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信息学院电机实验答案2014年
- 格式:pdf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3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电学实验参考答案1.(2014年山东卷)(1)R 2 a(2)如右图所示.(3)2.30(2.29、2.31均正确).(4)94(93、95均正确).[解析] (1)根据电阻定律估算得铜导线的电阻大约为R x =ρl S=1.7 Ω,而R 0+R x =4.7 Ω,根据电路图,电压表的量程是3 V ,电源的电动势为6 V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为4.7 Ω.为了多测几组数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滑动变阻器应选R 2.(2)略.(3)电压表最小刻度表示0.1 V ,应该按照110估读进行读数,所以读数为2.30 V. (4)因为R x =U I -R 0=ρl S,所以l =⎝⎛⎭⎫U I -R 0S ρ=94 m. 感悟: 一开始做这个题时我会思考电压表的内阻是否确定。
看到电压表的内阻是约为多少时。
我认为我给电路图是无法准确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的,然后换一种思维;原来这题就是在原本测电阻率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定值电阻而已。
还有滑动变阻器与通常情况下选小电阻的有区别。
要通过计算判断出是选择较大的电阻器。
2.(2014年浙江卷)[答案] (1)如图所示(2)“×”(3)作图见第22题图2用“×”连线R =(1.1~1.3) Ω;用“○”连线R =(1.5~1.7) Ω[解析] (1)由图2中的电压、电流数据从零开始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电压表选择量程3 V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2)外接法由于电压表分流,测得的电阻比内接法测得的要小,故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表示的.(3)用“×”数据点连直线,斜率为铅笔芯的电阻,考虑误差因素,R =(1.1~1.3)Ω,用“○”数据点连直线,同理得R =(1.5~1.7)Ω.感悟: 能把待测电阻的测量误差通过图像的形式考出来,感觉很新。
万变不离其中吧。
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3. [2014·新课标Ⅱ卷][答案] R x 1 大于 小于[解析] R V R x =2000 Ω200 Ω=10,R x R A =200 Ω10 Ω=20,故R V R x <R x R A=10,应该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即图(a)接法.由“大内偏大,小外偏小”的结论可知电流表内接时测量值R x 1大于真实值,外接时,测量值R x 2小于真实值. 感悟:此题6分属于送分题,非常简单。
东华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A)11级考试A卷答案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课程名称_微机系统及应用_使用专业_信息学院11级各本科专业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已知X=68,Y=12,若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则[X+Y]=___50H或80D__,此补=__38H或56D__,CF=__0___。
时,OF=___0__;[X-Y]补2. 通用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_ _ CPU ___、_存储器___、__接口___、__外设__和___总线__五部分组成。
3.8086/8088 CPU在RESET信号到来后其CS和IP的值分别为__FFFFH___和_0000H__。
4.CPU与外设传送数据时,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_无条件方式___,__查询方式__,__中断方式___和_DMA方式___。
5、CPU与外设接口通过__控制__总线传送状态信号与命令信号。
6、外设端口的编址方式有两种,它们分别是__与存储器统一编地址___和 __独立编地址___。
7、INTEL 8253采用BCD码计数时,其最大计数值为__0000H__,此时的计数初值为__10000D___。
8、硬件中断可分为___可屏蔽中断___和__非屏蔽中断___两种。
9、3片8259A接成级联可管理__22__级中断。
10、在普通全嵌套方式下,8259A只有高级中断源可中断低级中断源;在特殊全嵌套方式下,8259A可响应 ___同级___ 中断请求。
在全嵌套模式下,应采用的结束中断方式是___非自动结束中断____。
1注意:填写内容不要超出以上格式,第二页的边距和第一页一样 出题人(签名)__________ 室负责人(签名)_________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空2分,共20分)451、8086 CPU 寻址I/O 端口最多使用___D____条地址线。
电机原理及应用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将发电机投入并列时,如果(____),会产生拍振电流。
A、电压的有效值不等B、相序不同C、频率不等D、电压相位不同正确答案:C2、凸极同步电机气隙增加使同步电抗将(____)。
A、增加B、不好确定C、不变D、减小正确答案:D3、一台QFQS—600—2汽轮机,若频率为50HZ,发电机的额定转速是(____)。
A、1500r/minB、3000r/minC、750r/minD、1000r/min正确答案:B4、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基频50Hz以下变频调速时应保持(____)不变。
A、频率B、都不对C、电压D、磁通正确答案:D5、判断载流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电磁力方向用(____)。
A、右手螺旋定则B、左手定则C、右手定则D、安培环路定律正确答案:B6、感应电动机起动时,旋转磁场以(____)的速度切割转子绕组。
A、小于同步转速B、额定转速C、同步转速D、大于同步转速正确答案:C7、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与(_____)成正比。
A、电流的平方B、电压的平方C、电压D、电流正确答案:B8、同步发电机的短路特性曲线是(____)。
A、正弦曲线B、一条直线C、磁化曲线D、抛物线正确答案:B9、同步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是指(____)时电机的功率因数。
A、空载运行B、负载运行C、额定运行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10、汽轮发电机均采用(____)式的转子。
A、隐极式B、鼠笼式C、凸极式D、绕线式正确答案:A11、同步发电机主磁极轴线位置的轴称为(____)。
A、交轴B、时轴C、直轴D、相轴正确答案:C12、隐极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功角特性曲线是(____)。
A、抛物线B、正弦曲线C、直线D、磁化曲线正确答案:B13、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时,若所带负载为容性cosφ=0.85,则电枢反应性质为(____)。
A、交轴电枢反应B、直轴去磁和交轴电枢反应C、直轴去磁电枢反应D、直轴助磁和交轴电枢反应正确答案:D14、一台并联于无穷大电网上的同步发电机,在正常励磁情况下,若减小励磁电流,此时发电机为(____)状态,输出无功性质为(___)。
