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管理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
企业管理术语大全1、目标管理,现在这个缩写也常用于代称“管理层收购”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企业管理办法。
2、标杆瞄准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成本和经营实践,与那些相应方面表现最优秀、最卓有成效的企业(并不局限于同一行业)相比较,以改进本企业管理经营业绩和业务表现的这样一个不间断的精益求精的过程。
3、开明管理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65年出版《优化心理管理》为标志。
马斯洛在书中提出了"开明管理"概念。
《马斯洛论管理》是马斯洛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论述马斯洛的开明管理思想的唯一著作。
4、宽容管理宽容型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正在世界上显示出愈来愈大的影响,它是曾经任英国商务会主席、著名经济与企业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提出的,德赫斯认为,宽容型管理是新经济形态下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方式,也是世界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成为“长寿公司”的活力所在。
5、危机管理在西方国家的教科书中,通常把危机管理称之为危机沟通管理,原因在于,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是危机管理的基本对策。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
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
对一个企业而言,可以称之为企业危机的事项是指当企业面临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则称为企业的危机管理。
建立开放和包容的企业文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建立开放和包容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开放和包容的企业文化,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1. 建立开放的沟通机制开放的沟通机制是建立开放和包容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进行畅快的沟通,让信息能够自由流动。
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员工反馈机制和在线平台等,可以帮助员工表达意见、分享想法,从而增进团队合作和凝聚力。
### 2. 培养尊重和理解尊重和理解是包容性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应该倡导尊重每个员工的个性和观点,不歧视任何人。
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员工意识到多样性的重要性,学会包容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的人,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 3. 提倡开放式领导领导者在建立开放和包容企业文化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开放式领导者应该倾听员工的意见,鼓励员工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与员工保持沟通和互动。
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对于塑造企业文化至关重要,他们应该展现出包容、开放、平等和尊重的态度。
### 4. 奖励和认可奖励和认可是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企业可以设立奖励制度,表彰那些践行开放和包容理念的员工,激励更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同时,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和认可,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重视和肯定。
### 5. 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企业应该明确并传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让员工认同和践行这些价值观。
通过制定行为准则、企业使命和愿景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 6. 推动创新和变革开放和包容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变革。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新事物,提倡创新思维和实践,打破传统的束缚,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接纳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推动企业不断优化和完善。
管理者需要有能包容员工的气度管理者需要有能包容员工的气度,美国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名言:“紫罗兰把香气留在踩它的人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宽容待人,总是训斥员工,不能体谅员工犯下的错误,那这名管理者是不够成功的,或者说是不够成熟的。
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管理者需要有能包容员工的气度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管理者需要有能包容员工的气度任正非认为宽容会将员工团结在管理者周围。
毋庸置疑,华为的管理制度是很严格的,但随着各项管理变节落实后,一切管理都变得流程化之后,华为在管理上逐渐放松下来,没有最初那么严苛了。
任正非说:“禁欲主义不行,拜金主义也不行,人必须在非常宽松的环境中发展。
”1999年之后,华为的发展进入了稳步提升期,这时的华为型注重夯实内部管理,对员工的管理也更加细致,更加科学了。
任正非试图营造更加细化,更加富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环境,在管理下属员工的时候,对待下属犯的错误要耐心处理,不要有浮躁的情绪,也不要轻易动怒,那样会让员工有抵触心理。
2010年1月,任正非在20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上曾发表讲演,说道:“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入打交道。
有人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做好工作的技能”。
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
”在管理员工上,管理者要以宽容为主。
李嘉诚十分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注入感情因素,对待员工,他总是唯常仁爱宽厚,关注他们的利益,因此也赢得了员工的尊敬,尽心尽力地为公司效力,从而为公司创造更人的经济效益。
试想一下,在生意场的竞争中,员工们同心同德、上下一致的企业和员工们钩心斗角、阳奉阴违的企业狭路相逢,谁会获胜呢?在创业的初期,由于经营不善,李嘉诚的企业也曾出现危机,为了降低成本,他不得不大幄度裁员,虽然裁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足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李嘉诚却感到非常愧疚,因为这些员工离开工厂,就意味着暂时失去了生活来源。
宽容人物事例100字感动中国人物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能够化解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众多感动中国的人物事例中,有许多体现出宽容精神的人物,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给人以启示。
霍英东,一位著名企业家,一生乐善好施,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在生意场上,他坚持诚信经营,宽容待客,赢得了广泛好评。
在生活中,他对亲朋好友宽容大度,赢得了尊敬。
他的宽容,不仅使自己取得了成功,更带动了周围人的和谐共处。
另一位值得敬佩的宽容人物是胡志强。
他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为两岸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的领导下,福建省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许多台湾同胞因此受益。
