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复习专题-(最后定稿)六年级下2018春预定版
- 格式:pdf
- 大小:1015.27 KB
- 文档页数:8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2)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些种类是单细胞,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作为鱼类的饵料③作为食物;④作为医药原料(4)代表:衣藻,水绵。
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等。
2、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植株矮小,一般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4)代表:墙藓、葫芦藓、地钱。
3、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 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卷柏、江南星蕨、满江红、贯众。
4、裸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2)代表植物:油松、雪松、云杉、侧柏、银杏、苏铁等。
5、被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危害,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有些果实表面有刺或黏液,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使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2)分类:①单子叶植物:种子有一片子叶,平行叶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网状叶脉。
6.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种皮:保护内部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胚根:发育成根子叶:2 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2)玉米种子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子叶:1 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胚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
六年级《生物学》下册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30、31、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是不产种子的,都靠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这些植物称为孢子植物。
32、比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靠孢子繁殖)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生活环境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形态结构 特征①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②没有根、茎、叶的分化①矮小; ②有茎、叶,有假根; ③没有输导组织(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①比苔藓植物高大; ②有根、茎、叶的分化;③有输导组织作用①释放氧气;②可以做鱼类的饵料;③食用;④可供工业和医药使用①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②遗体堆积多年后形成泥炭①食用;②药用;③可做绿肥和饲料;④遗体堆积可形成煤;⑤观赏 代表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海带、紫菜墙藓、葫芦藓铁线蕨、肾蕨、满江红 因为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 藻类植物 大量繁殖。
34、为什么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答: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35、蕨类植物的茎大多长在地下,所以地上部分是: 叶 。
36、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37、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 裸子植物 和 被子植物(1)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因而种子是裸露的。
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
(2)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种子包在果皮之中。
如:豌豆、荔枝、木瓜、桃、花生等。
(3)果实由 果皮和种子组成,因此,被子植物有果实。
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4)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或有无果实) 。
(5) 被子植物 就是 绿色开花植物 ,植物体包括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知识梳理一、 基础知识梳理:1.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其中最早登上生命舞台的是____________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______。
2.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______,少数生活在陆地__________。
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_______,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和______ ,都能进行________ ,不需要有专门的_______ 、 ____或___________的器官;它们没有____ 、 ____ 、 ____的分化。
3. 衣藻和水绵都是__________藻类,衣藻有____个细胞,它的叶绿体是______状,水绵有_______个细胞,它的叶绿体是______状。
常见的海洋藻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海带是_______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苔藓植物一般有_____和_____的分化,茎和叶里没有______________,所以,苔藓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要靠________直接吸收,因此长的矮小。
它没有真正的根,只有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作用。
苔藓植物的叶片大都只有_______层细胞,对_______气体敏感,因此可以当做空气污染程度的________植物。
5. 蕨类植物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而且具有专门的___________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地上部分是_________,地下横卧的部分是_________。
古代的_______植物变成了今天的煤。
6. 菜豆中子包括_______和_____两部分,玉米种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它们都有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是主要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梳理生物是我们身边的一门重要科学,它研究的是与生命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有关生物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六年级生物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基因与遗传1. 基因的定义和功能基因是生物体内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遗传性状的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性状的形成。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有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基因遗传规律和基因分离定律等。
3. 基因的变异与进化基因的变异是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随机突变,基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进而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二、植物与环境1. 植物的生长需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水分和养分等条件的满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会有所不同。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独有的重要生理过程,它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氧气。
3. 水分对植物的影响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供给植物水分的条件和水分蒸腾对植物的作用等。
三、动物与环境1. 动物的生存适应动物的生存适应是指动物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身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适应性改变,达到适应环境并生存下去的能力。
2. 动物的呼吸和循环动物的呼吸有不同的方式,包括肺呼吸、气管呼吸和鳃呼吸等。
动物的循环系统则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各个细胞,并排出代谢产物。
3. 动物的消化和排泄动物的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养分,而排泄系统则负责将代谢产物从体内排除。
四、生物多样性1. 物种和分类物种是指一群具有相同形态特征和生殖能力的个体的集合体,而物种的分类则是按照生物的相似特征和亲缘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涉及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五、人体健康1. 健康与卫生健康是人体在心理、身体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总体状态,而卫生则是保护和改善人体健康的相关原则和措施。
初中生物复习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不是种皮。
种子内部有一个肥厚的胚乳,贮存着营养物质,而胚芽则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连接根和茎。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最为丰富的植物群落,包括了花草、灌木和树木等。
它们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的伤害,并且具有多种传播方式,如翅、毛、刺、黏液、浆液等。
被子植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食物、药材、建筑材料等。
代表植物有玫瑰、桃花、松树、橡树等。
二、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生长成新的植物。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和营养组织。
不同种类的种子结构有所不同。