电机原理及应用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采用灯光旋转法进行并列时,如果灯光明、暗旋转很快,说明发电机(____)与电网的不同。
A、频率B、电压相位C、电压大小D、相序正确答案:A2、(___)的大小表征对称稳态运行时,电枢反应磁通和漏磁通的作用。
A、励磁电抗B、漏电抗C、同步电抗D、电枢反应电抗正确答案:C3、同步发电机对称负载时,(_____)的影响叫做电枢反应。
A、励磁磁势B、电枢磁势对励磁磁势C、电枢磁势D、励磁磁势对电枢磁势正确答案:B4、一台并联于无限大电网运行的同步发电机,保持有功输出不变,当功率因数cosφ=0.8(滞后)变为cosφ=0.9(滞后)时,电枢电流会(____),励磁电流会(____)。
A、变小,变大B、变大,变小C、变小,变小D、变大,变大正确答案:C5、异步电动机的临界转差率与转子电阻的关系是成(____)。
A、正比B、反比C、不确定D、无关正确答案:A6、在调节有功功率的过程中,若要保持无功功率不变,应相应地调节(____)。
A、转速B、原动机的输入功率C、励磁电流D、电压正确答案:C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
A、功率因数角等于内功率因数角与功角的和B、内功率因数角等于功率因数角与功角的差C、功角等于内功率因数角与功率因数角的和D、内功率因数角等于功率因数角与功角的和正确答案:D8、下列哪种情况下的同步发电机的稳定性更差(____)。
A、过励B、直接接到电网C、轻载D、通过长输电线路接到电网正确答案:D9、对于并网运行的同步发电机,通过调节(____)可以调整无功功率的输出A、功率因数角B、端电压C、励磁电流D、励磁电动势正确答案:C10、当发电机准同期并列时,若系统电压低于待并发电机电压时,应该(____)。
A、增大待并发电机的转速B、减小待并发电机励磁C、减小待并发电机的转速D、增大待并发电机励磁正确答案:B11、同步发电机的额定功率指(____)。
目录实验一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1实验二单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 6实验三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14实验四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8实验五三相笼型异步电机的工作特性 23实验一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自励条件。
2、测定并励及他励直流发电机运行的负载外特性曲线。
3、观察直流发电机的剩磁(无励磁)发电。
二、实验设备1、原动机为直流电动机M03一台:U N 220V,I N 1.1A, P N 185W,n N 1600rpm2、直流发电机为M01一台:U N 200V,I N 0.5A, P N 100W,n N 1600rpm3、直流电流表2台(2A)4、直流电压表一台5、N MEL-03可变电阻箱及转速表(MEL-09)各一台6、直流励磁电源、可调直流电源各一台三、实验项目与注意事项1、并励发电机A、实验线路图1-1 并励发电机(1)可调直流源经电枢电流测量表A1向直流电动机M03的电枢供电(V0内接)。
(2)直流励磁电源经励磁电流测量表A2向直流电机的励磁线圈F1,F2供电。
(3)直流发电机M01输出端接300V档电压表,负载回路串直流电流表2A档。
(4)直流发电机的励磁线圈F1,F2并联到发电机的电枢端。
(5)R L总阻值0~1350Ω可调。
接线要求:必须保证在操作过程中带电导线的金属部分不裸露在外。
完成接线后,检查各旋钮的初始位置:可调直流电源输出最小(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底),而R L在最大位置(3个调节旋钮都逆时针旋到底);直流励磁电源开关置“0N”,可调直流电源开关置“0N”;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才能通电。
B、实验系统的启动及调试(1)接通总电源后,先检查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测量表A2,必须要有100mA左右的电流指示,才能按复位键启动电机,否则禁止启动电动机,直到励磁电流正常。
(2)调节“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渐升电动机转速,发电机端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应有逐渐增大的读数,则表明发电成功,可将电动机升速到1600rpm。
第一章绪论:1. 试说明非织造材料与其他四大柔性材料的相互关系。
2. 从广义上讲,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3. 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4. 掌握理解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的定义。
5. 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6. 试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7. 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8. 举例分析说明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
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1. 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2. 分析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工艺和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3. 非织造材料对纤维选用的原则是什么?第三章短纤维成网工艺和原理:1. 名词解释:(1)纤网均匀度(2)纤网面密度(3)纤网定向度(4)纤网杂乱度(5)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梳理的目的是什么?2. 梳理机上的回转工作件有哪三大作用?各需要什么条件来实现?3. 什么是梳理单元,梳理单元是如何工作的?4. 是预分梳度、什么是梳理度,如何表示?5. 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哪两种?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6. 高速梳理机主要有哪两种形式,增产原理是什么?7. 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8. 交叉铺网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9. 铺网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特点如何?10. 纤网经交叉铺网后,其结构产生什么变化?铺叠层数如何决定(用相关公式表示)?11. 铺网机中采用"储网技术"和"整形技术",各起什么作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12. 如何使铺网后纤网进一步杂乱,应采用什么装置?其原理是什么?13. 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气流成网有哪几种形式?14. 气流成网形成的纤网结构特点是什么?试说明其形成原理。
15. 什么是干法造纸,干法造纸的基本工艺有哪些?16. 湿法纤网的成形原理?17. 斜网成形器与圆网成形器的各自特点。
18. 湿法非织造材料与纸张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针刺加固工艺和原理:1. 试述针刺机构的技术要求与性能指标。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4年4月目录实验一晶闸管触发电路研究实验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三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实验四三相有源逆变电路附录一固纬GRS-6032A示波器使用简介附录二固纬GRS-6032A示波器面板图片《电力电子实验》一般注意事项:1.每次合、分主回路电源前要将各高、低压调压器(如:三相交流调压器、G给定Ug电位器)旋至最小位置,电阻器置最大值。
