰
6、二强子
7、1939
8、冠晓荷、大赤包 9、四世同堂
10、猫城记
11、猫城记
12、中国民族商业
13、断魂枪
14、小铃儿
15、老派市民
16、正红旗下
17、老马、牛老四、祁老太爷、祁天佑、张大哥
18、我这一辈子
19、小铃儿
20、赵园
(二)CCABC
(三)BCD、ACD、ABCD、ABC、BD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练习:
(一)
1、北京人
2、胡四
3、文明、爱美、左翼戏剧
1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范围复习思考题
一、考试范围: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上编)均为本学期的学习、考试范围;
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上编)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一节(鲁迅)、
第二节(巴金)、第三节(老舍);第三章的第一节(郭沫若);第五章的第二节(曹禺)及课堂上讲授到的内容为本学期期末考试的重点部分。
二、考试题型、分值及检测能力类型:
1、题型五种——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析;简答题;论述分析题;
2、分值——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析(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分析题(30分)。
3、检测能力类型——填空题、判断题主要检测识记能力;名词解析、简答题主要检测综合概括能力;论述分析题主要检测综合分析能力;
三、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第一节
1、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与生成的时代和文学因素是什么?
第二节
1、中国现代文学开端的标志?
2、五四文学革命在其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与非文学革命阵营有过哪几次比较激烈的交锋?
3、五四文学革命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现象具体表现在哪里?何为“人生派”、“艺术派”?
4、五四新文学在创作上的成就?
5、五四文学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第三节
1、30年代文学的新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30年代的文学创作几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概况?
第四节
1、40年代文学在其发展中呈现出哪些特点?
2、40年代文学在创作上取得文学成就的概况?何为“九月诗派”、“七月诗派”?
第二章——
第一节(鲁迅)
1、《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特色、艺术特色?
2、结合作品,分别谈谈鲁迅在小说《药》、《阿Q正传》中是怎样通过人物
描写、刻画、塑造等,暴露蒙昧国民的劣根性并表现对辛亥革命的独到理解?
3、《阿Q正传》的章节结构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有意义?
2 4、何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这一形象身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复习参考题
元明戏曲部份
一、填空
1. 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_______编的《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编的《________》。
2. 在元杂剧剧本中,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__________(简称________)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
3. 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________________,男主唱则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 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杂剧作家________________ 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
5. 燕燕、赵盼儿、王瑞兰分别是关汉卿在杂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塑造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6. 《单刀会》是元代杂剧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7. 元代剧作家______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________》则比较爽朗轻松。
8.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______》和_______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9. 元代剧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10. 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______________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提示
一.题型及占分比例
1.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3.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4.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5.分析题(40分)
二.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填空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
属于考察基本知识的试题,覆盖面很广,因此,除本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外,还要找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已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主编)等教材,在复习、考试时参考。
2.简答题
特别要注意审题,一定要搞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上次考试第4道简答题:九叶诗派是在什么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教材中没有明确的标题和现成的答案,这就要在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中的第157页中寻找。标准答案三个要点,都在教材内容之中。所以,第一步是要准确找到答案内容的位置,第二步要摘出哪些是答题的要点,注意综合归纳。
3.分析题
考卷出两道题让学员任选一道。在选题时要特别注意:(1)要选择你最熟悉的题,选择你掌握资料较多的题;(2)答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把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多角度、较有深度的思考和分析;(3)要层次清楚,分析完一个再谈另一个层面,切忌原文照抄,切忌观点前后矛盾。 三.复习内容的补充提示
复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在教材、网上都有比较明确的提示,在这里只做些补充。
第一学期:
1.从文学史评价角度,再用“三步阅读法”评析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为什么说茅盾的创作带有“史诗”的性质?
