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内隐的反应”即心理,“外显的反应”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人的社会化 2、自我 3、社会认知 4、社会态度(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点更为明显。

4.档案研究法:提示: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该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所以,1908年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P23)

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P26)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P38)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P26-31)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

1.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之间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2.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3.法律社会化:个体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法律社会化。

三社会角色的分类【重点掌握】(P39-42)

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的角色,需要对角色进行分类: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2.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4.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5.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6.根据角色的性别,可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高低来进行分类。

(注意,要理解每一种角色类型的意思)

四、角色扮演、角色冲突的原因、类型及解决办法【重点掌握】

重点阅读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的一下内容:

二、角色扮演(P45-47)

三-2、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类型、原因、解决办法)(P48-51)

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P31-37)【掌握】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2)学校

(3)同辈群体

(4)大众传媒

3.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

六、社会化的历程:(P23-26)【了解】

个体的社会化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结束,它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进行。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这一历程划分为:

1.儿童期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3.成年期社会化

4.再社会化

学习重点:第三章自我

一、定义【重点掌握】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社会角色、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认识。(P57)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P59)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P61)

自我美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美化,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P66)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P67)

二、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标志【重点掌握】(P54)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三、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途径【重点掌握】(P57-59)

1.自我概念的内容: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概念进行分类,以揭示自我概念的主要内容。关于自我概念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2.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1)重要他人的评价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4)社会比较

四、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重点掌握】(P59)

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似的人进行比较。

目前,费斯汀格的理论已被扩展。如伍德把社会比较的动机概括为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与自我提高四种;把社会比较的方向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很多研究已表明,当个体的目的和动机不同时,所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方式也不同。如自我美化的动机使个体倾向于与不如自己幸运、成功、幸福的人比较,即向下比较,以证明自己还不错;自我提高的动机常驱使人们与更成功的人比较,即向上比较,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五、影响自尊的因素【重点掌握】(P62-64)

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主要受三种信息的影响: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六、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P64-65)【重点掌握】

自尊过高与过低都不好,形成较准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才是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更好地认识、评价自己,应该:

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七、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P67-69)【重点掌握】

我们并不是无时无刻都顾及别人如何看我们的,也不是和谁交往我们的表现方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是否自我表现及如何表现,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1.个体所处的场合影响自我表现;

2.个体的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

3.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影响自我表现。

八、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条件(P56)【掌握】

九、自我美化的方法(P66-67)【掌握】

十、自我概念的作用(P60)【了解】

学习重点:第四章社会认知

一、定义【重点掌握】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人之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P73)

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P84)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P87)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重点掌握】(P74)

1.选择性。

2.双向性。

3.整体性。

4.易出偏差性。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常出现的偏差,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宽大效应【重点掌握】(P81-83)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偏差。以下是比较常见几种认知偏差形式:

1.首因效应:

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在认知过程中,个人尽管可以获得多种信息,但最终决定他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信息,其余信息则被忽略,也就是说,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2.近因效应:

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会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孙权对庞统的认识)

4.宽大效应: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的信息,但是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这种现象叫做宽大效应。人们之所以对他人做宽大评价,可能原因是:(1)希望自己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会使自己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四、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重点掌握】(P80)

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特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某人所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此理论用于解释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五、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及其利弊【重点掌握】(P62-64)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P84)

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但其弊端也存在:一是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P85)

六、归因理论的创始人、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型:(P88-89)【重点掌握】

1.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2.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

(1)内在-外在

(2)暂时-稳定

3.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型:

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

七、基本归因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自我服务归因偏差(P89-91)【重点掌握】

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更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

往往更加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2.自我服务归因偏差:是指让人们把功劳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八、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P75-77)【掌握】

1.认知者的因素: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需要、认知者的情感状态。

2.认知对象的因素:认知对象特征的显著性、认知对象印象管理的能力。

3.认知情境的因素。(注意阅读图4-2)

九、印象的作用(P85-86)【了解】

1.影响对他人信息的选择与注意

2.影响对信息的解释。

3.影响对他人的期望与行为方式。

学习重点:第五章社会态度

一、定义【重点掌握】

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P94)态度改变:指的是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方向上的改变和成都上的改变。(P111)

偏见: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P?)