2.晶闸管控制极内部已连线至触发电路,面板上插孔禁止连接导线。
3. 使用双踪示波器时两个探头的接地线要共点,以免因电压差造成过流。
测量Ud时示波器探头的正极(红线)置晶闸管共阴极,负极(黑线)置晶闸管共阳极;UVT是晶闸管阳极对阴极的电压,测量时探头红线置阳极,黑线置阴极。
4. 交直流表要分清,选择量程要符合要求。
5.“主电源送电”的含义是:按下交流电源“闭合“的绿色按钮。
6. 数字表计的读数显示滞后于调节进程,因此相应的操作宜缓。
固纬GRS-6032A示波器的使用1.示波器调节的主要目标显示为:屏幕上方显示信息:“ smpl ”屏幕下方显示信息:“DC 2V(或5V) 2 mS (或5mS) LINEf AC”2.测量前扫描线居中校准:对“CH1”/ “CH2”通道选择“GND”方式后,调节“POSITION”使扫描线居中。
3. TIME/DIV一般选择5mS,正弦波一个周期在水平方向占4格(90°/格)4.测试过程LEVEL、POSITION、TIME/DIV、X1/MAG等功能键钮均不能随意操作,以免引起波形在水平、垂直方向的移动,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3.测试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及移相特性。
二.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同步电源、同步信号、锯齿波形成、脉冲移相、脉冲形成、脉冲放大、脉冲输出七个环节。
系统性能分析1.频率曲线主要包括三种:Nyquist 图、Bode 图。
1)Nyquist 图的绘制与分析MATLAB 中绘制系统Nyquist 图的函数调用格式为:nyquist(num,den) 频率响应w 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 nyquist(num,den,w) 频率响应w 的范围由人工设定[Re,Im]= nyquist(num,den) 返回奈氏曲线的实部和虚部向量,不作图例4-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5262)(23++++=s s s s s G ,试绘制Nyquist 图,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num=[2 6]; den=[1 2 5 2];[z,p,k]=tf2zp(num,den); p nyquist(num,den)极点的显示结果及绘制的Nyquist 图如图4-1所示。
由于系统的开环右根数P=0,系统的Nyquist 曲线没有逆时针包围(-1,j0)点,所以闭环系统稳定。
p =-0.7666 + 1.9227i -0.7666 - 1.9227i -0.4668若上例要求绘制)10,10(32-∈ω间的Nyquist 图,则对应的MA TLAB 语句为:num=[2 6]; den=[1 2 5 2];w=logspace(-1,1,100); %即在10-1和101之间,产生100个等距离的点 nyquist(num,den,w)图4-1 开环极点的显示结果及Nyquist 图Nyquist Diagram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2)Bode 图的绘制与分析系统的Bode 图又称为系统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Bode 图有两张图,分别绘制开环频率特性的幅值和相位与角频率ω的关系曲线,称为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MATLAB 中绘制系统Bode 图的函数调用格式为:bode(num,den) 频率响应w 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 bode(num,den,w) 频率响应w的范围由人工设定[mag,phase,w]=bode(num,den,w) 指定幅值范围和相角范围的伯德图例4-2: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10016()12.0(30)(2+++=s s s s s G ,试绘制系统的伯德图。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班级:自动化1202学号:*************:***2014年11月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录一、PLC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3二、PLC的技术特点及应用------------------------3三、课程设计内容--------------------------------53.1智能抢答器系统-----------------------------53.1.1控制要求3.1.2I/O编址,梯形图及运行过程分析3.1.3 PLC硬件连接图3.1.4 总结与体会3.2 自动交通灯系统----------------------------93.2.1控制要求3.2.2I/O编址,梯形图及运行过程分析3.2.3 PLC硬件连接图3.2.4 总结与体会3.3 小球分拣器系统----------------------------153.3.1控制要求3.3.2I/O编址,梯形图及运行过程分析3.3.3 PLC硬件连接图3.3.4 总结与体会3.4 电梯模型----------------------------------193.4.1控制要求3.4.2I/O编址,梯形图及运行过程分析3.4.3 PLC硬件连接图3.4.4 总结与体会一、PLC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对实际的PLC控制系统的编程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熟悉工业生产中PLC的应用和系统构成,了解PLC控制的电路的设计方法。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增进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4)用PLC实现工件加工模型,四层电梯模型的运动控制和模拟系统的程序设计,掌握编程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课程设计要求:(1)理解实际系统的运动过程,分解动作过程使之容易编程。
(2)列写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
(3)画出硬件电路图,实现PLC与控制装置的连线。
一、填空题:(25 % ,每空1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机和变压器常用的铁芯材料为,铁磁材料的磁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铁磁材料的磁导率。
2. 要在变压器的中产生正弦波的磁通波形,所需要的励磁电流波形应该是___________ ‘3.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况下,变压器的效率最高。
4. 三相芯式变压器的磁路系统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一相必须通过另外两相方能闭合。
5. 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接入交流电源后,将在铁芯磁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该磁通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
