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上)复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
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
即〈呐喊〉、《彷隍》和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
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的杰出代表作家是——·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17.在“革命文学,,e<J论争中,——曾经很冲动地著文攻击鲁迅,鲁迅反击时则把他称为“才子+流氓”。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复习题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原名周树人,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2.《凤凰涅槃》为6章,即《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
3.茅盾原名沈雁冰,早在他192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之前,就已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的批评家和组织家了。
4.老舍写于1932年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并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
5.曹禺的“五大杰作”是指《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家》。
6.“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锁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道‘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7.“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
‘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老通宝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
这是小说《春蚕》的开头。
8.郭沫若被称为“五四”启蒙时代诗歌方面的代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
9.《子夜》1933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全书共19章,其中,第2、4两章分别以《火山上》和《骚动》为题发表于《文学月报》第1卷第第1、2期。
10.仇虎和花金子是曹禺话剧《原野》中的男女主人公。
11.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赵司晨的妹子真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12.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13.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长篇小说《腐蚀》。
14.《离婚》主要描写的是北平某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思想矛盾、生活纠葛的家庭风波,主人公张大哥把做媒当作最大的快乐的享受。
15.人们一般称《雷雨》中的蘩漪是“娜拉”式的人物,娜拉是挪威著名剧作者易卜生笔下的女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复习题一、现代部分识记诗歌: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雨巷、断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金黄的稻束郭沫若:早期创作思想——泛神论。
泛神论:形成于16、17世纪,近代泛神论的代表人物布鲁诺、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基本观点概述有三:一,认为“神即自然”,宇宙万物都是神的表相,否认超自然的神或权威的存在;二,强调人作为神的表相,能够自己主宰自己,发展自己,无视一切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的偶像和权威;三尊崇自然,效法自然,醉心于与自然的融事,即物我合一的境界。
在泛神论的历史发展中,始终怀绕着一种反封建,反宗教,反传统,争取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战斗气氛。
泛神论的观点与“五四”前后的斗争思想相吻合,特别是与当时郭沫若的思想状况相吻合。
郭沫若把泛神论思想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形成了他自己的泛神论思想。
《天狗》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天狗是诗人自我觉醒与青春勃发的生命情态的形象写照,也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诗人借无所不能的“天狗”形象来比喻自我生命的蓬勃绽放,写出了面对风云际会的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生命个体对于现代性“人类意识”的高峰体验。
徐志摩(1896-1931):前期新月社的主将,是新月社的灵魂人物,是前期新月派所提倡的“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实践者。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
《雪花的快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雪花的快乐》展现的就是爱、自由与美的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
诗人想象自己逃脱了尘世的藩篱,幻化成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花,恣意的飘洒空中。
诗人追求那至真至纯至美之所在,他要为美而醉,为爱而死。
这是徐志摩为现代人构造的海市蜃楼般的太虚幻境,他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者”。
全诗乐观明朗的调子里掩藏着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雪花尽管美得让人心醉,但终究只是“假如”中的幻象。
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高等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是一的 O2. 1919年周作人提出的概念认为文学应忠实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现实”。
3.方鸿渐是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4.在第一个十年中的文学作品最能反映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5.新月诗派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三美”,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1>创造社2、乡土文学3、京派4、文学研究会5.《朝花夕拾》6、社会剖析派小说7、《骆驼祥子》8、《画梦录》9、朦胧诗三、简答: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新诗在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历史轮廓2、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
3、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4、《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几种类型?简要叙述他们的特征。
5、以《超人》为例,说明“爱的哲学”在冰心创作中的得失。
6、简要谈谈《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7、结合作品谈谈革命样板戏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L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2.请联系作品具体故事情节,论述《围城》的文化意蕴.论述《雷雨》的思想意义和繁漪的形象特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狂人日记胡适、尝试集2、平民的文学3、围城4、叶圣陶5、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二、名词解释1、新文学社团。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认为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崇天才,重神会,受过艺术至上思潮的影响,故被成称为“为艺术派”。