认知失调: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和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P106)

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而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P117)

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P98)【重点掌握】

1.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即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一种能被人们所意识到的态度,即通过自我反省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态度,而内隐态度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本段从定义的角度谈论)

2.人的外显态度来自于道德性的要求和评价,事实上并非是人的内心真实态度的反映。(本段从态度性质的角度谈论)

3.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当人们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去检索外线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本段从态度表现的角度谈论)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那些态度改变技术通常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其中,外显态度是通过问卷方法获得的,而内隐态度则是通过内隐联想测验等技术获得的。(本段从改变的角度谈论)

三、态度的三种构成要素【重点掌握】(P95)

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1.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

3.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四、个体态度习得的三种方式【重点掌握】(P103-104)

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三种方式实现的。

(联想学习以古典条件作用理论问基础,强化学习以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为基础,而观察学习则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五、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重点掌握】(P105-111)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研究可以按照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而大致划分为如下五个类别,即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下面主要对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要点进行介绍:

1.认知失调理论要点: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和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根据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它认知保持一致;第二,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第三,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态,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2.功能理论: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应该先了解态度能够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功能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态度主要具有四种功能:一是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二是自我防御的功能;三是认识的功能;四是价值表达的功能。

3.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六、影响态度改变的说服效果的因素【重点掌握】(P111-116)

影响题啊嘟改变的说服效果不仅与所采用的方法有关,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譬如在采用劝说宣传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发起者的特性、目标人群的特性、信息的特性和情景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七、态度改变的方法:(P111-118)【重点掌握】

态度改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

八、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P101-104)【掌握】

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

1、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和团体的影响;

2、个体的学习: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

九、社会判断理论(P107-108)【掌握】

社会判断理论是谢里夫和霍夫兰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谢里夫认为个人的态度可以用一段区域来表示:接受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和拒绝的区域。

个体判断新观点属于区域位置,属于自己态度中的可接受区域,就接收新观点,改变自己的态度;若新观点位于自己态度中的拒绝区域,就拒绝改变原有的态度;若新观点位于不明朗区域,自己原有的态度也会做出适当的变化。

拥有较窄接受区域的个体,其态度较难改变;接受区域较为宽广的个体,其态度易于改变。当一种新观点与个体原有观点极为相似时,就会出现新观点被原有观点同化的现象,由此不一定引起态度改变;而当新观点与个体原有观点相差极大时,就会遭到个体的拒绝,也不会引起个体原有态度的改变。只有当新观点位于原有态度区域的不明朗区域时,其所具有的劝说作用才最大,因而才会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改变。

十、态度与价值观和信念的区别与联系(P96)【了解】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然而这几个概念之间毕竟有着确定的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团。

1.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因而态度受价值调节。人们对于某一种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态度,取决

于该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价值。而价值观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相应地,态度也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系统中心的核心价值,越是接近态度系统中的核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大。

同时,价值观和态度之间又是相互支持的,价值观会被用做防卫和证实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而态度的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价值观。

2.态度与信念:

信念分为生活信念和理想信念,这两种信念均与态度保持有密切的联系。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学习重点:第六章人际关系

一、定义:

人际沟通:就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P121)【重点掌握】

爱情:广义的爱情,通常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爱情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P143)【重点掌握】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P122)【重点掌握】

人际关系的第一个特点是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第二个特点是人际关系的可感性(直接性),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不通过第三者或中介,而是双方对于对方的直接感受,这样会增加真实性和可感性。

人际关系的第三个特点是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P123)【重点掌握】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由舒茨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有些人表现得不明显。这些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由于人们对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因而形成了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即下表所示:

三、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P126-127)【重点掌握】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四、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P128-134)【重点掌握】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

1.熟悉;

2.接近;

3.相似;

4.互补;

5.吸引你的个人特征。

人际吸引理论(P134-136)【重点掌握】

人际吸引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两种。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当双方利益得到满足时,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如果实惠方得不到回报,或回报不被接受,那么双方之间就不会信任,关系的发展就会受阻。

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有关。只有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是相同的,公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对这种关系都感到不安,双方都有在关

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五、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P137-138)【重点掌握】

保持良好人人际关系的原则主要包括: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P138-142)【重点掌握】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

1.T小组训练法;

2.角色扮演;

3.合理利用良性心理效应。

六、爱情三角理论(P144-145)【重点掌握】

爱情三角理论由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个成分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对情侣的情况因三成分各自的比例不同而各不相同。

在这三种成分中,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根据三种成分在爱情中所占的不同比例,爱情三角论表现为七种形式,即:⑴喜欢、⑵迷恋的爱、⑶空洞的爱、⑷浪漫式的爱、⑸同伴式的爱、⑹虚幻的爱和⑺完美的爱。