6. 交流绕组采用短距与分布后,基波电势与谐波电势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 一台三相八极感应电动机的电网频率50Hz,当转差率为0.04时,转子的转速为 _______________ ,转子的电势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异步电动机最大电磁转矩表达式M m a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异步电动机起动时,转差率s二______________ ,此时转子电流*的值很小,COS 2 , 主磁通比正常运行时要小一些,因此起动转矩______________ 。
10. 若异步电动机的漏抗增大,则其起动转矩____________ ,其最大转矩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起动转矩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要有两次的。
好好做吧,加油哦。
楼主来自东华。
这年头就业压力大,自动化一定要学好数电模电单片机arm。
知道了吗。
加油!!!下面是实验指导书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把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各种电器设备充满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当大一部分的电器设备都应用到了传感器件,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主要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工厂的自动流水生产线,全自动加工设备,许多智能化的检测仪器设备,都大量地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它们在合理化地进行生产,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避免有害的作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家用电器领域,象全自动洗衣机、电饭褒和微波炉都离不开传感器。
医疗卫生领域,电子脉博仪、体温计、医用呼吸机、超声波诊断仪、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诊断设备,都大量地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传感技术。
这些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军事国防领域,各种侦测设备,红外夜视探测,雷达跟踪、步器的精确制导,没有传感器是难以实现的。
在航空航天领域,空中管制、导航、飞机的飞行管理和自动驾驶,仪表着陆盲降系统,都需要传感器。
人造卫星的遥感遥测都与传感器紧密相关。
没有传感器,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那是不可能的。
QSCGQ-ZX1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主要用于各大、中专院校及职业院校开设的“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检测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机械量电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QSCGQ-ZX1型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上采用的大部分传感器虽然是教学传感器(透明结构便于教学),但其结构与线路是工业应用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通过信号的拾取,转换,分析,掌握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
目录前言: (8)实验一(A)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型 (10)实验一(B)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12)实验二(A)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13)实验二(B)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16)实验三应变片的温度影响 (18)实验四热电偶原理及现象 (19)实验五移相器实验 (21)实验六相敏检波器实验 (23)实验七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 (26)实验八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之一 (28)实验九差动变压器性能 (29)实验十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31)实验十一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 (33)实验十二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35)实验十三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37)实验十四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 (38)实验十五电涡传感器应用-电子秤之三 (40)实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直流激励 (41)实验十七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之四 (43)实验十八霍尔式传感的特性—交流激励 (44)实验十九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 (46)实验二十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48)实验二十一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50)实验二十二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51)实验二十三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 (53)实验二十四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实验 (55)实验二十五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测量一 (56)实验二十六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测量二 (57)实验二十七PN结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 (58)实验二十八热敏电阻演示实验 (60)实验二十九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62)实验三十湿敏电阻(RH)实验 (64)实验三十一光电传感器(反射型)测转速实验 (65)实验三十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实验 (66)附录:传感器实验仪器面板分布图 (67)实验一(A)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型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第1章 直流电路1.2.3、若d 为参考点,则V V d 0=;因为 I R I V V a 25*53-=-=-=所以 A I 2.0=V R I V c 525*2.0*2===V V V U c b bc 5.8-=-=V R I U U cb S 5.13*11=-=V V V U a b S 5.12=-=若a 为参考点,则V U V S b 5.12==;V R R I V c 1050*2.0)(*32==+=V U bc 5.8105.1-=-=1.2.4、当S 断开时:电路中电流I=128 2.5215A --=-++, V A =5*( 2.5)8 4.5V -+=-V B =6*( 2.5)87V -+=-U AB =V A -V B =2.5V当S 闭合时,V B =0,8*1 1.3315A V V ==+ U AB =V A -V B =1.33V 1.2.7、;;p p 元件为电源元件为负载,0,0<>所以,1,3,7为电源;2,4,5,6为负载。