2、20年代中期,一些侨寓城市的农村青年,以他们的见闻与体验写作农村生活的作品。
它上承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下启三四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家作品众多。
3、京派:四十年代以北京高校师生为主力组成的文学流派,其主张与海派相对立,追求乡土气息的审美风尚.4、新文学社团。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新感觉派2.乔寓文学3.语丝文体4.觉新5.“人的文学”6.新月派诗歌特点7.街头诗歌运动8.三个崛起的代表人物二、简答题:1.应该如何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汪曾祺小说的意义?2.中国当代文学三个阶段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三里湾》虽然也是歌颂合作化运动的,但却因没有表现出“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而受到严厉批评。
请问,所谓“两条道路”指哪两条道路?这部小说对两条道路斗争的“消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采取这种表现方式的主要原因什么?4.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5.简述杨朔、秦牧和刘白羽散文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6.王朔和老舍的小说都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也都具有很浓的幽默色彩,但又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7.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8.从生活、思想、文学三个方面说明“山药蛋派”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阅读理解题:分析给出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惫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惫,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问题:1.作者是怎样讲稻束荷母亲联系在一起的?2.“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句诗有什么含义?《手推车》(1938年)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寂静从这一山脚到那一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色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选自艾青诗集《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问题:1.艾青主张诗歌的“散文美”,你认为这首诗是怎么体现其主张的?2. 1、语言,是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的基本艺术手段,而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语言。
中国现当代⽂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部⼩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外⽂系任教时出版的2.四铭是鲁迅⼩说中的主⼈公。
3-曾⽂清这个⼈物形象出⾃曹禺的《》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5.周作⼈的⼩品⽂多以“⾔志”为主。
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中只出版过三部⼩说集。
即〈呐喊〉、《彷隍》和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和翻译家之⼀,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说创作产⽣较⼤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以外。
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学”作家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物是北京的沈从⽂和上海的——,后来⼜加⼊了鲁迅等⼈。
10.新⽂学以来最令⼈遗憾的是“没有描写⼴阔⽓魄深厚的作品”,⽽最能弥补这⼀缺憾的杰出代表作家是——·11.曾以⼀部《⼥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变,从⼀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姬》和《——》o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场⾯的情景,除了⼩说《⽰众》以外,还有他以华⽼栓为主⼈公的第三篇⼩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等现代⽂学史上最重要的散⽂⼤家,是现代⽂学史上的重要的散⽂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曾创办过两个诗刊,⼀是《诗创造》,⼀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派⼜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舍的创作进⾏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张的哲学)与<赵⼦⽈>》.17.在“⾰命⽂学,,e他称为“才⼦+流氓”。
中国现当代文学阶段复习题一(第一章至第十五章)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五四时期,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胡适在()一文中,提出文章“八事”,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五四时期京沪四大报纸副刊分别是北京的《晨报副镌》、《京报副刊》和上海的()、()。
3、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矛头直指几千年的封建专制。
4、冰心问题小说“爱的三部曲”是指《超人》、()和()3篇小说。
5、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作诗如作文”观念的是()。
他的诗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6、徐志摩独特的人生追求与信仰,可以概括为对爱、自由和()的追求。
7、茅盾的《蚀》三部曲是指(《》、《》、《》)三部中篇小说。
8、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
其中表现莎菲女士个性解放思想的小说是(《》)。
9、老舍描写北京人力车夫的长篇小说是(),其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叫做()。
10、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家》、(《》、《》)三部作品。
11、“京派”作家包括()、()、()等人。
其中《边城》的作者是()。
12、《汉园集》是诗人何其芳、卞之琳和()的作品。
13、《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街头剧,它与《三江好》、()一起被当时的戏剧界合称为()。
14、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在鲁迅小说影响下出现的()。
15、闻一多最有名的两部诗集是()、()。
16、陈白露是曹禺戏剧《》中的主人公。
17、《四世同堂》是表现抗战的小说,作者是()。
18、为五四文学革命造势,在《新青年》发表“双簧信”的是()和()两人。
19、长篇小说《象牙戒指》是问题小说代表作家()的作品。
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郁达夫创作的(),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是()。
21、宗白华是“小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他的诗集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一)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