七、人际关系的类型(P122)【掌握】

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即⑴主从型、⑵合作型、⑶竞争型、⑷主从-竞争型、⑸主从-合作型、⑹竞争-合作型、⑺主从-合作-竞争型、⑻无规则型。

八、文化对爱情观的影响(P147)【了解】

(教材中本段文字太过简单,且缺乏层次,故略)

九、亲密关系解体的过程与体验(P147-152)【了解】

学习重点:第七章利他行为

一、定义:利他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特征(P156)【重点掌握】

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标(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二、利他行为的研究内容(P157)【重点掌握】

社会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一般的助人行为:人们在看到陌生人陷入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人行为。

(2)犯罪干预行为: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能够帮助受害人,另一方面能使犯罪人无法得逞或遭受惩罚。

(3)自我约束行为:个人约束自己不作出越轨的行为,这种行为通过克己的方式取得利他效果。

(4)偿还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回报他人的恩惠或补偿别人曾经使别人蒙受的损失。

(5)利他行为的后果、利他行为存在的依据、见死不救的原因等。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重点掌握】(P158-168)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一是利他行为的得失;

二是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三是求助人的特点;

四是环境和情景因素。

四、旁观者效应及其解释(P164-165)【重点掌握】★

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拉坦内和达力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关于“旁观者效应”的解释,主要有:

一、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

任就会减小。

二、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作出判断。

三、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己,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很煞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这种反应就是评价焦虑。

五、助人者和求助者的特点如何影响利他行为(P159-163)【重点掌握】

(一)助人者的特但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1、人格: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助人者所具有的特定人格特质和能力可以使其更愿意帮助别人。不过,利他行为的产生由很多因素引起,人格特征在利他行为中只是起到某种中介的作用。

2、助人者的性别特点:这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结论。布朗的研究结论是:女性不像男性那样爱帮助别人;而史密斯的研究结论是:女性更愿意保护受伤害的人。

3、当时的心境:大量研究表明,心情好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帮助别人,积极的心境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心情坏的时候,如果更多关注自身的需要,则降低助人的可能性,倘若助人可改善自己的心情,那么也会去帮助别人。

(二)求助者的特点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1、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2、是否受他人欢迎;

3、性别的影响。

六、利他行为的理论(P168-172)【掌握】

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

1、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2、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

3、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

4、移情-利他假说。

七、如何促进利他行为(P173)【了解】

促进利他行为,主要通过(1)促进旁观者干预和(2)促进志愿者服务两种途径来实现。学习重点:第八章攻击行为

一、定义:攻击行为的定义和种类【重点掌握】

攻击行为的定义: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这种伤害既包括物质伤害,也包括精神伤害。(P179)攻击行为的种类:(P180-181)

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可以分为反社会的攻击行为、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

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

二、攻击行为的解释——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重点掌握】★

(一)本能论(P182)

本能论主要包括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洛伦茨的习性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本能。生本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代表破坏性力量。人类的攻击行为就源于人类的死本能。攻击性力量迟早都需要得到释放,不然就会导致神经症。攻击性力量的释放,如果指向内部,就会折磨自己、摧残自己甚至自杀,若指向外部,就会表现为攻击、伤害他人。

洛伦茨也认为攻击性是一种本能,当攻击的本能驱力在体内积蓄到一定水平,就必须转换为攻击能量释放出来,从而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适当的攻击目标长时间不出现,体内积聚的能量无法排泄,有机体就会陷入不安定状态,从而开始寻找其他目标。

(二)挫折-攻击理论(P189)

挫折-攻击理论有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于1939年提出。多拉德提出,人的攻击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攻击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挫折的存在也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该理论认为:

(1)攻击行为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2)抑制攻击行为的力量与该攻击行为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3)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攻击行为越可能发生。

(三)社会学习理论(P19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挫折或愤怒情绪的唤起是攻击倾向增长的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对于已经学习到采用攻击态度和攻击行为以对付令人不快处境的人来说,挫折就会引发攻击行为。

当一个人耳闻目睹某种攻击行为时,他会把观察到的行为储存在记忆系统中,经过一段时间,若有类似刺激出现,他会将储存在记忆系统中的感觉经验取回而付诸行动。(以下灰色字体为扩充内容,非核心内容)班杜拉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攻击行为到表现自己的攻击行为,