7654321=++++++=∑p p p p p p p p 1.2.8、3122I I I A =--=-31110*10*33060U I U V =+=+=333*0P U I =〈,3是电源。
800,V P 〈80V 电源起电源作用;300,V P 〉30V 恒压源起负载作用。
1.3.1、(a)(b)(c)(d)1.3.3、332111I A +==++1.3.4、121401030106,5,152U V U I A I A I I I A =-======-=所以,40V 恒压源是电源,10V 恒压源是负载。
1.3.5、125142*8,85*13I A U I V U V=-====-= 所以,U1是电源,U2是负载。
(1)A U P I N N 4/==Ω==15/I U R N(2)Ω=-=15*o S N R I U UV U S 62=(3)A R U I o S S 1245.0/62/===1.5.1、(1)04321=++-I I I I(2)0542=+-I I I(3)0333111=++-S S U R I R I U(4)03355443=+--R I R I R I U S(5)044222=++R I R I U S1.5.3、443,63910252ab R U I A I A I I A ===+==--= 1009*4303417.R R R U VU R I =--===Ω1.V U N N 50)50/150/150/1/()50/2550/10050/25('=++++= A U I N N a 5.050/)25('-=-=A U I N N b 150/)100('=-=A U I N N c 5.050/)25('-=-=支路电流法:0541=++I I I15)||(553211=-+R I R R R I25544=-R I R I所以 A I 19/801=A I 19/354-=A I 19/455-=V R I U 37.2555=-=结点电压法:V R R R R R R U R R R U U 37.2)/1/1)||/(1/())/()||/((543214432115=+++++=1.8.1、3215,5,0I A I A I A ==-=由图知则根据已知,得到: 1232,451,459I A I A I A ==-=-=+=1.8.3、+= = +3335*7*8343477S S U I I A =+=+=++1.8.4= +V I R R U E S ab 3/50)105/()10*5(*5)||(53-=+-=-==开 Ω=+=3/25||||42530R R R R RA R R E U I S 5.0)53/25/()3/5010()/()(10-=+-=+-=1.8.5、612*1*1,(11)//1323abO O U V R ===+=Ω 23*113ab U V =-+=-1.8.6、3*23*521,2352110 6.25abO O U V R I A =--=-=+=Ω--==-1.8.7、181*315,315 2.533abO O U V R I A =-==Ω==+1.8.8、V U b 2)6/13/12/1/()2/123/24(-=+++-=V U a 8)6/16/16/1/()6/246/48(=++-= V V V U b a ab 10=-=开Ω=+==k R R ab 33||2||66||6||60mA R R E I 2)23/(10)/(0=+=+=第2章 正弦交流稳态电路2.1.1、(1) (2)略V t u )60628sin(2220︒-=A t i )45628sin(23︒+=(3) ︒-=-=======105/628223.4233102220i u m m s rad f w AI VU ψψϕπ2.1.2、︒-∠=-=-︒∠=+-=+︒∠=︒-∠=--=-︒∠=+=++=︒∠=︒∠=+=171057.307.1001101187.1107.4085.0/143517.307.40481507.1147.1007.707.704510053504030j jB A j jB A B A j B A j B A jB j A2.2.1、Awt i A wt i Vwt u )143sin(25)143sin(25)30sin(2220'︒+=︒-=︒+=2.2.2、Vwt u j u u u Vwt u j U U U VU VU )4.93sin(2244.932242.2234.13)33sin(224332242.1236.1866020030100'21'2121︒+=︒∠=+-=-=︒-=︒-∠=-=+=︒-∠=︒∠=m Hw X L R Z X I U Z ,HZ f I U R A ,,I V U L L 9.15/5,8.7/506/2012022==Ω=-=∴Ω===Ω==∴==时在时2.3.2、Var UI Q P A UWC I c VarUI Q P A WL U I b WR I P A R U I a HZf VarUI Q P A UWC I c Var UI Q P A WL U I b WR I P A R U I a HZf 20000;0200103186280100:50;05.0108.316280100:10010011100100:1000)2(1000;01010318314100:1000;010108.31314100:10010011100100:50)1(63226322==Ω==⨯⨯⨯====Ω==⨯⨯===⨯========Ω==⨯⨯⨯====Ω==⨯⨯===⨯======----2.3.3、;R X j I U Z ;R X j I U Z ;R X I U Z 呈容性呈感性呈阻性.0,25,43,4325/)3(.037,8,6,68/)2(.0,15,0,15/)1(<Ω=Ω-=∴Ω-==>︒=Ω=Ω=∴Ω+===Ω==∴Ω==ϕϕϕuFwX C k R k X k I U Z C 053.0)/(12.5,36/)1(==Ω=Ω=∴Ω== 2.4.2、 V U A I e V U d A I I I c V U U U b AI a R 2100,10)(210)(2)(80)(210)(00021022200====-==-==2.4.3、A Z U I Z Z ,Z j Z V IZ U V IZ U AI A Z U I Z j j j Z Z Z S u i i u S 5.261568)2(6.717.2390104.1837.25.717.2353104.1837.24.1837.24.184.18)62arctan(37.210215102)26()10()86()1(212221121===Ω=+=Ω-=︒-∠=︒-∠⨯︒∠==︒∠=︒∠⨯︒∠==︒∠=︒=-=︒-=-=-=====Ω-=-++=+=时当ϕϕϕϕϕϕ2.4.4、Ω==Ω========25/210/2102100,1002I U X I U X R AI V U U V U U L L R C C R L2.4.6、VarX I Q W UI P H w X L R j I U Z L L 774580cos 6.053cos cos 127.0/304030334.420220/2=====︒===Ω=Ω+=︒-∠︒∠==ϕϕ2.5.1、000120145,1190,11020,159*cos 4510,0.0318C L I A I A I A UX C uf ICUR X L HI ==∠=∠==Ω====Ω=2.5.2、101112200221211222201160,2201121930,cos30**3620U I A Z R jX U I A Z R I I I A P UI I R I R W∂===∠-+====+=∠-==+=001260),,(30)i wt A i wt i wt A =-==-2.5.3001200121201200120034553,861036.94453,2236.96547.653.1),36.9)47.6)4.4726.3Z j Z j U U I A I A Z Z I I I Ai t A i t A i t A UZ Iϖϖϖ=-=∠-Ω=+=∠Ω==∠==∠-=+=∠-=+=-=-==∠-Ω2.5.411221212110,1/10,10101010,//10/25,/0.5,10*0.55,0,5,cos 1L C L C ab ab ab X L X