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02.07 KB
- 文档页数:11
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命活动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8.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
三、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如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普遍性和相对性的。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是动物,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反复循环。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负责进行呼吸作用。
与叶绿体一样,它们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然而,二者的功能不同: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而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拥有线粒体,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存储着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结构形如一个螺旋形的梯子,而基因则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不同生物个体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完全不同,而同种生物个体的染色体在形态和数量上保持一定。
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是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的总称,学习生物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生物。
下面将对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群体之一。
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命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于植物结构和生长的知识点:1. 植物的主要结构:根、茎、叶和花。
2. 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3. 茎的功能:支撑和运输水分和养分到其他部分。
4. 叶的功能:光合作用,制造和储存食物。
5. 花的功能:生殖,产生果实和种子。
6. 植物的生长方式: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实、结果散播。
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动物是我们周围另一种重要的生物群体,通过研究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1. 动物的主要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脊椎动物的特征:具有脊柱和内骨骼,能够运动和感觉。
3. 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没有脊柱和内骨骼,形态各异。
4. 动物的食性: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和食腐动物。
5. 动物的生存方式: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6. 动物的适应性:群居、迁徙、伪装和捕食等。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关系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1.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2.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3. 排列链:通过食物链中生物的大小和排列来表示生物之间的关系。
4. 饲养:生物通过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并互利互惠。
5. 生物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和生物的总称。
6. 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人类与生物的关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下面是一些关于人类与生物的关系的知识点:1. 食物链:人类是食物链中的一部分,需要依靠植物和动物获得食物。
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汇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有关生命现象、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等的科学学科。
在六年级的生物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系列关于生物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汇,以便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知识点一:细胞和组织生物界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内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繁殖。
细胞还可以通过组织的方式形成组织器官。
知识点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由根、茎、叶三部分组成。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植物并进行物质的运输。
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还可以通过分生组织不断生长。
知识点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多样。
动物体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细胞,细胞可以组成组织器官。
动物体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拥有脊柱,如鱼、鸟、哺乳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如昆虫、蠕虫等。
不同的动物体还有不同的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
知识点四: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如生长、发育、成熟等。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体会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变化。
知识点五: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生物的分类包括门、纲、目、科、属、种等级别。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关系。
知识点六:生物的适应和相互作用生物在生活环境中会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适应。
适应使生物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捕食、共生、竞争等。
知识点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乱砍滥伐,减少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以上就是六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总汇。
通过对这些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探索生命的奥秘,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
六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点生物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生命的总称,了解生物的基本知识对我们认识和探索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在六年级上册的生物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点。
下面是本文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点。
1.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动物是指能够自主活动的生物,植物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动物进一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而植物则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两类。
2.植物的特征和功能植物具有以下特征:(1) 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2)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3) 植物能够利用根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植物的功能包括:(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2)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3) 营养吸收: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4) 繁殖:植物通过花粉传播、果实散布等方式进行繁殖。
3.动物的特征和功能动物具有以下特征:(1) 动物能够感知和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 动物具有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命活动。
动物的功能包括:(1) 摄食: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2) 消化:动物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3) 呼吸:动物通过呼吸以将氧气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4) 循环:动物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输送到身体各处;(5) 排泄:动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废物和多余物质。
4.基本的生命循环生物的生命循环包括繁殖、生长、成熟和衰老等过程。
在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到植物和昆虫的基本生命循环。
(1) 植物的生命循环:植物的生命循环分为两个阶段,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在有性生殖中,植物通过花朵的授粉和花粉结合的方式繁殖。
在无性生殖中,植物通过茎、叶或根的方式进行繁殖。
(2) 昆虫的生命循环:昆虫的生命循环通常被称为“变态”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六年级上册一、基本概念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种,其中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等。
3、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形成对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有一个变量。
4、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5、生产者:生态系统中,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的细菌、真菌。
6、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
食物链起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7、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因为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现象。
8、遗传信息:发育成人体的受精卵,其中含有的由父母传递下来的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信息,9、细胞生长:新产生的体积很小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
10、细胞分化:个体发育过程中。
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
11、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12、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13、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
14、分生组织:成熟的植物体内保留的一部分不分化、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二、结构组成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种内合作、种内斗争;(种间)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六年级生物上册必背知识点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茎提供支持和输送水分,叶进行光合作用,花则用于繁殖。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协同工作以保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2. 动物的分类动物按照身体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动物分类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冷血动物和恒温动物、食肉动物和植食动物等。
了解动物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它们的环境密切相关。
有些动物属于昼行性,它们在白天活动;而夜行性动物则在夜间活动。
此外,一些动物是肉食性的,它们以其他动物为食;而植食性动物则以植物为主食。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角色。
4. 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疾病植物和动物都有可能患上各种疾病。
在植物方面,常见的疾病有植物病毒、真菌感染和细菌性疾病等。
在动物方面,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烧、皮肤病等。
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预防这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疾病,以保持植物和动物的健康。
5. 环保意识与行动环保是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并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环保组织和志愿活动,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通过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我们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组成。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生物物种。
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态平衡,对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保护生态系统,避免物种灭绝和破坏生物多样性。
7.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进行基因传递的过程。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通过遗传和进化,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我们需要了解遗传和进化的基本原理,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
8. 人类的生长发育和保健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涉及体格、智力和情感发展等方面。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参与适当的运动和睡眠,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科学,它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在六年级生物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昆虫的生长发育等内容。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和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在六年级生物上册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指保护各种物种的栖息地,禁止乱砍滥伐、乱捕乱杀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二、植物生理植物生理研究的是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理机制。
在六年级生物上册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营养方式和细胞的组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完成自己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植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各有不同的功能。