面对两岸关系的复杂性,胡志强始终保持宽容的心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宽容的内涵。
他们的宽容,不仅使自己获得了尊重,更带来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他们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宽容的力量,它能够化解仇恨,增进友谊,促进社会发展。
总之,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品质,它能够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让我们学习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弘扬宽容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世界。
以下是一些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和团队管理的理念:
1.经营理念:企业家应致力于制定明确、可持续的经营策略,并不
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他们应注重建立诚信、透明、负责任的商业形象,同时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以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2.创新与冒险:企业家应积极推动创新和变革,并愿意承担适当的
冒险。
他们应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或技术。
同时,他们也应该理解失败是创新的一部分,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团队管理:企业家应重视团队的力量,并努力建立一个高效、协
作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
他们应积极培养团队成员的技能和能力,鼓励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
同时,他们也应建立一个公正、开放和具有包容性的工作环境,以促进员工的参与和投入。
4.领导力:企业家应具备强烈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并能够激励团
队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他们应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敏感性,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同时,他们也应具备诚信、责任感和公信力等个人品质,以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5.持续发展:企业家应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功,并致力于实现
可持续发展。
他们应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他们也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以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
感。
简述“宽容型管理更益于企业永续经营”(职场经验)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理解“宽容”?在我看来,宽容就是不计较,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
应以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
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
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宽容也需要技巧。
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
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显示出软弱。
宋朝朱熹的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还有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
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他们都不无道理。
那么把宽容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将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效益,提升企业的管理理念,更利于企业的永续经营。
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正在世界上显示出愈来愈大的影响,这就是曾经任英国商务会主席、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ArieDeGeus)提出的“宽容型管理”。
他认为,宽容型管理是新经济形态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是世界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成为“长寿公司”的活力所在。
什么是宽容型管理?宽容型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正在世界上显示出愈来愈大的影响,阿里·德赫斯认为,宽容型管理是新经济形态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是世界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成为“长寿公司”的活力所在。
公司领导者允许脱离常规的“边缘事件”发生,允许核心事业之外的活动发生;公司职员有一种宽容的环境,使公司在重要转折关头,那些有创意的人,甚至采取“疯狂之举”时,不仅不会有压力而且往往会受到决策层管理层的重视与鼓励,从而使公司,或渡过危机,或抓住机遇,生存发展和壮大。
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倡导开放沟通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首先需要倡导开放沟通。
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畅通的、坦诚的。
管理层应该鼓励员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批评,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流程。
同时,员工也应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与同事分享经验和知识。
开放的沟通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减少误解和矛盾,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
二、尊重多样性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还需要尊重多样性。
现代企业由各种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员工组成,这种多样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企业应该尊重每个员工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应该避免歧视,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
只有在一个包容多样性的环境中,员工才能感受到公平和尊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鼓励创新和学习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应该鼓励创新和学习。
员工应该被鼓励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企业可以设立培训计划、奖励制度,激励员工持续学习和进步。
同时,企业也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方法,勇于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建立信任和团队精神在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中,信任和团队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员工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目标。
管理层应该树立榜样,引领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同时,也要重视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幸福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