C Z R jX j Z R jX j Z Z Z U U V I I U Z I A P UI W Q Var S VA ϖϖϕ==Ω==Ω=+=+=-=-==Ω============2.6.222263.2cos 100,cos 9240cos '0.88380*120(')1542NN N N N N P I AUN S U I KVA Q S KVar P UI P C tg tg uF Uϕϕϕϕϕϖ==========-=2.6.3A U PI U P U P I I I UI PC 186.0cos 977.0cos 4.12tan sin cos sin sin )2(7.63443.0cos )1('2''''''211===︒=∴===-︒===ϕϕϕϕϕϕϕϕϕϕ2.7.2uVIX U uAX X R UI wCX fL X kHZ f uV Cw I X I U uA R U I kHZ LCf C C C L C L C C 85.801.0)(885118842,1200)2(64515.0/;82221)1(22100000===-+=∴Ω==Ω==========ππ则2.7.4、HZ Qf f R Z HZ LC f 1320500;282021)1(000==∆Ω====π2.7.500062.820,31.4,15.72,0.1C C C C U I X V U UQ U V R U I X f L L Hπ====∴===Ω=∴= 2.7.6、J CU LI W W W V X I U uf C H L fCfL Cf L f X X ,f f X X R )IU ()X (XHZ f I UR m A I HZ f C C L C C C L C L C L42200002220max 00109.1212156.39)3(24.0;105.04.98521202124.9854.985500)2(67.16660;1000)1(-⨯=+=+=====-=-=--=-<±=-∴-=-=Ω====得电路呈容性时当时ππππ第四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4.2.1VU U V U A i i A i ,t V U U V U A i i A i A i ,t V U U VU A i i A i V U V U A i A i i V U V U L R R R L R L L C R R R R C C 0)()(100)(100)()(0)(99)0()0(1)0(1)0()0(0)0(0)0(0)3(99)()(1)(1)()(0)()2(0)0(100)0(0)0(100)0()0(0)0(0)0()1(212121*********=∞=∞=∞=∞=∞=∞∞======∴===∞=∞=∞=∞=∞=∞======∴=++++++-+++++++-时时刻在4.2.2t=0+时,6(0)(0)142(0)(0)22(0)0,(0)12L L C C L R i i A u u V u V i A +=-==++=-=+=+== t=0+电路,t =∞时,电路6()()32()0,()6L R L C i i Au V u V ∞=∞==∞=∞=t=0+电路:4.2.3(a ) (0)3(0)(0)3(0) 1.5L L L i Ai i A i A-=∴+=-=∴+=t =∞时电路为,此时6()32i A ∞==(b ) t=0+时(0)(0)6(0)0C C u u V i A+=-=+=t =∞时电路如图,此时6() 1.522i A ∞==+(C) t=0+时,1122(0)(0)6,(0)(0)0(0)6L L L L i i A i i Ai A+=-=+=-=∴+=t =∞时电路如图,此时()0i A ∞=(d)60)(0)*232263(0)0.754C C u u V i A+=-==+-∴+==t =∞时电路如图,此时6()1222i A ∞==++4.3.1零状态响应:()15*(3//6)30C u V ∞==(3//6)*50.01S τ==100100()30(1),()15t t CC C du u t e V i t Ce A dt--∴=-==4.3.2Ve u U t u Ve ee u u u u SC R R RC VU u V u u :S Ve u ,S t S t Veu S C R e U u :S V u t C S R t t t C C C C S C C C C t C tS C C )1.0(101)1.0(101021215.01.015.01115)(4.1530)306.14(30)]()1.0([)(1.0)||(30)(6.14)1.0()1.0(6.14)1(30)1.0(1.0)1.00()1(3015.0),1(0)0(''------++-----=-=-=-+=∞-+∞=∴=====∞===-==≤≤-===-==ττττ闭合后时在闭合4.4.1{}31211106(0)(0)*(//)2/3()*264()()(0)()(2)3C C C tt C C C C u u I R R V u I R VR C msu t u u u ee Vττ--+=-==∞=====∞++-∞=-4.4.23333132500500500500500500250033(0)(0)14()*2222(//)2()2(12)2()()0.5()()()*20.520.5()()10.25C C C t t C t C C t t t R C C R t u u Vu I R V RC R R R C us u t e e Vdu t i t C e mA dtu t u t i t R e e e V U t i t e mAR τ-------+=-=∞===+==+==+-=-===+=-+=-==-或:33331350034132(0)112122(0)3(0),()14()10.25R R t u Vu Ui mA i mA R R R i t e mA-++==++++==∞==+=-4.4.3sC Ve t u Ve t u Ve t u Vu V i u V i u m Ai ,t Vu Vu m Ai ,t V u V u ,t tB tA tC C A B A B C C 61044.0]5||)2510[(14.03)(35.05.1)(5.05.1)(5.153.0)(5.16)(25)(3106)(3.02551066)(85.16351125)0(86.26351110)0(351125101)6(6)0(01)0(152556)0(0)1(----+++++--⨯=+=-=+=-=∴=⨯=∞=-∞⨯=∞=⨯-=∞=+++=∞∞==-⨯==+⨯-==+---===∴=⨯+==ττττ时时时4.4.4[]1010(0)(0)1*20101010()*20105101020(1010)//20*0.1()5(105)515C C C t t C u u V u VC s u t e e Vτ--+=-=-=∞=-=-++=+==-++=-+4.4.5[]111222222120,()10(1),,()10(1) 6.32,() 6.32,(),()()()()(6.32)2,(2)0(6.32)3.67tC RC RCC C C t T RCC C C C C t T u t eV RCt T RC u T eVwhent T u T V u U RC t T u t T u u T u e U U e RCt T u T U U e U Vτττ-----------〈〈=-====-=〉+=∞==-∴-=∞++-∞=+--∴===+-∴=-4.4.6第5章 半导体器件5.2.1(1) 120, 3.08, 1.543.9Y R DA DB V I mA I I mA ===== (2) 120, 3.08,03.9Y R DB DA V I I mA I ===== (3) 1233, 2.3, 1.153.9Y R DA DB V V I mA I I mA -=====5.2.3,c5.2.420.45O U U = D O I I=221.414DRM U U ==5.2.5在交流电压的正半周内,电流流过的路径为212,,,L u D R u +- 在交流电压的正半周内,电流流过的路径为222,,,L u D R u -5.2.61220.9OU U V == 2O O UI A R==1.112.22O I I A -=172.5DRM U V ==选2CZ12C5.2.75.3.1a. 4.59.514O U V =+=b. 10O i U U V ==c. 0.5(0.5)1O U V =-+-=-d. 4O i U U V =-=-e. 4.50.55O U V =+=f. 9.5 4.55O U V =-=5.3.2201033.3300i Z R U U I mA R --===100.71.5Z L U I mA R === 33.3 6.726.6Z ZMAX I mA I =-=>超 过加一电阻与电阻R 串联,起限流作用。
