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159.68 KB
- 文档页数:12
第十三章浆膜腔积液检验考纲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将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它们产生的机制和原因见下表。
第 1 页共9 页第 2 页 共 9 页一、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1.细菌学 结核杆菌标本量-10ml ;厌氧菌培养-1ml 。
2.化学(肝素抗凝)及免疫学-2ml 。
3.常规及细胞学(EDTA-Na 2抗凝)-2ml 。
4.观察凝固现象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
(二)理学检查1.量 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
2.颜色 正常为淡黄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颜色较浅,渗出液颜色随病情而改变。
如表: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3.透明度 细胞、细菌和蛋白含量有关。
漏出液清晰透明,渗出液不同程度浑浊。
4.凝块 正常浆膜腔液无凝块。
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凝血活酶,可自行凝固。
漏出液不易凝固,渗出液自行凝固。
5.比密 其高低与其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
漏出液<1.015,渗出液>1.018。
(三)化学检查1.蛋白质(1)检测原理1)黏蛋白定性检验:又称Rivalta试验。
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黏蛋白增加,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2)蛋白质定量检验: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定量,采用与血清蛋白质相同的双缩脲法测定。
积液蛋白电泳可对积液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
(2)参考值Rivalta试验: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蛋白质定量: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3)方法学评价:Rivalta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过筛试验,无须特殊仪器,但只能测定黏蛋白,积液蛋白质定量可测定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的含量,蛋白电泳可对蛋白组分进行分析,故蛋白质定量和蛋白电泳有助于积液的性质判断。
浆膜腔积液检验【考点总结+精选习题】第十三单元浆膜腔积液检验考点一、浆膜腔积液采集要求与保存(掌握)表1-13-1浆膜腔积液采集要求与保存考点二、浆膜腔积液常见颜色与临床意义(掌握)表IT3-2浆膜腔积液常见颜色与临床意义考点三、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掌握)表1-13-3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考点四、关节腔积液检查(掌握)1.理学检查:正常关节腔内液体量很少,为O.l~2.0ml,呈淡黄色、草黄色或无色黏稠、清晰透明、无凝块的液体。
2.结晶及其常见疾病:①尿酸结晶:痛风;②焦磷酸钙结晶:软骨症;③胆固醇结晶: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④类固醇结晶:急性滑膜炎。
1.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B.伤寒C.化脓性感染D.大叶性肺炎E.结核病【答案】A【解析】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①胸腔积液见于血胸和气胸、肺梗死、真菌或寄生虫感染、间皮瘤、过敏综合征;②腹腔积液见于腹膜透析、血管炎、淋巴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积液LD/血清LD比值为()时,考虑为良性积液。
A.>0.6B.>0.5C.<0.5D.>1E.<0.6【答案】E【解析】当积液LD/血清LD比值VO.6时,考虑为良性积液;当积液LD/血清LD比值>0.6时,考虑为恶性积液。
3.漏出液的形成原因如下,不包括()。
A.淋巴回流受阻B.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多C.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D.血管通透性增加E.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答案]D【解析】漏出液的形成原因如下: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③淋巴回流受阻;④钠水潴留。
4.漏出液白细胞分类时,以()细胞为主。
A.淋巴细胞伴少量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伴中性粒细胞【答案】C【解析】漏出液中细胞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细胞种类较多。
5.渗出液蛋白质定量值应大于()。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浆膜腔积液检验测试题一1、单选?患者,中年男性,有咳嗽、发热、体重减轻。
查体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伴胸腔积液。
行积液检查。
若积液LD/血清LD为0.9,可提示下列何种疾病()A.肾病(江南博哥)综合征B.充血性心力衰竭C.急性肺不张D.支气管肺癌E.肝硬化正确答案:D2、单选胸腔积液标本呈黑色,常见的疾病是()A.曲霉菌感染B.肿瘤破溃C.厌氧菌感染D.隐球菌感染E.利杜原虫感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曲霉菌感染时的积液标本可呈黑色。
3、单选?患者,男,63岁,消瘦,乏力,最近出现肝区疼痛、腹胀。
查体:面色黄,肝可扪及,腹部隆起,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检查肝部回音增强疑为肝癌。