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有一个榜样表现攻击行为;第二,榜样的攻击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第三,观察者在榜样表现攻击行为时必须在场。以上三者缺一不可。此外,还得有三项并非必要但却是充分的条件:第一观察者有足够的动机去注意榜样表现得攻击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状况;第二榜样的反应必须存储于观察者的记忆系统之中;第三,观察者有能力作出所观察行为序列中的有关反应。

三、消除和转移攻击行为的方法【重点掌握】(P198-204)★

消除和转移攻击行为的常见方法,主要有:

1、宣泄;

2、习得的抑制(包括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

3、置换(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攻击行为。)

4、培养同情心

四、大众传播对攻击行为的影响(P195-196)【掌握】★

心理学家李夫通过研究指出,小学生高年级学生观看暴力攻击的节目愈多,其攻击性态度就愈强。

而心理学家菲斯吧哈与辛格的研究结论是,观看暴力节目有宣泄的效果,非但不会增加攻击倾向,反而还会减少一些攻击的行为表现。

截至目前为止,观看暴力节目与人们的攻击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无定论。

五、攻击的生理基础(P185-186)【掌握】

主要从(1)激素与攻击(2)遗传与攻击(3)神经化学与攻击三个角度研究。

六、文化与攻击行为(P197)【了解】

文化对人们的攻击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文化中攻击性的程度表现出很大差异。譬如欧洲历史是从一个战争到另一个战争,而某些原始部落因崇尚合作和无攻击的伦理价值观,而较少表现攻击性。以色列集体农庄崇尚平等、分享和互助的伦理,所以农庄中培养的儿童,攻击性较少。

另外,攻击性还和荣誉感文化相关,研究表明,来自崇尚荣誉文化的人,会有更强的攻击性心理倾向。

学习重点:第九章社会影响

一、定义【重点掌握】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P207)

社会促进: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若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如果这一刺激促进活动的完成,就称其为“社会促进”。(P207)

社会抑制: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若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如果这一刺激抑制活动的完成,就称其为“社会抑制”。(P207)

社会堕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独立完成时处理多,个人的互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懈怠。(P210)

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说(P209)【重点掌握】★

优势反应强化说是他人在场的解释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动机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应能够很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动作,则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

三、从众、服从的概念,从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P212)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P218)

从众的原因: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就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P215)

从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P215)

第一、群体规模;

第二、群体的一致性;

第三、群体的凝聚力;

第四、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第五、时间因素;

第六、刺激物的性质;

第七、文化因素;

第八、个人因素。

四、去个性(体)化的含义(P226)及其产生的原因(P227)【重点掌握】★

去个性化的含义:

去个性化现象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作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费斯汀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隐藏在群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他们融于群体中,缺乏个体的可辨别性,导致了不许进行某种行为的约束力降低。个体觉得融于群体中越深,去个性化就越厉害,约束力就减少得越甚。

五、服从权威的实验及影响服从的因素(P218-221)【重点掌握】★

服从权威的实验,即专栏“米尔格拉姆和服从权威实验”,具体实验,请同学们翻阅教材。影响服从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命令者的权威;

第二、他人支持与服从;

第三、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第四、权威的靠近程度;

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六、社会堕化现象的理论解释(P211)【掌握】

社会堕化行为的几种核心解释是:

1、社会影响理论;

2、评价的可能性理论;

3、觉醒降低理论;

4、努力的可缺省理论;

5、努力的比较理论。

七、暗示的特征、种类及影响暗示的因素(P223-225)【了解】

暗示的特征:(P223)

暗示是社会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一个人对别人或团体的有目的的,但没有根据的影响。在暗示中实现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对信息的无批判的知觉为基础的。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信息,可以按沟通者的积极程度,分为通知、劝说和暗示。在这三种当中,暗示是

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之下,通过语言、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暗示只要求受暗示者接受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接受暗示的人不会以为是在以自己的力量驱动判断力,而会进入某一种精神状态或采取某一行动。

暗示的种类:(P223)

按照暗示的方式,暗示可以分为语言暗示、行动暗示、表情暗示和符号暗示。

按照暗示发出的来源,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按照暗示的直接性,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其中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刺激后,却引起了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譬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就是反暗示的例子)

影响暗示的因素:(P224)

暗示效果的大小,既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又受客观因素影响,其中包括:

第一、暗示者的年龄和性别;

第二、暗示者的心理状态;