东华大学高等数学实验试题A考试时间:90分钟(附参考解答)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上机考试说明:1. 开考前可将准备程序拷到硬盘, 开考后不允许用移动盘,也不允许上网;2. 领座考生试卷不同,开卷,可利用自己备用的书和其他资料,但不允许讨论,也不允许借用其他考生的书和资料。
3. 解答(指令行,答案等)全部用笔写在考卷上。
一、 计算题(60分)要求:写出M 函数(如果需要的话)、MATLAB 指令和计算结果。
1. 解线性方程组⎪⎪⎩⎪⎪⎨⎧-=+=+--=-+=-+1423523154342143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并求系数矩阵的行列式。
指令行:A=[5 1 -1 0;1 0 3 -1;-1 -1 0 5;0 0 2 4];b=[1;2;3;-1];x=A\b,d=det(A) 结果:x 1=1.4, x 2= -5.9, x 3=0.1, x 4= -0.3. 行列式=70.设 f(x,y) = 4 sin (x 3y),求 3,22==∂∂∂y x y x f 。
2. 指令行:syms x y; f=diff(4*sin(x^3*y),x); f=diff(f,y); f=subs(f,x,2); f=subs(f,y,3) 结果:1063.63. 求方程 3x 4+4x 3-20x+5 = 0 的所有解。
指令行:roots([3 4 0 –20 5]) 结果:-1.5003 - 1.5470i, -1.5003 + 1.5470i, 1.4134, 0.2539matlab 求导命令diff 调用格式:diff(函数) , 求的一阶导数;diff(函数, n) , 求的n 阶导数(n 是具体整数);diff(函数,变量名), 求对的偏导数;diff(函数, 变量名,n) ,求对的n 阶偏导数;在符号表达式或矩阵中进行符号替换SyntaxR = subs(S)R = subs(S, new)R = subs(S, old, new)R = subs(S, old, new) 利用new 的值代替符号表达式中old 的值,old 为符号变量或是字符串变量名。
电机原理及应用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同步电机的特点是转子转速与电网频率之间(—)严格不变的关系。
A、没有B、有C、不确定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2、一台QFQS-600—2汽轮机,若额定电压为20KV,额定功率因数为0.85(滞后),则发电机的额定电流是(一)oA、20.377AB、20377ΛC、35.294AD、35294A正确答案:B3、凸极发电机中,直轴和交轴上的气隙(—)。
A、相同B、均匀C、不等D、不确定正确答案:C4、在感性负载和纯电阻负载时,电枢反应均有去磁作用,且定子漏阻抗压降也使端电压降低,所以外特性是(—)的。
A、先上升再下降B、直线C、上升D、下降正确答案:D5、发电机(—)时,输出的无功为零。
A、正常励磁B、过励C、静态稳定极限D、欠励正确答案:A6、变频调速在变频时应使电压与频率成()变化。
A^不确定B、正比C、无关D^反比正确答案:B7、一台并联于无穷大电网上的同步发电机,在正常励磁情况下,若增大励磁电流,此时发电机为(一)状态,输出无功性质为(—)oA、过励,容性B、欠励,容性C、过励,感性D、欠励,感性正确答案:C8、同步发电机零功率因数负载特性和短路特性的电枢反应性质均为(一)。
A、交轴电枢反应B、直轴助磁电枢反应C、交轴兼直轴去磁电枢反应D、直轴去磁电枢反应正确答案:D9、采用准确同步法并网时,并网瞬间发电机(—)。
A、既不发出有功功率又不发出无功功率B、只发出无功功率C、只发出有功功率D、既发出有功功率又发出无功功率正确答案:A10、为了变极后电动机的()不变,应在变极后对调任意两相电源线。
A、转向B、电压C、电流D、转速正确答案:A11、同步发电机型号QFN-300-2中,300表示()。
A、300AB、300VC>300kWD、300MW正确答案:D12、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启动时,()在重载下启动A、无关Bs不确定C、可以D、不可以正确答案:C13、一台2P=16的水轮发电机,为使定子感应电势频率f=50Hz,则同步转速应为()r∕minA、375B、1000C、750D、187.5正确答案:A14、凸极同步发电机中,直轴上磁阻(一)交轴上磁阻。
目录实验一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1实验二单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 6实验三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14实验四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8实验五三相笼型异步电机的工作特性 23实验一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自励条件。
2、测定并励及他励直流发电机运行的负载外特性曲线。
3、观察直流发电机的剩磁(无励磁)发电。
二、实验设备1、原动机为直流电动机M03一台:U N 220V,I N 1.1A, P N 185W,n N 1600rpm2、直流发电机为M01一台:U N 200V,I N 0.5A, P N 100W,n N 1600rpm3、直流电流表2台(2A)4、直流电压表一台5、N MEL-03可变电阻箱及转速表(MEL-09)各一台6、直流励磁电源、可调直流电源各一台三、实验项目与注意事项1、并励发电机A、实验线路图1-1 并励发电机(1)可调直流源经电枢电流测量表A1向直流电动机M03的电枢供电(V0内接)。
(2)直流励磁电源经励磁电流测量表A2向直流电机的励磁线圈F1,F2供电。
(3)直流发电机M01输出端接300V档电压表,负载回路串直流电流表2A档。
(4)直流发电机的励磁线圈F1,F2并联到发电机的电枢端。
(5)R L总阻值0~1350Ω可调。
接线要求:必须保证在操作过程中带电导线的金属部分不裸露在外。
完成接线后,检查各旋钮的初始位置:可调直流电源输出最小(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底),而R L在最大位置(3个调节旋钮都逆时针旋到底);直流励磁电源开关置“0N”,可调直流电源开关置“0N”;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才能通电。
B、实验系统的启动及调试(1)接通总电源后,先检查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测量表A2,必须要有100mA左右的电流指示,才能按复位键启动电机,否则禁止启动电动机,直到励磁电流正常。
(2)调节“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渐升电动机转速,发电机端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应有逐渐增大的读数,则表明发电成功,可将电动机升速到1600rpm。
(3)如果渐升电动机转速,发电机端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不变化,则表明发电机不能发电,则将可调直流电源恢复到最低后关断,待改接发电机励磁接线后再开。
(4)若励磁端对换后发电机仍不能发电,则要先充磁。
方法如下:a)先将可调直流电源降到最小,然后关断。
b)再将直流励磁电源关断。
c)将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励磁线圈 F1,F2并联(见图1-2,不管如何并联法)。
d)开启直流电源总开关,开启励磁电源,励磁电流测量表A2应有200mA左右的电流指示,片刻后关断两个开关。
e)将发电机的励磁线圈 F1,F2重新并联到发电机G的电枢F1,F2端。
f)按以上步骤重新启动电动机。
图1-2 发电机充磁C、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运行外特性U=f(I)测定(n=1600rpm保持恒定)U为并励发电机输出电压,I为并励发电机负载电流,注意随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大,必然造成电动机的转速跌落,要不断微调“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将转速调整到n=1600rpm(增大电动机的电枢端电压)。