三、昆虫的生长发育昆虫是一类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生物,也是六年级生物上册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我们学习了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昆虫的分类。
昆虫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
同时,昆虫按照其形态和特征可以分为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不同类别。
四、人体健康人体健康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我们学习了人体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人体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血液、消化系统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知识,比如饮食搭配、合理锻炼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五、生物继承生物的继承是指生物的遗传特征从父代传递到子代的过程。
在六年级生物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的传递规律。
基因是决定生物特征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生物体内以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基因组。
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总结:六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涉及到了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昆虫的生长发育、人体健康和生物继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点和生命的奥秘,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生物环境的意识。
生物六年级上册知识点1.1.11.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在观察。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
2.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八大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刺鲀:遇险形成刺球;含羞草:碰触后叶片合拢(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8)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1.1.21.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若调查的范围很大,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举例:我国每五年一次的森林资源调查和人口普查。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1.2.1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的分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合作捕食关系(最常见)(1)种内关系(2)种间关系竞争关系种内斗争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寄生关系(对一方有益,另一方有害)6.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分,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人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生物分类的方法(1)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将生物划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2、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3、观察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地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探究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正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4、探究实验(六步)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2)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人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生物分类的方法(1)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将生物划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2、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3、观察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地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探究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正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4、探究实验(六步)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2)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3)方法步骤: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B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结果填写在表中C记录表格(自己设计,写在下面)(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6)表达和交流鼠妇实验问题实验变量:光照用10只鼠妇: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准确性。
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准确性。
鼠妇处理:放回适合其生活的环境。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温度对植物的影响;蚯蚓雨后到地面活动:因为土壤中缺少空气。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3、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4、实验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材料用具蚯蚓菜叶大烧杯玻璃板湿土细沙方法步骤1、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在每只底部先铺上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面再铺一层湿土,每层约为烧杯高的1/4,每铺一层,稍加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面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2、向甲烧杯中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烧杯中不放蚯蚓,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喷洒适量的水,并投放数片菜叶作为蚯蚓的饲料,杯口盖上玻璃板,注意应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空气的交换。
3、将甲乙两装置放置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
讨论:1、为什么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答: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放在暗处,可以让其充分活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2、为什么要设置两套装置?乙装置有什么作用?答(1)两套装置可以形成对照(2)乙装置有对照作用对照实验:变量唯一,其它条件都相同。
3、实验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沙与土的分界是否明显?答:甲装置中沙与土的分界不明显,乙装置明显。
4、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疏松土壤,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5、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①骆驼尿液少,适应干旱;莲藕的气腔,适应空气;海豹脂肪厚,适应温度;旗形树冠,适应风向;变色龙体色,适应天敌;向日葵向光,适应阳光。
6、绿色植物能增加大气湿度,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地衣可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分解者4、生态系统由生物与环境组成,也可以说是由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组成。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这些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
9、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反复循环。
11、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第四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2、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水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非常丰富,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荒漠生态系统是在沙漠、戈壁、两极冻土带和高山冻原等寒冷或干旱、贫瘠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
4、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5、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氧量的70%。
6、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而且在气候调节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7、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同野生动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和病虫害的能力较差。
8、园林生态系统以观赏植物为主体,种类较多。
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除了美化环境,还有遮阴降温、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9、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污水,废气等污染物,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叫做生物圈2、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4、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5、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6、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动态变化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2、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2)对光一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二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转反光镜,一只眼注视目镜,一眼睁开,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一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注视物镜;二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一只眼注视目镜,直到看清楚物象。
3、低倍镜下视野大,物象小,细胞多,视野亮高倍镜下视野小,物象大,细胞少,视野暗4、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1、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2、常见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装片还可以做永久的和临时的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小块,并把它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5)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4、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1、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装片用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不变,保证细胞生命活动。
用清水会使细胞吸水膨胀死亡。
碘液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便于观察。
2、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内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物,如水,无机盐一类是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2、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就是有机物3、生物体50%以上由水组成,成人的身体约含60%的水4、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5、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7、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细胞质中都含有线粒体8、线粒体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9、细胞核是控制中心10、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里面有遗传信息11、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2、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第二节单细胞生物1、身体大多由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环境中2、几种单细胞生物3、观察草履虫(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可在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在盖上盖玻片(3)另取载玻片,在上面滴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载玻片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现象4、草履虫外形略像倒置的草鞋,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5、6、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后代7、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优点:(1)天然的饵料(2)酵母菌可做馒头,面包(3)小球藻可做高蛋白食品和保健食品(4)眼虫可用来监测水质的污染状况(5)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危害:(1)疟原虫等危害人类健康(2)海水形成赤潮,淡水中形成水华8、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生命活动的,即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的分裂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2、细胞的生长是细胞体积由小变大3、细胞的分裂结果是数目增多4、细胞分裂(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细胞质分成两份(3)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5、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6、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的个体发育与种族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3、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4、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5、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6、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一定的功能就构成了器官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8、人有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