五、营造开放的工作环境最后,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还需要营造开放的工作环境。
企业可以采取开放式办公、灵活的工作制度等措施,为员工提供舒适、自由的工作环境。
宽容管理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作者:段俊平
来源:《企业文明》2014年第02期
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宽容的胸怀,古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说法,这里说出了当一国宰相的必要条件,没有能撑船的雅量,这个人就不可能当上宰相,即使偶然靠机遇当上,如果没有容人的胸怀,这个宰相也当不好,原因很简单,处于一人之下和万人以上的管理角色,管理着数百个官员,如果没有海纳百川和择贤用人的气度,就不会有优秀的管理人员为你服务和效力,一味地压制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就没有治国的能人帮你分担政务和替你管理国家,那这个宰相如何能当好呢?纵观古今成功者,都是有包容的胸怀和重用比自己某一方面能力强的部下才取得成功的。
“305位,42.7亿元,陈义红夫妇”,这是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的一组数字。
14年零9个月,这是曾经的陈义红与李宁合作的时间。
作为公司董事长,李宁被下属公认为在经营上没有“经天纬地”之才,陈义红虽已离开李宁公司8年,但李宁还是靠他的“宽厚性格”赢得了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桂冠,这就是李宁的人格魅力,能忍别人不能忍之事;能容他人不能容之人。
企业家的胸襟决定了企业家能够走多远,除了品德上企业零容忍,员工其他的一些小错误,企业家一定要宽容。
而管理的实质就是修己和安人,管理者自己一定要正人先正己,加强自身修养非常重要,一个管理者一定要用自身的言行给员工树立一个做人和做事的典范,这样才能树立威信,才能有安人的资本,管理学上叫自我管理。
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就对自己提出了长达十条的自我管理的标准,诸如勤奋、节俭、诚信、谦逊及宽容等。
李嘉诚在谈到宽容时,深有感触,他说安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宽容,而宽容又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修养。
做人要宽容一点,要允许别人犯错误。
尤其是做老板的,如果能宽恕下属的一些小错误,下属往往会加倍努力,会做得更好,并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潜力。
历史上春秋五霸中的秦穆公和楚庄王宽容的故事或许对管理者有所启示。
春秋时,秦穆公的一匹良马被岐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着宰杀吃了,秦国的官吏抓捕到他们,打算严加惩处。
秦穆公说:我不能因为一条牲畜就使三百多人受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赏他们酒喝,然后全放了吧。
后来,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这三百多人闻讯后都奔赴战场帮助秦军。
正巧看见秦穆公的战车陷入重围,形势十分严峻,这些乡下人便高举武器,争先恐后地冲上去与晋军死战,以报答秦穆公的食马之德。
晋军的包围被冲散,秦穆公终于脱险。
无独有偶,在秦穆公之后,楚庄王成为了春秋时的霸主。
在庄王一次和群臣宴饮上,当时正是晚上,大殿里点着灯,正当大家酒喝得酣畅之际,突然灯烛灭了,这时庄王身边的美姬
“啊”地叫了一声,庄王问:“怎么回事啊?”美姬对庄王说:“大王,刚才有人非礼我。
那人趁着烛灭,牵拉我的衣襟,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点灯,抓住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听后说:“是我赏赐大家喝酒,酒喝多了,有人难免会出格,没啥大不了的。
”于是命令左右:“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
群臣一百多人马上都扯断系缨而激情饮酒,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晋开战。
一位将军常常冲在前边,勇猛无比,战斗胜利后,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将军答曰:“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系缨的人。
”
从秦穆公和楚庄王的故事可以看出,宽容是实现管理员工心智的最有效的方法。
许多企业家由于心胸不够开阔,一些小事便斤斤计较,过于苛责员工,致使好的员工流失,因此没有建立起一支高效和忠诚于企业的员工队伍,这样的企业家是成就不了伟大公司的。
西方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谈到企业家的修炼时说:“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优秀的员工有时缺点也很突出,衡量一个员工的好坏,不能拿一些平常的小事情来考量,要综合分析和判断一个员工是否优秀,要允许员工犯一些小错误,有时给员工一个改错的机会,员工就会给企业家一个惊喜。
所以,陈义红在其公司“中国动向”上市后说:“我要感谢李宁,如果没有他给我那样的机会和平台,我也不会拥有今天这些经验。
幸好遇见的是他,因为像我这样你们称之为很霸气的人,如果没有他那样宽厚的老板,我们也不会配合那么多年,也可以说,也因为是我,我们才搭档了那么多年,才有了李宁和动向,我们双方应珍惜缘分。
”
组织对于人才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一个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能被我们所用,其实这是一个组织的幸运。
我们知道,在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才是压制和阻止不住的,因为没有容忍的雅量,错失人才,很可能这个人才会落入你的对手的手中,成为你的有力竞争者,致使你的事业受到很大损失。
项羽就是因为不会包容和接纳张良而使张良投奔了刘邦,结果到手的江山却被刘邦夺去了。
其实从某种角度讲,两个组织的竞争就是比拼两个组织管理者的胸怀的大小。
20世纪最杰出的广告大师戴维·奥格尔维在担任奥美广告公司总裁时有个习惯:每次一有新的经理上任,他都要送他们一件礼品——俄罗斯套娃。
这件礼品意味隽永。
大娃娃里有个中娃娃,中娃娃里有个小娃娃,小娃娃里有一张字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雇佣比我们自己小的人,我们公司就会变成一个矮人国,侏儒成群。
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佣比我们自己高大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正是在这种理念下,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成就了一代广告大王的事业。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墓碑上刻着:“以为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这里。
”卡耐基之所以成为钢铁大王,并非由于他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敢用比自己强的人,能看到并发挥他们的长处。
卡耐基之所以如此自信,就是因为他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的价值,善于用那些比他更强的人。
卡耐基虽然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却是一个对冶金技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卓越的识人和用人才能,他总能找到精通冶金工业技术、擅长发明创造的人才为他服务,这也得益于他宽阔的胸怀。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比拼的东西很多,但人才的竞争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人才的优劣却取决于领导者胸怀的大小,一个处心积虑地压制属下和嫉贤妒能的领导肯定不会有人才为他效力和工作的,没有人才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肯定会败落的。
卡耐基就曾说过:“即使将我所有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住我的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4年之后,我将仍然是…钢铁大王‟。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有宽容的胸怀,敢于和善于使用强者的胆量和能力。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无往不胜的强者。
企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企业家心胸大小的竞争,纵观古今凡是成就霸业的英雄都是心胸宽广的大丈夫,都是对部下持有宽容心的人。
在管理中,宽容很重要,修炼宽容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作者系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陈海峰)。