第三、暗示的情境;

第四、暗示者的影响力;

第五、暗示刺激的特点。

八、模仿的含义及影响模仿的因素【了解】

模仿的含义(P221)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刺激的影响,仿照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影响模仿的因素(P221)

影响模仿的因素是十分广泛的,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第一、年龄因素;

第二、地位因素;

第三、类似特质。

学习重点:第十章群体心理

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重点掌握】

群体规范:群体所确立的一套规定成员如何做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就是群体规范。(P236)群体规范大致可以分为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一般的社会性规范和反社会的规范。(P236)群体规范主要有以下功能:(1)群体支柱的功能(2)评价准则的功能(3)对群体成员的

约束功能。(P238)

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重点掌握】★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239-240)

在群体内,成员可以彼此以合作的方式互动,他们可以相互帮助、互相沟通,为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协调行动。而竞争则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高报酬而不给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合作解决问题的群体要比竞争解决问题的群体协调,合作群体成员比竞争群体成员更能采纳别人的意见,更能友好相处。而竞争群体成员彼此很少沟通,观点重复,容易产生误解,成员间相互侵犯,心情压抑。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竞争影响群体内人际关系的协调,破坏群体凝聚力。

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参见P240-241,总计5条)

三、群体决策的功能,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重点掌握】

群体决策的功能:(P246)

群体决策具有以下积极功能:(1)减少偏见(2)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3)增强成员的责任感(4)提高执行决策的效率。

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P247-249)

群体思维(略、参见P247)

群体极化(略、参见P249)

四、偏见的含义及其与刻板印象和歧视的关系(P261)【重点掌握】★

含义: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其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倾向。

关系:

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强调的是态度结构中的情感成分,并特指其中消极或负面情绪;

歧视强调行为成分,指对某特定群体成员的负面行为;

刻板印象只是我们简化世界的一种方式,即对某群人的概括化,并不一定是情绪性的,而且不一定会导致敌意行为。

偏见和歧视通常一起发生,但两者没有必然的一致性。

五、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的方法(P266-269)【重点掌握】★

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常用的方法有:

1、消除刻板印象

社会心理学 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单选题: 1: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Sears认为这种偏差只发生在评定人时,他也称之为人的正性偏差(Positivity bias)。P27 2:晕轮效应: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P26 3:个人知觉线索:情绪: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情绪: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厌恶、悲伤。非言语线索: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言学线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 超言语线索: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停顿等等。人们在说谎的时候,超言语的线索往往会使他的企图泄露出来。P30 4:自我觉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一)自我图式: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个体知觉的自我概念: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1)他人的行为反馈;(2)反射性评价(库利“镜中我”);(3)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贝姆);(4)社会比较(伍德)社会比较的动机不同社会比较的策略、方式也不同)。可能自我:将来可能或应该变成怎样的人。能预想多个自我的人比只有一个自我的人能更好地面对挫折二)、自我觉知: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的心理状态: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 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P35 5:自尊的种类:个人取向自尊、关系取向自尊、家族或团体取向自尊以及他人取向自尊。P37 6:自我提升:自我提升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作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P37 7:自我表演: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作的显露。P38 8:自我障碍: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P39 9:归因: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P49 10:态度组成: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P87 11:态度:G.Allport: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P94 12:图式: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 自我图式(Self-schema): 团体图式:(Stereotype)。 角色图式(Role schema): 事件图式:也叫剧本(Script): 12:攻击行为的方式:一是直接的攻击行为:包括口头或象征性攻击(82% 49%)、予以拒绝或收回某些利益(59% 41%)、身体攻击(40% 10%)。 二是间接的攻击行为:向第三者说或诅咒(42% 34%);伤害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25% 9%)。 三是替代性攻击:攻击无生命物体(32% 28%);攻击另一个人(24% 25%)。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1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小题:1、社会促进:形式——结伴效应、主场效应、观众效应 社会抑制:又称社会干扰。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的干扰 理论解释:(个人感觉这是重点) (1)优势反应强化说。他人在场——提高机体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增强 (2)评价焦虑。他人在场激发行为者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动机水平。影响因素: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评价者的身份与态度。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3)分散冲突理论。他人在场——两种趋势的冲突: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 (4)生理反应模式。激励或者威胁。 2、顺从:在他人直接请求之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顺从行为发生的规律:积极的情绪,顺从行为的互惠性,合理原因的效果。 增加顺从行为的技巧:登门槛、门前、低球、折扣、过度理由、引起注意 顺从和从众区别:顺从是在他人直接请求下做出的。从众没有他人的请求是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 顺从发生的心理规律:积极的情绪。顺从行为的互惠性。合理原因的效果。 3、服从:由于外界的压力而使个体发生呼喝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的压力——他人和规范。米尔格拉姆实验 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其他人的服从与支持,服从者的道德水平与人格特征,权威的靠近程度,行为后果的反馈。 顺从和服从的区别:顺从来自他人的请求,是非强制性的,服从来自他人的命令,是强制性的。命令者和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规定性的角色关系,而请求者和顺从者之间没有这种规定性关系的束缚。 4、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从众的经典实验研究:谢里夫诱动实验和阿希线段判断实验。 从众行为的原因:信息型社会的影响。规范性社会的影响。 5、社会化: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合格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内容: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阶段:儿童期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成年期的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社会化相伴随的是自我意识的发展) 艾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每一阶段的认同危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怀疑羞愧。主动性与内疚性。勤奋与自卑。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与孤独。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完美与绝望。 皮亚杰两阶段道德发展理论:根据行为后果判断是非,根据行为动机判断是非。