最有价值的酶学检查是()A.ALP、AMYB.AST、ADAC.ALP、ACED.ALP、LDE.AST、LD正确答案:D4、配伍题细菌性腹膜炎最可能出现()肺癌或肺结核最可能出现()A.漏出液B.脓性胸腔积液C.血性腹腔积液D.脓性腹腔积液E.血性胸腔积液正确答案:D,E5、配伍题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浆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淋巴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以上疾病中浆膜腔积液以间皮细胞升高为特点的是()A.化脓性积液B.骨髓瘤C.慢性结核D.肺梗死E.浆膜受刺激正确答案:A,D,B,C,E6、单选胸腔黏稠样积液常见于()A.阿米巴脓肿B.肝硬化C.白血病D.恶性间皮瘤E.结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恶性间皮瘤时胸腔积液常呈黏稠样。
7、配伍题化脓性感染或胸导管阻塞时的胸腔积液呈()外伤、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呈()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呈()病理性黄疸时,患者的腹腔积液呈()绿脓杆菌感染所致的胸腔积液呈()A.红色B.黄色C.绿色D.草黄色E.白色正确答案:E,A,D,B,C8、单选漏出液的特点不包括()A.黏蛋白试验阴性B.细胞总数<100×106/LC.比密<1.015D.白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为主E.pH<6.8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漏出液不易凝固,葡萄糖含量接近血糖,比密<1.015,蛋白质含量<7.4,细胞总数<100×106/L,分类以淋巴、间皮为主。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R733.1A1672-5085(2011)10-0446-02浆膜腔积液是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常用标本之一。
检查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积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对于存在的恶性肿瘤细胞进行分型,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在诊断中,无论细胞的排列方式如何都必须遵循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标准,因为在一些良性病变中间皮细胞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
1.浆膜腔积液形成的原因人体有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
由脏层和壁层构成。
在生理情况下,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在病变情况下,腔内出现液体,形成浆膜腔积液。
2.浆膜腔积液的处理方法2.1离心沉淀法体液是临床细胞学检查的常用标本之一,目前利用体液标本收集细胞的方法很多,而离心沉淀法仍是目前普遍使用收集细胞的方法。
根据我们的经验认为离心沉淀法制作一张良好的细胞学涂片,应注意的情况如下:(1)细胞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处理。
如标本量较少,应全部离心,如送检标本量多,可以抗凝后,静置一会,将上层液弃去,底部的液体用两玻璃试管分装,2000转/分离心5分钟,去掉上清液,管口的液体可用滤纸吸去。
离心速度不要过高,否则细胞聚集变形。
(2)对于含血液较多的标本,可先以1000转/分离心2分钟,使细胞很好的分离,再调至3000转/分离心5分钟,这样有利提取中间层细胞,而不至于混入过多的红细胞成分。
注意要先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后,再吸中间层细胞,决不能倾去上清液,防止中间层细胞丢失。
(3)将沉淀物吸在载波片上,以推制血涂片的方法制取,以30至45度角匀速向前推进,一般情况涂片4张即可。
对于细胞成分较少的标本,吸取的沉淀物要多一点,推片角度要大一些,速度稍快,可以不留尾部,当推片至片尾时停顿,形成直线段,体积较大的细胞多聚集于此,有利于镜检者观察,反之对于细胞成分多的标本,吸取的标本要少一点,推动的角度要小一点,速度要快一点。
胶冻状胸水的沉淀物粘稠,推片法制片较困难,可采用棉签将其涂匀,因含有多量的粘液,细胞成分较少,可多涂几张片子。
浆膜腔积液检验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将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它们产生的机制和原因见下表。
如表:漏出液与渗出液产生机制和原因一、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一)标本采集与保存积液标本分别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和心包腔穿刺术采集。
胸腔穿刺适应证为:①原因不明的积液或伴有积液症状;②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腹腔穿刺的适应证为:①新发生的腹腔积液;②已有腹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③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心包腔穿刺的适应证为:①原因不明的大量心包积液;②有心包填塞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
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10mL。
由于积液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和自溶等,所以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
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Na2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
另外,还要留取1份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于检查积液的凝固性。
(二)理学检查1.量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
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其量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