3.简析老舍笔下老派市民与文化批判的关系。
4.简析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5.注意分析繁漪的形象特征及与其它作品人物形象比较。
6.注意茅盾《子夜》中的吴荪甫与曹禺《雷雨》中周朴园两个资本家的形象比较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九自测题
一、单选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
选择一项:
a. 《前茅》
b. 《新梦》
c. 《女神》
d. 《恢复》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新梦》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普罗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选择一项:
a. 殷夫
b. 柔石 c. 丁玲
d. 艾青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殷夫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出自()。
选择一项:
a. 《老马》
b. 《难民》
c. 《炭鬼》
d. 《三代》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三代》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 选择一项:
a. 陈梦家
b. 饶孟侃
c. 卞之琳
d. 徐志摩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陈梦家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
选择一项:
a. 胡风
b. 田间
c. 阿垅
d. 艾青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阿垅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这位诗人是()。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复习参考题填空部分
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 藏懋循 编的《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编的《 元曲选外编 》。
2、在元杂剧剧本中, 宾白 (简称 白 )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 科范 (简称 科 )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
3、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 正旦 ,男主唱则称为 正末 。
4、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 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
5、燕燕、赵盼儿、王瑞兰分别是关汉卿在杂剧《 调风月 》、《 救风尘 》和《 拜月亭 》中塑造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6、《单刀会》是元代杂剧家 关汉卿 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7、元代剧作家 白朴 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 墙头马上 》则比较爽朗轻松。
8、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 李逵负荆 》和 高文秀 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9、元代剧作家 纪君祥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10、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 石君宝 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 青衫泪 》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11、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 莺莺传 》,郑光祖的杂剧《 倩女离魂 》改编自陈玄祐的《离魂记》,石君宝的《曲江池》改编自白行简的《 李娃传 》,汤显祖的《 邯郸记 》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
12、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马致远《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复习自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英国大诗人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
和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2、在法国文学史上,较早常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一般认为是法国小说家
,他写了一部名为《》的小说,运用了意识流小说最常见的“内心独白”的技巧。
3、这个希腊神话讲了一个人物被诸神惩罚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的故事。法国著名作家
运用这个神话写出著名的哲学随笔《》。
4、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有《》、《》、《》
5、卡尔维诺毕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著有一部百万言的巨著。
6、这部作品的构思非常奇特,它的前一部分是一首长诗,后一部分是对长诗的注释,注释同时又是一部小说。这部作品是的《》。
7、托马斯·品钦的主要作品有《》、《49年人群的呼喊》、《》。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这部小说写本德伦一家为刚去世的女主人艾迪送葬的历程。它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结构的设置上。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共有59个独白段落。这部小说是:
A、《芬尼根的苏醒》 B、《我弥留之际》
C、《到灯塔去》 D、《追忆似水年华》
2、余琛、崔朋、阿尔贝,这些人物属于那部作品:
A、《母亲》 B、《交叉小径的花园》
C、《阿莱夫》 D、《约翰·克利斯朵夫》
3、他们在小说中表达他们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哲理化。这一流派是:
A、表现主义 B、魔幻现实主义
C、存在主义 D、黑色幽默
4、以下那部作品是美国小说家的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2
简答题: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考核的知识点:掌握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答案提示:
①小说注重情绪的表达,而不是故事情节,“散中有凝,追求内在的神韵”。
②汪曾祺看重人在自然背景中的活动,写景就是写人。
③民间风俗、民间游戏成为小说中的独立因素。
④小说语言表现为少浮辞、不渲染、
简答题:简析《十年一梦》反省历史的方式及反省历史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
答案提示:
①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
②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
③文章中提到的“用„造反派‟的训话思考,却得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结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要求和“受难”意识之间的困境。对这一层次的思考,将揭示出了“梦”之所以成立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在反省历史时无法解脱的矛盾。
分析论述题:阅读《我与地坛》(全文见教材)
1、分析《我与地坛》的叙述风格。
2、分析《我与地坛》中第五、六、七节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提示:
1、《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注意这一空间的象征性。
2、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这种因为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氛围。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二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
选择一项:
a. 郭沫若
b. 刘半农
c. 鲁迅
d. 胡适
反馈
正确答案是:胡适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选择一项:
a. 郭沫若
b. 鲁迅
c. 胡适 d. 刘半农
反馈
正确答案是:郭沫若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
a. 沈尹默
b. 刘半农
c. 胡适
d. 沈玄庐
反馈
正确答案是:沈玄庐
题目4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
选择一项:
a. 《女神》
b. 《冬夜集》 c. 《雪朝》
d. 《尝试集》
反馈
正确答案是:《尝试集》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
a. 郭沫若
b. 鲁迅
c. 胡适
d. 刘半农
反馈
正确答案是:刘半农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
选择一项: a. 叶绍钧
b. 徐玉诺
c. 郑振铎
d. 朱自清
反馈
正确答案是:徐玉诺
题目7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
选择一项:
a. 汪静之
b. 胡适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
简答题
一、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提示:1、鲁迅对传统确实有全盘否定的态度;2、指责者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3、是对过去“神化”鲁迅的反拨;4、文化寻根需要与传统接轨,而鲁迅造成了传统的断裂。
二、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提示: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可以用“忧愤深广”来概括。
内容: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2、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关注改造国民性问题;3、探讨变革时代几代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
三、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提示:1、鲁迅对待传统的确采取了决绝的批判态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狂人日记》和《青年必读书》。2、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评判警醒人们挣脱思维定势,正视传统中的腐朽成份。
四、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样读?