自考--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社会心理学 1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依据最先接受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剧烈影响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在某些时候,人们最终所接受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终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3中心品质:那些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亲密, 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称为中心品质。 4, 刻板印象:就是类别化的产物,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5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 6印象管理:试图限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 7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样,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 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又称为贪得无厌效应。 8门面效应:假如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则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的多,这种现象称为~。 9看法: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确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 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0, 睡眠者效应:由于信息源的低可信性的影响使人们不能恰当地估算信息内容,从而形成否定性的看法;随后由于这种影响的消逝又能对信息作出正确的估计,使否定的看法变得确定。这个反效果被称作~。 1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外在压力试图破坏相恋两人的爱情关系,反而使两个人爱的更深的现象。 12, 武器效应:人们将武器增加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

13, 去特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限制水平降低的现象。14, 社会助长: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15,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看法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16, 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 17,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样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8, 依从:使指人接受他人恳求而行动,使别人恳求得到满意的行为。 19, 过渡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气,从而行为由内部限制转向外部限制的现象。 20主动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主动的, 确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钟特殊宽大的倾向,)这就是主动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 21表征性启发:人们依据当前的信息或事务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务的相像程度进行推断。 22获得性启发,人们依据某种信息简单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推断方法。那些很简单就能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那些简单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就是~。23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推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24社会干扰:假如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25社会惰化:也被称坐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制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二, 填空选择: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 研究的科学。人,既指个体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和社会犯罪行为则所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队源自于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建议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锥果和表征反应。 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效度:是指所 测结果符合该测量的目的的程度,或说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 信度:指一个测量所测出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亦即为测出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研究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希望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 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整体表现,从而并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操作性定义***实验室实验法***二、简述题: 1、详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和有关关系a两个变量间的两种关系 b相关关系只是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当数值一同增加或一同减少时,其为正相关;当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时,其为负相关。c因果关系则指一个变量是另一 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d有时有关关系中存有着因果关系,但有关关系并不必然就存有因果关系。2、详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差异 a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 扰的程度。 b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的归纳程度。归纳程度低,则外在效度低。c一般来讲,实验 室研究内在效度低,外在效度高;现场实验则恰好相反。3、比较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 验法的好坏㈠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优点:一就是实验者可以最小程度地掌控毫无关系变量的影响;二就是随机精心安排 被试消解被试间差异的影响,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021年整理)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完整)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的全部内容。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1。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社会教化: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法庭、监狱、劳动教养所等。 可分为两大类:有系统的正规教育(学校、监狱、劳教所);非系统、非正规教育(社会风俗、团体亚文化、传播媒介) 个体内化: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包括: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 文化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朋辈团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 3。主要的社会动机: (1)亲和动机的理论:1.本能论(麦独孤、亚里士多德)2.生存论(柏拉图)3。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4。适宜唤起层次理论(赫伯)5.条件作用理论:合群在个体早期表现为亲子的依恋。 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3.出生顺序4。相似性5.享受交流的乐趣6。找到自我评价的基准 亲和动机概念: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 高亲和动机的人特点:1.喜欢交往,并享受交往带来的乐趣2.渴望友谊,喜欢合作3.对人际冲突的回避4.对失去亲密关系的恐惧 亲和的作用: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2.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最有意义的信息3。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看书为主)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侧重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 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 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 5 种重要的学识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 向应用研究。(3个转向) ✧荀子提出“性恶说”。(二级掌握)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很重要。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对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郭 念锋)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心理学重点