2.颜色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分别以淡黄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等描述。
一般渗出液颜色随病情而改变,漏出液颜色较浅。
正常浆膜腔液为淡黄色。
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如表: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3.透明度肉眼观察用清晰透明、微浑、浑浊描述。
正常浆膜腔液清晰透明。
漏出液因其所含细胞、蛋白质少,且无细菌而呈清晰透明外观。
4.凝块正常浆膜腔液无凝块。
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
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释放凝血活酶,可自行凝固。
5.比密比密常采用比密计法和折射仪法测定,其高低与其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
漏出液比密常小于1.015,而渗出液比密常大于1.018。
(三)化学检查1.酸碱度测定酸碱度测定标本采集于肝素化的真空注射器内,并隔绝外界空气,及时送检。
pH减低对化脓性积液、恶性肿瘤性积液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漏出液pH大于7.4,滲出液pH偏低。
2.蛋白质(1)检测原理1)黏蛋白定性检验: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黏蛋白增加。
黏蛋白定性试验又称Rivalta 试验,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2)蛋白质定量检验: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定量,采用与血清蛋白质相同的双缩脲法测定。
积液蛋白电泳可对积液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
(2)参考值Rivalta试验: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蛋白质定量: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3)方法学评价Rivalta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过筛试验,无需特殊仪器,但只能测定黏蛋白,实际应用已被积液蛋白质定量替代。
积液蛋白质定量可测定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的含量,蛋白电泳可对蛋白组分进行分析,两者有助于判断积液的性质。
(4)质量控制1)血性浆膜腔积液应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蛋白质定性或定量试验。
2)进行Rivalta试验时,量筒中的蒸馏水加入冰乙酸后应充分混匀。
加入标本后,应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如浑浊不明显、中途消失为阴性。
3)若标本中球蛋白含量过高如肝硬化腹水,Rivalta试验可呈假阳性。
可用下述方法进行鉴别:将标本滴入未加冰乙酸的蒸馏水中,可出现白色雾状沉淀(球蛋白不溶于水)。
4)人工配制含黏蛋白的溶液做阳性对照,按漏出液成分配制基础液并加入不同量的黏蛋白。
(5)临床意义积液中蛋白质的变化对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以及寻找积液的原因有重要意义。
3.葡萄糖(1)检测原理:测定方法同血清葡萄糖定量,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2)参考值:漏出液:较血糖稍减低,渗出液:3.6~5.5mmol/L。
(3)临床意义1)判断积液的性质:葡萄糖减低主要见于:①化脓性积液,其次是结核性积液;②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③恶性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减低,提示肿瘤有广泛转移、浸润,预后不良;④心包积液中葡萄糖减低见于细菌性、结核性、风湿性或恶性积液等。
2)鉴别腹水的性质:结核性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值为0.25~0.93;而肝硬化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值为1.00~3.68。
4.脂类(1)检测原理: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采用酶法测定,脂蛋白电泳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积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电泳对真性乳糜性积液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2)参考值:胆固醇:1.6mmol/L,三酰甘油:0.56mmol/L。
(3)临床意义:腹腔积液中胆固醇大于1.6mmol/L时,多为恶性积液。
而胆固醇小于1.6mmol/L多为肝硬化性积液。
胆固醇增高的积液中还可见到胆固醇结晶。
5.酶学(1)乳酸脱氢酶(LD)1)参考值:漏出液LD:LD<200U/L,积液LD/血清LD<0.6。
渗出液LD>200U/L,积液LD/血清LD比值大于0.6。
2)临床意义:①LD活性增高见于化脓性积液、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等。
化脓性积液LD活性增高最明显,且LD增高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其次为恶性积液;结核性积液LD略为增高。
②如果积液LD/血清LD比值大于1.0,则为恶性积液,这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分泌大量LD,致使积液LD活性增高。
(2)溶菌酶(lysozyme,LZM)1)参考值:0~5mg/L。
2)临床意义:LZM活性增高见于感染性积液。
恶性积液与血清LZM比值小于1.0;94%的结核性积液的LZM含量大于30mg/L,且积液与血清LZM比值大于1.0,明显高于恶性积液、结缔组织病性积液。
(3)腺苷脱氨酶:目前采用化学法检测腺苷脱氨酶(ADA)。
1)参考值:<45U/L。
