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物复习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93.50 KB
- 文档页数:6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2)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些种类是单细胞,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作为鱼类的饵料③作为食物;④作为医药原料(4)代表:衣藻,水绵。
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等。
2、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植株矮小,一般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4)代表:墙藓、葫芦藓、地钱。
3、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 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卷柏、江南星蕨、满江红、贯众。
4、裸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2)代表植物:油松、雪松、云杉、侧柏、银杏、苏铁等。
5、被子植物:(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危害,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有些果实表面有刺或黏液,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使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2)分类:①单子叶植物:种子有一片子叶,平行叶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网状叶脉。
6.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种皮:保护内部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胚根:发育成根子叶:2 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2)玉米种子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子叶:1 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胚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
初中六年级生物知识点初中六年级生物课程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细胞结构到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框架: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学习不同类型的细胞器及其功能,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遗传与进化-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染色体、DNA和RNA。
- 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 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等。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动物的分类与适应性- 学习动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 了解不同动物的适应性特征,例如鸟类的翅膀、哺乳动物的毛发等。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 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 探讨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体生理学基础- 学习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 了解人体如何调节体温、血压等生理参数,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生物技术与伦理-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
- 探讨生物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例如基因隐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实验技能- 学习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包括显微镜的使用、细胞观察、植物和动物标本的制作等。
总结初中六年级的生物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生物学视角,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初中六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生物是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的总称,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组织结构、生命周期、生理功能及其变异规律的科学。
下面将介绍初中六年级下册生物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植物的特征与分类1. 植物的特征:包括多细胞、有细胞壁、能自养、具有固定生活方式和不具有感觉和运动能力等特点。
2. 植物的主要分类: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银杏等,而被子植物则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二、动物的特征与分类1. 动物的特征:包括多细胞、无细胞壁、以有机物为食物、具有运动和感觉能力等特点。
2. 动物的主要分类: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而无脊椎动物则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三、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是指由种子发育成为成熟个体的过程,其中包括萌发、幼苗、成株和开花结果等阶段。
2. 动物的生长与发育:动物的生长是指由幼体发育成为成体的过程,其中包括出生、幼年、成年和老年等阶段。
四、植物的繁殖方式1. 无性繁殖:包括植物的自体繁殖和异体繁殖,其中自体繁殖又可分为萌发、水生植物的吸附和芽繁殖等方式。
2. 有性繁殖:植物的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传递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种子。
五、动物的繁殖方式1. 无性繁殖:包括动物的体细胞分裂和出芽等方式。
体细胞分裂可分为二分、多分和生殖腺改变等形式。
2. 有性繁殖:动物的有性繁殖通过交配,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胚胎。
六、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2. 生物保护:生物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是初中六年级下册生物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征、分类、生长与发育,以及植物和动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生物是学习生命科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生物的组成、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在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有关生物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和回顾这些知识,本文将对生物六年级下册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 植物的组成与生长
-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和植株的成长;
-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了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以及释放的氧气。
2. 动物的组成与特征
- 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包括头部、躯干、四肢等;
- 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初步了解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等不同类群的特征;
-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取食方式,了解动物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实现运动,以及不同动物的取食方式。
3. 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 植物的繁殖,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过程与方式;
- 动物的繁殖,包括卵生、胎生和母乳喂养等;
- 生物的发育,了解昆虫的变态过程和人类的生长发育特点。
4. 生物的适应环境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比如植物的适应水生环境的根和叶、动物的生物形态特征的适应性等;
-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的危害,倡导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上是我们在生物六年级下册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物的奥妙,了解生物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
重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生物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完毕。
生物六年级下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与发展变化的科学。
在六年级下学期的生物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点。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主要结构是根、茎和叶。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植物的身体,并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其他部位;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并释放氧气。
2. 植物的根系分为主根和侧根。
主根是从种子发芽后首先生长出来的根,它向下延伸并分出侧根。
根毛是根的表面附着的细胞,能增加根的表面积,提高吸收养分的能力。
3. 植物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
地上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能支持植物的叶子和花朵;地下茎主要功能是贮存养分,并且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4. 植物的叶子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例如长形、圆形、椭圆形等。
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5. 植物的花朵是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
花朵由花萼、花瓣、花蕊和花托组成。
花蕊是花朵的生殖部分,包括雄蕊和雌蕊。
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主要结构是头部、躯干和四肢。
头部包括头颅、眼睛、嘴巴等器官;躯干是连接头部和四肢的部分;四肢用于行走、捕食和逃避敌害。
2. 动物的骨骼分为内骨骼和外骨骼。
内骨骼是由骨头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外骨骼是由外壳构成,可以保护动物免受外界威胁。
3.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
4. 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5. 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并将代谢产物运送至排泄器官。
总结:通过学习生物六年级下学期的知识点,我们了解了植物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通过根、茎和叶的协同工作实现水分吸收、养分输送和光合作用;而动物通过头部、躯干和四肢完成行走、捕食和逃避敌害等行为。
初中生物每册书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适应和影响环境。
3.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4. 食物链与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5.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光照、温度、水、空气)和生物因素。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3. 组织的形成:由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三、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原则: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2.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主要生物分类群: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
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能量释放过程。
4. 植物的繁殖: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
五、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器官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系统。
2. 动物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3. 动物的繁殖与发育:卵生和胎生、外部发育和内部发育。
六、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基因的概念: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进化论:物种的起源、演化和自然选择的概念。
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从古猿到智人的进化历程。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和合理膳食的指导。
2. 传染病与预防: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预防措施。
3. 免疫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疫苗的作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藻类植物1、特征: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
整个身体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分类: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如衣藻)和多细胞(如水绵)两种。
根据生活环境又分为淡水藻类(如衣藻、水绵)和海洋藻类(如鹿角菜、常吃的海带、紫菜)。
3、意义:藻类可供地球90%的氧气,可作为鱼类饵料、可食用、可药用。
4、地位: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低等的类群。
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苔藓植物(1)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植株矮小,一般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矮小。
(2)作用:苔藓植物的叶片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能腐蚀岩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重要的拓荒者。
(3)地位: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
2、蕨类植物(1)特点: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作用:蕨类植物可食用(如蕨菜)、药用(如卷柏、贯众)、观赏(如肾蕨)。
古代蕨类植物经过漫长的年代演变成现在我们用的煤。