数据记录于表1-1。
2、他励直流发电机外特性的测定(n=1600rpm保持恒定)把发电机的励磁绕组(见右侧的F1、F2)也接到直流励磁电源,其余不变,如下图(1-3)。
所有旋钮重新置初始位置后启动电动机,操作方法同上。
数据记录于表1-2。
图1-3 他励发电机3、观察直流发电机的剩磁(无励磁)发电关闭所有直流电源后,将直流发电机的励磁线圈F1、F2从励磁直流电源处断开(无励磁),并使发电机空载(且断开R L回路)。
如下图(1-4)。
所有旋钮重新置初始位置后启动电动机。
观察发电机输出端的电压表是否有电压指示值:若有则剩磁发电成功,否则不成功。
数据记录于表1-3。
图1-4 剩磁发电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表1-1数据记录:(n=1600rpm保持恒定,通过调节R L来改变I值。
表1-2数据记录:(n=1600rpm保持恒定)表1-3数据记录:2、直流发电机并励和他励运行时的外特性。
(我是用Matlab 作图)。
五、简答题(1)并励发电机不能发电的原因有哪些?实验中如何解决?(2)在电动机—发电机组成的机组中,当发电机负载增加时,机组的转速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处理?为什么?(3)简述发电机并励运行与他励运行时外特性曲线的异同。
(4)直流发电机的剩磁发电是否一定能实现,为什么?(5)发电机是否可能发生电枢端有电压,但额定转速下离额定电压甚远?为何?实验二单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试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试验测定变压器的运行特性、电压调整率、变压器的效率η等。
二、实验设备1、单相变压器一台(U1N 220V,I1N 0.4A ;U2N 110V,I2N 0.8A)。
2、可调交流电源一台。
3、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各一台、可变电阻箱一台(N MEL-04)。
三、实验项目与注意事项1、空载试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电源加在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压55V。
电压表V应可随时改变测量点。
表两端线头固定不动,只移动被测端线头,如下图。
通电前必须使三相调压器输出为零。
且数字表的显示会滞后,所以操作要慢一些。
A表接在W表及V表之后,是因为变压器空载电流较小,避免将电压表线圈的电流或功率表电压表线圈的电流计入电流表,造成较大测量误差。
数据记录与表2-1。
图2-1 空载试验2、短路试验 (操作要尽快完成)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注意,通电前必须使三相调压器输出为零!电源加在高压侧。
由于副绕组短路,所以实验时要严密监视电流表的读数,小心地慢慢增大三相调压器的输出!注意到电流表A的位置被移到了功率表W及电压表V之前,因为短路试验时的电流较大,电压表线圈的电流或功率表电压表线圈的电流很小,对短路试验的计算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另一方面,电流表A由于电流增大,其两端电压会增大,而此时V 测量到的电压较小,当然不希望计入电流表A 的端电压。
数据记录于表2-2。
实验线路如下:图2-2 短路试验3、负载试验测取负载特性U 2=f (I 2)。
实验线路如图2-3所示。
上电前R L 置最大值。
先空载(开路),调节交流调节器使U 20 = U 2N =110V ,之后调节器不再变动。
通过调节R L 使I 2 增大直至 I 2 =I 2N = 0.8A (接近)。
数据记录于表2-3。
其中I 2 = 0及 I 2 = I 2N 两点必须测量。
图2-3 负载试验4、电压调整率的计算变压器在额定负载电流下的电压与空载时的电压是不同的,所谓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就是指该电压的相对变化量(归算到原边):%100''%100%2022022⨯∆=⨯∆=∆U U U U U 其中: K U U ∙∆=∆22' K U U ∙=2020' ,220222NU U U I I ∆=-=而U 20则是二次侧空载电压,变比取 K=U 1N /U 2N ,因此可直接利用负载试验数据进行电压调整率的计算。
应该指出:当功率因素cosФ不同时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也不同。
5 、 变压器的效率曲线η=f (I 2)测定(电阻性负载) 用间接法测定阻性负载下变压器的效率:ϕηCOS U I U I P P 112212==由于二次侧是阻性负载,所以cosФ≈ 1 ,而一次侧的功率由功率表测得。
因此效率曲线η=f (I 2)测定可在负载试验时加测P1及计算P2而完成。
四、数据记录和处理 1、数据记录表2-1 记录数据(电压不必精确地为某一值,接近即可):000 00表2-2 记录数据:(电流不必精确地为某一值,接近即可)室温θ= 20 C0表2-3 记录数据(电流不必精确地为某一值,接近即可):2、数据处理:(1)、计算变比KK=U1NU2N=206.3110=1.86(2)、绘制空载特性曲线及计算激磁参数A、空载特性曲线U0 = f(I0), P0 =f(U0),COSφ0 =f(U0)B 、计算激磁参数以U 0 =U N 时所对应的P 0 、I 0 来计算变压器的激磁参数,空载时z m ≫z 1 , r m ≫r 1,x m ≫x 1 ,所以z 0 ≈z m r 0≈r m ,x 0 ≈x m ,因此有: I P r m 2=I U Z m 0=r m Z m X m 22-=此时:Uo=55V ,Io=0.029A ,Po=0.3Wr m =356.72Ω ,Z m =3793Ω ,X m =3776Ω 。
(3)、绘制短路特性曲线及计算短路参数 A 、短路特性曲线U K = f (I K ), PK =f(U K ),COSφK =f (U K )B 、计算短路参数以I =I N 时所对应的P K 、I K 来计算变压器的激磁参数,短路时试验电压很低,主磁通就很小,r m ≈∞ ,可近似认为:由于短路电阻r K 随温度而变化,按国家标准应换算到75C 0时的值:其中, T 0 = 234.50C (本变压器为铜线),θ为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I K = I N 时的短路损耗:r C K NKN IP 0752=θθ++=T T r r CK C K 00007575此时:Ik=0.4A , Pk=6.1W , Uk=17.0V 。
r k =38.13Ω ,Z k =42.5Ω ,X k =18.77Ω 。
实验时,室温大约为20摄氏度,因此: r k75=46.40Ω , Z k75=50ΩW C K I N P KN r 424.74.46*2^4.00752===(4)、按空载试验与短路试验求出的参数,画出变压器折算到低压方的“Г”型等效电路。
(5)、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U 2%、变压器的效率η=(P2/P1)% 并画η=f (I 2)△U 2%=(110-98.4)/110*100%=10.55%五、简答题1、空载试验与短路试验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连接位置为何不同?2、短路试验为何选择在低压侧进行?3、当二次侧是阻性负载,为什么可以认为cosФ≈ 1 ?实验三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极性。
2、用实验方法判定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二、实验设备1、三相调压器一台。
2、三相芯式变压器一台(N MEL-02 )。
3、交流电压表一台。
三、实验项目(变压器绕组端以A、X,B、Y,C、Z及a、x,b、y,c、z表示)1、测定绕组极性(三相调压器的输出线电压U UV为100V)实验所使用的三相芯式变压器由1个原绕组和2个副绕组组成(见附录图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