提示:三部阅读法: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五、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提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五四时期是“纯文艺活动时期”。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变为“诗人/社会活动家”。3、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官员”,创作多为应制之作。
六、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提示:
两极阅读现象的含义:文学史读法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确定其特色、价值、影响与地位;非专业读法比较偏重个人的或时行的审美趣味,注重作品本身,不太顾及“历史的链条”。
克服办法:三步阅读法
七、有人认为,茅盾从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怀抱着强烈的功利欲求。对此应该怎样看?
提示:1、茅盾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推动社会改革和思想启蒙的作用,的确有较强的功利色彩;2、茅盾这种功利性的文学主张和他要求小说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的主张有矛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2)自学指导》练习题答案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练习:
(一)
1、小二黑结婚
2、文艺杂志
3、万象楼
4、李有才板话
5、李家庄的变迁
6、小晚
7、“锻炼锻炼”
8、1962
9、丁玲
10、创业史
11、赵树礼
12、曲艺工作者
13、山药蛋派
14、张铁锁
15、罗汉钱
16、不准登记
17、马有翼
18、戴光中
19、王聚海
20、卖烟叶
(二)CABAC
(三)ABCD、C、ABD、ABCD、AD ““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练习:
(一)
1、《红灯记》、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2、邓友梅
3、毛泽东
4、关于文化艺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
5、八、十
6、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7、沪、芦荡火种
8、淮、《海港的早晨》、话、《龙江颂》
9、国家意识形态
10、翁偶虹、阿甲
(二)CDBA
(三)AB、ABC、ABC、ABCD
“朦胧诗及其叙述”练习:
(一)
1、朦胧诗
2、今天文学研究会
3、顾城
4九叶诗派
5、章明
6、谢冕
7、福建文艺
8、赵振开
9、今天
10、新时期文学六年 11、飞天
12、诗歌报
13、梵高
14、尚义街六号
15、荷尔德林
16、1985
17、太阳和他的反光
18、海子
(二)CDABBBDCABBCBBBDBCA
(三)ACD、ACD、ABC、BCD、ABC、ABD、ABD
“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练习:
(一)
1、沈从文
2、高邮
3、受戒
4、小英子
5、老鲁
6、何立伟
7、荸荠庵
8、邂逅集
9、旧人新时期
10、讲用
11、大画家
12、陈泥鳅
13、沈从文
14、受戒 15、鸡毛
16、散文化
17、人物的典型性
18、大淖纪事
19、欢乐
20、散文化小说
(二)BBBCC
(三)ABC、ABC、AC、ABD、ABD
1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五、分析题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在勃兴的现代西方文化和衰败的中国现实社会这一反差极大的历史背景的映照下,鲁迅较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清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征,更清醒、更理智、更彻底地进行了内部的自我反省,进而对封建文化的弊端作了深刻而又强烈的揭露与批判。《阿Q正传》是鲁迅所写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一篇著名小说。他通过阿Q这一形象,历史地、具体地活画出尚处于沉默之中的国民的灵魂,鞭挞了当时许多国人的奴性心理,并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历史教训。阿Q性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实际的失败受辱和虚妄的胜利自傲,凄惨和得意,失败和胜利形成了强烈地对比。阿Q的性格内涵是复杂的,他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率直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阿Q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在挖掘阿Q身上的“病态”的同时,也发现了压在阿Q身上,并且扭曲了阿Q性格的种种物质和精神的沉重压力。从时代环境来看,鲁迅是通过阿Q在未庄的生活,深刻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阶级关系的尖锐矛盾。小说鲜明而生动地展示了阿Q精神所产生的那深远而又广阔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鲁迅不仅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者及其精神文明的历史传统,而且对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投射了批判的锋芒。