(3)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是不结种子的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因此属于孢子植物。
三、种子植物1、根据有无果皮包被,可以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常见的种类有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2)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叫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具有导管,具有双受精作用。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2、 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种皮位于种子表面,起保护作用。
胚是幼小的生命体,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有的种子还含有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菜豆种子玉米种子不同点子叶2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子叶1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胚都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 孢子与种子的区别孢子只是一个生殖细胞,只有落在温暖潮湿环境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失去生命力;种子属于器官,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条件不适合可以等到条件适合时在萌发。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1、藻类植物:2(1)生活环境:大多数在水中,少数种3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4(2)结构特点:结构简单,没有根、茎、5叶的分化,有些种类是单细胞,细胞中的6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全身都能从环7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需要专门的吸8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9(3)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作10为鱼类的饵料③作为食物;④作为医药原11料12(4)代表:衣藻,水绵。
海带,裙带菜、13紫菜,石花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等。
142、苔藓植物:15(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是植16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17(2)结构特点:植株矮小,一般有茎、18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无叶脉,19假根(只起固着作用)。
20(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植物可作21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因为它们的叶片22大都只有一层细胞)。
23(4)代表:墙藓、葫芦藓、地钱。
243、蕨类植物:25(1)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26环境。
27(2)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它的28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29是专门的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30(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有些可食31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32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33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34煤。
35(4)代表植物:真蕨、中华水韭肾蕨、36卷柏、江南星蕨、满江红、贯众。
374、裸子植物:38(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39包被40(2)代表植物:油松、雪松、云杉、41侧柏、银杏、苏铁等。
425、被子植物:43(1)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44包被。
45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实可以保46护种子免受不利因素危害,果实常有一些47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48毛,有些果实表面有刺或黏液,有些果实49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使被子50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516.种子的结构52(1)菜豆种子:种皮:保护内部结构53胚芽:发育成茎、叶54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55胚根:发育成根56胚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57(2)玉米种子58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59起,保护内部结60构61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62养物质63胚胚芽:发育成茎、叶64胚根:发育成根65胚轴:发育成66连接根、茎的67部分68胚乳:贮存营养物质69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
但这一层实际上70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71层是种皮。
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72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
73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74上称之为种子。
757.测定种子的成份P18种子中含有水、76无机盐、淀粉、蛋白质、脂肪778.种子萌发的条件:78(1)自身条件:饱满的种子胚是完整的、79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80(2)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81水分和充足的空气82二、植株的生长83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84区。
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85胞越大。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
86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87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88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89区的细胞。
根的生长不仅要靠分90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91而且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922.枝条是芽发育成的,芽中也有分93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94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95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有96的芽发育成花)97生长点:使芽轴不断98伸长,并产生出新的原99基和芽原基等(顶端生100长优势)10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芽轴:发育成茎102幼叶:发育成叶103芽原基:发育成侧芽104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105物质:需要量最多的是含106氮、磷、钾的无机盐1074.木本植物茎的加粗:108(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109树皮(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110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其中形111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具有旺112盛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113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114的木质部,茎才能逐年加粗。
115 5.开花和结果116(1)桃花的组成:花托、萼片、花瓣、雌117蕊和雄蕊等组成。
118(2)传粉119和受精:花粉120落到柱头上121以后,在柱头122上黏液的刺123激下开始萌124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125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126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127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一个128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另一个精子与极核129结合,形成受精极核,最后发育130成胚乳。
131(3)一个子房发育132成一个果实,一个胚珠133发育成一个种子1341351361376.根适于吸水的部位主要138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1397.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140和有机物。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141提供无机盐。
含氮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生长,142使植物枝叶繁茂;含磷无机盐促进幼苗发育143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无144机盐使茎杆健壮,抗倒状,促进淀粉形成。
145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461.观察叶片结构P56147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148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149卫细胞组成的空腔。
白天气孔慢慢张开空气150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151同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夜晚叶片的生152产活动停止,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153作用随之减弱。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154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155源不断的输送原料,还可以降低叶面温度,156增加大气湿度。
157158四、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159有机物的制造者160 1.实验P64淀粉遇碘变蓝对照实验16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162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163还会充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
164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重点)165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166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消耗干净;167②用黑纸片将叶的一部分遮住后再移到168阳光下的目的:进行对照;169③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让叶170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后叶片变成黄白色;171④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
说明产生172了有机物——淀粉。
173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174的条件。
1753.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式子176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177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178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179光合作用。
1801814.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182①原料:二氧化碳+水②条件(或动183力):光能184③产物:有机物+氧④场所:叶绿185体1865.光合作用的意义187①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188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189②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190生命所必需的最终能量来源。
191③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192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193衡)。
194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95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196②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977、呼吸作用的概念、198式子及场所199呼吸作用——植200物体吸收空气中的201氧,将体内的有机物202转化成二氧化碳和203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204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05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2068、呼吸作用意义207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供208给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变成209热量散发出去。
2109、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11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212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213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214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15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216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21710、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218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场所只在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都能进行条件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物质能量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1)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2)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3)所以二者相互依存。
2191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220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221林。
(气候特点及植被特点详见课本74-75222页)223名称特征举例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