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23课)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3
23《纸船和风筝》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主要围绕第六单元《纸船和风筝》展开教学。
该部分内容涉及课文第13自然段,详细讲述了小熊和松鼠利用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友谊的珍贵,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谊的珍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悟友谊的力量,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实物,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3. 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字词意思。
4. 精讲课文:详细讲解课文第13自然段,分析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5.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例,讲解如何表达友谊。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友谊主题的写作练习。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友谊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纸船和风筝2. 板书内容:生字词课文第13自然段内容友谊的力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仿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2. 答案:小熊和松鼠的友谊: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信息,关心对方,体现出友谊的珍贵。
友谊作文示例:我的好朋友小明,我们从一年级就认识了。
每天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中互相关心。
有一次,我生病了,小明特意买了水果来看我,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了友谊的珍贵,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23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二年级语文上册23课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1. 生字:掌握本课生字,包括“柏、舟、帜、旋、军”等字。
2. 词语:理解并运用本课重点词语,如“挺拔、笔直、绿茵茵、茂密、旗帜、飘扬、壮丽、雄伟”等。
3. 句子:掌握并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子,如“那挺拔的松柏像卫士一样守卫着广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等。
4. 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5. 写作手法:通过观察图画,结合生活经验,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学习本课的写作手法。
6.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请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笔记整理。
第六单元千古江山,人杰辈出。
他们或睿智善辩,阐述人生理想;或忠于职守,勇担护国重任;或淡泊名利,追求诗意人生。
让我们走进本单元,聆听古人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智慧与胸襟。
单元概览阅读23《孟子》三章知识助读•细梳理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富贵不能淫》题目的意思是富贵不能使其迷惑。
这是大丈夫所应具备的品质。
以此为题,意蕴丰富,富有气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的意思是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以此为题,有点明中心的作用。
2.知识链接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简介《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
其文气势磅磚,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基础知识1.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2)往之女家(“女”同“汝”,你)(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4)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5)人则无法家拂士(“拂”同“粥”,辅佐) 2.一词多义天时不如地利.(形容词,有利)利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锋利,锐利)三里之城.(名词,内城)城城.非不高也(名词,城墙)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但是)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连词,表顺承)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寡助之.至(动词,到)之丈夫之.冠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戒之.日(代词,指出嫁的女子)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行拂.乱其所为(动词,违背)拂人则无法家拂.士(动词,同“弼”,辅佐)目了解孟子及《孟子》,积累文言词语,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西河小学谭延辉单元教学内容:《识字6》、《22窗前的气球》、《23假如》、《24日记两则》、《25古诗两首》、自读课文《小鸟和牵牛花》、《语文园地6》教材内容分析:第六单元的“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告诉了我们关爱他人是这一单元的专题。
识字课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是讲一个孩子怀着一颗善良的童心帮助弱者的愿望;《日记两则》是讲城里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事,写出了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反映的是真挚的乡情与友情。
“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谁好》)、“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展示台”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一定联系。
学完这个单元,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的真、善、美。
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完美,用自己的想象力改变生活中残缺的地方;他们关心他人,用自己的真诚帮助他人。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60个生字,会写47个生字。
(每一课的识字、写字都是重点。
识记生字时,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熟字,运用加一加,减一减得方法来识记,而且我们发现要学的好多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假如》和《古诗两首》。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4、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5、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6、会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记生字。
7、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每课简析一、《识字6》《识字6》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读起来那么和谐,那么富有韵律感。
学生可以在识字的过程中,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课题 15、八角楼上教学目标1.会认“争、代”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生字。
正确读写“八角楼、年代、深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是怎样忘我工作的。
3.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课文中重点段的学习,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
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中重点段的学习,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
教学用具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用时二次备课和学生活动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八角楼上的灯光》片段:2.引导交流: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小村子里。
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
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
毛主席白天和战友们一起战斗,晚上,在八角楼上忘我地工作。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我们一起学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5.八角楼上。
3.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5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八角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咱们一起走进井冈山,去看一看八角楼,去感受毛主席的光辉形象。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个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5出示让学生认读。
4.(1)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学生练读。
(2)出示本课的多音字。
注意读准“觉、降”的字音。
第23课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筝、鼠”等12个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学习任务
1.读课文,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字。
2.尝试了解故事内容。
课堂学习任务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自主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交流自主识字的方法。
任务:看一看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问题:阅读的时候要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2.识生字,读课文。
任务1: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多种方法认一认,读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任务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风筝松鼠折纸船扎风筝抓住
漂哇漂幸福他们俩但是愿意哭了取下
探究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默读的要求是什么?