一、填空题
1、1956年提出的 双百方针 为新中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所谓“两结合”指的是 革命浪漫主义 和 革命现实主义 的结合。
3、徐秋斋是 黄河东流去 中的农村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4、在革命历史小说《红岩》中,忍辱负重、为革命隐姓埋名、装疯三年之久的人物是 华子良 。
5、女作家宗璞十七年时期的代表作为 红豆 ,新时期的代表作则是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 我是谁 。
6、 姚雪垠 的历史小说《李自成》广阔的再现了历史生活,艺术地反映了历史事变。
7、十七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人是 郭小川 和 贺敬之 。
8、《阿诗玛》是云南 彝 族的民间叙事长诗。
9、《在浪尖上》、《鱼化石》、《光的赞歌》等诗歌的作者是老诗人 艾青 。
10、80年代末之后,贾平凹主要从事长篇小说写作,影响较大的有《浮躁》、《废都》、 高老庄 。
11、被称为“讲真话的大书”的是 巴金 的随感录 随想录 。
12、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 电影文学 和 戏剧文学
。
13、在十七年时期的三大理论家中, 周扬 是最早阐述毛泽东《讲话》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的理论批评家之一。
14、六儿、九儿、小满儿等人物是孙犁小说 铁木前传 中的形象。
15、赵树理、马烽、西戎等都是 山药蛋 派作家。
16、同样是描写妓女形象, 陆文夫 的《小巷深处》和苏童的 红粉
题旨风格都很不一样。
17、茹志鹃的 百合花 虽是军事题材作品,但重点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18、新时期小说是以 伤痕 文学为开端的。 19、《人到中年》中的 谌容 陆文婷 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知识分子艺术典型。
20、“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 顾城 的一代人
中的诗句。
21、爱国主义精神是 陈祖芬 报告文学的重要主题,如《祖国高于一切》。
22、60年代初,邓拓、廖沫沙和吴晗合写了杂文集 三家村札记
。
23、 老舍 的《茶馆》采用的是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24、《夜读偶记》是 矛盾 的文艺杂谈集。
25、鲁枢元是 心理学 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
26、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产生不少经典之作,如“三红一创”指的便是 红旗谱 、 红岩 、红 日 和《创业史》。
27、女作家宗璞在新时期之前的代表作是爱情题材的 红豆 ,新时期的代表作则以意识流手法创作的 我是谁 。
28、王安忆的 小鲍庄 、阿城 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等都属于 寻根文学 。
29、长诗《李大钊》是 臧克家 用诗的形式给革命领袖人物作传的一次大胆尝试。
30、《就是那一只蟋蟀》的作者是 流沙河 。
31、曹禺的历史剧 胆剑篇 取材于春秋吴越之战的史实。
32、老舍开创的京味儿话剧在新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涌现出不少新人新作,如李龙云的《小井胡同》和 苏叔阳 的《丹心谱》等。
33、徐迟的报告文学 地质之光 生动地记录了李四光毕生献身地质科学的生活道路。
34、对电影 武训传 的批判是建国以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35、“中间人物”论是 邵荃麟 在大连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提出的。
36、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是 李准 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成名之作。 37、林震、刘世吾、韩常新等都是王蒙的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中的人物。
38、王安忆的“三恋系列”指的分别是 荒山之恋 、 小城之恋
和《锦绣谷之恋》。
39、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有 徐怀中 的《西线轶事》和李存葆的 《高山下的花环 等。