以菜豆种子为例,种皮是保护内部结构的外层,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胚根发育成根。
而胚乳则是贮存营养物质的部分,有利于胚芽的发育。
另外,玉米种子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它的外层是由果皮和种皮组成的,内部有一个肥厚的胚乳和一个胚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连接根和茎。
种子的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向胚珠移动,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随着受精的完成,胚珠逐渐发育成为种子,花瓣、萼片等逐渐凋谢,果实开始形成。
7.种子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
这些成分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萌发都有重要的作用。
8.种子的萌发需要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的共同作用。
自身条件包括种子胚的饱满和完整,种子不处于休眠期等。
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
1.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在这个区域下部的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
伸长区的细胞来源于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通过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根的生长不仅仅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还需要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芽中也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或花。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其中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需要量最多的。
生物下册六年级知识点六年级的生物下册主要涉及了一些有关植物和动物的基础知识。
在这一学期中,学生将深入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六年级生物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一、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 根茎叶的结构和作用: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和传输物质,叶进行光合作用。
2. 花的结构: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花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
3. 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种子由种皮、种子叶和胚珠构成,可以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
二、动物的结构和特征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有脊柱,如鱼、鸟、哺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如昆虫、贝壳类动物等。
2. 昆虫的特征:昆虫具有六条腿、触角和复眼等特征,可以通过变态生长的方式进行发育。
3. 鱼类和鸟类的特征:鱼类具有鳃和鳞片,能够在水中生活;鸟类具有羽毛和翅膀,能够飞行。
三、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2. 水循环和食物循环:水循环和食物循环使得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1.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设立自然保护区、减少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环保意识等。
在学习生物下册的知识点时,同学们应该通过观察实物、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要关注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和特征,从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通过六年级生物下册的学习,同学们将对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特征、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将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梳理生物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存在,它涉及我们身体的运作、植物的生长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六年级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六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
一、植物的繁殖1. 植物的有性繁殖:介绍植物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如花和花柱,授粉和受精作用等。
2. 植物的无性繁殖:介绍植物的各种无性繁殖方式,如分株、插条、扦插等。
二、动物的繁殖1. 动物的生殖器官:介绍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2. 动物的有性繁殖:探讨动物的交配和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和出生的过程。
3. 动物的无性繁殖:讨论动物的各种无性繁殖方式,如分裂、孢子等。
三、生物和环境1.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特征,如动物的保护色、植物的根系结构等。
2. 食物链和食物网: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环境保护意识:强调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倡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四、生物的进化1.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探讨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过程,如原生动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发展。
2. 人类的进化:了解人类的进化历史,从早期人类的直立行走到现代人类的形成。
五、保护珍稀生物1. 珍稀濒危动物:介绍一些珍稀濒危动物的特征和保护措施,如大熊猫、白鲨等。
2. 植物保护:了解植物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方法,如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资源等。
六、人体健康1. 饮食营养:介绍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
2. 健康习惯: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勤洗手、定期锻炼等。
3. 常见疾病预防:探讨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流感、传染病等。
综上所述,六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点主要包括植物的繁殖、动物的繁殖、生物和环境、生物的进化、保护珍稀生物以及人体健康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世界,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水平。
六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在六年级的生物下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生物的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营养在营养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并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
同时,植物还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盐,通过叶子进行呼吸。
2. 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包括花的授粉和胚胎发育,而无性生殖则包括植物的各种繁殖器官,如种子、根茎和营养器官等。
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形成成熟植株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主要涉及植物器官的增长和发育、物质吸收、能量利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
二、动物的分类与特征1. 动物的分类动物按照不同的特征和特点,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而脊椎动物则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2. 动物的特征动物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的构造、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环境和行为特征等。
不同种类的动物会有不同的特征,如哺乳动物有乳腺、脊椎动物具有脊柱等。
三、生态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包括有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的流动等。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稳定的特点。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障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行动。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等。
四、人类与健康1. 营养与健康人类的健康与营养密切相关,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我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常见疾病与预防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例如,预防感冒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等。
五、科学探究与实践1. 科学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中的观察是指对事物的现象、性质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描述和了解。
六年级生物下学期复习提纲2018预定版学生班级:学生姓名:2017-11-06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并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①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全身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1)释放氧气(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2)做鱼类饵料;(3)食用;(4)药用②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阴暗潮湿陆地环境中,有茎(无导管)、叶(无叶脉),根为假根。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且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叶只有一层细胞,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作用。