2.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人生派”,而创造社则被称为“艺术派”。
4.鲁迅小说《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5.郭沫若曾说:“当我接近惠特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动的那一年”。
6.《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其中的第一条是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与“空头”的投机活动。
7.“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之口。
8.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代表作就应该是《天狗》之类的作品。
9.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作家是1921年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沈雁冰。
10.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1.创造社在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
12.茅盾小说人物塑造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系列”,一是“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二是“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
13.吕纬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
14.鲁迅与郭沫若赴日本留学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医学。
15.《幻灭》是茅盾的第一部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前后的心理变化,它在《小说月报》上一发表,就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16.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7.“五四”时期发表郭沫若诗歌最多的报纸是《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
中国现代文学(上)复习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月社最初是1923年由胡适、徐志摩等发起在北京成立的一个文化社交团体,后来以1926年《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形成了一个倡导格律体诗歌的新月诗派,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主要代表。
3、1923《春水》和宗白华的《流云小说》,引起了文坛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4、1925年由美国归来的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简称“北京艺专”或“艺专”)增设戏剧系,成为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
5、1932 年4月,瞿秋白、茅盾等为华汉(阳翰笙)的小说《地泉》三部曲重版作序,对“革命的罗曼蒂克”进行了清算,否定将人物描写变成“时代精神号筒”的简单化写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鲁迅的《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为A。
A、“旧事重提”B、“故事新编”C、“自言自语”D、“华盖集”2、郭沫若的C是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之一。
A、《落叶》B、《行路难》C、《残春》D、《漂流三部曲》3、新文学的第一部新诗集是B。
A、《女神》B、《尝试集》C、《冬夜》D、《红烛》4、尝试了表现主义艺术探索的话剧是 C 。
A、《获虎之夜》B、《一只马蜂》C、《赵阎王》D、《卓文君》5、采用书信体叙事的小说有 B 。
A、《竹林的故事》B、《孤雁》C、《孔乙己》D、《玄武湖之秋》6、“我来了,我喊一声,迸出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出自诗歌 C 。
A、《死水》B、《静夜》C、《发现》D、《红烛》7、“假洋鬼子”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下列那一篇小说 D 。
A、《风波》B、《祝福》C、《药》D、《阿Q正传》8、属于“民族主义文学”成员的是 B 。
A.胡秋原B.王平陵C.路易士D.刘呐鸥9、文学革命初期串演了“双簧戏”的批评家是 D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习题集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基本知识填空1、的兴起凝结和统一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和书函往来的单向而又有限的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播方式。
2、在晚清就出现过等呼吁提倡白话文。
3、晚清以来的文学,在维新运动的直接影响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的“ 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提高的“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
4、“诗界革命”始于1895年秋冬之际,倡导者为夏曾佑、、。
5、晚清以降的和为现代文学的发生准备了语言工具和部分思想资源。
6、1898年8月,()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首次高张“”的大旗,将“文言”与“白话”置于二元对立的格局。
7、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和拥护(科学)。
9、在《新青年》阵地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行思想启蒙运动,一是重新评判孔子,倡导思想自由;二是。
10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提出“一时代应有()”,“今日之文学应以()为正宗”。
11、()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年9月易名为《新青年》。
12、()年1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
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认为文学改良须从“”入手。
同年()月,陈独秀又在《新青年》第二卷六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上书文学革命的“”,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
13、为了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演了一场著名的“双簧戏”。
14、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15、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提出以为文学之本。
16、文学革命的先驱们把批判“黑幕派”和“”以及旧戏曲,作为一场硬仗来打。
中国现代文学(上)复习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918年4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2、语丝社因《语丝》周刊而得名,年11月成立于,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和林语堂等人。
3、年由发起“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强调为新民而新小说。
客观上推动了新小说的勃兴。
4、1918年4月第4卷第4号设立“”专栏,标志着现代杂文的诞生。
5、年1月,创造社的《创造月刊》及其少壮派主持的《文化批判》和的《太阳》月刊创刊,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年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是五四新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A、1919B、1920C、1921D、19172、采用书信体的小说是。