2)临床意义:①鉴别结核性和恶性积液:ADA活性增高主要见于结核性、风湿性积液,而恶性积液、狼疮性积液次之,漏出液最低。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可高于100U/L,其对结核性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9%。
②观察疗效:当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时,其ADA活性随之减低。
因此,ADA活性可作为抗结核治疗时疗效观察的指标。
浆膜腔积液检验除了检测LD、LZM、ADA外,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淀粉酶(AMY)、碱性磷酸酶(ALP)、β-葡萄糖苷酸酶(β-G)、透明质酸酶(HA),这些酶活性的检测对积液的性质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见下表。
如表:浆膜腔积液其他酶学检测及其增高的临床意义(四)免疫学检查1.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和恶性积液CRP含量明显增高。
因此,CRP对诊断感染、恶性积液及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有重要价值。
漏出液CRP<10mg/L,渗出液CRP>10mg/L,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80%左右。
2.肿瘤标志物(1)癌胚抗原癌胚抗原(CEA)常采用ELISA、放射免疫或化学发光法检测。
恶性积液CEA明显增高。
动态检测CEA,并与血清CEA相对照,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可达80%。
当积液中CEA>20μg/L,积液CEA/血清CEA比值>1.0时,应高度怀疑为恶性积液,且CEA对腺癌所致的积液诊断价值最高。
(2)甲胎蛋白(AFP):常用ELISA、放射免疫或化学发光法检测AFP。
血清AFP对原发性肝癌和胚胎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大。
积液中AFP含量与血清浓度呈正相关,当腹腔积液AFP>25μg/L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所致的腹水有重要价值。
(五)显微镜检验1.细胞计数(1)检测原理1)显微镜计数法:①直接计数法:清晰或微浑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可直接计数细胞总数和有核细胞数量。
②稀释计数法:浑浊的浆膜腔积液标本,需用生理盐水或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再做细胞总数计数或有核细胞计数,结果需乘以稀释倍数。
2)仪器法:血细胞分析仪适用于血性积液的检测,其他积液可采用流式细胞术原理的尿沉渣分析仪检测。
(2)方法学评价1)显微镜计数法:常用的简便方法,但受主观因素影响,结果准确性较差。
2)仪器法:可进行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简便、快速,可自动化。
但病理性标本,细胞形态改变及细胞碎片可干扰仪器计数结果。
(3)质量控制1)细胞计数应在标本采集后1小时内及时完成,标本放置过久细胞可被破坏,影响计数结果。
2)标本中有凝块将影响细胞计数。
因此,细胞计数前应混匀标本,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应计数10个大方格的细胞,细胞总数和有核细胞计数时应包括间皮细胞。
(4)参考值:红细胞:无。
白细胞: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5)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对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意义不大,因为1000ml积液中加1滴血液即可使积液呈红色,如穿刺损伤等。
细胞分类计数,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对诊断积液的性质有一定的帮助。
浆膜腔积液细胞数增高的临床意义见下表。
如表:浆膜腔积液细胞数增高的临床意义2.有核细胞分类计数(1)检测原理1)直接分类法:细胞直接计数后,将镜头转换为高倍镜,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形态进行有核细胞分类。
2)染色法: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分类应在抽取积液后立即离心沉淀,沉淀物涂片瑞特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有核细胞分类。
必要时,可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细胞,以提高细胞分类的准确性。
(2)方法学评价1)直接分类法:简便、快速,但准确性差,如细胞变形则分类困难,适用于新鲜清晰或微浑浆膜腔积液标本的检查。
2)染色法:细胞易于识别,可以发现异常细胞,为推荐方法。
但操作繁琐、费时。
(3)临床意义:漏出液中细胞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细胞种类较多。
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见下表。
如表: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计数增高的临床意义(六)病原生物学检查1.细菌学检查如果积液性质为漏出液,则不需做细菌学检验。
如果是渗出液或疑是渗出液则需做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
感染性积液常见的细菌有脆弱类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等。
2.寄生虫检查积液离心沉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寄生虫及虫卵。
乳糜样积液中可查见微丝蚴,包虫病所致积液中可见棘球蚴的头节和小钩,阿米巴病的积液中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七)质量控制浆膜腔积液检验特别是常规检验项目,目前尚无理想的质控方法,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室内质控措施。
1.统一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不统一势必影响结果的可比性,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带来困难。
因此,浆膜腔积液检验应该统一操作规程,采用规范化的检验方法,统一报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