精品文档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式一一非正式、稳定一一不稳定、亲密一一疏远、积极一一消极;杨中芳老师的人际关系类型:血缘、姻缘、地缘、业缘。P271 14.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喜欢。P243 15.(社会测量法:是由莫雷诺(J. C. Moreno)首创的、用于定量地提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步骤: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设计、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测量的实施、结果处理。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近;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远。) 16.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谦让等。P299 17.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P299 18.利他主义: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P299 19.责任分散假设:拉特纳和达利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也许每个人都对想,其他人会帮忙,甚至他们已经这样做了。每个人都会把其他人假象成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实际上,可能没有一个人采取实质的行动,大家依旧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P302 20.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金盛华: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伤害意图、社会评价、伤害行为(与敌意的关系)。P322 21.社会影响: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P10 22.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多数人相一致方向变化的现象。P351 精品文档 23.遵从(服从):指人在权威或强制性的命令下放弃自己的观念或行为而接受他人的观念或行为。(金盛华:指个体或群众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P352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是如何被社会影响和塑造的。对于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们如何获取、处理和运用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在复习社会认知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人类的知觉和注意力机制。了解人类是如何感知和选择注意社会信息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信息更加敏感,而对其他信息忽视。 - 社会信息的加工和存储。了解人类是如何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对某些社会事件的记忆更加深刻,而对其他事件的记忆较为模糊。 - 判断和决策。了解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偏向于某些决策,而忽视其他决策。 2.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人们在社会中是如何相互影响和被影响的。在复习社会影响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顺从和服从。了解人们在社会压力下如何顺从和服从他人的权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些情境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顺从他人的意见。- 社会规范和群体行为。了解人们在社会规范和群体行为中如何调整自己的行

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群体中表现出与个体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 - 社会认同和归属感。了解人们如何建立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社会群体产生认同感,并愿意为这些群体做出牺牲。 3.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 心理过程。在复习社会互动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人际吸引和爱情。了解人们是如何产生和维持人际吸引和爱情关系的,可以 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人产生好感,而对其他人没有兴趣。 - 人际冲突和合作。了解人们在人际冲突和合作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些情境下产生冲突,而在其他情境下选择合作。 - 群体动力和领导力。了解群体内部的动力和领导力如何影响群体的行为和决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群体能够有效地合作和取得成功,而其他群 体则无法做到。 通过对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 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希望以上的复习资料能够 帮助大家在社会心理学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人的心理分类 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即现实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2,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 制度性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关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核心位置,是一种文化遗留,它为我们这个民族所选择、所赋予。〔宗法制度〕 3,群体及个体的关系 一个个个体构成群体,群体心理那么因心理共性或共鸣而具有感染性、煽动性、发动性和集体性等特点。 从群体和个体构成的角度看,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根底,群体心理寓于个体心理之中。 群体的单位是个体,个体心理及其表达能力的成熟是群体心理安康开展的根底,越来越不可无视。 4,群体及个体心理的各自特征 1.个体心理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正统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是生物学走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中介。阿德勒的心理整体论、主观目的论和社会文化定向,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奠定了根底,而且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但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仍属于潜意识心理学范畴。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上的人,为了到达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展活动的人群。可见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 1.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2.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3.群体内有构造,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其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取决于群体标准的特殊性和标准化的程度。群体标准具有维持群体、评价

社会心理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 期终考试复习 一、选择 1、以下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观点是( A ) A.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B. “社会心理学可以界说为人类交互作用的研究” C.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D.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A. 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B. 人的社会动机 C. 民族心理 D. 人的社会认知 E. 社会态度的改变 3、目前一般认为,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要遵循以下三条伦理原则() A. 被试者自愿原则 “风险最小化”原则B. C. 对受到重大和永久性伤害的被试予以经济补偿 D. 可以允许研究者对被试有适当的隐瞒和欺骗 E. 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 4、乔治?米德认为,作为一种在社会情境中形成的自我,必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A. 镜中我 B. 主观我 C. 客观我 D. 本我 E. 超我