A、《水葬》B、《天二哥》C、《残春》D、《春痕》3、最早对“文学的散文”和“文字的散文”区别开来的文学家是。
A、刘半农B、胡适C、钱玄同D、周作人4、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是。
A、北京人艺B、北京艺专C、南国艺术学院D、国立戏剧学校5、最早的一批白话新诗发表于1917年的杂志。
A、《新潮》B、《少年中国》C、《新青年》D、《诗》6、“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形象是。
A、子君B、爱姑C、露莎D、隽华7、“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
”——出自诗歌。
A、《死水》B、《弃妇》C、《有感》D、《琴的哀》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O…………O…………O…………O装…………O订…………O线…………O…………O…………O……8、被称为“自由人”的文艺批评家是。
A、胡秋原B、王平陵C、苏汶 D、施蛰存9、“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周作人不仅是闲适小品创作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其作品文笔舒徐洒脱,情调闲适素雅,境界宁静幽远,形成了冲淡平和的艺术风格。
2.瞿秋白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创作的《俄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滥觞。
3.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
4.《天山牧歌》因表现了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的美好爱情和愉快的劳动生活,而广为人们称道,闻捷的诗也因此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5.闻一多是早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6.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初期,创作方面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革命的浪漫蒂克。
7.魏连殳这个形象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尤其是《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相通的精神特质,可谓构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系列。
8.张爱玲小说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
9.在体验人生苦难,表现生存痛苦,思索生命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穆旦的诗歌真正接通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潮流,抵达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前沿。
10.《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绝望的反抗的哲学。
1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小说《狂人日记》主人公之口。
12.《一只马蜂》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丁西林的代表作。
13.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早期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14.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话剧剧本。
剧本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新女性反对封建迷信与传统礼教习俗的斗争。
15.“被规范”了的文学,强调作家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强调作家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强调对外在世界的再现、反映、模仿,反对作家主体性的体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期复习习题集一、填空题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鸳鸯蝴蝶派的主流是言情小说,还有一个坏的支流,就是黑幕小说。
专以揭露阴私、进行人身攻击为能,钱玄同、周作人曾撰文加以批判。
3."五四"时期是郭沫若的诗情爆发期,诗集《女神》便是它喷发出来的璀璨珠玉。
4.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升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5.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6.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7.《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8.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9.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0.在初期象征诗派诗人中,李金发是全面探索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全力创作、实验象征主义诗歌的探路者。
11.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2.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3.浅草(沉钟)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14、如果说《女神》是郭沫若诗歌的“呐喊”,那么写于1921、1922年间的《星空》就是郭沫若诗歌的“彷徨”。
15.《野草》中的《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鲁迅自语)。
16.冰心的散文比她的小说、诗歌更有成就。
1926年出版的《寄小读者》,为她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5年间发行了36版。
17.《弃妇》是李金发在国内最早发表的一首象征主义诗歌,为其代表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新月派。
【新月派有成“新格律诗派”,指的是1923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的一群诗人。
主要成员多是留学英美的文人。
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著名成员有以诗歌创作的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理论创作的胡适、梁实秋等人。
新月社主要致力于新诗和新戏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带有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
新月诗派的创作活动大致可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31年随中坚人物徐志摩的去世而逐渐衰落。
】2.新感觉派。
【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海派文学的第二期,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主要受日本同名文学流派的影响(2分)。
代表人物有刘呐鸥、穆时英、施哲存等。
“新感觉派”是当时的左翼文人给他们戴上的(1分)。
新感觉派小说新在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都市,用一种新异的现代形式表达东方大都市城与人的神韵,突出运用意识流、心里分析和蒙太奇组接手法,强调感官印象、心理刺激】3.觉新。
【巴金《家》中的主要人物】4.《春蚕》。
【茅盾作品】5、“三突出”原则。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6、街头诗歌运动。
【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
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
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7、《人的文学》。
【周作人1918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理论文章,是周作人对五四文学的突出贡献之一。