任务1:默读课文,找找小熊和松鼠心情变化的词语,了解他们心情变化的原因。
任务2:同桌之间讲讲这个故事。
二、生字新词
1.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这些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跟着教师的范写和书写指导,学习生字。
3.描红并练习写字。
4.根据反馈,进行写字修正。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默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课文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好朋友,经历了__________又__________的故事。
课后任务
1.熟读课文,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父母听一听。
2.练习书写生字和词语表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1这个学期,第二小学低年级组精品课程研究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旨在通过磨课研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确定模块开发的起因选择这一模块,并非偶然的兴致,也不是为了应付任务而随便凑合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假如》是第六单元“关爱他人”这一专题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现代儿童诗,这首诗充满了童趣、情趣、理趣,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诗中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那颗博大而纯真的心灵。
这篇课文本科组的老师们执教过几次,大家也聆听过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但不可否认的是,呆板的阅读教学处理,“狠狠”地拉大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学完以后,心灵没有并触动,孩子们的理解十分肤浅,我们发觉自己根本没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只有深入地钻研,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鉴于上述原由,也为了更好地提高我们学校低年级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通过级组决议,确定今学期重点研究《假如》这篇课文的教与学,同时确立了研究的3大主题:1.怎样才能让识字、写字教学更省时高效?2.怎样才能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3.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模块开发的实施过程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变得更有意义,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查阅网络,借鉴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我们都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通过网络、书籍等不同的途径,了解更多老师是怎样处理这一篇课文的课堂教学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老师们查阅了很多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也观看了不少教学的视频,更阅读了许多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
通过学习,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资料里,研究探讨教学的方法、策略,也比较清晰地找到了一些解决一直以来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困惑的方法。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九色鹿》原文及教案【导语】《九色鹿》这是一篇神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九色鹿把一个掉进湖里快要淹死了的人救上了岸,并要求他回去以后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看见过它。
被救的人回去后却在金钱的引诱下,不讲信用,不遵守诺言,亲自带国王去捉九色鹿。
国王被九色鹿的好心肠感动了,放了九色鹿,并下令谁也不许伤害它,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惭愧地躲到大山里,独自生活去了。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九色鹿》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里,有一头九色鹿。
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一天,他正在河边散步。
忽然,耳边传来“救命”的喊声。
他跑过去,只见一个人正在河里挣扎,都快淹死了。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把落水人救上了岸。
落水人名叫调达。
他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道谢。
九色鹿说:“不用谢。
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回去后,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这儿见过我。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过了几天,调达在街上听到人们议论:王后梦见了一头漂亮的九色鹿,要国王派人捉来,用这头鹿的毛皮做衣服;国王只好贴出布告:谁说出哪里有九色鹿,定有重赏。
调达心想,这是多好的发财机会呀。
于是,他跑进宫中告密。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去抓九色鹿,并由调达在前面带路。
他们走到森林里,发现九色鹿正在那儿吃草。
国王马上带人围了上去。
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调达,他愤怒地说:“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国王听九色鹿开口说话,感到非常奇怪。
当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仅叫人放了九色鹿,还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都不许伤害九色鹿!”从此,九色鹿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调达,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受不了大家的鄙视和谴责,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教案一】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意境、积累语言。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学生姓名:___________
23 九色鹿
三、连一连。
灿烂的花香无忧无虑的家伙
动听的森林忘恩负义的生活
绿色的歌声清澈见底的日月潭
淡淡的阳光风光秀丽的湖水
四、选词填空。
奇怪古怪
1.我家的小猫性格实在有些( )。
2.九色鹿开口说话了,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很( )。
发明发现
3.没有人( )森林里竟然还有一头会说话的九色鹿。
4.是谁( )了电灯?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怪极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兴极了。
六、补充下列词语,并选一个造句。
见( )忘( ) 无( )无( )
忘( )负( ) 千( )万(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我怎么能让别人来伤害您呢?
我不会让别人来伤害您。
1.你怎么能要别人的东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不想当国王的继承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这天,小马要过黄河。
它看到黄河的风浪很大,水晃荡得厉害,就是大轮船也要随着波浪的起伏摇晃。
小马心想:这河水跟上次的河水可不一样,是否能过河,还得自己试一试。
1.这段话一共有( )句。
2.这段话讲小马要( ),面对跟上次不一样的河水,小马决定
( )
3.小马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