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5.16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10.15 MB
- 文档页数:80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学过的知识点要实时进行巩固复习,才能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生疏,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吧!元素周期表小结: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其中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 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其中第一(2种元素)、二(8种元素)、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第四(18种元素)、五(18种元素)、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一般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22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有气体元素),其余90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一般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三第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二. 教学要求:1.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 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4. 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三. 教学重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四. 知识分析:1. 记住元素周期律的结构:(1)周期:a. 共有7个周期,分别为“三短、三长、一不全”b. 同一周期含有的元素种数为:2、8、8、18、18、32,未排完。
(排满应为32)c. 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
(2)族:a. 共有18纵行,其中含:7个主族、7个副族、Ⅷ族、0族。
b. 位置关系为:(见元素周期表)1、2纵行:ⅠA,ⅡA3 ~ 7纵行:ⅢB ~ ⅦB8 ~ 10纵行:Ⅷ11 ~ 12纵行:ⅠB、ⅡB13 ~ 17纵行:ⅢA ~ ⅦA18 纵行:0(3)要求同学掌握以下元素的符号、名称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横行:前3周期(要求高一些,可掌握前4周期)纵行:ⅠA ~0族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位置与性质的关系:若A 、B 、C 、D 四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如图所示位置,则有关性质均可排出顺序,如:(1)递变规律⎪⎩⎪⎨⎧>>>>>>C A B B A C B A C :::非金属性金属性原子半径(2)相似规律⎪⎩⎪⎨⎧相邻元素性质类别不大与对角线元素性质相似与与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D A D B C A :,:3. 元素周期表中几种量的关系:质子数 =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 = 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主族序数 =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 = 负价 8【典型例题】[例1] 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3:2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 1B. 3C. 5D. 6分析:方法一:列举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律1. 原子序数(1)含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2)与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①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②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四、焰色反应1、Na 黄Li 紫红K 浅紫(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钾里面常混有钠,黄色掩盖了浅紫色)2、Rb 紫Ca 砖红色Sr 洋红Rb 紫Cu 绿Ba 黄绿Co 淡蓝五、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Cl)>r(F)、r(O2-)>r(S2-)、r(Na)>r(Na+)。
(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Na)>r(Cl)、r(O2-)>r(F-)>r(Na+)。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Cl-)>r(Cl) 、r(Fe2+)>r(Fe3+)。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中频)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高频)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高频)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高频)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2.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短周期 长周期 序号 1 2 34567元素种数2 88 18 18 32 320族元素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2)族(18个纵行,16个族) 主族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 族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副族 列序3 4 5 6 7 11 12 族序ⅢBⅣBⅤBⅥ BⅦ BⅠBⅡB第Ⅷ族 第8、9、10共3个纵行0族第18纵行说明:镧系在六周期ⅢB 族,共15种元素,锕系在七周期ⅢB 族,共15种元素。
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原子半径⎩⎨⎧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②主要化合价:同周期自左而右⎩⎨⎧最高正价:+1―→+7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 、F 除外)负价-4―→-1非金属最低负价=-(8-族序数)③元素的金属性⎩⎨⎧同周期自左而右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逐渐增强④元素的非金属性⎩⎨⎧同周期自左而右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逐渐减弱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①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下角,是铯元素。
②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是氟元素。
(2)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一、备考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2、 学会用等量代换原理寻找等电子微粒3、比较各种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4、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要点精讲(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的一系列元素列为一个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族: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或价电子数(副族)的一系列元素称为一族.第一周期 (2种)三个短周期 第二周期(8种)第三周期(8种)七个周期 第四周期(18种) (七个横行) 三个长周期 第五周期(18种) 第六周期(32种) 一个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21种) 七个主族(ⅠA - ⅦA ) 十六个族 七个副族(ⅠB-- ⅦB ) (十八个纵行) 一个八族(Ⅷ)(含3个纵行)一个零族(稀有气体)主族元素: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非金属元素:8-|负化合价|).或 (非金属元素: 最高正化价+|负化合价| = 8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已达稳定结构,故稀有气体在通常情况下难以发生化学反应:但与F 2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如XeF 4等化合物,所以其惰性是相对的。
副族元素:全部由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副族序数=价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价电子:用来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外层电子以及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二)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递变性:Na Mg Al与冷水反应: 剧烈 缓慢与热水反应: 更剧烈 明显且溶液呈碱性 元素周期表元素种数与H+(酸溶液)反应: 很剧烈剧烈较为缓和Mg(OH)2 Al(OH)3与酸(H+)反应:可溶(Mg(OH)2+2H+=Mg2++2H2O) 可溶(Al(OH)3+3H+=Al3++3H2O) 与碱(OH-)反应: 不溶可溶(Al(OH)3+OH-=AlO2-+2H2O)Si P S Cl与H2化合条件高温下,很少部分化合高温加热光照或点燃氢化物稳定性极不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稳定最高氧化物 SiO2 P2O5 SO3 Cl2O7及其水化物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酸性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的酸(水溶液中) 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同主族元素递变性: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周期非金属性逐渐增强1 金非稀2 属金有3 性属气4 逐性体5 渐逐元6 增渐素7 强增强小结: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则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三)构、位、性的相互关系性质位同化学性质同位近化学性质近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除O、F)左→右递变性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电子得失能力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四)(五)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1. 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如:H+<H<H-; Fe>Fe2+>Fe3+Na+<Na; Cl<Cl-2.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1)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H->Li+>Be2+(2)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O2->F->Na+>Mg2+>Al3+(3)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S2->Cl->K+>Ca2+3.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1)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3)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 +<Cl -如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 3+(4)如既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主族,比较原子半径时,要寻找到合适的中间者.如Ge 、P 、O 的半径大小比较,可找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中元素为中间者.(N ) O(Si ) PGe因为Ge >Si >P >N >O,故Ge >P >O(六)周期表的应用:(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元素及新物质(农药、半导体、催化剂等)(2)预测元素的性质:① 比较不同周期,不同族邻位元素的性质;② 推知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3)判断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和分子极性:① 第ⅣA 族:4RH ——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② 第ⅤA 族:3RH ——三角锥形,极性分子,3NH 溶于水呈弱碱性③ 第ⅥA 族:R H 2——折线形(V 型),极性分子,水溶液呈弱酸性(除O H 2)④ 第ⅦA 族:HR ——直线形,极性分子,水溶液呈强酸性(HF 为弱酸)三、知识点小结1、等电子微粒2、比较各种微粒半径的大小3、推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典题分析:例1、(2008四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