他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册》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
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
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
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
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
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
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
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
中国现代文学(上)复习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月社最初是1923年由胡适、徐志摩等发起在北京成立的一个文化社交团体,后来以1926年《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形成了一个倡导格律体诗歌的新月诗派,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主要代表。
3、1923《春水》和宗白华的《流云小说》,引起了文坛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4、1925年由美国归来的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简称“北京艺专”或“艺专”)增设戏剧系,成为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
5、1932 年4月,瞿秋白、茅盾等为华汉(阳翰笙)的小说《地泉》三部曲重版作序,对“革命的罗曼蒂克”进行了清算,否定将人物描写变成“时代精神号筒”的简单化写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鲁迅的《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为A。
A、“旧事重提”
B、“故事新编”
C、“自言自语”
D、“华盖集”
2、郭沫若的C是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之一。
A、《落叶》
B、《行路难》
C、《残春》
D、《漂流三部曲》
3、新文学的第一部新诗集是B。
A、《女神》
B、《尝试集》
C、《冬夜》
D、《红烛》
4、尝试了表现主义艺术探索的话剧是 C 。
A、《获虎之夜》
B、《一只马蜂》
C、《赵阎王》
D、《卓文君》
5、采用书信体叙事的小说有 B 。
A、《竹林的故事》
B、《孤雁》
C、《孔乙己》
D、《玄武湖之秋》
6、“我来了,我喊一声,迸出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出自诗歌 C 。
A、《死水》
B、《静夜》
C、《发现》
D、《红烛》
7、“假洋鬼子”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下列那一篇小说 D 。
A、《风波》
B、《祝福》
C、《药》
D、《阿Q正传》
8、属于“民族主义文学”成员的是 B 。
A.胡秋原
B.王平陵
C.路易士
D.刘呐鸥
9、文学革命初期串演了“双簧戏”的批评家是 D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钱玄同
10、“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
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出自散文 A 。
A、《笑》
B、《寄小读者(通讯七)》
C、《山中杂记》
D、《钓台的春昼》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些人物是《四世同堂》中的形象CE
A、小崔
B、蓝东阳
C、祁瑞宣
D、曹先生
E、钱默吟
2、文学革命初期,《新潮》杂志推出的小说有ABC 。
A、《是爱情还是痛苦》
B、《花匠》
C、《这也是一个人》
D、《超人》
3、早期白话诗人有ABC 。
A、沈尹默
B、俞平伯
C、康白情
D、潘漠华
4、《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作家有ACD 。
A、刘半农
B、周作人
C、钱玄同
D、李大钊
5、属于茅盾“《蚀》三部曲”的小说有BCD 。
A、《虹》
B、《幻灭》
C、《动摇》
D、《追求》
四、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文学研究会”
2、《爱情三部曲》
3、“阿Q精神”
4、《新梦》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新月派提出了什么样的美学原则?为实现这一原则,他们在诗歌艺术上作了怎样的尝试?
2、简单分析叶圣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
3、什么是“冰心体”散文?“冰心体”的文体贡献和局限主要呈现在哪些方面。
六、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作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结构方式,叙述视角都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固有格局。
请你对此具体分析、说明之。
(15分)
2、请以《屈原》为例,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征。
(1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陈独秀《青年杂志》
2、北京闻一多
3、《繁星》《流云小诗》
4、余上沅戏剧系
5、1932 华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 C
B
C B C
D B D 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E
2、ABC
3、ABC
4、ACD
5、BCD
四、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以革新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倡导文学为人生,被称为“为人生派”。
(时间、地点1分,人物1分,阵地1分,倾向1分)
2、巴金早期作品,由《雾》、《雨》、《电》三部中篇合成。
它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
(作家1分,构成2分,特点1分)
3、“纯诗”:1926年由早期象征主义诗人穆木天提出,主要观点一是强调诗与散文具有不同的领域,二是强调诗歌有自己独特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提出者2分,观点2分)
4、《新梦》:蒋光赤1925年出版的诗歌集,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作者2分,时间1分,意义1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为实现这一原则,新月派在诗歌艺术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是客观抒情诗(或抒情客观化)的创造。
其次,是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原则2分,艺术尝试两个要点各3分)
2、叶圣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冷静地揭示小市民及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写实性描写中不动声色的讽刺;平实洗练的叙述语言。
(题材3分,写实中的讽刺3分,语言2分)
3、“冰心体”散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冰心体”散文的文体追求就是“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将白话文、文言文和西文完美地融合。
这对建立与发展现代文学语言是卓有贡献的,但是格调偏旧。
(文体特征4分,贡献与局限4分)
六、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构方式上,打破传统小说首尾完整、顺序发展的习惯,而以主人公的心理跃动、变化来组织
情节。
艺术表现上,改变第三者客观描写方式,而采用主人公心理直接自我倾诉的写法,作品中的一切叙述、描写,无不带上主人公的主观色彩。
(结构方式、艺术表现分别占4分,6分。
另视结合作品与语言表述情况酌情给分,占5分)
2、其特征有:一是以“失事求似”的原则进行创作,强化作品的现实讽喻性(现实性与时代性);二是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人物、情节等的诗意特征)。
(以上两个要点各5分,结合作品论证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