③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阴暗潮湿陆地环境中,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高大许多,结构也复杂许多。
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茎大多藏在地下。
叶常呈羽状,背面会长出褐色的斑块隆起是孢子囊群。
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常见蕨类: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铁线蕨、鳞毛蕨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①嫩叶可食用。
②有些根、茎内的淀粉,可制成蕨粉酿酒和食用。
③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观赏等。
④满江红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⑤古代的蕨类植物变成了现代的煤炭。
3、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各种环境,根茎叶发达。
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如:油松、红豆杉(植物中的大熊猫)、侧柏、银杏(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活化石,白果)、苏铁(活化石)等等被子植物:各种环境,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又称绿色开花植物。
如:玉米、白菜、桃、大豆、水稻、玫瑰、菊(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等。
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如杨和柳的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飘扬)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孢子是生殖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种子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殖器官,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
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被子植物一般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够畅通无阻,一般都开花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
果实= 果皮+ 种子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种子结构与功能: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子叶(胚乳)──贮存营养;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茎连接部位;胚根──发育成根。
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有种皮、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如大豆、菜豆、花生)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有种皮、子叶、胚乳、胚芽、胚轴和胚根;(如玉米、水稻)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有胚芽、胚轴、胚根和叶子组成。
2、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了避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至少要取10粒种子。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破损率低,储存时间短)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饱满)、不在休眠期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实验组:是接受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只一个变量,其他量都相同且适宜。
3、种子的发芽率(1)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2)发芽率的计算公式:%100⨯=供检测的种子数发芽的种子数发芽率(3)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用全部种子或一颗种子做发芽率实验行吗?不行,浪费性大、偶然性多(5)为什么要对种子做发芽率的测试?发芽率低导致农作物减产(一般情况下,只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0%以上才适合播种,并且播种时还要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4、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2)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3)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4)胚轴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待子叶或胚乳贮存的养分耗尽时,开始从外界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幼苗。
)5、植株的生长: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1)幼根的生长:①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②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③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成熟区的细胞;④根的生长主要是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增大的结果。
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根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期四部分。
①根冠:细胞大,排列不整齐,起保护作用②分生区:细胞小,具分裂能力主要功能:吸收水和无机盐③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使根长长④成熟区:生有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因为植物主要通过根部的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如果根毛受损,植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所以移栽时,总带着土坨。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①按性质分:叶芽──发育成带叶枝条。
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混合芽──将来既发育成带叶枝条,又发育成花。
②叶芽结构: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注意:植物的长高只是顶端长)芽轴──发育成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将来发育成枝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芽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③按着生位置芽可分顶芽和侧芽。
顶端优势:顶芽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发育。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主要是:氮、磷、钾)、有机物(叶的光合作用制造)。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缺钾时植株茎秆软弱,易倒,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不结果。
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
油菜生长时期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而在开花结果时期则需要更多含磷的无机盐种植吃叶的蔬菜需要多施含氮无机盐;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多施含磷的无机盐;吃茎的蔬菜需要多施含钾无机盐。
合理施肥:要多施农家肥、有机肥配施化肥6、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花梗连接、支持作用花托萼片花被: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花瓣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丝:支持花药柱头:接受花粉雌蕊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从花蕊的情况看花的类型有单性花、两性花和无性花。
(开花: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花就要开放。
传粉: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
)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它们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
其中子房自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和受精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①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异花传粉类型依靠昆虫传粉和依靠风力传粉虫媒花:(1)色彩鲜艳 (2)香味浓郁 (3)花蜜甜美风媒花:(1)花粉轻、多 (2)柱头分叉有黏液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传粉的不足而给植物进行的辅助授粉。
②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③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胚珠数=种子数;子房数=果实数(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①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水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叶片因有水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③水有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④水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①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②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2)植物运输物质的途径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有机物)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根毛吸水的原理根毛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这样的结构很适合吸收水分。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