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与思想都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一般是以( B )的形式出现 A. 初级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6、移民国外所伴随来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属于(C ) A. 初级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7、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主要以升国旗、唱国歌和悬挂领袖肖 像来培养儿童国家意识的阶段,称为( B) A. 国家具象期 B. 国家象征期 C. 抽象国家观念期 D. 国际组织系统期 、具有“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8.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程序来改变”观念的个体,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发展阶段为( C ) A.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 B.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 C. 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 D.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9、有关社会化的理论中,属于认知发展论观点的理论是(A ) A. 科尔伯格(L. )的道德发展论 B. 埃里克森(E. H. )的心理发展论 C.班杜拉(A. )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社会思维 1.自我 (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强(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 (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 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 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2014秋季双学位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有两种偏向。其一是心理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他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另一是社会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早期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人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个人在群体或集群中的行为(例如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懈怠等),以及群体或集群行为(例如群体决策、时尚、恐慌等)。 3.社会心理 联结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与调控作用的心理活动。 二、简答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水平/解释水平。

第二章自我 一、名词解释 1.自我(self):“自我”本质上是一种根植于生理实体以及特定社会文化脉络的心理现实,它是个体在以符号为中介与他人及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并籍此习得社会生活模式的参与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2。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3。被洞悉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由于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他人“看透”的错误知觉。 4. 虚假共识性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5。虚假独特性效应(false uniqueness effect):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6。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的内容,亦即我们对于自己所抱持的各项信念,包括自己的个性或特质。 7。自我察觉(self-awareness):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心理历程,包括思考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行动的原因等。也就是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8.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他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9。自尊(self-esteem):个体对自己本质是好是坏的主观评价。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 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 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 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 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 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 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 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

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 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 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 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 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 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 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 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 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个体社会心理和行为;主要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的个体;考察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作用的;发生了怎么的作用;怎么发生作用..①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②人的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期末总结复习要点总结

2014 秋天双学位 《社会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社会意理学概论 一、名词解说 1.社会意理学 有两种偏向。其一是心理学偏向的定义,比如,美国社会意理学 家奥尔波特将社会意理学定义为“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他认为,社会意理学试图认识和解说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重视于社会学的定义;另一是社会学偏向的定义,比如,美国初期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意理学是对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集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社会行为 由社会要素惹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的反响和反响系统,它包含个人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个人在集体或集群中的行为(比如从众、社会促使、社会懒惰等),以及集体或集群行为(比如集体决议、时髦、惊慌等)。 3.社会意理 联络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要素惹起,并对 社会行为拥有指引与调控作用的心理活动。

二、简答 简述社会意理学的剖析水平/ 解说水平。 第二章自我 一、名词解说 1.自我( self):“自我”实质上是一种根植于生理实体以及特定社会文化脉络的心理现实,它是个体在以符号为中介与他人及社会环境 进行互动,并籍此习得社会生活模式的参加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2.聚光灯效应( spotlight effect):人们高估四周人对自己表面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常常会把自己看作全部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他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3.被洞悉错觉(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因为过高的预计他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他人“看破”的错误知觉。 4.虚假共鸣性效应( false consensus effect):在看法方面,我们过高的预计他人对我们看法的同意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5.虚假独到性效应( false uniqueness effect):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预计自己的才华与道德。 6.自我看法 (self-concept):自我的内容,亦即我们对于自己所抱持 的各项信念,包含自己的个性或特质。 7.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以自我为思虑对象的心理历程,包含思虑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行动的原由等。也就是以“自我”为思虑对象的行为。 8.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看法有关

社会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取向 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1)代表人物:麦孤独和奥尔波特 2)着重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心理; 3)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以个体为分析重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 境中的心理变化特点与过程,分析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素,揭示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 2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1)代表人物:罗斯和库兹明; 2)着重研究群体心理; 3)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以社会互动或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阐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法律等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体行为的 影响,从而揭示社会情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3、跨文化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1)最近20年的研究取向; 2)着重研究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3)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节作用,重视不同文化 背景下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比较. 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1、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 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乐国安)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②·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人本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③·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容 ④·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整合 ⑤·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三、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1、基本假设* 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认知主体便产生认知失调.失调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体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2、条件 ①逻辑的违背; ②文化价值的冲突; ③观念层次的冲突; ④新旧经验的矛盾 3、失调程度* 1)失调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2)失调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4、减少失调的途径* ①改变行为 ②改变态度 ③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第二章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可积极主动可消极被动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 ·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 ·(二)道德社会化 ·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三、社会化的影响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