40、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三大家指的是 杨朔 、秦牧 和 刘白羽 。
41、 舒婷 的《致橡树》是一首开拓爱情诗新境界的名篇。
42、丁玲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牛棚”小品》 抒发了厄运中夫妻之间相互依恋、怀想、慰勉的蜜意与豪情,表现了对人生的追求与赞颂。
43、田汉建国后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历史剧, 关汉卿 更是他创作的顶峰。
44、《野人》标志着 高行健 的戏剧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45、 人道主义 文学思潮既是新时期文学潮流的起点,又是诸多创作潮流的思想基础。
46、“中间人物”的代表性形象有 西戎 中的赖大嫂、《创业史》中的
梁三老汉 等。
47、林道静是杨沫 的 青春之歌 中的女主人公。
48、 汪曾祺 的创作开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49、刘绍棠在新时期率先提出了建立 乡土文学 的主张。
50、“元小说”的最重要实践者是 马原 。
51、李季的 生活之歌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叙事诗。
52、雷抒雁的诗作 小草在歌唱 是以烈士张志新 为题材的。
53、长诗《零档案》的作者是第三代诗人 于坚 。
54、 吴伯萧 的散文语言朴素自然,淳厚精粹,如《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等。
55、沈西蒙等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为素材创作的话剧是 霓虹灯下的哨兵 。 56、文革时期的唯心主义创作理论主要是“根本任务论”和 三突出 。
57、关于现实主义的问题,秦兆阳 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曾产生强烈反响。
58、新时期伤痕文学是以 刘心武 的短篇小说 班主任 为先导的。
59、周立波的 山乡巨变 是一部真实反映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大变动的优秀长篇小说。
60、十七年时期各富特色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主要有 吴强 的《红日》、曲波的 林海雪原 和 杜鹏程 的《保卫延安》。
61、高加林是路遥小说 人生 中的主人公形象。
62、方方是一位创作路数宽广的作家,她的作品既有以《风景》为代表的 风景
系列、有以《祖父在父亲心中》为代表的 知识分子 系列、也有以《桃花灿烂》为代表的 爱情 系列、还有以《埋伏》为代表的 哲理 系列。
63、 《格萨尔王传》 是一部藏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说唱体英雄史诗。
64、《遥远的绝响》、《苏东坡突围》等都是 余秋雨 文化散文的代表作。
65、钱钢的长篇报告文学 唐山大地震 是新时期“全景式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小腿疼”和“吃不饱”这两个个性鲜明的落后妇女形象是( )中的典型形象。
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套不住的手》 D、《老定额》
2、《我的第一个上级》是( )的代表作之一。
A、马烽 B、西戎
C、康濯 D、王汶石
3、描写顺治风云变幻的短暂一生的历史小说是凌力的( )。
A、《少年天子》 B、《暮鼓晨钟》
C、《星星草》 D、《倾城倾国》 4、风流泼辣的三姐和老实忠厚的张二胡是( )的《状元境》中的人物。
A、张炜 B、李杭育
C、叶兆言 D、韩少功
5、抒情短诗《海滨杂诗》是( )解放后写得最好的诗篇之一。
A、闻捷 B、艾青
C、田间 D、臧克家
6、“在一片死灰之中 / 走过两个孩子 / 一个鲜红 / 一个淡绿”是顾城的(
)中的诗句。
A、《远和近》 B、《弧线》
C、《一代人》 D、《感觉》
7、《樱花和友谊》是( )的访日见闻。
A、秦牧 B、冰心
C、巴金 D、菡子
8、杨绛《干校六记》的文章背景是( )。
A、十七年时期 B、新时期
C、文革时期 D、九十年代后
9、老舍的《龙须沟》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是( )。
A、赵老头 B、小妞
C、程疯子 D、丁四嫂
10、崔德志的( )通过对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的开掘,成功塑造了白洁这一人物形象。
A、《报春花》 B、《红玫瑰》
C、《春之歌》 D、《韩巧苓》
11、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主要是针对( )的观点。
A、晚清索隐派 B、胡适
C、俞平伯 D、李希凡、蓝翎
12、短篇小说集《山区收购站》是( )的作品。
A、骆宾基 B、沙汀
C、王汶石 D、刘澎德 13、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爱情题材小说的是( )。
A、《小巷深处》 B、《科长》
C、《红豆》 D、《在悬崖上》
14、张思远是王蒙小说( )中的主人公。
A、《布礼》 B、《蝴蝶》
C、《夜的眼》 D、《活动变人形》
15、“陈奂生”是( )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
A、梁晓声 B、刘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